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趁火打劫簽訂什麼條約

法國趁火打劫簽訂什麼條約

發布時間:2022-06-01 01:51:58

『壹』 中國簽訂,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是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嗎

我看不是趁火打劫,畢竟當時中國軍隊大部分還都在,要是真打起來美國和法國就吃虧了,更多的應該是清政府被外國人嚇怕了,所以外國人只要一炫耀武力清政府就簽訂條約。

『貳』 中國近代史上五次侵華戰爭帶來的影響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英國侵略中國
結果: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內容:割地—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允許英國派駐領事;中國徵收英商貨物進出口貨物由兩國協商。

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南京條約》的附件):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租界。
1844年7月、10月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分別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條約的危害: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為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侵略中國大開方便之門,給中國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
政治上獨立自主的中國,戰後由於領土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歷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華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災難。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
戰爭結果:1856年 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1)天津條約:1858.6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逐漸影響和操縱清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國侵略勢力擴展到沿海各省,並深入到內地(長江中下游)。
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僅使列強取得了中國內河航行權,且便於外國商品向長江內地傾銷,也有利於列強的軍事侵略。
④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資本主義經濟文化進一步滲入中國社會。
⑤向英法兩國賠款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200萬兩白銀——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2)《北京條約》:1860年10月
①《天津條約》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成為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北方的重要活動基地。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使英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
④准許華工出國——掠賣中國人口,開發海外殖民地。
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帶來的影響:(1)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集團,開始分化。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2)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 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同時,中國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中法戰爭
1883-1885年,爆發於越南境內,以法軍向駐守越南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為開始。重大戰役有馬尾海戰和鎮南關大捷。1884年馬尾海戰清政府福建水師受重創。戰後,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l885年,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但清政府妥協投降,乘勝而求和。
在1885年與法簽訂了《中法新約》
條約危害:①開辟從中國西南地區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強對邊疆的侵略和原料掠奪,是帝國主義國家侵略擴大的結果。②《中法新約》中關於允許法國在中國投資建築鐵路的規定,是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在中國的首次條約規定,大大加深了大西南邊疆的危機。
4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 結果中國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大大加重了中國民族的災難.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阜。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 八國聯軍侵略 1900年 結果中國簽定了辛丑條約,這不僅給中國帶來了沉重負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內容: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年息4厘,本利共達9.82億兩,加上各省地方賠款2000萬兩,總計10億兩。二、北京設使館區。三、拆毀大沽炮台,外國有權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四、清政府須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五、設立外務部。六、修訂新的商約。七、清政府分派王公大臣赴德、日「謝罪」,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地點建立牌坊,對被殺的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杉「用優榮之典」。

『叄』 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中國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1840年6月28日,為報復中國查禁鴉片而來華的英國遠征軍開始封鎖廣州出海口。這一天成為鴉片戰爭的開始日,也標志著中國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歷史階段。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悼念為爭取民族獨立而犧牲者所鐫刻的文字特別說明「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對於中國人來說,「1840」這個年份不應忘記,鴉片戰爭把我們這個世界文明古國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戰爭開始時間便是6月28日。

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成為全國的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制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對外關繫上,清王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正當清王朝日趨衰落的時候,英、法、美各國的資本主義卻在迅速發展。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40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工業的發展,工業產量急劇上升,「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資本主義國家,到鴉片戰爭前夕,法國工業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在鴉片戰爭前夕資本主義工業並不發達,但它正處於上升階段。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後,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俄國從北面虎視眈眈注視著中國,隨時准備奪取中國的領土。19世紀4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攜工業革命的雄風,蒸蒸日上。歐美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中國的周邊國家和鄰近地區,陸續成為他們的殖民地或勢力范圍。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古老國家,自然成為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新對象。

工業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竭力向中國推銷工業產品,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的大門。直到19世紀30年代,中國對英貿易每年仍保持出超200至300萬兩白銀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就採取了卑劣的手段,向中國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鴉片,以滿足他們追逐利潤的無限慾望。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國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飢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的局勢。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煙毒泛濫不僅給中國人在精神上、肉體上帶來損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廣大人民的重視。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1821年—1834年頒布禁令八次;統治階級中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廣州籌劃禁煙。林則徐立下誓言「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表示禁絕鴉片的決心。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採取堅決果斷的措施,迫使英商陸續交出2萬多箱鴉片。在林則徐的主持下,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全部銷毀。在現場觀看的廣州城鄉群眾,無不拍手稱快。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定決心。

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資產階級發出狂妄的戰爭叫囂,一場由英國資產階級挑起的侵略戰爭爆發。

1840年6月,英軍首先進犯廣州,遭到清軍的抵抗後,轉攻廈門,又被鄧廷楨的軍隊擊退。1841年1月7日,英軍攻擊沙角、大角炮台。中國軍隊倉促抵抗,傷亡慘重,炮台失陷。英軍進逼虎門,琦善妥協求和,英國單方面宣布《穿鼻草約》。

