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克和克拉的區別
一、表示的質量大小不同
克:克(g)是一個質量單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一克是18×14074481個C-12原子的質量。
克拉:克拉,又稱卡、卡拉,從1907年國際商定為寶石計量單位開始使用。是珠玉、鑽石等寶石的質量單位,和貴金屬的純度比例。1克拉等於200毫克,即0.2克。
二、表示的物體不同
克一般表示質量較輕的物品,如雞蛋、大豆等。而克拉是寶石的質量(重量)單位。
三、符合表示不同
克的符號表示為符號g;克拉的表示符號為ct。
四、起源不同
1、克:法國大革命後,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製作的是新頒布的質量的主單位——克的標准器,後製作了千克標准器,克與千克都因為是質量國家單位制。
2、克拉:克拉一詞,源自希臘語中的克拉,指長角豆樹,是一種從東亞洲廣泛普及到中東的植物。由於其果子被稱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且鑽石的重量是4c中最容易度量的特徵,因而早期長角豆樹就被用作珠寶和貴金屬的重量單位。一克拉即等於一粒小角樹種子的重量。
(1)法國克拉cd機如何擴展閱讀
我國的特定計量單位與克、克拉的換算
目前我國特定的計量單位為「斤」,,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斤」「公斤」等單位可以看做質量單位在各種場合使用,質量=重量,在法律上等價,具有法律效力。其中1千克(公斤)=2斤,1斤=500克。
「兩」和「錢」也是我國特定的計量單位,其中1斤 = 10兩 = 100錢1錢 = 5克市制;1斤 = 16兩 = 160錢。「兩」 是市制的重量單位。1兩 = 0.05千克(公斤) = 50克=250克拉。
2. 克拉那給是哪國語言
是英國
英文名稱carat
寶石常用的重量單位(縮寫ct.)。
它本是非洲和地中海地區一種角豆樹的種子,由於它大小幾乎完全一樣,所以古人每用其作為測定重量的法碼,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重量單位。但起初各國所代表的重量並不相同,如法國l克拉=205毫克;英美是205.3毫克;義大利佛羅倫薩是188.5毫克;荷蘭是205.7毫克;德國為205.5~205.8毫克;阿拉伯為254.6毫克,等等。1914年才統一為1克拉=200毫克。
3. 泰國的克拉地峽為何不能夠成為第二個馬六甲海峽
克拉地峽東臨泰國灣,西邊則是安達曼海,在歷史上克拉地峽一直是東西方交通的水上要道之一。只不過隨著後來科技越來越發達,商船越來越多,而船隻規模也越來越大,克拉地峽狹窄的弊端逐漸顯露無疑。
隨著時代的更迭,老牌強國英法逐漸衰落,但在此地的利益糾葛卻並沒有停歇,只不過國家換了,換成了如今的超級大國美國。
在英國勢弱後,新加坡成功獨立。只不過新加坡雖然奉行“大國平衡外交政策”,但對於美國的勢力干擾還是沒有什麼辦法。在2001年,美國航母“訪問”新加坡樟宜基地,並停靠於此,就證明了新加坡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美國的勢力范圍之內,而美國也成為除了新加坡之外在馬六甲海峽一帶既得利益最大的國家。
美國和曾經的英國是何其相似,它也要保護馬六甲海峽,而且願望比英國更為迫切,畢竟馬六甲海峽地位還在,自身利益就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而除了這層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隔斷各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之間的聯系,方便自身施行霸權主義。
——克拉地峽運河的修建,對於中國與東南亞,甚至是中東、非洲和歐洲各國的貿易往來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得益於交通的便利,這些地區間的交往將會更加的密切,尤其是在經濟上的。而經濟又可以反作用於政治,這必將使得國與國之間的凝聚力和得到進一步提升,而關系也會愈發密切,倘若這時間一長久,當前美國主導下的政治格局恐怕就將要重塑了。
比如如今的韓國與日本,由於領土狹小,本國的資源十分匱乏,他們只好藉助於海外貿易,而海外貿易的一個重要通道就是必經馬六甲海峽。日韓之所以一直受制於美國,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控制了他們一些主要的資源運輸要道。
若是克拉地峽一鑿通,日韓必定不用如此依賴於美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系也會開始生分起來,畢竟國家利益才是國與國之間合作的基礎。
通俗點來講,克拉地峽的工程一旦完畢,美國不僅會不利於自己今後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還會喪失諸多“跟班小弟”,這兩點劣勢對於一直妄想要稱霸世界的美國而言無疑是極其致命的。
因此,美國自然是千方百計的阻撓該項計劃的實施——只要泰國的計劃一完全落實下來,那麼泰國就是自己的敵人,美國必定會想盡辦法去對付泰國,泰國近一個世紀以來國內本就動盪不安,若是被美國找到空子鑽,那麼泰國或許就離下一個伊拉克不遠了。
而泰國若是修建克拉地峽,恰好就會給美國這個“空子”鑽。
為何這樣講呢?
