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法國有很多藝術

為什麼法國有很多藝術

發布時間:2022-05-30 14:04:46

① 法國為什麼是藝術中心

1。中世紀以後的藝術發展以文藝復興為標志,起源於14世紀末的義大利,很容易從義大利擴散到鄰國法國。
2. 法國幾次入侵義大利,接觸帶回的義大利的風氣。
3. 以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一世為代表的法國領導者傾心於義大利藝術,他從義大利請達芬奇定居法國,在繪畫建築等領域極大促進了法國藝術的發展。
4。法王路易十四加強王權,打造了法國的強盛時期,使法國成為歐洲的政治中心,政治的強盛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路易十四推崇藝術,他在位期間,新古典主義和洛可可主義成為藝術的發展潮流,引領了歐洲時尚。法國成為歐洲藝術的中心。
5。而當時其他歐洲國家或有戰爭,或著重於商業,或執迷對外擴張,藝術不是重點,漸漸落後。
所以終其一點,強盛的國家才有強盛的文化,藝術亦包括在其中。

② 為何眾多的藝術流派誕生於法國

因為法國在歷史上有一次重要的事件叫做啟蒙運動,啟蒙運動對法國影響的很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解放了思想便出現眾多流派。

③ 巴黎為什麼被稱為藝術之都

由於是戴著藝術的有色鏡去的,眼中的巴黎就像一位渾身透射著藝術芳香的情人,讓喜愛藝術者深深為之傾倒。

曾聽人抱怨:「巴黎有什麼可看?房子又舊又灰暗,街道臟兮兮,東西貴得嚇人。」

是呀,對藝術毫不感興趣的人去到巴黎,大概會失望。去掉了藝術的「行頭」,這位情人或許真成了灰頭粉面的老嫗。

巴黎所有名勝都是藝術景觀。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羅浮宮、聖心堂,都是世界建築史上的藝術極品。就連香榭大道櫥窗里展示的流行服裝、香水、醇酒,每一樣都是藝術珍品。從前有人戲稱「寺廟前的樹也見三分佛性」,套用到這里就成了「巴黎街頭的踏腳石都是藝術品」。

如果是雅好繪畫雕刻的性情中人,就更不能錯過巴黎。在這里隨時可與達文西、羅丹、塞尚、梵高、米勒等大師相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你能記得教科書中多少內容,全都可以在巴黎找到實物真跡來印證。

? 想給維納斯續一雙玉臂?

羅浮宮( Louvre)是一般訪客的必游景點,於藝術愛好者則更像是朝聖之地。

從公元十四世紀查理五世開始,羅浮就作為王宮,收藏了大量繪畫和雕刻的稀世珍品。法國大革命後皇室收藏收歸國有,羅浮宮也成為國家美術館。

進門處那座閃閃發光的玻璃金字塔,最近又常被人提起,與建造中的北京大歌劇院比較,說明古典與現代的絕妙搭配能相得益彰。有趣的是,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為法國古典石材宮殿設計了一個金字塔,法國建築師還給古城天安門一個銀色水煮蛋。歷史充滿了幽默。

羅浮宮里的珍藏多到令人覺得奢侈,竟達 30萬件。觀賞前最好先做點功課,計劃一下想看些什麼。鎮館三寶是不能遺漏的:蒙娜麗莎神密微笑,雙翼勝利女神的英姿,斷臂美神維納斯。

我在維納斯雕塑前凝思很久,想解斷臂之迷。其實這件古希臘大理石雕像, 1820年在朱洛島被一位農夫發現時,就失缺了左右雙臂,當時許多藝術家想為她「贖回」,設想了多種方案,有的手提著下滑的衣裙,有的拿抱胸前,但無論手臂如何放置,都沒有目前這種失缺雙臂的「缺憾美」來得攝人心魄。

