Ⅰ 世界最著名的四大情報機構
四大機構分別為:美國中央情報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英國秘密情報局、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
(1)法國保護情報的什麼一擴展閱讀:
1.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蘭利。與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其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
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做准備,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
美國中央情報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情報處、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2.聯邦安全局: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簡寫為FSB)是負責俄羅斯聯邦國內的反間諜工作,同時也負責打擊大規模有組織犯罪活動、恐怖活動,打擊非法武器販賣和走私活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非法武裝組織和集團,以及保護國家邊境安全。為蘇聯時期契卡、內務人民委員部、克格勃的繼承組織。
聯邦安全總局下轄有數支特種部隊,用以打擊恐怖分子和打擊非法武裝,該局裝備有武裝直升機、裝甲戰車、火炮、武裝艦艇等重型武器,全局共有約3萬人,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局長和副局長由俄羅斯總統直接任命。
3.秘密情報局:
軍情六局全稱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SIS=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代號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2011年5月28日,《軍情六處》中文版問世,解密真實007諜戰傳奇。以詭秘著稱於世,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4.摩薩德:
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英國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Ⅱ 法國的什麼一家保護情報
伯諾德夫人一家人保護了情報
《半截蠟燭》一個短小的劇本,反映的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諾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組織的一個聯絡點,為安全起見,伯諾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蠟燭里。在蠟燭被例行前來檢查的德國鬼子點燃的危急關頭,為保住蠟燭里的秘密,伯諾德夫人、傑克、傑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與敵人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斗爭。贊揚了法國人民為了國家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以及他們機智勇敢的優良品質。
Ⅲ 法國情報機構的普通情報局
又稱情報局,是內政部下屬的司局級機構。它的前身最早是管理鐵路的治安機構,成立於1846年。在第三共和國時期,治安機構的職能不斷擴大,於1911年成為特種警察,兩年後改名為行政警察,後來又演變成為國家服務的政治警察。1941年4月,法國政府以法律條文確定該局機構的正式名稱為普通情報局。
普通情報局分中央局和地方局兩大部分。中央局又稱總局,下設5個處,分別是普通情報處、特種情報處、調研處、行政管理處及賽馬和賭博管理處。根據1967年3月的一項法令規定,普通情報局主要任務是負責調查和搜集必要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情報,並上報政府。它還負責跟蹤了解政黨、工會、當選者、選舉活動的情況,負責監視了解罷工、社會運動、新聞機構的情況,它還具有司法警察的職能,負責對賭博行業和賽馬場實行管理監視。它有權調查恐怖活動、暴力事件、武器走私和毒品販運等情況,有權監視和調查居住在或就業於巴黎地區外國人的違紀犯法行為等。
二戰後幾十年來,法國歷經多次改朝換代,左右更迭,但是無論其政治色彩如何,每屆政府都樂於利用普通情報局,以便掌握國內必要情況,了解全國各階層對某項政策決定或某一事件的反應和評論,從而為維護社會秩序和治理國家提供基本依據。該局現有職員近4000人,其中800人在巴黎地區工作。
Ⅳ 法國和英國有沒有類似於FBI的組織,叫什麼歷史呢
那就是英國和法國的情報機構咯?
