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連克阿根廷、烏拉圭、比利時,法國隊奪冠穩了嗎
我認為本屆世界盃是冷門頻出的世界盃,別看法國連克阿根廷、烏拉圭、比利時,要想奪冠也並非十拿九穩。
就像本場半決賽,法國和比利時的比賽,賽前很多人認為兩隊的進攻能力都比較強,兩隊都能至少進兩顆球,但事實打了臉,全場只有法國隊進了一顆球。
你看好哪個隊奪冠呢?
我是天天爸爸V,喜歡的話點個贊!
『貳』 南美足球和歐洲足球哪個更強
從球員的天賦和球員的基本技術上來看,應該是南美足球更強,當今足壇響當當的人物很多都來自於南美,比如梅西、內馬爾、庫蒂尼奧、阿圭羅等等,
所以,近年來,雖然涌現出諸如梅西、內馬爾、庫蒂尼奧、阿圭羅等重量級的世界巨星,但南美隊在與歐洲隊的對壘中,仍然占不到任何便宜的原因。
『叄』 為什麼羅納爾多時代的巴西隊兩次和法國隊交手,結果都被法國隊擊敗了呢
大羅時代的巴西隊跟齊達內領軍的法國隊在世界盃舞台上有過兩次交手,第一次是98法國世界盃的決賽,當時法國隊以3-0擊敗巴西隊奪得冠軍,第二次是德國世界盃8強賽上,法國隊以1球小勝巴西隊,前者讓大羅直接失去了冠軍獎杯,後者讓大羅飲恨終止了衛冕世界盃冠軍的夢想,後來大羅也漸漸的淡出了巴西隊。
在齊達內開出任意球的一瞬間,巴西隊禁區內防守的只有3個人,另外幾個跟被定住了一樣,這明顯就是防守戰術出現了誤會,並且巴西隊防守也不認真,才造就了亨利的輕松進球。我把這球歸結為法國隊的運氣和內幕,當然那場比賽我看了,巴西隊的中場確實被法國隊爆了,輸球其實更多還是因為球風相剋,中場比巴西隊硬太多了。
『肆』 法國隊為什麼厲害
原因有很多,法國本土俱樂部對自己球隊的青訓非常重視是原因之一,另外法國有很多的非洲後裔也是原因之一,像曾經的齊達內,亨利,現在的姆巴佩,博格巴等都是非洲後裔的球員
『伍』 世界盃十大宿命定律都是啥
(ZT)世界盃十大宿命:雙杯王必霉 英格蘭魔咒最多
京華時報
魔幻06豪門續寫10宿命:雙杯王必霉英格蘭魔咒最多
翻開76年的世界盃歷史,會發現一些奇妙的巧合,雖然這對一些球隊來說意味著苦澀,但對於球迷來說,它就像帶有魔法的水晶球,帶來無限的遐想和推測。從那些古老的神話中可以追溯文明的起源,從這神秘的魔咒中可以探知綠茵豪門的恩怨。
冠軍杯煞
歷史上凡在前一年歐洲冠軍聯賽奪冠球隊所屬足協的代表隊,均不能在次年的世界盃賽上問鼎桂冠。去年的歐洲冠軍杯冠軍是利物浦,英格蘭再次止步於八強。而且在世界盃歷史上尚無一支冠軍球隊的主教練是外籍教練,執教英格蘭隊的埃里克森倒下了,就看金牌教練斯科拉里能否打破這一宿命。
金球獎黑
自從1956年歐洲足球先生開始評選以來,一個巧合的現象延續至今:凡是應屆的金球獎得主,他所在的球隊都無法在接下來的世界盃上奪冠。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86年世界盃之外,在世界盃淘汰賽階段擊敗歐洲足球先生所在隊的球隊,都能奪得最後的冠軍。今年的歐洲足球先生是小羅納爾多,巴西0比1負於法國,16年來首次止步於八強。
雙杯王霉