最後我放棄了「續臂」的努力。那雙看不見的手臂,正抓住每個觀賞者的心。

? 與莫內一同賞花

「當目睹過千百次的畫作實景呈現在眼前時,那種夢幻成真的感覺想必終生難

④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大批藝術家雲集巴黎的原因

法國上層人士對於藝術品的熱愛和力圖佔有的慾望延續了幾百年。盧浮宮就是證明。為什麼會有盧浮宮,就是從弗朗索瓦一世開始,歷代法國帝王和貴族對收集藝術品樂此不疲。當然這裡面也有炫耀權力的意思。但是到了蓬皮杜,他想的是未來的藝術,未來法國還要積極吸納最好的藝術家來創新。蓬皮杜關心的是,在他去世之後,巴黎還要當仁不讓地成為西方藝術舞台的中心。所以也不奇怪,為什麼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批在家鄉得不到鼓勵的藝術家雲集巴黎,為什麼他們哪怕在巴黎挨餓受凍也不肯離開。在這里,有可能找到欣賞他們的人。盡管當時可能一文不名,但是巴黎是個有強大文化傳統的地方,能夠滋養那些不甘寂寞的人,能夠激發那些個性中潛藏著激情的人,能夠識別出真正有才華的藝術家,能夠包容他們的創新精神,哪怕他們一身惡習、道德品行上漏洞很多,哪怕他們是顛覆傳統道德的。這些人匯集到巴黎,是誰沾了誰的光?沒有巴黎,他們不可能成為真正具有獨創精神的藝術家;沒有他們,巴黎就算不上藝術之都。

⑤ 為什麼古典期的畫家都集中在義大利和法國,而音樂家都集中在德國和奧地利

之前有很多人都解答過這個問題,在這里我也談點個人看法。

的確,歐洲古典的著名畫家大都(不是都,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集中在義大利和法國,而著名音樂家大都(不是都,在其他國家也有)集中在德國和奧地利,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存在。我想除了政治經濟歷史地緣方面的因素以外,跟這幾個國家民族的性格似乎也有很大的關系。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這一時期德國也產生過偉大的畫家。如巴洛克畫派的前期代表畫家魯本斯就是德國人。而另外一個國家俄羅斯,也產生過不少偉大的音樂家和經典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等等。

⑥ 為什麼巴黎能成為歐洲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繪畫藝術中心

一,從義大利到法國,歐洲繪畫藝術重心的轉移

提到歐洲近代繪畫藝術,人們首先會想到義大利。因為歐洲近代歷史的開始是以14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為標志,而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繪畫藝術在文藝復興期間得到了空前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文藝復興期間,油畫繪畫的第一個藝術表現形式一一古典主義寫實油畫創立於義大利,對後世繪畫藝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產生於義大利,被譽為文藝復興繪畫「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全部來自義大利,在現今傳世的文藝復興期間創作的經典名畫作品有一半以上出自當時的義大利畫家之手。

首先,從政治方面上講:

一是,近代以來,法國歷代君主都比較推崇繪畫藝術。如16世紀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一世傾心義大利藝術,一切待遇從優專門請達芬奇到法國訪問居住,傳授繪畫技藝。為表感激,達芬奇將最珍愛的《蒙娜麗莎》一畫贈送給法國國王,終使《蒙娜麗莎》成為盧浮宮的鎮館之寶。特別是18世紀路易14世國王以後,歷代君主更加推崇繪畫藝術,盡管這種推崇帶有很強的享樂主義色彩,是為追求所謂的奢華高貴的享受,但客觀上對法國繪畫藝術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營造了寬松活躍的繪畫藝術氛圍。洛可可主義繪畫藝術正是在路易14世的大力倡導下盛行起來的。

二是,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影響。在西方國家近代繪畫史上,貴族一直是繪畫的重要支持者和最大買家。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法國也不例外,貴族階層一直是繪畫藝術的最大買家。法國經歷大革命後,貴族雖然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仍把持著上層主流社會文化價值的判斷。這一期間舊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在文化藝術領域達成了很多理解和共識,使法國繪畫藝術領域形成相對「自由、寬松、活躍」的氛圍,吸引了法國以外的很多畫家前往巴黎發展。

二,從經濟方面上講:

