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戰車質量怎麼樣

法國戰車質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27 15:49:21

① 質量差得被要求換回德國貨,這款政治坦克讓戴高樂慘遭打臉

眾所周知,法國是一個陸軍強國,其坦克工業非常發達。世界上第一輛具有旋轉式炮塔的坦克FT-17便是出自法國人之手。一戰結束後,法國的戰車發展不但沒有停滯,而且還研發出了如夏爾B1、S35、FCM 2C這樣的強勁坦克,在對法閃擊戰中也給德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然而,在1940-1944維希政權統治期間,法國的戰車製造工業幾乎被完全摧毀,直到1944年法國解放,戰車工業才重新開始發展。而我們今天的主角ARL-44,便是在1944年由戴高樂准將秘密推動設計的,二戰後法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現藏於博物館的ARL-44

坦白的說,ARL-44的政治意義遠遠超出軍事意義,它正是法國大國地位的象徵,而它的失敗也代表著法蘭西由一流強國向二流國家的隕落。至此之後,法國的國際地位一去不復返,那個龐大的國家也在法蘭西的夢中煙消雲散了。

② 法國的雷諾FT-17小坦克好不好

FT-17是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而且動力艙後置、車體前設駕駛席,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絕大部分現代坦克都沿用了這一設計。
為戰爭的需要,法國不只開發了重型坦克,而且也開發出了具有革命意義的輕型坦克FT-17輕型坦克,其基本結構奠定了今天坦克的基本結構,可以說是世界旋轉炮塔坦克的始祖。法國最初設想是發展一種與CA1輕型坦克類似的標准坦克,較重型坦克更加適於突破步兵防線。1915年12月由法國雷諾公司開始研製,這里有個有意思的情節,剛開始廠主雷諾怕風險以沒有裝甲車輛製造經驗為由加以拒絕,後由總參部委託的埃斯頓上校的努力,雷諾才同意研製戰車,由於官僚作風的影響,直到1917年3月第一輛原型車開始測試,測試證明非常的成功,其設計包括了許多創新設計,重要的一條就是可以用人力對炮塔進行旋轉。
這個設計可以使炮塔的使用更加的方便與靈活,整輛坦克也輕便靈活比重型坦克更易於駕駛,防護更加合理,可以說其戰術技術性能在當時算最好的了。但有點矯枉過正的是,其尺寸太小了,不得不為跨越壕溝而加了一個特別的尾部,其巨大的前輪也有利於跨越障礙。1917年9月法國雷諾開始生產首批該型坦克。其有多種變型被開發了出來,包括搭載機槍的型號,37毫米火炮的型號與,通信指揮坦克以及75毫米火炮的並攜帶捆柴(以利於跨越壕溝)的型號,到一戰結束,共計生產了3187輛。

③ 步兵戰車哪種最好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步兵戰車的主炮作為一種輔助性火力,以夠用為准普遍選擇了小口徑速射炮,其典型代表是美製M2步兵戰車和它使用的25毫米機炮。而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則普遍追求強悍的火力,在步兵戰車上配備了大口徑火炮。其典型代表就是俄制BMP-3步兵戰車和其使用的100毫米滑膛炮。兩個流派涇渭分明,都有各自的理由。
目前裝備的國家和地區達30多個,俄羅斯裝備數量最多,其次是美國和西歐。著名步兵戰車有:
■美國AIFV裝甲步兵戰車
■美國M2步兵戰車
■法國AMX-10P步兵戰車
■美國M3騎兵戰車
■法國AMX-VCI步兵戰車
■蘇聯BMⅡ步兵戰車
■蘇聯BMⅡ-2傘兵戰車
■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
■德國 「美洲獅」步兵戰車
■德國「鼬鼠」空降戰車
■南非「獾」步兵戰車
■義大利VCC-80步兵戰車
■義大利VCC-1裝甲步兵戰車
■日本89式步兵戰車
■瑞典90式步兵戰車
■阿根延VCTP步兵戰車
■南朝鮮KIFV步兵戰車
■瑞士「旋風」步兵戰車
■中國86式步兵戰車
■中國551步兵戰車
■中國NVH-1式步兵戰車
■中國WZ501式步兵戰車