我們來看看泰國國內的一些情況,其實泰國國內除了政治派系斗爭混亂之外,自2004年起泰國南部邊境地區就頻繁爆發恐怖襲擊,原因則是由於宗教沖突。
泰國南端領土本屬馬來西亞,在二戰後被泰國給收入囊中,但在這里的馬來人一直沒有離開,如今仍舊集聚在泰國南端四府地區內,現如今足有數百萬人口之多。這群馬來人不會泰語,也不信佛教,只信奉本土的伊斯蘭教,日常生活也都是一直遵循原本的習俗與理念。
他們其實就是有著泰國國籍的馬來人——有著原始馬來文化的極端主義者,他們倡導武力,迫切的想要用暴力手段實現獨立,在南端四府建立一個獨立伊斯蘭國家。
只不過一直有泰國軍政府的長年壓制,這股泰國獨立勢力才一直沒能夠成功。
但如果克拉地峽一分開,情況就十分不妙了。克拉地峽工程一旦成功,泰國南北將會被分割,這將成為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把穆斯林集聚區與泰國本土居民給劃分開來,勢必又會引起分裂分子們獨立的情緒。
若是此時美國再來橫插一杠,表示支持分裂分子,並給予他們一些軍事上的支持的話,那麼不僅修建的克拉運河沒有安全保障,整個泰國恐怕都是凶多吉少了。
據民意調查,大多數泰國國人對克拉地峽工程也持反對意見,雖然修建可以促進就業,改善民生,但對於國家來講卻有著諸多不利,因此泰國終究是沒有施行下來,未來或許也沒有多少可能了。
最後做一個精要的總結。
其實克拉地峽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如今已經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重要一環,對地緣政治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藉助其便利所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將給美國的霸權主義帶來沉重的打擊。
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它要做的就是阻止泰國開挖運河,如若泰國不聽話,就給予其制裁。畢竟不阻止泰國,泰國此舉必定會引發“羊群效應”,導致其他國家也紛紛跟風,給自己的貿易體系與政治體系帶來極大的不利。
而泰國自身也存在一些棘手問題,它十分懼怕美國以這些問題為突破口來展開報復,所以最終沒有開鑿運河。
總之,泰國在經濟發展與國家穩定之間,終究還是選擇了後者。
4. 克拉珀龍
克拉珀龍
一、生平簡介
克拉珀龍(1799~1864年)法國物理學家。1799年2月26日誕生於法國巴黎。
1818年,克拉珀龍於法國高等工業大學畢業後在礦業學院工作。1820年他到俄國彼得堡公共土木工程學院進修和工作。1830年俄國爆發七月革命,由於他具有明顯的自由黨人的傾向,被迫離開彼得堡回國。回國後,克拉珀龍從事鐵路工程,特別是蒸汽機車的設計和結構方面的研究。1848年接替大數學家科西(1789—1857)任法國科學院院士。1844年任橋梁道路工程學院教授,講授有關蒸汽機的課程。
克拉珀龍於1864年1月28日在巴黎去世,終年65歲。
二、科學貢獻
克拉珀龍在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主要是在熱力學理論方面。
1.建立卡諾循環的示功圖,並從示功圖計算熱機的效率
1824年法國軍事工程師薩迪·卡諾(1796—1832)在《關於火力的研究》一書中,研究了「由熱得到運動」的普遍方法。卡諾認為:任何熱機必須工作於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之間,指出「凡是有溫度差的地方就能夠產生動力;相反,凡是能消耗這個力的地方就會形成溫度差,就可能破壞熱質的平衡。」由此構成一個理想循環,這個循環由兩個等溫過程和兩個絕熱過程組成,循環中壓縮所消耗的功少於膨脹所得到的功,這樣就有多餘的凈功可以用來對外界作功。但是,卡諾工作的價值當時沒有人認識。1834年克拉珀龍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寫了一篇《關於熱的動力》論文,首先把卡諾對理想熱機的文字分析用微積分來表示,其次用瓦特發明的示功壓容圖來說明。克拉珀龍在示功壓容圖上把卡諾循環中兩個等溫過程和兩個絕熱過程用四條壓容曲線表示出來,並且指出卡諾的理想熱機在一次循環中所作的功,正好等於這四條壓容曲線所圍成的面積。這樣從圖中不但可以估計出一個循環變化過程所作的功,而且能提出可以由所作功和這一循環所供應的熱量之比來給一台熱機的效率進行測量。該圖被廣泛採用,至今仍出現在熱學教科書中。由於克拉珀龍的發展,卡諾的貢獻所具有的意義才逐漸為人們所理解。