法國的情報機構主要是對內的「領土監測局」(DST)和對外的「對外安全總局」(DGSE),兩者都是二戰中法國光復之後建立的組織。
法國的情報機構主要是對內的軍情五處(MI5)和對外的軍情六處(MI6),兩者發源於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保密局」,於20世紀初改制,分別由陸軍軍官(後來變為內政大臣)和海軍大臣主持工作。
Ⅳ 法國情報機構的領土監護局
領土監護局又稱本土警戒局、國內外間諜局、領土安全保衛局、領土監護司等,縮寫為DSF。是法國內政部國家警察總局所轄的反間諜機構,也是國家警察的一部分。其性質和職能大體上相當於美國聯邦調查局,主要任務是負責國內的反間諜、反顛覆和反恐怖。
25領土監護局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自由運動時期,總部設在巴黎的索塞斯街,約有警察2500名。下設技術處、反間諜處、反恐怖處、保安處、行動處和秘密情報人員處。反恐怖處下設兩個科,一個科負責對付歐洲和中東的恐怖分子,另一個科負責對付拉美和古巴的恐怖分子。
該局在反間諜和反恐怖的斗爭中獲得了卓著的成績。譬如1983年4月,法國政府根據領土監護局提供的證詞,曾一次驅逐了47名前蘇聯外交官,引起了世界性轟動。
Ⅵ 世界上最著名的八大情報機構,你知道幾個
摩薩德以色列國家情報局的總部位於特拉維夫,摩薩德是其縮寫。該機構成立於1951年,一直秘密運作到1990年代中期。 摩薩德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務是將阿拉伯地區中的猶太人帶回到以色列。該機構的主要特點是情報收集,秘密行動和反恐。關於摩薩德的最特別之處是它與以色列的民主制度完全分開,並且沒有法律來定義其作用或目的。而且它甚至不受以色列憲法的約束,僅對總理負責。 這個先進,有效和令人恐懼的情報機構被稱為「世界上最高效的殺人機器」。 一個例子是,它追蹤並追捕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以色列猶太運動員的所有嫌疑人。 因此,外部世界一直使用不可思議的詞來形容摩薩德。
德國聯邦情報局 德國聯邦情報局的總部位於柏林,這是全球情報局的最大總部。 情報局在德國和國外擁有300多個分支機構,直接向德國總理府負責。 德國聯邦情報局在技術方面表現非常出色,並且該組織嚴重依賴電子監視和竊聽。 它主要負責收集軍事和平民情報,並關注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以及販運毒品和武器等事件。
Ⅶ 法國保密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制度
法國的國家秘密統稱「國防機密」,是戴高樂時期沿用下來的專用名詞。規范保密行為的法律主要是刑法和行政文件。主要有:刑法413-9和413-12、關於職業機密的保護226-13、《第98-608號法令》、《第1300號部際保密條例》以及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雙邊和多邊協定等。《第1300號部際保密條例》共四編89條,第一編是一般組織和許可權分配,主要規定了總理、國防部秘書長、各部部長、保密專員和職能組織的保密職責;第二編是人員授權,主要規定了授權范圍、涉密工作職位目錄、授權決定程序、授權決定等;第三編是秘密信息和載體保護,主要規定了保護的基本原則和規則、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保護規則、對受保護載體和定為秘密的檔案的保護、對處理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場所的保護等;第四編是對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損害預防,主要規定了人員培訓、發生損害的補救措施、監督檢查等。
法國依據1966年的國家行政指令,設總理府國防總秘書處。具體職責是:在總理直接指導下,負責國防機密的保護,督促相關保密法律執行,對相關法律提出調整建議,對歐盟有關保密指令和全球多邊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督查。除總秘書處外,還設有負責軍火、工業領域機密保護的部門委員會。政府各部門均設有國家保密專員,情況特殊的也有設幾個國家保密專員的。國家保密專員由總理和相關部長聯合任命,直接隸屬於各部部長,負責管理受保護的信息和載體正常運行,檢查涉密信息目錄的准確性,對本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每年12月31日前,各部保密專員應當提交所屬政府部門國防機密保護評估報告,內容包括已實施的檢查情況、採取的糾正措施、不足之處和發現的損害,以及得到授權人員的變化情況等。
法國的國防機密分為定級的機密和需要保護的機密。定級的機密分為非常機密、機密、普通機密三級。此外,還有一種僅限於法國公民知悉的「法國專用」信息。實行機密產生處控密、產生部門確定密級的原則,由機密產生機構確定密級,並進行保護。沒有統一的定密標准和范圍,由產生人員根據危害後果作出判斷。在確定密級時,應附文字說明和保密期限建議。非常機密和機密的保密期限一般為60年,普通機密的保密期限一般為30年。產生機密的機關負責密級變更和解密,並對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密級進行定期審查,並將變更和解密決定通知信息或載體的持有人。每年12月31日前,各部保密專員應當將該部管理的機密級信息和載體目錄上報國防總秘書處。根據《第98-567號法律》,法國成立國防機密信息咨詢委員會,司法機關在審判過程中,可以建議負責定密的行政機關,將某項機密事項解密。該行政機關應當向國防機密咨詢委員會提出咨詢申請,咨詢委員會出具意見後,行政機關據此告知有關司法機關。泄露國防機密通常可以處以10萬歐元罰款直至7年監禁。