凡是在世界盃前那一屆美洲杯或聯合會杯中奪冠的球隊就肯定無緣世界盃冠軍,這一定律至今命中率為100%,且時間跨度超長。世界盃誕生於1930年,1929年美洲杯冠軍阿根廷隊就在首屆世界盃決賽中敗給了烏拉圭隊,從此開始的70多年中,美洲杯冠軍無一能在隨後的世界盃中奪冠。巴西隊在1958年至1970年三奪世界盃的12年裡,他們始終沒有在美洲杯賽上有過出色的表現。2001年美洲杯冠軍哥倫比亞隊甚至未能進入2002年世界盃決賽階段。聯合會杯的歷史較短,算上其前身法赫德國王杯也不過14年歷史,但阿根廷隊(1992年)、巴西隊(1997年)和法國隊(2001年)這3個冠軍得主均無緣隨後的世界盃的冠軍。分別獲得了2004年美洲杯冠軍和2005年聯合會杯冠軍的巴西本屆世界盃也提前倒下了。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的現象在歷屆世界盃冠軍身上有非常明顯的體現。迄今為止的18屆世界盃冠軍中,歐洲冠軍從來沒有在歐陸之外的地方登頂過,而南美球隊除了巴西隊在1958年的瑞典奪冠以外,其餘球隊均未能在歐陸奪冠。本屆世界盃4強全部來自歐洲,這條規律依然生效。
荷蘭試金
號稱「無冕之王」的荷蘭隊在最近30多年的世界盃賽場上主宰著這樣一條規律:凡是在淘汰賽階段能擊敗他們的球隊就能奪冠———例如1974年的前西德隊、1978年的阿根廷隊、1990年的前西德隊、1994年的巴西隊,這些當屆冠軍隊都在決賽或淘汰賽階段擊敗過荷蘭隊。另外,要使這一規律「生效」,還必須在120分鍾內就完成擊敗荷蘭隊的任務。1998年世界盃半決賽,巴西隊通過「點球大戰」戰勝了荷蘭隊,但巴西隊未能笑到最後。
本屆世界盃,葡萄牙在1/8決賽中1比0擊敗荷蘭,他們或許是這一魔咒的又一受益者。
亞洲保駕
世界盃近20年來出現了又一個巧合的現象:歷屆冠軍在小組賽中都會和一支來自亞洲板塊的球隊同分一組。1986年,冠軍得主阿根廷隊在小組賽中擊敗了韓國隊;1990年,前西德隊在小組賽中以5比1橫掃阿聯酋隊;1998年,法國隊在沙特隊身上取得了4個進球;2002年,巴西隊也以4球擊敗了中國隊。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過那一年和巴西隊同組的俄羅斯隊,其70%的領土版圖都在亞洲范圍內。本屆世界盃8個小組中,巴西隊、法國隊、西班牙隊和葡萄牙隊4支一流強隊均與亞洲球隊交鋒,現在法國和葡萄牙還有希望奪冠。
英格蘭霉運多
英格蘭身上背負的魔咒最多。38年來,英格蘭人從沒戰勝過瑞典。本屆世界盃,英格蘭一度非常接近勝利,但在補時階段,拉爾森的射門鬼使神差地讓英格蘭人不勝瑞典的紀錄增加到了12場。
英格蘭還很懼怕葡萄牙,盡管在1998年的友誼賽上,英格蘭3比0大勝葡萄牙,但在大賽上,葡萄牙人是英格蘭人的剋星。除了本次把英格蘭擋在四強門外,在2000和2004兩屆歐洲杯上,葡萄牙一次在小組賽3比2力克英格蘭,一次點球大戰淘汰了英格蘭。再往前追溯,1986年的世界盃小組賽,葡萄牙首戰也是1比0戰勝英格蘭。
英格蘭同樣沒有打破在世界盃逢點球必敗的宿命,在世界盃上,英格蘭人共罰點球31個,丟了10個。與之相反的是德國人,在世界盃上點球全勝,28次點球罰中26個。
巴西最懼法國
本屆1/4決賽法國淘汰巴西之後,巴西隊在與法國最近5次的交鋒戰績僅為2平3負,在2001年的聯合會杯半決賽上,法國隊就以2比1淘汰了巴西,而最令巴西人難忘的,恐怕還是1998年世界盃決賽那次0比3。此外,在1986年的世界盃1/4決賽在點球大戰中,濟科和蘇格拉底相繼失手,而法國隊憑借費爾南德斯的一錘定音,最終淘汰了巴西人。
德軍善擒海盜
與英格蘭不勝瑞典相比,瑞典人不勝德國的年頭更長———48年。本屆世界盃的相遇依然延續了宿命,在1/8決賽中,北歐海盜在德國人面前找不到任何的機會。當然,以此次瑞典隊的實力,想把東道主擋在八強之外確實沒有機會。
