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特點
法律分析:三權分立 共和政體。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以普選方式選出。行政權由總統和內閣掌握。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總統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帥。總統與參議院議員共有創議法律之權。內政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法律依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a行政權:行政權力歸於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經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b立法權: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眾議院議員由成年男子直接選出,任期四年;參議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參議院有權否定眾議院的議案。選民實際上受財產資格和在法國居住時期的限制。
B.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內閣、議會三者的關系示意圖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體是議會制與總統制的混合制度,但實際上是議會制,那麼在政治實踐也是這樣的。議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內閣總理掌握行政實權,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擁有形式上的巨大權力。
確認一種政體是否是議會制的關鍵是其總理是否是實際意義上的首腦。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從1870年開始,到1940年6月,法國戰敗投降,存在了70年。只要是截取1875年憲法之後的歷史就可以說明問題。
(1)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法蘭西王國是君主專制政體。
(2)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大資產階級當權,保留了國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3)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中經吉倫特派統治、雅各賓派專政,熱月政變後的督政府的政權,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獨裁體制,共和國名存實亡,但名義上仍屬於共和政體。
(4)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4、1815年,波旁王朝兩次復辟,恢復了法蘭西王國,與第一帝國一樣,都是君主專制政體。
(5)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憲政體。
(6)1848年,二月革命後建立第二共和國。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第二帝國再建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屬於議會共和制政體。
(7)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國解體,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和維希傀儡政權統治。二戰結束後,法國進入第四、第五共和國時期。權力中心逐漸由議會轉移到總統。這表明法國已逐漸成為一個半總統制共和制的國家。
「1875年初,國民議會僅以一票的多數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確認實行共和制。同年,國民議會又先後通過一系列法律,合稱1875年憲法,又稱第三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法國為議會制共和國。」
C. 法國議員選舉
國民議院的選舉實行「單記名多數兩輪投票制」,選舉均在星期天進行。在第一輪選舉中,如某一候選人獲得了參加選舉的半數以上選民的支持,而票數又至少等於登記選民數的 25%,他就當選為該選區的議員,無須進行第二輪投票。如果某一選區的投票率是45%,而某一候選人在第一輪選舉中只得到 51%的選票,他會因得票數達不到登記選民的25%而不能當選。如第一輪選舉中無人得到50%以上的選票,則在隨後的第二個星期天組織第二輪選舉。只有在第一輪選舉中得到了超過12.5%的登記選民人數選票的候選人才有權參加第二輪選舉。在第二輪選舉中,某一候選人只需獲得相對多數的選票便可當選。得票相等時,年長者當選。在第二輪投票中,參加競選的政黨可實行聯合,互相讓票。
除非總統在國民議院任期結束前下令將其解散重新選舉(在自解散之日起的20天後到40天前舉行),國民議院的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每屆國民議院的任期在第5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結束,新的選舉應在此日期的60天前進行。為防止舉行過多的部分選舉,每位候選人在參選時必須同時提出自己的候補人選。一旦他當選,而又在任期內去世、參加政府、參加憲法委員會、或接受一個政府委派的超過6個月的臨時任務時,其候補人自動接替他的議員席位。只有在他辭職、被選為參議員、其選舉結果被撤銷時,國家才組織部分選舉以填補其席位的空缺。在某一屆國民議院任期的第5年內不得組織部分選舉。此外,如某一候補人在本屆國民議院任期內被任命為部長,則他在下屆國民議院選舉中不得與他的正選人競選。
D. (1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根據1875年憲法,第三共和國的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行使……眾議員由選
(1)法國是民主共和制,德國是君主立憲制。(2分) (2)國家元首的職責:國家元首都掌握了較大的權力,但法國總統要受議會強有力的制約,而德國議會對皇帝沒有任何約束力,皇帝主宰議會。 (3分) 議會的產生:兩國的兩院制議會均有一院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另一院法國由間接選舉產生,而德國則由統治者任命。(3分) 議會與內閣的關系:法國的內閣產生於議會多 數黨派並對議會負責,而德國沒有內閣,掌握行政大權的帝國宰相只對皇帝負責。總之,法國是一個比較民主的議會制國家,而德國具有濃厚的君主專制色彩。(4分) E. 法國選舉制度
法國選舉制度簡介 F.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議會議員怎樣選出
內容: G.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即一票共和)
一票共和 H. 法國第三共和國參議院怎樣產生
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以普選方式選出。 I.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議院從哪裡產生
眾議院以普選方式選出 參議院在眾議院普選的基礎上間接選舉產生 與法國第三共和國參議員如何選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