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馬賽,里昂,圖盧茲,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爾等。
1、馬賽
馬賽 (Marseille),是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里昂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約87萬。
大都會區人口約為189萬 (2013年),位於巴黎和里昂之後。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
馬賽西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
2、里昂
里昂(Lyon),是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首府和羅訥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區位於羅訥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匯處,其主城區以河流為界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西側為富維耶山,老城區位於兩河之間的半島上,新城區則主要集中在東部。
里昂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機械、電子、化工、重型汽車、計算機等產業實力雄厚,擁有20餘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常被認為是法國的第二大都市區。
里昂也是法國乃至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以絲綢貿易而聞名,在羅馬時代就相當繁榮 ,1998年裡昂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里昂也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和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城市。此外,里昂還是國際刑警總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樂部也位於里昂。
3、圖盧茲
圖盧茲(Toulouse) 法國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區(Midi-Pyrénées)上加龍省(Haute-Garonne)省會。人口約935440,包括郊區1312304(2013年),是法國第四大城市。
圖盧茲的城市建築始終保留著玫瑰紅磚瓦的特色。舊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築物已拆毀,建起現代化的商業中心,與較古老的建築風格很不協調。
為急劇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舊聖西普里安區西南新建城鎮,取名米拉(意為「奇跡」)。該市是空中客車的總部。
4、尼斯
尼斯(Nice),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Région Provence-Alpes-Côte-d'Azur)濱海阿爾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會和該省最大城市。
位於法國東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區北部為尼斯-阿爾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屬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南邊緣;南側則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線曲折復雜,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城鎮沿海岸線呈帶狀分布。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數量在法國排名第五,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旅遊城市,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濱度假聖地之一,每年到訪尼斯市區的旅客數量超過了400萬,是這座城市本身人口數量的近10倍。
尼斯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帶,終年溫暖,蔚藍的地中海與巍峨的阿爾卑斯山是這座城市永恆的地標。神聖的古羅馬歷史文化、普羅旺斯薰衣草田散發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帶有異域風情的地中海美食。無論從哪個角度,尼斯都是法國人心中絕對的度假天堂。
5、南特
南特(Nantes),法國西部最大城市和法國第六大城市,盧瓦爾河大區(Région Pays de La Loire)首府和大西洋盧瓦爾省(Loire-Atlantique,44省)省會。
城市主體坐落於盧瓦爾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爾河(La Sèvre Nantaise)、埃德爾河(L'Erdre)兩河與盧瓦爾河的交匯點,距入海口約50公里。
南特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濕潤,降水分布均勻,氣候非常怡人。南特歷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區歷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對法國宗教歷史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時代雜志在2004年時將南特選為歐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獲得歐盟委員會頒發的「歐洲綠色首都獎」。
B.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哪個城市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南海航線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東海航線,也叫「東方海上絲路」。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唐代,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的中韓日海上貿易逐漸興起。宋代,寧波成為中韓日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
海上絲綢之路途經之地是從廣州乘船經滿刺加(今馬六甲)海峽。到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東非。另外,「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同世界主要文明古國和文化發源地連接起來,推動了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被稱為「東西方對話之路」。
據史料記載,當年馬可·波羅就是經「海上絲綢之路」來中國的。回國時,也是經此路由福建泉州上船回到家鄉威尼斯的。
C. 法國有哪些城市啊
法國的城市很多,除了首都PARIS 巴黎,比較有名的城市還有如下這些:Dunkerque 敦刻爾克
Dijon 第戎
Cherbourg 瑟堡
Rouen 魯昂
Nancy 蘭斯
Brest 布雷斯特
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
Orleans 奧爾良
Nantes 南特