葡萄硌倒荷蘭
對於荷蘭來說,葡萄牙是他們的「苦手」,他們上一次戰勝葡萄牙要追溯到1991年10月16日的歐洲杯預選賽,連同此次世界盃被淘汰,15年中,兩隊8次交鋒,荷蘭人3平5負,葡萄牙隊成了他們的最大剋星。
『陸』 誰知道1986年世界盃巴西隊和法國隊的情況啊
去查了一下,希望採納
1986年世界盃的這場比賽是世界盃歷史上最精彩的幾場比賽之一。那支巴西隊是一群天才球員組成史上打法最漂亮的巴西隊。華麗的進攻,絕妙的配合,是真正的藝術足球。這只巴西隊和全盛時期的瓜迪奧拉執教的巴塞羅那隊相比,速度不如巴薩,防守不如巴薩全面。但是配合的絕妙,無與倫比的傳球,華麗進攻的想像力上都要超過巴薩。進攻是這只球隊的拿手好戲,善於進攻,敢於進攻,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是這只球隊的理念。這樣就造成該隊的防守問題被強大的進攻掩蓋了。對於比較弱的球隊基本是橫掃,完全壓制,防守壓力小,幾乎無失球。巴西隊後衛線的球員霍西馬爾參與進攻上表現十分出色,連續有精彩的破門得分。但是他們碰到了真正的強隊,防守較差的漏洞就暴露出來了。
1986年法國隊正處在那個時代一批球員的巔峰期,法國是1984年的歐洲國家杯的冠軍,對中有當今的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是這只球隊的靈魂人物,頭號球星,歐洲足球先生。法國最好的足球鐵三角的另兩個是名將吉雷瑟和蒂迦納 ,這是當時歐洲最好的中場。也是講究地面配合進攻為主,進攻犀利高效,守門員巴茨是當時歐洲最好的門將之一。
這場進攻最強的球隊和歐洲冠軍之間的大戰,1986年6月21日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的哈利斯科體育場進行,這場比賽前巴西隊在本屆世界盃上四戰全勝,進九個球不失一球。法國隊四戰三勝一平,進七球失一球。法國隊在16進8的比賽中,2:0淘汰了上屆世界盃冠軍義大利隊,士氣高漲。
法國隊的防守實力強於巴西,擁有阿莫羅斯,博西斯等球星,兩人最後都入選本屆世界盃最佳後衛陣容。這場比賽90分鍾的有效比賽時間達到驚人的80分鍾。
巴西隊全場比賽場面上占據優勢,雙方有精彩的對攻,但是巴西隊在攻勢上明顯更強一些。第17分鍾,僵局打破,一次由右後衛霍西馬爾發起的進攻奏效,巴西隊連續四次精妙配合,儒尼奧爾妙傳,射手卡雷卡突入禁區,精確無誤的抽射入網。上半時臨近結束,全力反撲的法國隊找到了巴西人的命門,他們的左後衛。法國隊羅西托右路傳中,皮球劃過門前無人觸及,普拉蒂尼機敏的出現在後點,將即將飛出底線的球擋進了巴西隊大門。1比1,這是本屆世界盃巴西隊5場以來丟的第一個球。
下半時,雙方體能下降,但精彩的傳遞和門前的驚險仍層出不窮。蒂迦納單刀趟大被巴西門將沒收,儒尼奧爾的勁射幾乎讓巴茨也被撞入網窩,但真正的機會在最後階段到來,第71分鍾,有傷在身的濟科替換上場,他尚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登場後第一次觸球,濟科就傳出一腳妙傳,布蘭科突破入禁區,巴茨出擊犯規,點球!此時比賽已經臨近結束,巴西有了一舉擊潰對手的機會。
站上罰球點的是濟科,他在和隊長簡短交談要過了球。助跑、起腳,濟科的射門射向了大門左側,法國門將巴茨猜對了方向,將球撲了出去!