主要是擴大城市規模,加強基礎設施等硬體建設。

從18世紀到19世紀初,法國經過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對外擴張殖民掠奪,積攢了大量財富,使其有能力對首都巴黎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建設。到19世紀中期,拿破崙三世開始對整個巴黎城進行大規模改造。

一是,增修擴建城市道路。其中,新建和擴建道路137公里,路面平均寬度為25米,比原來路面寬出了3倍還多。同時新建和改造人行道230公里,設置街燈從原來的1.5萬盞增加到3.2萬盞;街邊樹木從原來的5萬棵增加到近10萬棵。

二是,增建和完善公園、劇院、畫廊、沙龍、藝術館、咖啡廳及酒店飯館等城市公共文化娛樂休閑餐飲設施。

改造後的巴黎如同換了一座新城,城市形象、品位、檔次、服務等大大提升,工作生活居住環境大為改善,就像當今很多人嚮往一線大城市一樣,當時世界各地的人們包括很多藝術家紛紛慕名湧向巴黎。到19世紀中葉,巴黎已擁有常住人口100多萬,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大都市。

三,從文化方面上講:

加強軟體建設。加強和擴大官方和民間的繪畫藝術交流。比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一方面挖掘聘請國外繪畫人才精英到法國發展,一方面大力推介法國的繪畫藝術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1855年和1867年,巴黎曾先後舉辦兩次大型的世界博覽會,邀請世界各國政要和有關人士、藝術家前來參觀。通過世博會向全世界展示其在經濟、科技、文化和藝術方面的成果。這兩次世博會大大提升和擴大了法國和巴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如當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參觀完博覽會之後連連誇好,稱此次巴黎之行終生難忘。

當然,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巴黎不只是歐洲繪畫藝術中心,同時也是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因水平和篇幅所限,本文僅就繪畫藝術方面發表一些淺見,歡迎大家探討。

⑦ 法國為什麼能成為現代藝術的發源地

裝飾藝術運動裝※法國的裝飾藝術運動法國是裝飾藝術的發源地,巴黎是運動的中心。1925年的裝飾藝術展覽會是法國這場運動的集大成者。運動20世紀30年代達到頂峰,二戰前逐漸衰落。※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傢具與室內設計法國裝飾藝術風格最集中體現在傢具設計,此時期傢具和室內設計產生了兩種不同的風格:1、比較注重東方的、怪異的形式,受俄國芭蕾舞團的舞台、服裝設計影響。2、受現代主義影響,注重新材料運用.這兩種風格創造了一種新的室內與傢具設計的美學價值。法國設計貴重的材料、豪華的紋樣、特殊的裝飾動機體現了為權貴服務的特性,它並沒有像德國設計師一樣完全摒棄裝飾,而是將簡練和裝飾融為一體,這是法國裝飾藝術傢具的最大特點。室內設計則創造出一種boudoirstyle的特殊風格來,強調豪華與誇張,往往採用多種裝飾動機以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強調舒適感。造型趨於簡單的幾何形,簡單明快,對比強烈。布瓦列特奠定了法國時裝設計國際地位的大師,他的室內設計採用了東方裝飾動機和流行的立體主義風格。格雷把裝飾主義運動與國際現代主義運動聯系的重要人物。※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陶瓷設計主要以人物與強烈的幾何圖案為特點,在二三十年代達到高潮。陶瓷設計受到中東和遠東古典文明的陶器設計影響,特別是中國釉彩風格。重要的陶瓷設計家有德科和里諾伯,他們作品造型單純、典雅,受中國影響很大。裝飾性陶瓷的主產地是西維爾和里莫日的工廠。※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漆器設計裝飾藝術運動對東方的迷戀導致了對漆器的模仿和發展。比較突出的是杜南,他的漆器屏風和室內壁板採用華貴的色彩計劃,還以抽象的幾何形態作漆器裝飾,在漆器上用蛋殼鑲嵌裝飾是其學習東方漆器的成果。※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玻璃器皿設計法國的玻璃設計師在運動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重要的有拉里克、艾米爾??德科切蒙、道姆兄弟等,拉里克的設計動機來源於東方藝術、古典風格、以及現代藝術的某些因素。早期受新藝術風格影響,20年代左右形成自己的裝飾藝術風格。作品能夠批量生產,常用動物圖案進行裝飾,極具裝飾性。是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玻璃器皿設計的代表人物。德科切蒙走玻璃作品雕塑化的道路,作品沉重而不透明。道姆兄弟是採用腐蝕玻璃技法達到裝飾效果的代表人物。※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金屬品和人物裝飾品20年代法國的金屬製品大多受到埃及或者東方風格的影響,但中期後開始轉向簡單、明快的風格。代表有普弗卡特和杜南,普弗卡特採用簡單的幾何形體來設計作品,後受流線型風格的影響開始轉化。人物雕塑的金屬裝飾品是法國裝飾藝術風格中一個重要類別。多數是女性舞蹈形象,主要用於室內裝飾,注重不同材料肌理對比效果,格外豪華絢麗,正是裝飾藝術風格的特徵,代表有齊巴魯斯等。