Limoges 里摩日
Lyon 里昂
Lille 里爾
Grenoble 格勒諾布爾
Bordeaux 波爾多
Valence 瓦朗斯
Toulouse 圖盧茲
Nice 尼斯
Perpignan 佩皮尼昂
Marseille 馬賽
Toulon 土倫
D. 古代絲綢之路經過那幾個古代城市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
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經渠犁(今庫爾勒)、龜茲(今庫車)、姑墨(今阿克蘇)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經且末、精絕(今民豐尼雅遺址)、於闐(今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
從疏勒西行,越蔥嶺(今帕米爾)至大宛(今費爾干納)。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烏茲別克)、安息(今伊朗),最遠到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的犁靬(又作黎軒,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懸渡(今巴基斯坦達麗爾),經罽賓(今阿富汗喀布爾)、烏弋山離(今錫斯坦),西南行至條支(在今波斯灣頭)。
如果從罽賓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這是自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以後形成的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換句話說,狹義的絲綢之路指的就是上述這條道路。
(4)法國絲綢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系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
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歷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
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令相當多的人認為中國乃至東亞是一個物產豐盈的富裕地區。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
E. 法國主要城市的簡介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佔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共有9所大學,分別是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范學校、國立統計與經濟管理學校、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國立橋路學校、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2、里昂
里昂(Lyon),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羅訥省(Rhône,69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教育事業發達,也是法國的幾大大學城之一,擁有眾多的大學和學院[51-52],數以十萬級的世界各地的學生,也為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3、格勒諾布爾
格勒諾布爾為法國著名的科學城,向有法國、乃至歐洲"矽谷"之稱。全市二萬多科技人員在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最著名的科研單位有:核能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電子研究所;
國際性高科技研究機構:法、德、英合作的中子反應堆(已有20年歷史),歐洲十國合作的同步加速器,德法合作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法德合作的強磁場研究所等。
4、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中心,擁有長期的高等教育的歷史,結合了法國和德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盡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並入法蘭西王國,在18世紀它仍與德語國家的知識界聯系密切,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學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觸的法學院學習法律。
5、里爾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國第五大城。若算上整個里爾都會區,其總人口排名將上升至法國第四,僅次於巴黎、里昂和馬賽。
包括北方高等商學院、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IESEG管理學院、里爾第一大學、里爾第二大學、里爾第三大學等高校。
F. 絲綢之路經過的所有城市
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絲綢之路經過的所有城市
G. fadini borghi是哪個國家的
義大利
公司創建於義大利,但目前在法國絲綢商皮埃爾弗雷的名下,是在法國注冊的公司。因此是法國公司。其大致歷史如下:
1947年,由奧薩瓦爾多 法迪尼(Osvaldo Fadini)先生在義大利都靈創建了法迪尼裝備織品公司。
1957年開始,他們在米蘭開始了多家專賣店,而後又開始了一家商品陳列室,從此,法迪尼就在西西里半島發展起來了。
1970年法迪尼織品公司創始人去世,由其25歲的侄子保羅 法迪尼(Paolo Fadini)接掌公司業務。公司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業績,並在西西里和威尼斯開設了兩家分公司。
1975年,他收購了義大利負有盛名的Borghi公司,該成立於20世紀初,它的天鵝絨在熱那亞地區歷史悠久,並在都靈、米蘭、熱那亞、羅馬甚至波蘭擁有分公司。
在後來的十年裡,保羅 法迪尼以Fadini Borghi公司的名義,將重點放在了收購大量的義大利絲綢生產商的活動中,比如著名義大利絲綢商斯密斯公司。該公司的絲織品一直到今天還依然是Fadini Borghi公司的重點絲織品。這些絲織品恪守義大利傳統絲綢絲織工藝,力求精益求精。
公司的產品在面對後來眾多美國公司進軍歐洲市場,尤其是這些美國公司在法國巴黎及歐洲其他國家諸如在德國開設分公司,Fadini Borghi都因其卓越的品質而經受住了強烈的市場競爭,並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1995年,Fadini Borghi和法國公司Bousssac合並,成立了Boussac Fadini。
而2004年4月,法國面料生產商皮埃爾弗雷(Pierre Frey)收購Boussac-Fadini,並重新啟用Fadini Borghi的名號,從此Fadini恢復了往日的名聲,再次成為義大利的藝術之花及高品質絲織品的代名詞。註:義大利絲綢及絲織工藝起源於十三世紀末,也是世界絲織的一塊瑰寶。其絲織技術及工藝,尤其是其印染技術,有很多已超越了中國杭州絲綢。
H. 海上絲綢之路途經之地的是什麼市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8)法國絲綢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
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透過義大利馬可·波羅和阿拉伯伊本·白圖泰等旅行家的筆墨,引發了西方世界一窺東方文明的大航海時代的熱潮。