克拉珀龍的工作後來被開爾文和克勞修斯(1822—1888)作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重新研究,這時候人們才認識克拉珀龍工作的真正意義。
2.建立了理想氣體的克拉珀龍方程
克拉珀龍還提出了以他的名字為名的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它比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應用范圍更為廣泛。前者可由後者推得。但在歷史上,克拉珀龍的方程是由氣體的實驗定律歸納出來的。
3.在鐵路工程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
他設計了法國的第一條鐵路線,並為法國第一座鐵路橋的建造提供了計算方法和數據,他因此而發明了關於支撐力矩的克拉珀龍計演算法。
來自: 中基網>>物理網路
5. 克拉烏澤電鋼琴怎麼樣
音色和手感比較一般,有錢的話還是入手雅馬哈或卡西歐的電鋼琴比較好。電鋼琴好不好,主要看的是三個方面,1鍵盤質量(設計原理、材質、手感、靈敏度等),2音源采樣(包括用什麼技術采樣、采自什麼琴、幾層采樣等),3音響系統(就是功放、喇叭好不好)。
電鋼琴選購指南之新手必看:id="www.diyred.com/diangangqin.html?ftsf.sjf.mp3"
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上面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篩選出自己認為比較符合自己需求的一款。裡面可能涉及到一些專業問題,店家也不一定會懂,但自己心裡一定要清楚,否則會被忽悠
6. 克拉戀人大結局是什麼
蕭亮和米朵在一起了。
大結局劇情簡介:米朵告訴他,自己在國外三年已經想明白了,誰才是自己最愛的人,所以她這次是為雷奕明回來的。她說過去的米美麗嚮往愛情的種子傾慕著那片遙不可及的天空,而當她努力長成大樹使她可以仰望天空時,她才發現土壤一直陪伴著她的成長。大樹可以離開天空卻不可以離開土壤。
雷奕明現在心中有數,他故意想惡整米朵。他告訴米朵自己有一個女朋友,他想向女朋友求婚,他讓作為發小的米朵陪著她。米朵得知雷奕明要向別的女孩求婚心裡難過極了。她強裝笑臉地陪著,沒想到最後一刻雷奕明拿著鑽戒單膝跪在了她的面前。那一刻米朵幸福地與雷奕明緊緊相擁。
劇集評價
與傳統偶像劇囿於「情愛」的小格局不同,《克拉戀人》在曲折浪漫的愛情故事之外又增加了幾分對現代人自我身份認同的思考和對愛情本身的反思。在這個「顏即王道」的時代,「有顏就是任性」「看臉」等網路熱門詞彙層出不窮,這看似一種調侃,卻是無法否認的社會現實。
《克拉戀人》中米朵作為職場菜鳥,初入公司從零基礎到成就自我,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毅力。就如鑽石最初的原石是不起眼的,必須經過仔細的切磨,加工,才會散發奪人的光芒。蛻變過程是痛苦的,需要不斷打磨自己,勇敢挖掘身上的閃光點,必要的時候需要拋棄自卑的自己,面對情感的傷害也要揚起頭面對,不要在交叉路口迷失自己。不忘初心,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善良總會有收獲。
7. 介紹一下法國的克拉楓丹青訓營
說起克萊楓丹,可能不少球迷感到很陌生,這是哪家豪門的青訓?事實上,克萊楓丹青訓營不屬於任何俱樂部,他的正式名字是法國足協國家技術培訓中心,也被外界稱作是法國足球的聖地,因為這里曾走出了齊達內、亨利、加拉、薩尼爾奧、皮雷等球星。
走近克萊楓丹