④ 中法NGV-1輪式步兵戰車的火力怎麼樣

優異的法國炮塔提升了90輪的火力打擊能力。該車的炮塔為法國GIAT公司研製生產的世界著名的單人炮塔,炮塔上裝有1門25毫米機關炮和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炮長坐在炮塔的中央,炮塔上還裝有4具觀察鏡,炮塔全重為1250千克(比90輪的炮塔輕250千克)。該炮塔具有優異的防護性能,可防任意距離上發射的7.62毫米穿甲彈,1000米距離上發射的14.5毫米穿甲彈。

該炮塔設計新穎、別致,機關炮和並列機槍在炮塔上的布置也十分精巧。這種經典的外形設計,為我國後續研製的多款步兵戰車所借鑒。如果「粉絲」們留意觀察就會發現,86A式步兵戰車、新型履帶式傘兵戰車、92輪式改進型裝甲車的炮塔,與GRAGAR炮塔真有點異曲同工的味道。

⑤ 步兵戰車的性能和用途是怎麼樣的

步兵戰車配備一門機關炮和數挺機槍,有的還可以裝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具有相當的作戰能力。但它最主要的用途是運送士兵。現代戰爭中速度非常關鍵,士兵再也不能靠兩條腿同敵人賽跑了。他們乘上步兵戰車,迅速抵達最前線,投入戰斗。一般步兵戰車可搭乘6~8人,戰車的裝甲可以保護士兵免受傷害,車體兩側開有若干個射擊孔,戰士們可以向外射擊。

步兵戰車分輪式和履帶式兩種。輪式戰車速度快,時速一般為90~120千米,但輪胎一旦被子彈打中就不妙了;履帶式戰車刀槍不入,翻山越嶺只等閑,但速度略慢,時速為60~80千米。兩種步兵戰車各有所長。當今世界著名的步兵戰車有美國的「布雷德利」戰車、日本的90式戰車、法國的AMX-10型戰車,可謂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美式「布雷德利」戰車是以「二戰」中美軍著名將領奧馬爾·布雷德利五星上將的名字命名的。「布雷德利」戰車外形很「生猛」,高高大大,像一輛「小坦克」,全重22噸,可運載7名士兵。炮塔上裝一門25毫米口徑「大毒蛇」機關炮,炮如其名,十分兇猛,射速每分鍾500發,可在1000米距離上穿透66毫米裝甲。它的裝甲防護力在當今世界步兵戰車中名列第一,可抵禦14.5毫米大口徑穿甲彈,內部設備先進,電控炮塔,紅外夜視,雙向穩定裝置一應俱全,可在行進中和夜間射擊。「布雷德利」戰車於1980年研製成功並投產,可它的「命運」很坎坷,一些軍事家指責它外形太高,戰爭中易受攻擊;價格太貴,曾被評為1988年度十大最差武器之一。1990年海灣戰爭中,「布雷德利」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同「沙漠雄獅」M1坦克一同馳騁沙場,成為聯軍進攻中的兩把利劍,它曾用機關炮和導彈擊毀過數十輛伊拉克坦克,而對方還以為遇到了M1坦克了呢。「布雷德利」戰車以自己在實戰中的出色表現,證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步兵戰車,而被譽為「沙漠猛虎」。

知識點

坦克的種類

兩棲坦克:兩棲坦克又稱為「水陸兩用坦克」,意指「無需使用輔助設備及能通過水障礙的坦克」,部分輕型坦克及經改造的中型坦克有此功能。

掃雷坦克:掃雷坦克就是裝有清除地雷裝置的坦克,用於戰場上排雷開路任務。

噴火坦克:噴火坦克是二戰至越戰時期出現的坦克衍生型,主要分別是它把主炮或機槍移除,改為射程可達數十米的火焰噴射器。

步兵坦克:步兵坦克是指在現有坦克基礎上加裝載員艙而成的坦克,其特點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強大火力和裝甲防護,又可搭載少量步兵進行突擊及近戰支援。