I. 法國有哪些城市如:巴黎
法國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4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2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 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卑斯。 4個海外省是: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留尼汪。 4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該領地的行政長官駐地——在法國海外省留尼汪島)。 2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主要城市介紹:
【「世界花都」巴黎】法國首都。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旅遊勝地。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的現代化城市,世界十大名城之一。
【絲綢之鄉里昂】法國歷史名城,當今第三大城市,處於從地中海通往歐洲北部的戰略走廊地帶。歐洲重要的絲織業中心,還以「法國烹調之都」而享有盛譽。
【影城戛納】法國東南部城市,瀕臨地中海,戛納國際電影節所在地,它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
【格勒諾布爾】坐落於法國東部,阿爾卑斯山區,為法國工業重鎮之一,人口約40萬,在法國的旅遊、信息、通訊、網路與計算機技術領域占重要地位,號稱「法國矽谷」。是法國最具吸引力,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貝桑松】位於法國東部,是杜省省會,與瑞士相距不遠,三面環水,四周皆山,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法國第一綠色城市。法國大作家雨果的故鄉,被譽為法國鍾表業之都。
【昂熱】位於法國西北部,是曼恩—盧瓦爾省省會,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以中世紀古堡聞名,到大西洋海邊沙灘約1個小時。
【卡昂】是卡瓦多斯省省會,美麗的海濱城市,度假勝地,有100多家高科技企業,5000多家中小型企業,雷諾、雪鐵龍等公司都在該城建立了分公司。高等教育十分發達,卡昂大學、省美術學院、省國立音樂學院都位於該市。
【蘭斯】位於法國東北部的一個中型城市,坐落於香檳地區的中心,學習和生活環境優美寧靜。
【勒芒】是法國盧瓦河大區薩特省省府,工業實力雄厚,科技教育發達,著名跨國企業雷諾、優諾、飛利浦、MMA均設在該市。
【里爾】位於法國北部,法國第二達城市,重要的工業、科研、教育中心,是擁有豐富的建築和藝術文化遺產的古老城市,數十所高等院校和數萬名大學生給該城市帶了無限的活力。
【南錫】是法國東部洛林地區洛林省的中心。一個金融和行政中心城市,並擁有許多先進的現代工業。同時南錫以同樣的文化中心城市而著稱,是一座經常舉行國際性戲劇表演和綜合演出的藝術之城。
巴黎
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歷史名城,世界著名的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世界花都"之稱。巴黎位於法國北部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市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區及其周圍7個省的大巴黎區,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230多萬,大巴黎區人口約1007萬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巴黎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上,巴黎為法國歷代王朝的都城,是歷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首都,也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今天,法國政府的許多行政機關,黨派團體、及省級行政機構依然設在這里,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也設在巴黎。巴黎還是法國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巴黎的工業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4。巴黎的工人數量約佔全國的1/5。汽車工業居全國首位。在輕工業中,巴黎有傳統的服裝、化妝品、裝飾品和時髦傢具等,這些產品都享有世界聲譽。巴黎香水馳譽全球,有"夢幻工業"之稱,被法人國視為國寶。巴黎的金融、證券、保險業十分繁榮。這里還有法國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金融市場。商業也很興隆。歐洲最大的商場--四季商場就坐落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區。著名的巴黎國際博覽會、現代化的特羅卡德羅展覽館,形成一個可供常年展出的"博覽會城"。巴黎是法國的交通樞紐,每天客流量達1300萬人次。全國的陸路交通都向巴黎集中,形成一個輻射式的交通網。巴黎的標志--埃菲爾鐵塔,象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盧浮宮位於塞納河右岸,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位於塞納河中心城島上的巴黎聖母院是一座法國哥特式建築,它不僅因雨果的著名小說《巴黎聖母院》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最大和建築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此外,凱旋門和凡爾賽宮等,都是人們參觀游覽的必到勝地。
馬賽
法國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位於地中海北岸,三側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是法國的一個重要工業中心,這里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一帶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能處理石油4500萬噸。馬賽的修船工業也相當發達,其修船量佔全國此行業的70%。新港區有大小船塢10個,其中第10號船塢長465米,寬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隻--80萬噸級的油輪。在馬賽老港口的伊夫島上,有法國名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小說《基度山伯爵》里曾著力描寫的伊夫古堡。
波爾多
法國西南部吉倫省省會。波爾多臨加隆河,距多爾涅河匯合點24公里,距河口96公里,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陣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法國年產各類葡萄酒600多萬噸,佔世界葡萄酒產量的1/6,每年出口值10億多美元,其中波爾多生產的佔90%以上。
里昂
位於法國東南部,索恩和羅訥河會合處。紡織工業是里昂地區的主要工業,產量居全國第一。這里有300家繅絲加工廠,500家絲織廠和2000家印染廠。里昂地區的制葯工業僅次於巴黎,是法國第二大制葯工業基地,葯品產量佔全國1/10。梅里爾生物製品所是世界最大的研究所之一。一些學校聲譽很高,使里昂成為巴黎之外最重要的教育中心。
自己可以網路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