經過了下半時最後階段和加時賽的努力,比分仍是1比1,點球大戰到來。蘇格拉底第一個主罰,4年前曾有人形容他的射門可以精確到網格,但這次他的射門卻被巴茨拍了出去,巴茨事先專門研究過巴西隊這些巨星們的罰球風格。
濟科在點球大戰中罰中了,但他一定還在回想90分鍾內的那個點球。法國人運氣不錯,貝羅尼的點球踢在立柱上,但卻彈在撲過來的巴西門將卡洛斯身上彈進了球門,裁判示意進球有效。普拉蒂尼隨後重復了濟科的命運,歐洲足球先生用假動作騙過了門將,但卻一腳踢上了看台!塞薩爾點球射偏拯救了普拉蒂尼,最後一刻,點球比分為3比3,只要費爾南德斯罰中點球,法國就將淘汰巴西。最終,巴西門將卡洛斯撲向了左側,但法國人的射門踢向了右邊,總比分5:4(120分鍾1:1)法國獲勝,終於結束了!費爾南德斯瘋狂的跑向隊友慶祝,濟科、蘇格拉底等一代巴西巨星則黯然告別世界盃。路透社當時這樣評論這場比賽,「在2個小時里,一群傳奇球星在場上留下了鮮血、汗水和淚水,也造就了一場生存或死亡的史詩般決戰。」
全場視頻可以再網路上搜到很多,可以看看全場比賽。
『柒』 世界盃法國是不是巴西的剋星啊
從近年來的雙方對陣來說,法國可以算是巴西的剋星
98年世界盃上齊達內確實光芒閃耀,決賽對陣巴西隊的兩記頭槌決定了比賽的勝負。但是終所周知,98年世界盃的決賽賽場上羅納爾多表現極為失常,不知是怎麼了,有勁兒使不出,導致巴西的進攻大大的削弱,有人說是法國作為東道主對羅納爾多做了些什麼,有人說是其他的原因,我們撇開這些原因不說,如果說那場決賽羅納爾多能表現出他的正常水平的話,那98世界盃的冠軍是誰的,還真不好說,巴西擁有羅納爾多,法國有齊達內,都是巨星,都有機會
06年德國世界盃上法國在8/1決賽中依靠齊達內助攻亨利的一記墊射,1:0,再次將巴西擊敗,這場比賽巴西隊也並沒有發揮出真正的水平,卡卡在整屆世界盃上更是沒有進球。
如果要說剋星,那我可以說齊達內才是巴西的剋星才對,他的優秀發揮助法國擊敗巴西。
提到其他巴西隊的剋星的話,那我覺得這個世界上除了巴西外還有很多的世界級強隊,孰勝孰負,都很正常,法國兩次在世界盃上擊敗了巴西,被算做他們的苦主也無可厚非。
『捌』 為什麼法國隊實力很強,你知道原因嗎
法國隊實力非常強大,無論是球員的曝光。還是年前後法國男足一群妖少年的出現,都讓法國隊大放異彩。如今法國隊人才濟濟,尤其是年輕球員,很少有球隊能和他們的潛力相比。姆巴佩、馬沙爾、登貝勒等都是可以引起很多球隊哄搶的熱點。
以義大利最引以為傲的後防為例,老小,卡納瓦羅狀態缺席,基耶利尼能力有限,桑頓太小。更可怕的是,這些從義大利走出來的年輕球員,沒有一個能讓人眼前一亮,說他們和之前的羅西、巴喬一樣有靈性!然而,義大利的表現略好於法國。我覺得主教練真的佔了很大的比重。里皮可以讓每一個工程師發揮出最大的威力,而多梅內克卻無法很好地駕馭一群天才。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玖』 第一屆世界盃的時間以及國家,哪個國家是冠軍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屆世界盃,於1930年7月13日至7月30日在烏拉圭舉行,第一個進球由法國人呂西安·洛朗創造。1930年正好是烏拉圭獨立100周年,而在本屆世界盃上東道主烏拉圭以四戰四勝的戰績勇奪冠軍,成為了首屆世界盃的得主。
第一屆世界盃決賽場地——世紀體育場第一屆世界盃於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這屆世界盃對於烏拉圭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1930年正好是烏拉圭獨立100周年,而在本屆世界盃上東道主烏拉圭以四戰四勝的戰績勇奪冠軍,成為了首屆世界盃的得主。 