根據《第1300部際保密條例》的規定,政府各部門及其下屬處理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機構,應當根據國家保密專員的指令,建立涉密工作職位目錄。在涉密職位工作的人員,事先須接受保密培訓,經過保密審查,並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承諾書。非軍事人員和接觸非軍事機密的人員,由內政部負責審查。國防部的軍事和非軍事人員,以及為國防部服務的機構或企業的雇員,由國防部負責審查。外國公民只有因職務需要必須了解保密信息、且被分配到必須接觸涉密信息崗位上時,才能被授權接觸機密和普通機密,不得授權外國公民接觸特別機密。授權時限根據工作需要確定,一般為3年、5年或10年。得到授權的人員如果婚姻狀況、工作職位、居住地發生變化或同外國公民建立持續、經常的聯系等,都應當通知授權機關。在授權期限內工作變更,則自動喪失授權。授權期限屆滿,需要重新審查。
Ⅷ 世界五大情報機構是哪幾個
蘇聯: 克格勃 KGB 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 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1954年成立,前身為蘇聯內務部的國家安全局,內設7個獨立管理局和6個獨立部,1991年12月隨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俄羅斯聯邦成立國家安全部後繼承了"克格勃"的對外情報工作。 英國: 軍情五處 MI5 英國「軍情五處」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1905年英國陸軍大臣R·B·霍爾丹實施的軍隊改革促使軍事情報部門的成立。但是總參謀部為情報部門的歸屬問題卻爭論不休,爭論的結果導致MI5(軍情5處)的成立,它起先歸屬於陸軍部,後來由外交部接管。 軍情六處 MI6 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1939年改組,歸國防部領導。 美國: 中央情報局 CIA 成立於1947年,直屬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外國政治、文化、科技等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活動,向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報告和資料。 聯邦調查局 FBI 美國司法部所屬情報機構,1908年成立。除了根據有關立法和其他情況而歸其他機構管轄的許可權外,有權調查一切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 國家安全局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的米德堡。 1978年,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 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 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國防部中央安全局的任務是保障電訊安全和收集國外情報;藉助地面、海上、空中和宇宙手段進行全球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負責破譯世界各國的密碼信息;編制美國國家機關和五角大樓秘密線路中使用的密碼並保持密碼的穩定;控制著整個間諜衛星網和世界各地的監聽站。 以色列: 摩薩德 MOSSAD 意為以色列國家特工部,是世界上最先應用電腦技術的情報機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密切,但以色列從未公開承認摩薩德的存在。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迦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迦納」的「沙亞」情報機構。 中國:中國國家安全部 MSS 中國沒有國家安全局,所謂的「國安局」只是一種誤傳,中國只有國家安全部,英文全稱是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簡稱MSS 。中國國家安全部實際上是於一九八三年才設立的。 中國的國家安全部是中國政府唯一對外公開承認的情報機關,也是中國情報及治安系統中,政府參與層面最廣的一個單位。國家安全部是在1983年7月,由原中央調查部、公安部兩個主要單位,以及統戰部、國防科工委等部分單位合並而成,是一個針對他國之國家資源做全面性諜報工作的情報組織。
Ⅸ 世界著名情報組織有哪些
1: ISI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指揮部(通常稱為三軍情報局或者縮寫其首字母簡稱為ISI),是巴基斯坦的第一情報機構,負責給巴基斯坦政府提供關鍵性的國家安全情報評估。ISI是巴基斯坦三大情報機構中最大的,其他兩個是印度情報局(IB)和軍事情報局(MI)。 它是IB和MI的繼承機構,在1947年印巴之戰後形成,為巴基斯坦武裝部隊三大分支協調和從事間諜活動。伴隨1947年印巴之戰的餘波,ISI在1948年被確立為獨立的情報機構,為了加強巴基斯坦武裝部隊三個分支之間軍事情報的部分,在情報收集和在陸軍、空軍和海軍之間分享和協調方面暴露了劣勢,。
2:美國情報機構
