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德國如何空坑法國的

德國如何空坑法國的

發布時間:2022-05-26 11:20:41

A.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滅亡法國的

繞過嗎奇諾防線,通過佔領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通過『閃電戰』打擊,迫使法軍節節敗退。最好佔領巴黎,迫使法國投降。

B.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佔領法國的

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凱旋門,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0年6月德國法西斯佔領法國後,戴高樂將軍和法國共產黨先後發表宣言,號召人民起來抗擊入侵者。1944年初,法國的主要抵抗組織聯合組建內地軍。武裝部隊發展到50萬人。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德軍節節敗退。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內地軍游擊戰爭日益發展成為全民的武裝起義。8月10日,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使首都與外地的交通陷於癱瘓。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員會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數萬名內地軍是起義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隊的官兵也參加起義。當時,巴黎城內有2萬多名德軍和80多輛坦克。起義者浴血奮戰,8月24日,幾乎全殲在巴黎的德國守軍。24日晚,盟軍第二裝甲師開進巴黎,與內地軍相配合共同消滅德軍殘余據點。
1944年8月25日,戴高樂的法軍第二裝甲師從巴黎的南門和西門進入首都。這天下午,法國勒克萊爾將軍奉艾森豪威爾之命,在巴黎接受德軍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樂將軍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的身份進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樂宣布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

C. 二戰時德國是怎樣欺負法國

1940年~1945年德國納粹佔領法國,關於這一時期,人們一直以來的集體記憶是飢餓、抵抗和恐懼。但是新書《1940~1945:糜爛年代》卻徹底顛覆了這一觀念:在納粹的佔領下,巴黎成了個「花花世界」,女性的性解放運動空前高漲。這本書的問世,讓法國這個在二戰期間被懷疑同德國納粹糾纏不清、歷史混亂不堪的國家對自己的過去更加迷惑。
出生率直線上升
《1940~1945:糜爛年代》將這一時期的巴黎描繪成了一個大型聚會,書的作者帕特里克·比松是法國電視台歷史頻道的導播,他說,「我知道這是一個禁忌話題,一段沒有人想重提的歷史,這會傷害我們的民族尊嚴。但是事實是人們接受了德國的佔領,沒有反抗。」
比松說,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為了渡過經濟上的難關,巴黎的女人忘掉了被納粹關押在集中營里的丈夫,和德國的軍官鬼混。盡管她們都鄙夷地把德國軍官稱為「金發野蠻人」——實際上,這樣的「野蠻人」,對法國女人有著莫名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德國軍官,任何可能幫助她們渡過難關的人,老闆、商人、鄰居,她們都可以為之「獻身」。在食物需要配給的歲月,她們的身體是唯一可更新、無窮盡的貨幣。
比松說,「在寒冷的冬季,煤炭供應緊張。晚上10點到次日清晨5點的宵禁,成了色情活動的黃金時期。結果,1942年,法國有200萬男人都被關押在監獄里,但是當年法國的人口出生率卻直線上升。」

D. 德國是如何攻破號稱上帝都無法摧毀、固若金湯的法國堡壘的呢

當時的馬其頓防線被稱為固若金湯的法國堡壘,但德國軍隊並沒有正面去攻破這道防線,而是走了一條被稱為「無法穿越的地區」——阿登森林,從而快速突破,從馬其頓防線的背部,擊垮法國堡壘,最後徹底拿下法國。所以這些固若金湯的法國堡壘,事實上並沒有起到作用,德國只用了35天的時間,就攻破了首都巴黎。

但結果就是,德國裝甲部隊沒有愚蠢地攻擊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而是沖破了法國總司令眼中的「不可逾越地區」阿登森林。通過「鐮刀行動」,德軍像收割稻穀一樣,直接進入法國腹地,來到巴黎。

E. 德國是怎樣入侵法國的。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國為實現入侵西歐之目的,保障其翼側安全,決定首先進攻北歐諸國。在佔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認為實施「黃色方案」的時機已經成熟。到 1940年 5月初,德軍已在北海至瑞士一線集結和展開了 136個師(內有 10個裝甲師、 6個摩步師),坦克 3000多輛,飛機 4500架,企圖以「A」、「B」、「C」三個集團軍群,一舉吞並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攻佔法國。其部署如下:

「A」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 12和第 16集團軍,共 44個師,內有7個裝甲師、3個摩步師)擔任主攻,由第 3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其任務是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方向實施突擊,割裂部署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