克萊楓丹青訓營位於巴黎郊區伊芙林省的一個僅有8000多人口的小鎮上,這里彷彿是一個無人打擾的世外桃源,沒有商店和其他公共設施,著名的克萊楓丹青訓營被包裹於一片鬱郁蔥蔥的森林之中,這個直接歸法國足協管轄的基地,負責招收巴黎大區的精英小學員,然後在這里進行細心的雕琢,克萊楓丹基地的小學員們與許多俱樂部培養基地的學員們一樣,平時實行寄宿制,上午到重點中學接受正規文化教育,下午訓練,周末回到各自所屬地俱樂部參加比賽。此外,克萊楓丹還是各級法國國家隊的訓練基地,小學員們在訓練之餘,經常可以觀摩大哥們的的風采,有助於他們個人能力的提高。
克萊楓丹訓練基地擁有非常完善的硬體設施,可以讓小學員們可以在各種便利設施的輔導下更好的訓練、學習和生活。基地擁有7個草地足球場,兩個人工纖維球場,常年在這里工作的按摩師和教練在60人以上,還有專門的草坪維護機構和受訪機構。在這種非常完善和專業的條件下,小學員們可以在這里得到更好和更快的成長。
法國足球的聖地
克萊楓丹青訓營之所以被稱為是法國足球的聖地,是因為從這里走出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法國球星,有個別學員甚至還影響了足壇一個時代,比如法國球王齊達內。此外,從克萊楓丹青訓基地走出的球星還包括「海布里國王」亨利、「足壇浪人」切爾西射手阿內爾卡,前曼聯殺手薩哈,阿森納鐵衛加拉,前拜仁右路飛翼薩尼奧爾、以及「球場詩人」皮雷、國門庫佩等。有一項統計表明:有95%的少年在離開這里之後進入了職業俱樂部的青年訓練營,克萊楓丹是當之無愧的法國足球聖地。
8. 1克拉等於多少克
1克拉是200毫克,也就是0.2克。
克拉(Ct)是寶石的質量(重量)單位,現定1克拉等於0.2克或200毫克。一克拉又分為100分,如50分即0.5克拉,以用作計算較為細小的寶石。因為寶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寶石體積越大。
越大的寶石越稀有,每克拉的價值亦越高。據華軒居士研究考證,克拉的單位名稱起源於13世紀的西非國迦納,其首都阿克拉為世界最早的黃金鑽石集散地。由於各國語言交流障礙,便以交易地名為計量單位。
克拉,又稱卡、卡拉,從1907年國際商定為寶石計量單位開始使用。是珠玉、鑽石等寶石的質量單位,和貴金屬的純度比例。
克拉一詞,源自希臘語中的克拉「keration」,指長角豆樹(或稻子豆carobseed),是一種從東亞洲廣泛普及到中東的植物。由於其果子被稱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且鑽石的重量是4c中最容易度量的特徵,因而早期長角豆樹就被用作珠寶和貴金屬的重量單位。一克拉即等於一粒小角樹種子的重量。
1983年,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陶正章先生進行了具體研究,證實克拉作為重量單位起源於地中海地區角豆樹的種子---稻子豆,這種樹種重量多在200毫克左右,與有人所說的阿比西尼亞刺槐、布魯斯刺桐以及槐樹豆的重量無關。直到20世紀初克拉重量才經標准化。
9. 製作古怪飛行器的克拉.阿代爾是哪個國家人
1890年10月9日,法國人克拉·阿代爾製成一架形狀象蝙蝠的古怪飛行器首次試飛。這架飛行器上面裝一台20馬力的蒸汽機,發動機開動之後,擦地飛躍了5 0米左右,因為這種機械在空中無法控制,難以保持穩定飛行,一觸地就摔壞了。這次飛行試驗雖然是原始的、笨拙的,但總算以飛代步,起飛了。一步。在上天的路上邁開了極其可喜的阿代爾不襲人故褶,他一直苦心孤詣,不斷地試驗、改進他盎勺飛行器。彈指間七年過去了,試驗的道路雖然坎坷不平,,但鏈的思考又進了一步。新飛行器增大了飛行功率,用了兩一台50馬力的蒸汽機為動力,結構上也作了相應的改進,增大了翼面,提高了升力,這就是他拿出的新成果。
1 8 917年1 0月,克拉·阿代爾應法國軍官們的邀請,進行.飛行表演。然而,在這次飛行表演中,他的飛機摔壞了,阿代爾也為推進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犧牲,他只,給這架飛行器一留下了一個大家諳熟的雅號——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