⑧ 法國藝術的特點有哪些

交際習俗

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則。習慣行握手禮,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施吻手禮。少女常施屈膝禮。男女之間,女子之間及男子之間,還有親吻面頰的習慣。社交中不願他人過問個人私事。反感向婦女贈送香水及初次見面就送禮。

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

飲食特點

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服飾

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目前高級時裝最有名的有:「吉萊熱」、「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爾」、「狄奧爾」、「卡丹」和聖洛朗」。近年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樣之多。款式之新,在別國很難見到。法國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於穿著的歐洲國家,法國人一般很注意服裝方面的鑒賞力,也接受比較便宜的而不十分講究的仿製品。

小動物

當今法國家庭,對小動物恩寵倍加,不惜耗費巨金收買哺養。有一半以上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頭數在3000萬只以上。1/3的家庭養狗,狗的數量已近4萬條。各種狗醫院、狗服裝店屢見不鮮。動物不僅給法國人帶來了樂趣,也造成一定災難。法國每年發生狗傷人的事件50多萬起。

禮儀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婦女謙恭禮貌是法國人引以自豪的傳統。法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握手。不過握手時一是握時間不應過長,二是沒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勁晃動。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

⑨ 為什麼巴黎是許多資深藝術家的嚮往之地

巴黎吸引藝術家的原因:

一,經濟文化地位: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法國的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 華的都市之一。(有利於藝術家的生存和藝術的傳播)

二.文化生態的意蘊:

巴黎活在細節之中。巴黎人無論什麼年齡,都像孩子一樣,某一兩天對一樣新東西很著迷。雖不富足,卻不乏安逸。文化人是巴黎社會生活靈魂。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普魯斯特、波德萊爾、蘭波、喬治·桑、肖邦、王爾德、科萊特、熱奈;20世紀畢加索、本雅明、紀德、薩特、波夫娃、加繆、羅蘭·巴特、福科這一些文化名人,組成巴黎社會文化人群落。他們曾經生活在巴黎這個空氣中都充滿虛無的地方,可他們精神的創造力卻豐盈自由法國精神,並取得世界文化史上的最高成就。

在利普咖啡館、花神咖啡館、雙叟咖啡館,整個巴黎文化心臟,彷彿就在那裡跳躍;在洛贊旅館大麻俱樂部,那些天才人物為追求瘋狂與刺激,整夜都在吸食「綠色果醬」,作家巴爾扎克拒絕吸食,卻沒有忘記采訪吸食者體驗與幻覺;那是一個自由與興奮時代,探索著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如何打破。

法國處在正中間,他們將時髦的藝術和保守的文化、國家統一的福利和極端的個人主義、心明眼亮的現實主義和生機勃勃的浪漫主義進行了特殊的融合,而這些方面都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無可爭議,也非常微妙。

巴黎的城市規模和它的人文歷史都是對藝術傢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⑩ 現代法國各個方面藝術的特點