「B」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內有3個裝甲師、 1個摩步師)由第2航空隊支援,集結在荷、比國境線至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防線,佔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爾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 17個師,內有1個摩步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面,其任務是實施佯動,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其兵力部署是:荷蘭 10個師、比利時 22個師分別配置在本國東部國境線上;法國和英國共有 103個師,編為 3個集團軍群,第 1集團軍群共 51個師,由比約特將軍指揮,配置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方各省;第2集團軍群共 25個師,由普雷特將軍指揮,配置在從瑞士至盧森堡的馬奇諾防線上;第 3集團軍群共 18個師,由貝松將軍指揮,配置在瑞士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之後。法軍戰略預備隊為 9個師。另外,法第10集團軍配置在法國與義大利接壤的邊境上。

正當荷、比、盧三國仍做保持中立之夢時,德軍於5月10日清晨,在荷蘭海岸至馬奇諾防線這一地區展開了全線進攻。德軍 3000架飛機如同烏雲遮日般襲擊了荷、比、盧、法四國的 72個機場,一舉推毀了數百架飛機。隨後,德軍「B」集團軍群向荷蘭和比利時北部展開了進攻。

空降兵緊密配合,在對方縱深地域著陸,並奪佔了機場、橋梁、渡口和防禦支撐點。 10日零時 30分,在荷蘭境內,德軍實施了大規模轟炸。海牙兵營因來不及發出空襲警報,而使大部分士兵被炸死在床上。此時,德軍以 1個裝甲師向荷蘭東部快速推進,並以空降兵配合作戰,對荷蘭前後方進行襲擊,使其陷入一片混亂和驚恐之中。德軍裝甲部隊大顯神威,乘隙而入,於 12日與在鹿特丹著陸的空降兵會合。法第7集團軍前往支援時,荷軍已開始全線潰逃。荷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見勢不妙,便乘驅逐艦逃往英國。 14日德軍攻佔了鹿特丹。 15日荷蘭投降。在比利時,德軍「B」集團軍的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佔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強渡了馬斯河,粉碎了英、法軍隊的抵抗,於 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德軍「A」集團軍群,於 5月 10日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實施主要突擊。只有 30萬人口的盧森堡不戰而降。 14日,德軍的裝甲師和摩步師編成第一梯隊快速通過阿登地區,強渡馬斯河,重創了盟軍,佔領了法國的色當。(16日,英國首相丘吉爾急忙飛往巴黎商討對策。當他詢問甘末林戰略預備隊在哪裡時,這位盟軍總司令聳了聳肩回答:「沒有。」)隨後,德軍以每晝夜 20—40km的速度向西挺進, 20日,佔領阿布維爾,其裝甲部隊的基本兵力回師北上,從後方突擊防守比利時的盟軍。 21日,德軍快速部隊到達英吉利海峽,分割了英、法盟軍正面,封鎖了海峽,阻止了英軍的增援,從而將英、法盟軍 40個師包圍在法國敦刻爾克地區。 23日,布倫淪陷, 27日加來被占, 28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看盟軍無力支援,便下令比軍投降。

被包圍在敦刻爾克地區的盟軍,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極為危急,唯一出路是從海上撤逃。正當盟軍危在旦夕時,希特勒(為保存裝甲部隊的實力,迅速南下擊敗法國,進而迫使英國言和,)於 24日突然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結果這一命令給了盟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26日,英國海軍開始執行撤退的「發電機計劃」,大小船隻一齊湧向敦刻爾克海岸。盟軍在英國空軍掩護下向英國境內撤退。6月4日,德軍佔領敦刻爾克,俘虜法軍4萬餘人。雖然盟軍遭受重大損失.但撤出了33.8萬餘人,保存了有生力量。

正當德軍席捲法國北部時,法國雷諾內閣改組,魏剛接替甘末林當上了總司令。魏剛上任伊始,即令第10、第7、第6集團軍在法國北部松姆河和埃納河一帶倉促構築一條「魏剛防線」,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德軍攻佔法國北部後,為不使退至松姆河、瓦茲河及埃納河一線的法軍設防固守,,便趁其立足未穩之際,向法國腹地發起了攻擊。其計劃是:「A」、「B」兩集團軍群,強行突破「魏剛防線」,佔領法國首都巴黎,前出至馬奇諾防線的後方,再配合從正面攻擊的「C」集團軍群佔領馬奇諾防線,圍殲法軍,結束戰爭。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本次戰役,德軍僅用 44天即將荷、比、盧、法四國擊敗,迫使英軍退守本島。同盟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是戰備不足;二是軍事思想落後,三是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錯誤。而德軍進一步總結了「閃擊」波蘭的經驗,充分發揮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突擊力,在空降兵配合下又一次達成了「閃擊」的目的。