巡航坦克:又名巡洋坦克,概念與巡洋艦相似,具有高移動速度及良好機動性,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可支援步兵進行突擊或小規模偵察,亦勝任多種任務。

主戰坦克:從1960年開始,各國將原來的輕、中、重型坦克重新分類。中、重型坦克一般是各國家裝甲部隊的主力,故被稱作「主戰坦克」。

⑥ 世界各國主戰坦克的排名

  1. NO.1 M1A2SEP坦克。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該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
    優點:在近年來的實戰中表現可以用無敵來形容,各方面的綜合性能相當強勁
    缺點:相當於坦克中的勞斯萊斯,個人感覺太嬌貴,後勤及維護費用驚人,窮人即使買得起也用不起。

  2. NO2德國 「豹」IIA6. 強勁的動力,嚴密的防護,兇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無可爭議的陸地之王,德國人在戰車上的天賦連美國人也不能不服氣。
    優點:各方面的綜合性能均衡而完美,而且可持續發展性強,為未來准備了充分的升級空間。在北約的坦克實彈演習中基本都與M1A2不相上下,豹系列和M1系列在世界的評測中也是輪流坐莊的。
    缺點:豹系列不象M1系列在近些年的戰爭中經過戰火磨煉,優點和缺點均未體現充分。而實戰對檢測坦克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3. NO.3 後起之秀 中國99坦克 (有待論證) 中國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乎大多數國人想像。這不奇怪,多年來 面對北方強國那強大的鐵甲洪流,中國對坦克極其重視不足為奇。
    中國在火炮方面頗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國坦克可以輕松擊穿美軍坦克前裝甲。
    98坦克在寒帶測試。其上面的激光壓制系統,還有傳說中的炮射導彈震驚了西方。

  4.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對坦克的熟練運用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盡知。強敵環視,他們對坦克的重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這么好的坦克卻遇不見值得一提的對手。
    優點:防護性能好、惡劣條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塊化及附加裝甲、還可作運兵車使用,呵呵。
    弱點:火力不強(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對抗阿拉伯部隊還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機動性較弱。

  5. NO.5 法蘭西騎兵 「勒克萊爾」坦克 樣子小巧,價格和法國其他武器一樣驚人的昂貴。中規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錯,但也無甚過人之處。
    優點:電子系統非常優秀,乘員比普通坦克少一人(節約資源),結構緊湊。裝有三防裝置、達拉斯激光報警裝置以及屏蔽和對抗裝置,火炮火力較強,機動性能強。
    缺點:本國技術程度低(事實),造價偏高,可升級程度低

  6. NO.6 英國 「挑戰者」型主戰坦克 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看得出它的裝甲真是太厚了,防護性能公認世界第一。英國人是復合裝甲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國人固執地堅持線膛炮,不僅容易磨損,不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於火控系統欠佳而不能發揮優勢。但是改動炮管意味著全部後勤炮彈庫存更新,還要給出口國更換,代價是英國人不堪忍受的。其實最讓英國人難以啟齒的是,目前他國內沒有公司能生產一流的滑膛炮,他絕對沒臉買德國人的。

  7. NO.7 俄羅斯 T90S 可以說全世界只有德國人可以在坦克方面和俄羅斯人一較高下。可惜這個前超級大國已經沒落,T90後他們再也沒有錢更新。
    設計觀念問題,俄羅斯坦克與製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國坦克相比,外觀粗糙,簡陋,寒酸。 但是火力兇悍!俄羅斯人是典型的注重進攻不重防守。 機動性極佳,而且如同俄羅斯其他武器一樣,異常可*,維修簡單實用。實際上,中國99坦克的底盤就是在俄羅斯T72坦克基礎上改的。可見中國人對俄羅斯坦克評價之高。 防護也非常出色!這是爆破防護裝甲和世界首創的主動防禦系統,中國師從俄羅斯人,於此受益頗多。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人奉行「簡單就是美」的原則,坦克簡單,廉價,消耗資源和人工極少,戰時可瘋狂生產,對所有的敵人都是不願提起的夢魘。

  8. NO.8 日本90坦克 。沒落貴族!一度排名世界第一,得益於他曾經非常先進的火控系統,可惜現在連中國人都追了上來,日本卻原地不動,沒有任何進步。而他固有的缺陷卻日益明顯和致命。很簡單,日本沒有軍工基礎,研發力量非常薄弱,遠不如大多數國人想像的強大。 機動性還是非常不錯的,這方面比中國強。因為發動機方面倭寇還是很先進的.看上去很壯觀?不怕,全日本的90差不多都在這里了。90坦克價格是美國的2倍,中國的4倍(出口價,自己買要便宜得多),日本自己也買不起 ,一年才能買6輛!

