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魁北克問題
魁北克是加拿大的一個省,80%人口是法國人後裔,是法語區。
魁北克鬧獨立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這是一個歷史問題。
它和中央的關系就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但是它擁有從聯邦政府中獲得的相當大的自治權,有一個單院議會。
加拿大與魁北克省的歷史淵源:
1535年 法國人卡地亞率船隊駛入聖勞倫斯河,宣稱現在稱為魁北克省的這一片土地是法國領土。
1763年 英、法簽訂巴黎條約,魁北克作為加拿大的附屬地正式割讓給英國。
當時法裔人口為6萬。
1867年 加拿大建國。它以英國北美法案作為法律基礎,使加拿大由不同殖民地(省或地區)聯合起來建立起一個新國家。據不列顛北美法案聲明書,魁北克正式成為加拿大的一個省。
1967年 分離主義的魁北克人黨宣告成立。
1968年 英國駐蒙特利爾領事克羅斯被魁北克解放陣線綁架。魁北克省政府官員拉波特綁架後遭殺害。加拿大總理特羅多頒布戰時法令,派出軍隊,事件才告平息。
1976年 魁北克人黨在該省選舉中獲勝。
1980年 就獨立問題舉行首次全民公決,分離主義者以相差20個百分點的票數落敗。
1993年 魁北克集團正式成為聯邦議會反對黨。
1995年 10月30日,魁北克人黨認為時機成熟,因此發動第二次公民投票,結果獨立派以49.4%對50.6%敗北。
2006年 11月22日,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在議會表示,他願意承認操法語的魁北克省為加拿大的「NATION」,並提出臨時動議。
魁北克網路: http://ke..com/view/20112.html?wtp=tt
加拿大網路: http://ke..com/view/3647.html?fromTaglist
⑵ 加拿大的魁北克和法國有什麼關系
魁北克是加拿大古城,魁北克省省會。城市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匯流處,原為印第安人村落。魁北克一詞源於印第安語,意為「河流變狹處」。魁北克市原為印第安人居留地,最初為獵人出售動物毛皮的場所。1680年,法國人在此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它是法國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個居民點。現在這里居住的95%的居民為法國人後裔,通行法語。市區風景如畫,處處保留著濃厚的法國色彩。盡管今天這座城市已經發展為一個有60萬人口的大都市,但市內那塊面積1.35平方千米的歷史遺跡區卻幸運地被完整保存了下來。
⑶ 法國人能聽得懂魁北克的法語嗎交流起來有困難嗎
法國人能聽懂魁北克法語,交流起來並不困難。就像講北京話的人和講東北話的人交流起來也沒有困難啊,只是某些俗語不太一樣,但是不影響交流。
⑷ 那一年法國對魁北克失去了控制權
魁北克最初被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1534年)和薩米埃爾·得·尚普蘭(1608年)發現並宣布為法國領土。
雅克·卡蒂埃於1534年到達加斯佩地區,1535年航入聖勞倫斯河。1627年,法王路易十三下令,除羅馬天主教外的移民不得在新法蘭西定居。此舉保證了殖民地的教育和福利都掌握在教會的手中。
1663年在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新法蘭西成為王室直屬省,由讓·塔隆管轄。成為一皇家殖民地,被稱為新法蘭西。為了爭奪對這塊領土的控制,法國和英國之間的斗爭一直持續到1763年,1763年英國同法王路易十五簽署巴黎條約,法國放棄新法蘭西以換取繼續擁有西印度群島的瓜德羅普。英國人將加拿大(當時新法蘭西的一部分)改名為魁北克省。大不列顛獲得了主權,但是法國的影響一直佔主導地位。
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魁北克法案》,該法案確保了魁北克地區的法語和法國文化不受威脅。這個法案還允許魁北克保留法國的民事法和整個法律體系,同時也保障了宗教自由。羅馬天主教得以保留。
1867年加入聯邦。魁北克市是其首府,蒙特利爾是第一大城市。 1977年,勒維克René Lévesque領導魁北克人黨贏得省選,獨立形勢日益加重。勒維克頒布了《法語憲章》(又稱101法案)。此法案確立了法語在魁北克作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地位。至今,魁北克各地所有標志一律由法語表明;此法案仍倍受爭議。 勒維克於1980年就主權問題在全省舉行了第一次全民公決,選民中百分之六十的魁北克人投票反對。
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第二次關於獨立問題的公投再次未被通過,這一次,雙方選票非常接近(50.6%反對,49.4%贊成)。 2006年11月27日,加拿大國會以266票同意16票反對通過了總理哈珀的「魁北克人是統一的加拿大中的一個民族(Québé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的動議。 但由於「nation」 這一個名詞可解作「國家」或者「民族」,因而有部份加拿大人表示魁北克有獨立了的感覺。
⑸ 加拿大的魁北克問題的歷史詳情誰知道,法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是法國人先到加拿大,佔領了。
後來,因為法國人帶回歐洲好多魚,水獺皮,木頭,於是英國人眼紅了。
英國和法國在加拿大開戰。法國戰敗。
英國把剩餘的法國人圍在了魁北克。
法國本土拋棄了魁北克的法國人。英國人,比較紳士,人道。就休戰了。允許法國人居住在魁北克。
戴高樂,在這個問題上沒啥作為。魁北克總是以獨立為幌子,要點錢,減少稅收。他們很認英女王,每次老太太一去,就不獨立了。哈哈
魁北克的法國人並不怎麼喜歡法國,也不認為自己是法國人。他們說的法語,大多數的法國人是聽不懂的。
⑹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獨立傾向為什麼那麼強烈
魁北克省位於加拿大東南部,北瀕哈德遜灣,東臨拉布拉多地區和聖勞倫斯灣,南接美國,西連安大略省和詹姆斯灣,為加拿大和北美洲東部的交通要道。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第一大省,總面積166.7萬平方公里,人口823萬人,經濟總量約佔加拿大的20%。
此後,魁北克獨立運動轉向政黨斗爭,1976年“魁人黨”贏得省內大選,開始策劃獨立公投。在1980年的第一次獨立公投中,贊成者40%,反對者60%,未能獲得過半支持。在1995年舉行的第二次獨立公投中,贊成者49.42%,反對者50.55%,第二次獨立公投再次失敗,避免了加拿大的分裂。
不過,這次差一點讓魁北克實現獨立,這讓加拿大聯邦政府實在坐不住了。1998年加最高法院宣布魁北克單獨宣布獨立的行為非法,而且魁北克作為一個省無權單方面脫離聯邦。
為了進一步阻止魁北克脫離加拿大聯邦,2000年加拿大國會通過了《清晰法案》,規定魁北克今後獨立公投必須經過下議院批准,且必須獲得民眾絕對多數支持。這就意味著魁北克要想獲得獨立,既要獲得國會的批准,而且還要在由聯邦政府和所有省份都參加的談判中取得三分之二同意方可獨立。
經過這一番操作,加拿大政府實際上堵死了魁北克獨立的通道,將主動權控制在聯邦政府手中,魁北克的獨立運動也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三、魁北克省今後獨立的可能性有多大
雖然魁北克省的獨立傾向一直存在,但是現在要想脫離加拿大聯邦幾乎不可能,因為加拿大政府在2000年通過《清晰法案》以後,實際上掌握了各省獨立的主動權。如果沒有國會批准和聯邦政府的同意,各個省份已經不可能取得獨立地位了,除非他們能夠使用武力戰勝聯邦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