F. 德軍是如何進攻法國的

德軍進攻法國時,丘吉爾已料到一旦法國戰敗,德國將進攻英國,並且將首先對英實施空襲。為此,他在法國之戰正酣、亟待英國空軍支持時,堅持在英國本土保留一部分戰斗機部隊,以便抗擊德軍對英倫三島的空中進攻,並在空軍部之下成立了以戰斗機航空兵為主體的防空指揮部,由戰斗機航空兵司令道丁任總指揮,統一指揮戰斗機部隊、高射炮兵、雷達分隊、預警和觀察分隊。

G. 1940年,德軍是怎麼打垮法國的

簡單來講,德軍吸取了一戰正面強攻的教訓,希特勒採用的曼斯坦因的鐮刀計劃,放棄正面強攻馬奇諾防線,利用裝甲部隊快速機動的特點,攻擊防線薄弱的阿登山區,分兵兩路,一路側面迂迴包抄英法聯軍後面,另一路佔領法國大西洋沿岸。
一戰合圍英法聯軍主力,摧毀了法國抵抗意志,一個月法國投降。

H. 二戰時德軍是如何出奇制勝進攻法國的

德軍為最大限度地達成進攻的突然性,在盧、法、比交界的阿登山區當面集結了3個裝甲軍(轄7個裝甲師)和1個摩托軍(轄3個摩托化師)。前衛是古德里安率領的第19裝甲軍(轄第1、第2、第10裝甲師),其任務是在進攻的當天中午,穿過盧森堡前出至比利時邊境,直撲法國的色當。在第19裝甲軍的北面,是賴因哈特率領的第41裝甲軍(轄第6、第8裝甲師),因古德里安的裝甲軍佔去了阿登山區的幾條主要通道,所以該軍的出發時間遲一些,但也很快穿過這一地區,直撲色當以西的梅濟耶爾地區。在第41裝甲軍的北面,是施密特率領的第39裝甲軍,該軍以隆美爾將軍的第7裝甲師為先導、以第5裝甲師殿後,待突破比利時邊防線後向迪南地區推進。繼3個裝甲軍之後跟進的是3個摩托化師。德軍日夜兼程,不間斷地進攻,力求出奇制勝。德軍裝甲部隊的突然出現,使得法軍在色當至那慕爾之間的馬斯河防線,特別是法國第2集團軍防守的色當地區面臨嚴重威脅。1940年5月12日下午,德軍輕取色當城,並在色當西北24公里長的馬斯河北岸集結。

I. 二戰,德國希特勒怎樣像日本一樣瓦解法國的

1940年5月10日,在經過了一年「沒有交火」的奇怪戰爭之後,納粹德國對法國進行了大規模進攻。滿懷信心的英法聯軍按照預定計劃對德國實施反擊。可是德國的坦克卻從英法聯軍認為根本不可能的阿登山區沖了出來。僅僅一個多月,法國的部隊就已經被徹底擊潰。1940年6月22日,沮喪的法國將領便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節火車車廂中在投降書中簽了字,希特勒就坐在1918年法德簽署停戰協定時法方代表福煦元帥坐過的那把椅子上,接受了法國的投降。

可以說,法蘭西之戰是1918年的腦子和1940年的腦子的戰爭,是步兵師與坦克師的戰爭,是步兵部隊與機械化部隊的戰爭。德國人的進攻計劃,在戰前的英法聯軍「鐮刀閃擊」方案。

1939年波蘭被征服後,希特勒把目光投到了西歐。在希特勒的眼裡,要為德國人贏得所謂「生存空間」,要通過戰爭途徑,為德國賺取大量的土地和資源。希特勒對蘇聯恨之入骨,對社會主義恨之入骨。在他的眼裡,不拔掉蘇聯,是不能算贏得勝利的!但要打掉蘇聯,消滅他所謂的劣等的蘇聯人,不得不考慮兩線作戰的問題。德國是個中歐國家,讓世世代代的德國軍人最頭疼的就是兩線作戰問題,德國西面的法國和東面的俄羅斯。希特勒認為,要想最終打垮蘇聯,實現歐洲霸權,就必須先平定西歐。於是就有了1940年對西線的進攻。