  9. NO.9 烏克蘭 T84 不要小看烏克蘭,前蘇聯的坦克基地哦。T84和俄羅斯T90是表兄弟啊。俄羅斯坦克所有傳統優點他都具備,因為親西方,T84的工藝等各方面向西方*攏,看上去比T90漂亮多了。

  10. NO.10 中國 96坦克 排名第10 是因為他配置很簡單,便宜,能大量生產。當然,中國之所以研製他就是為了得到一種99坦克的 簡化本大量裝備。99坦克實在是太貴了。我們現在還是初級階段么。但96坦克性能絕不簡單,西方稱之為:「亞洲豹式」坦克,可見評價之高。

  11. 摘自陸軍論壇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⑦ 法國AMX-10RC輪式戰車的結構特點是什麼

車體和炮塔為全焊接的鋁制結構,可使乘員免受輕武器、光輻射和彈片的傷害。駕駛艙在前部,炮塔居中,動力艙在後部。

駕駛員在車內前部左側,座位可調節,向右開的窗蓋上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可換為被動式OB-31-A夜視潛望鏡。

車長和炮長位於炮塔內右側,裝彈手兼無線電操作員在左側。裝彈手有向前、左、後3個潛望鏡。車長有1組由6個潛望鏡組成的周視潛望鏡組;1個獨立的潛望鏡;1個帶自動投影分劃的周視M389望遠鏡(2×用於機槍,8×用於105mm火炮),並可超越控制。炮長有2個潛望鏡和10×的M504望遠鏡。

火控系統的主要部件有M504望遠鏡及射擊校正值自動輸入電子控制光學補償器、M550激光測距儀和M553炮膛瞄準鏡。

柯達克火控系統有各種感測器向計算機提供激光測距儀測得的目標距離(其精度在400~10000m之間達±7密位),目標的水平、垂直速度,車輛傾角的數據。人工輸入的數據有風速、海拔高和車外溫度。在典型的射擊過程中,炮長調整瞄準鏡搜尋目標,按下測試按鈕2~3s,目標信息便輸入計算機,只需1.5s的射擊校正時間便可射擊。

該車安裝有用於夜間瞄準的湯姆遜無線電公司DIVT13微光電視系統。該系統包括主炮左側防盾內的攝像機,電子系統,控制系統和車長、炮長使用的2個電視屏幕。瞄準分劃自動疊加到監視屏幕上。自動火控系統的計算機計算出射擊校正值,並轉換成瞄準分劃。

整體檢驗系統可迅速查出模塊式火控系統中故障所在並迅速更換模塊,還可檢查出故障模塊中出故障的集成塊並迅速更換。

該車原裝備伊斯帕諾-絮扎HS115柴油機,1983年為法國陸軍生產的最後2批AMX-10RC偵察車可能更換為博杜安6F11SRX柴油機,標定功率為221kW,而且具有更高燃油經濟性,使車輛最大行程增大至1000km。

該車裝備105mm口徑半自動火炮,炮閂為立楔式,炮管帶熱護套和雙室炮口制退器。不包括制退器的炮管長為48倍口徑,後坐距離為600mm,後坐力為127.5kN,炮的左側有駐退機,右側有復進機,無火炮穩定器。可發射破甲彈、榴彈及練習彈。

原訂1987年生產一種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採用地面武器工業集團的90mm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總重13.1kg,彈丸重3.8kg,初速1400m/s,可在2000m內穿透北約國三層重型標准靶板。使用新彈時火炮唯一改動的是炮口制退器。