世界足球的專門機構--國際足聯成立於1904年,但是直到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足球運動才正式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然而在本屆奧運會上人們並不滿意奧運會的「業余」規定,這樣使得眾多優秀足球運動員被排除在外,因此舉辦有職業選手參加的世界最高水平足球比賽成為當時人們迫切的需求。在1926年的FIFA總會上,雷米特(Jules Rimet)會長通過了『舉辦FIFA成員國足球協會的所有國家隊都可參加的第一屆FIFA世界盃賽』的提案。到了1928年,許多國家都放棄參加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足球項目,此時成立一個新的、與奧運會相對獨立的足球賽事的時機成熟了。1928年 5月26日,國際足聯阿姆斯特丹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將於1930年舉辦一項新的足球賽事議案,這項賽事將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敞開大門。1929年3月18 日,在巴塞羅那會議上,投票選舉烏拉圭成為首屆世界盃的主辦國。烏拉圭是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國家之一,1924年、1928年兩屆奧運會足球冠軍,而 1930年,又恰逢烏拉圭獨立100周年,因此第一屆世界盃就決定在烏拉圭舉行。 第一屆世界盃冠軍烏拉圭隊本屆世界盃歐洲處於戰後恢復時期和經濟蕭條時期,因此在臨近開幕的2個月,歐洲沒有一個國家申請參與比賽。後來經過雷米特(Jules Rimet)會長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最後共有13個國家參加了比賽,其中包括9個南美國家以及4個歐洲國家,盡管參賽的球隊不多,但是球員們在賽場上的球技足以證明: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賽事。 本屆世界盃組委會,將參賽的13支球隊分成4個小組,第一小組包括法國,墨西哥,智利以及阿根廷,第二小組包括前南斯拉夫,巴西,玻利維亞,第三小組包括羅馬尼亞,秘魯以及烏拉圭,第四小組包括美國,比利時以及巴拉圭。每個小組進行單循環積分賽,小組第一獲得出線資格。 賽前,人們普遍認為南美球隊將在比賽中占盡優勢。而實際上,歐洲球隊也是盡顯風采。在小組賽中法國隊以4-1擊敗了墨西哥隊後,與阿根廷隊狹路相逢,雖然最終以0-1惜敗於對手,但此役卻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經典之戰。而前南斯拉夫隊也在巴西以及玻利維亞的「雙重壓迫」之下殺出重圍,成為四強中唯一的一支歐洲球隊。 時任足協主席雷米特會長頒發冠軍獎杯1930年7月30日兩支南美球隊阿根廷隊和烏拉圭隊進入到最後決賽,上半場阿根廷隊以2-1領先,下半場東道主烏拉圭隊在球迷的助威聲中,連續3次洞穿阿根廷的大門,最終以4-2反勝,歷史性奪得了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當時烏拉圭的慶典也持續了幾天幾夜,7月31日也被烏拉圭人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國家的節日。自此,小小的足球席捲全世界,而這項賽事也逐步被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所認可,並正式確定下來。 1921年,朱爾斯·雷米特出任國際足聯主席。在他的提意下,國際足聯決定於1930年在烏拉圭正式舉辦第一屆世界盃。此後,國際足聯召開三次會議,最終確定了比賽體制和時間。首屆世界盃一共有13個國家參加,各大洲不存在預選賽,所有球隊都是接受東道國的邀請前往參賽的。首屆世界盃一共進行了18場比賽,一共打入70球,平均每場有3.88個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