琦善的賣國行徑激起清廷上下不滿,道光皇帝認為有損天朝尊嚴,決定對英宣戰。英軍先發制人,再次進攻虎門。關天培親自率軍堅守炮台,以身殉國。1841年5月,英軍進攻廣州,廣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繼失守。奕沂等人失魂落魄,舉白旗投降。5月27日,中英雙方簽訂《廣州和約》。

8月26日,英軍攻陷廈門;10月1日,英軍再陷定海;10日,鎮海陷落;13日,寧波陷落。道光皇帝為挽回敗局,決定第二次出兵,奕訁斤率軍到達前線後,貿然出兵,全軍潰敗。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吳淞口陷落;7月,鎮江陷落;8月,英艦到達南京下關江面。29日,清政府在英國炮艦的威逼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主要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1844年7月、10月,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效仿英國,先後威逼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獲得除割地、賠款之外,與英國同樣的特權。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它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反對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是農民戰爭的主要任務。戰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肩負反帝反封的雙重任務,中國歷史進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時期。

『肆』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與美國和法國分別簽訂了哪些條約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於1844年分別強迫清政府訂立了《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兩國藉以取得了《南京條約》中所規定的五口通商、派駐領事等權,此外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加強了協議關稅權。條約並准許在五口建立教堂、醫院等,准許外國兵船到中國沿海各口岸「巡查貿易」。後來,法國還強迫清政府取消對天主教的禁令。

『伍』 中國近代史一共與外國簽訂了多少個不平等條約

一、條約數量【一千一百四十一項】
從一八四二年的《南京條約》起,至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止的一百零七年間,舊中國共與世界五十五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簽訂了一千一百七十五項條約、協定、章程、換文等。由於當時舊中國獨立自主權的喪失,國力衰弱,加上當時統治者的妥協投降,這些條約就其多數和主要部分來說,均屬損害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不平等條約。除去十月革命後蘇聯等國簽訂的三十四項條約需予具體分析外,各帝國主義列強及其附庸強加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一項。其中:英國二百三十六項;日本二百一十七項;美國一百四十四項;俄國一百零四項;法國一百零三項;德國五十八項;這些佔了條約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這幾個國家,正是近代歷史上侵略中國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
就中國近代史各個發展階段來說,則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01年《辛丑條約》止,簽訂了各種條約三百零六項,其中:英國七十二項;俄國五十九項。《辛丑條約》後至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期間,簽訂了四百二十二項,其中:日本一百二十七項;英國九十一項;俄國四十五項。五四運動後,簽訂了四百一十四項(蘇聯等國除外),其中:美國一百零三項;英國七十三項;日本六十四項。這些數字,大體上反映了在中國近代史上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總趨勢和各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勢力的演變、消長情況。
二、條約的共同影響
共同阻礙了中國人民的獨立和解放。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中華民族同資本——帝國主義的矛盾、人民大眾同封建主義的矛盾,也就成為中國近代社會的主要矛盾。

『陸』 《南京條約》具體內容是什麼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

1、割香港島給英國。(喪失領土主權)

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喪失貿易主權)

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2100萬元的成分是: 600萬賠償鴉片,300萬償還英商債務,1200萬英軍軍費。(大量白銀外流)

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喪失關稅主權)

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喪失貿易主權)

(6)法國趁火打劫簽訂什麼條約擴展閱讀

《南京條約》簽訂的影響有:

1、《南京條約》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與作為附約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產生重大歷史影響。

2、從社會性質上看,《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政治上,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4、經濟上,中國的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由於戰後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而逐漸解體,中國經濟也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5、依據革命史觀,隨著社會性質的改變,階級斗爭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也發生變化,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柒』 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訂立及其影響是什麼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清欽差大臣耆英與璞鼎查,在南京簽訂了結束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亦稱《江寧條約》。共十三款。主要內容為:①中國割讓香港;②向英國賠款兩千一百萬銀元;③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口對外通商,英國可派駐領事;④廢除「公行」制度,英商可以與中國商人自由進行貿易;⑤中國抽收進出口貨的稅率由中英共同議定。條約簽訂後,雙方在廣東繼續談判。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0月8日,耆英與璞鼎查在虎門簽訂《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亦稱《虎門條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被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在該約中,英國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等特權,同時還制訂了海關稅則。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於1844年分別強迫清政府訂立了《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兩國藉以取得了《南京條約》中所規定的五口通商、派駐領事等權,此外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加強了協議關稅權。條約並准許在五口建立教堂、醫院等,准許外國兵船到中國沿海各口岸「巡查貿易」。後來,法國還強迫清政府取消對天主教的禁令。