美國的情報部門由六個不同的機構組成。名單上最著名和最受認可的是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國防情報局(DIA)和聯邦調查局(FBI)。在過去,這些機構大多獨立運作,但自從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後,分享情報已日益增加。CIA是最大的情報機構,負責從其他國家收集數據以至於可以影響美國的政策。NSA是一個負責在保護美國信息系統時攔截和破譯信號的情報機構。DIA收集和全世界軍事行動有關的情報,FBI是國家情報工作和執法部門之間的聯系。
3:CSIS(加拿大)
加拿大安全情報部門負責在國內收集情報。這個機構沒有權利從事外國情報,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加拿大免受國家威脅。它和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緊密合作,包括美國。
4: ASIS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建立於1952年。有二十多年之久,這個機構的存在甚至對澳大利亞政府來說都是個秘密。它的主要責任是通過往各個地區派遣間諜,在從亞洲和太平洋收集情報。它的主要目的,同大部分情報機構一樣,是保護國家政治和經濟利益,確保澳大利亞人民的安全。
5: Mossad(以色列)
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並以摩薩德而聞名,它成立於1951年。這個部門總在秘密的地區運作,而且直到90年代中期,該部門主管的身份被視為一個秘密。摩薩德負責使用遍及中東的當地間諜來收集情報資料。盡管其他國家也被包含在內,然而他們的焦點在於他們自己地區的國家。目前估計數量就超過一千個間諜。
6: BND (德國)
德國聯邦情報局總部被稱為BND。這個組織認為,通過超過一百個國家的駐地間諜收集情報可以作為幾乎整個世界的機遇。BND廣為人知的是派遣間諜作為使館工作人員去收集情報資料。該部門雇員在全世界超過四千人。
7: DGSE (法國)
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DGSE)比起這個地區的其他情報機構擁有相對短的歷史。 它來自在這個國家的眾多優秀情報部門,正式成立於1982年。
它的主要目標是收集來自外國來源的情報來輔助國家的軍事和戰略決策。這個機構的雇員超過五千人。
8: GRU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管理總局或GRU,主要開始活動於蘇聯解體之後。 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不論國內國外的軍事情報資料。盡管它的雇員規模比蘇聯下屬情報機構小,但GRU仍然是世界情報界的重要一員,並且被認為是一股專業力量。俄羅斯和中國有一份簽署協議,來分享他們情報機構間的情報資料。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前身是前蘇聯的克格勃(KGB)。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除了對外情報局和聯邦警衛局尚未被「收編」之外,聯邦安全局已恢復了克格勃時期的大部分功能。
9: MI6 (英國)
英國的秘密情報服務,以軍情六處而聞名,擁有一段可追溯到1909年的悠長歷史。 這個機構的總部在倫敦,它負責收集全世界可能影響英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情報。 軍情六處強烈關注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對所有地區有潛在影響的惡質犯罪。
10: MSS (中國)
當前的中國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成立於1983年。它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那些可能被視作帶有顛覆和推翻中國社會主義政府目的的敵人的情報。MSS有遍及世界各地偽裝成普通市民的間諜。MSS主要對美國感興趣,派遣了許多間諜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
11: RAW (印度)
印度的情報機構以印度對外情報局或稱RAW而聞名,有時也縮寫為R&AW。RAW成立於1968年,它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它的鄰居巴基斯坦的情報。一年四季,巴基斯坦都是它情報收集的主要目標。據估計RAW僱傭全世界各個國家超過八千的當地間諜。
Ⅹ 法國情報機構的軍事情報局
軍事情報局是1993年新建的軍事情報機關。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證明了法國的軍事情報部門工作不力,對美國情報有很大的依賴性,為此,法國於1993年正式組建了一個新的情報機關——軍事情報局。該局把所有的軍事情報機構集中統一起來,從而成為法國的軍事情報中心。
擁有500名軍人和文職人員,負責掌管和協調現有軍事情報機構的人力和物力,具有衛星偵察的技術優勢。1994年它發射了第一顆「太陽神」偵察衛星,使法國擁有了空間自主軍事偵察能力。該局還將發展信息指揮系統,即代號為CI計劃,這個系統可以在發生危機和戰爭時,用電腦進行指揮、聯絡、監控和獲取情報,並幫助有關部門做出決定。
新建的軍事情報局取代了由三軍參謀長管轄的軍事情報開發中心,匯集來自於總參二局(國防部情報局)、對外安全總局和盟國轉來的情報,並和駐外武官保持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