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的國度,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藝術的歷史氛圍自古流傳到了今天,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跡,比如說巴黎聖母院,凱旋門,埃菲爾鐵塔,香榭里舍大街,盧浮宮等旅遊勝地。
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充滿了浪漫的色彩。法國的文化是很有多元化的,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法國的文化。從文化方面了解一下法國。
法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的國度,中世紀以來,一直是在歐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悠久的歷史為法國留下了非常多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文化古跡,比如說巴黎聖母院、凱旋門等等好多。法國的文化底蘊非常的濃厚,藝術的歷史氛圍自古流傳到了今天,可以說法國就是因為游覽這么悠久的歷史,這么多令人神往的風景,這么多古樸典雅的建築還有法國人從小受到的藝術的熏陶,才讓這個美麗的國度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戲劇與歌劇
法國的國家劇院、國家戲劇中心、國家舞台和其它私營劇場每年總計演出5萬多場節目,吸引8百多萬定期觀眾。除了巴黎市及其郊區和外省城市的戲院外,還有諸如阿維儂(Avignon)等地的著名戲劇節,全國各種規模的獨立劇團有一千多家。法國的大城市都有一個歌劇院,用於演出舞蹈、音樂會、古典和現代歌劇。
戲劇演出的票價因劇目和場內座位的不同而差異極大,可以從10至60歐元不等。所有劇院都對大學生實行優待價,並有各種預定優惠形式。許多城市還對同一天內看兩場演出者提供半價優惠。相關的信息可與當地城市的旅遊觀光服務處聯系。
音樂
法國全國共有16200名音樂和歌唱藝術家,250個音樂、抒情藝術與舞蹈節以及8700名綜合文藝藝術家。除那些最著名的藝術家在大型演出場所和知名俱樂部演出外,各種音樂藝術節、小型俱樂部甚至咖啡館則安排接待各類樂隊作輪回演出。每年夏季的第一天為法國的音樂節(FêtedelaMusique),各類專業和業余樂隊和音樂愛好者都會紛紛走上各大城市的街頭,以各種風格的音樂和歌聲迎接夏季的到來。
電視
電視是法國人的首選娛樂活動。法國人每人每天平均收看電視的時間為3小時15分。法國的電視業隨著近幾年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發展而發92To.COM生了很大的變化。全法國目前共有130多個電視台。
廣播電台
法國廣播公司旗下集中了所有法國國營電台,如:FRANCEINTER法國國內台、FRANCEINFO法國連續新聞台、FRANCECULTURE法國文化台、RADIOBLEUE藍色台、FIP台、LEMOUV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
新聞報刊
法國的報亭和新聞書刊店裡共出售2300多種不同類型的新聞報刊雜志,其中包括全國性或地區性日報、周刊和專門雜志。地區性新聞報刊很受歡迎,因為從中可以獲得與當地生活相關的各類必不可少的信息。在大學校園里一般設有大學新聞報刊亭(OFUP),可按優惠價格辦理報刊雜志的訂閱。
法國人普遍喜歡閱讀。無論在上下班乘坐地鐵,還是在出門旅行乘火車、飛機或其它公共交通工具時,經常會隨身攜帶書刊,隨時抽空閱讀。據調查統計,36%的法國人每天購買閱讀一種日報。法國共有七大全國性日報-例如:《世界報》、《解放報》、《費加羅報》等;此外還有160份地區性日報和周報,全國每年的報刊發行量為90億份。
法國文化代表有哪些
埃菲爾鐵塔
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它是世界著名建築、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埃菲爾鐵塔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在2010年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25億人,每年為巴黎帶來15億歐元的旅遊收入。
巴黎聖母院
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香榭里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一條著名的大街,聞名世界,她橫貫首都巴黎的東西主幹道,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為雙向八車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世界一流品牌、服裝店、香水店都集中在這里,火樹銀花、雍容華貴。因此這里被稱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每年七月十四號的法國國慶大閱兵都在這條大道上舉行。
盧浮宮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法國有很多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