德國對法國的侵略最終法案就是「鐮刀閃擊」,鐮刀閃擊與以往的法案大大不同,極富創新與冒險。從圖中可以看出鐮刀閃擊的大致內容。德國軍隊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最為龐大的B集團軍群首先向荷蘭和比利時發動進攻,吸引英法軍隊主力。南面的C集團軍群對馬奇諾防線實施佯攻,牽制馬奇諾防線的守軍。之後,集中的德國裝甲精銳的A集團軍群從阿登山脈發起攻擊,在盟軍中央打入一個巨大的楔子,之後揮師北上,從側翼和後方,對盟軍主力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現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如果德國當初沒有採納曼施坦因的「鐮刀閃擊」,而是採用德國最高統帥部最初制定的「黃色方案」,那麼德國人將遭到徹底的失敗。那麼,現在假設的就是德國如果按照黃色方案對法國實施進攻,戰爭的結果會是怎樣,也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假設德國仍以原有兵力實施攻擊,投入西線作戰的總兵力為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2439輛坦克、3700架飛機,另有運輸機600架。B集團軍司令仍為伯客,A集團司令仍為龍的施泰特,C集團司令官為勒布。如圖中的「黃色方案」展開行動,A集團軍群將不會有裝甲部隊。由此,B集團軍群的實力將被加強,原本A集團的裝甲部隊會配屬給B集團,而A集團將以步兵為主,配合B集團行動,同時應對法國有可能的在阿爾薩斯和洛林方向的進攻。C集團已原有兵力正面面對馬奇諾防線,爭取有所突破。而英法軍隊按照甘默林將軍的布雷達變體方案,已阿登地區為軸,向轉門一樣保持一線,已很長的正面進入比利時和荷蘭,直到左翼部隊到達荷蘭南部的布雷達,形成荷軍,比軍,法軍以及英國遠征軍的一體防線。盟軍統帥部依照原計劃,在比利時與德國軍隊尋求決戰。此時,盟軍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英國遠征軍共有135個師(其中法軍和英軍共有103個師,編成3個集團軍群)、3469輛坦克、2000架飛機,並可利用英倫三島1000多架飛機支援戰斗,在兵力上與德軍相當。

1940年5月10日,戰爭爆發,德國B集團軍空軍首先向盟軍的機場,軍隊集結地域,和重要防禦工事進行轟炸。德國空降部隊會在荷蘭和比利時縱身實施空降。這一方向的進攻會與法蘭西戰役初期的情形一樣,德國的空軍的容克轟炸機將癱瘓盟軍的機場和交通線,梅塞施密特戰斗機將在空中與盟軍奪取制空權,並將其擊垮。德國空降部隊會如期攻佔阿爾貝特運河上的艾本艾邁爾要塞。B集團的裝甲師將在司徒卡俯沖轟炸機的支援下對荷蘭和比利時進攻。很快,在空降部隊的配合下,後來趕上的B集團部隊將佔領整個荷蘭。此時,英法盟軍將按照原定計劃前進在通往比利時的路上。由於愛本愛邁爾要塞很快實現,甘默林的布雷達變體失效。這樣的情況下,盟軍只有撤退,退出荷蘭的計劃,在比利時准備防禦。綜合德國裝甲部隊在波蘭的閃擊作戰,德國人會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擊潰盟軍部隊,況且德軍擁有制空權,盟軍部隊陷入混亂。按照歷史,A集團的部隊原本會突破色當和迪南之間的馬斯河。之後北上分割包圍盟軍主力。但此時設想的是,德軍的進攻方案是黃色方案。那麼盟軍和德軍將在比利時進行正面的主力決戰。可是既使沒有A集團的突破,德國也絕對不會陷入被動。作戰方案的改變不等於戰爭形態的改變,不等於雙方所尊奉的軍事理論的改變。根據德國人的一貫做法,就如同在蘇德戰場的常用伎倆,會組織裝甲部隊進行鉗形突擊。德國的右翼部隊極有可能沿著海岸線與左翼的部隊對盟軍進行分割包圍。整個B集團的左翼將有A集團保障。戰爭時間很難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盟軍潰敗的速度不可能向實際中的那麼快,達到這種程度可能需要超過兩個月的時間。盟軍的撤退方向也將不是敦刻爾克,而是法國內陸,巴黎方向。那麼,著名的敦刻爾克計劃可能大大縮水。之後的求和實際發生的戰事大大不同。但是綜合德軍在敦刻爾克撤退之後在法國南部發生的戰事來看,盟軍早已沒有主動權,只能通過環形防禦進行抵抗。所以德軍依舊會取得勝利,只是戰爭時間會長達數月,德軍的損失也會成倍增加。

閱讀全文

與德國如何空坑法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