《南京條約》《虎門條約》與《望廈條約》《黃埔條約》一起,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訂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它們作為鴉片戰爭的結果,不但使中國蒙受重大損失,而且使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戰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戰後,中國的領土開始被割裂,主權完整遭到破壞,中國已經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戰前,中國在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外國商品湧入中國,逐漸破壞了中國封建經濟基礎。從此,中國由一個封建社會逐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捌』 《南京條約》簽定時間及主要內容是什麼

簽訂時間:1842年8月29日。

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如下:

1、戰爭結束,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4、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8)法國趁火打劫簽訂什麼條約擴展閱讀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但這只是戰後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綱,次年的《虎門條約》才規定細則。

條約中的大部分條款都是喪權辱國的,但當時人卻覺得五口通商最為痛心,英國人藉此可「橫行天下」,防不勝防,直到清末,許多文人還認為五口通商是後來的禍根。

上海是經濟中心、國際大都市,繁華無比,可剛開埠的上海,雙方卻都不看重!對於割地,大家都是積極反對的,不過清代的香港既無商業價值又無國防作用,就連道光皇帝本人都不知道香港在大清何處。時人是反對割地,但不是反對割香港島!

不平等條約的根源一部分是源於我們的無知,一部分是由於我們的法制未達到近代文明的水準。

當時的統治者和士大夫們不懂國際公法和國際形勢,認為簽了約可以免除禍患,實則喪權辱國。而列強們從中國竄去了種種權益。

『玖』 幫忙的有紅包,搗亂的到無聊的去回答吧!謝謝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英國侵略中國
結果: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內容:割地—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允許英國派駐領事;中國徵收英商貨物進出口貨物由兩國協商。
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南京條約》的附件):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租界。
1844年7月、10月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分別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條約的危害: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為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侵略中國大開方便之門,給中國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
政治上獨立自主的中國,戰後由於領土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歷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華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災難。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
戰爭結果:1856年 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1)天津條約:1858.6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逐漸影響和操縱清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國侵略勢力擴展到沿海各省,並深入到內地(長江中下游)。
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僅使列強取得了中國內河航行權,且便於外國商品向長江內地傾銷,也有利於列強的軍事侵略。
④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資本主義經濟文化進一步滲入中國社會。
⑤向英法兩國賠款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200萬兩白銀——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2)《北京條約》:1860年10月
①《天津條約》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成為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北方的重要活動基地。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使英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
④准許華工出國——掠賣中國人口,開發海外殖民地。
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帶來的影響:(1)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集團,開始分化。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2)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 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同時,中國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中法戰爭
1883-1885年,爆發於越南境內,以法軍向駐守越南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為開始。重大戰役有馬尾海戰和鎮南關大捷。1884年馬尾海戰清政府福建水師受重創。戰後,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l885年,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但清政府妥協投降,乘勝而求和。
在1885年與法簽訂了《中法新約》
條約危害:①開辟從中國西南地區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強對邊疆的侵略和原料掠奪,是帝國主義國家侵略擴大的結果。②《中法新約》中關於允許法國在中國投資建築鐵路的規定,是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在中國的首次條約規定,大大加深了大西南邊疆的危機。
4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 結果中國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大大加重了中國民族的災難.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阜。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 八國聯軍侵略 1900年 結果中國簽定了辛丑條約,這不僅給中國帶來了沉重負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內容: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年息4厘,本利共達9.82億兩,加上各省地方賠款2000萬兩,總計10億兩。二、北京設使館區。三、拆毀大沽炮台,外國有權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四、清政府須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五、設立外務部。六、修訂新的商約。七、清政府分派王公大臣赴德、日「謝罪」,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地點建立牌坊,對被殺的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杉「用優榮之典」。

『拾』 鴉片戰爭時趁火打劫的兩個國家及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1 望廈條約 1844

美國與中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美五口貿易章程》。中英簽訂結束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後,美國趁火打劫,派專使顧盛來華脅迫清欽差大臣耆英於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簽訂。共三十四款,附有《海關稅則》。內容除沒有割地賠款外,幾乎包括了中英《南京條約》中的所有條款,並且有些條款比《南京條約》規定得更加具體。例如,關於領事裁判權,條約規定,美國人在中國與中國人或任何外籍僑民之間發生的一切訴訟,都由美國領事審理。關於協定關稅,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關於片面最惠國待遇,條約規定,美國此後對華貿易所納進出口稅不得高於他國;並規定「如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條約還規定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港口「巡查貿易」。條約准許美國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設立醫院、教堂等。

影響
中美《望廈條約》是比中英《南京條約》更細致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美國據此獲得了比英國更多的特權。後來該條約成為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國家與中國所訂條約的範本。
黃埔條約 http://ke..com/view/110599.htm?fr=ala0_1_1

閱讀全文

與法國趁火打劫簽訂什麼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