性能數據:乘員4人,驅動型式6×6,戰斗全重15880kg,車長炮向前9.150m,車體長6.357m,車寬2.950m,車全高2.680m,至炮塔頂2.215m,至車體頂1.565m,車底距地高0.200~0.600m;最大公路速度85km/h,最大水上速度7.2km/h,公路最大行程1000km,爬坡度60%,側傾坡度40%,攀垂直牆高0.7m,越壕寬1.15m;發動機8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191kW,傳動裝置預選排擋變速箱,懸掛裝置類型液氣,輪胎規格14×20XL;主要武器105mm火炮,並列武器7.62mm機槍1挺,煙幕彈發射器總數4具,彈葯基數主炮彈38發,機槍彈4000發,煙幕榴彈16發;炮塔驅動型式電液或手動,火炮俯仰范圍-8°~+20°,電氣系統電壓24V,蓄電池數量6個。

⑧ 法國陸軍VBCI戰車有什麼特點

VCI型作戰重量26噸,全體乘員兩名,炮手和駕駛員各一名,還能容納由八名步兵和一名指揮官組成的一個戰斗小組。車輛後部的動力操作斜坡門使乘載部隊能迅速登上或下車。VBCI戰車將會在高強度軍事行動中操作,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配合。

VBCI戰車對乘員和軍隊提供多種威脅保護,包括155毫米炮彈碎片和小/中等口徑炮彈。鋁合金焊接車體配備有裝甲碎片襯層和附加鈦裝甲護板去保護防備反坦克武器。

框結構底盤和驅動裝置提供保護防備爆炸地雷。一般的功能包括空氣調節、內部的凈容積、倉儲空間、NBC(核、生、化)戰斗環境保護和噪音/振動保護。

其它裝甲系統也在考慮中。此外,專供VBCI使用的反坦克地雷防護系統也已經研製完成。

⑨ 法國陸軍VBCI戰車機動性能怎麼樣

VBCI戰車已經示範具有極強的機動性,例如60°前進斜度、30°側斜度、2米溝渠和0.7米梯狀地帶等地形惡劣地區。如果一個車輪被地雷爆炸損失,車輛能使用七個車輪驅使。

還具有一定涉水能力,對於在沒有準備情況下涉水深度1.2米和有準備情況下涉水深度1.5米。車輛是公路和鐵路標准相容的,而且能夠使用一架A400M大型運輸機進行空中運輸。

法國早在2002年歐洲防務裝備展示會時,開始積極向歐洲和中東國家推銷VBCI戰車,以便搶占軍用戰車市場份額。世界各國競相開發輪式戰車來代替履帶式戰車,減輕重量、增加行程、提高機動性能,還便於空載運輸。法國VBCI戰車注重智能化來提高作戰能力,性能先進,將有能力應付未來戰場作戰需要。

⑩ 法國VBCI輪式步兵戰車是什麼公司生產的

法國陸軍未來新型VBCI戰車採用標准模塊化保護組件能夠適應各種威脅;安裝先進的SIT終端信息系統來實現智能化;裝備先進多感測器光電瞄準具,具有準確、快速的晝/夜作戰能力;採用先進的動力系統,具有極強的機動性能。

新型VBCI戰車目前主要分兩種型號:VCI(步兵戰車)型和VPC(戰地指揮車)型。法國陸軍已經簽定合同定購兩種型號總數達700輛,其中將會有達到550輛的VBCI/VCI(步兵戰車)型和150輛VBCI/VPC(戰地指揮車)型。

法國國防部在2000年11月授予VBCI戰車承包合同給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和雷諾VI公司,主承包商是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雙方設立一個新的合資公司,薩特瑞軍用車輛公司去管理VBCI戰車生產,該廠還生產許多其它車輛包括VAB系列和AMX-10RC型。

雷諾公司負責車輛運行系統,包括駕駛室、發動機、齒輪箱、懸掛、輪軸和車載電力系統;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負責裝甲車體,以及炮塔、觀測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武器和自保護系統同車輛的裝配和整合。五輛原型計劃在2005年之前完成,而且車輛在2006年進入系列化生產。

閱讀全文

與法國戰車質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