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清朝如何打敗法國

清朝如何打敗法國

發布時間:2022-06-01 02:30:19

① 中法戰爭,清國為什麼會戰勝他們又沒有火器。

清軍怎麼會沒有火器明朝時期的火槍都比鴉片戰爭中英國的火槍先進..
中法戰爭分為多個戰役.中國勝利的一場戰役是鎮南關大捷
法軍侵佔鎮南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馮子材率士卒沖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法軍陷入困境。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導致茹費理內閣倒台。
鎮南關大捷使清朝軍隊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
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人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② 大清名將馮子材如何打敗法國人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是近代中國史上最為壓抑黑暗的時刻,在大清國搖搖欲墜的六十多年間。內憂外患國運多舛;幾多名臣心懷家國天下,試圖力挽狂瀾拯救危局;卻又一個個相繼沉入歷史的滾滾洪流。不同的是,有的人孜孜一生卻晚節不保,有的人以死相搏而流芳百世,他們在用生命踐行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民族英雄馮子材

1818年馮子材出生於廣西欽州,他自幼父母雙亡,後來當過鹽販,幾個月後擔心被官府抓就不幹了,改行當了木匠,後來還干過漁夫,還替人護送牛幫

鴉片戰爭時,馮子材22歲出生,此時的他已經混跡於江湖多年參加過天地會起義。還當了個小頭目,要論農民起義,他比洪秀全還早,但是後來馮子材率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從此開始了他評判的生涯,從廣西一路追擊太平軍到了南京城,紮下了江南大營,幾年下來軍功卓著,官銜也由哨官千總副將總兵;一路升到廣西提督,攻滅太平軍後馮子材又相繼到廣東廣西貴州等地滅火,乾的是刀口舔血的活,為清廷立下赫赫戰功。

馮子材血戰鎮南關

從1869年開始的十年間,大清的附屬國越南內亂嚴重,越南國王向清政府求援,點名邀請廣西提督馮子材前來幫忙平叛。當時馮子材5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馮子材三次出關進入越南平叛每次都能大勝而歸,在中越邊境尤其是越南聲名顯赫人稱大清國的『南天門』;可是馮子材為人剛直不阿,常常彈劾貪官污使,官場風雲險惡,馮子材屢次遭到排擠,無奈之下他只好告病還鄉。

晚清時期列國圖謀瓜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只能任人宰割,而多國對中國的土地虎視眈眈,對中國的瓜分與野心,他們製作了時局圖寫著『中國』,更為直接的將中國畫成一個披薩餅;列強們正在用刀劃分著屬於自己的那一塊。對中國官員的憤怒,置若罔聞,如何敲開中國的大門,是各國列強思考的一個問題。英國佔領香港進一步進攻廣州。日本選擇了朝鮮作為跳板,而法國選擇了越南。

民族英雄馮子材故居

北黎事件,清兵這一次格外地能打法軍死亡20多人,這一下可氣壞了法國公使。談判不成戰爭繼續1884年8月22日;法國軍艦突然偷襲,停泊在馬尾軍港的福建水師。清軍主要將領畏戰棄艦而逃,福建水師各艦群龍無首倉惶應戰,由於裝備老化落後,實力差距巨大海戰不到一個小時,福建水師的11艘戰艦就有9艘被擊毀,另外兩艘自沉,19艘運輸船全部沉沒,水軍官兵殉國760人,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而法軍僅5人死亡,15人受傷,3艘軍艦受傷,隨後發過海軍摧毀了馬尾造船廠和兩岸炮台,史稱馬尾海戰,馬尾海戰慘敗激起國人的極大憤慨。1884年,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中法戰爭正式宣告爆發。

民族英雄馮子材

這時,朝廷又想起了曾經的『南天門』老蔣馮子材,早在半年前,先前把馮子材排擠走的張樹聲就派人來請過,來的兩個小吏趾高氣昂,結果吃了閉門羹,馮子材以『舊病未愈』為由給回絕了,

這一次,兵部尚書兼欽差大臣彭玉麟親自來到欽州,雖然乘坐八抬大轎而來,彭玉麟卻早早下轎步行來到馮府門口,一看;馮子材正在干木匠活兒,兩個人來到客廳,彭玉麟先是痛陳法國人尋釁滋事,福建水軍全軍覆沒,不僅如此,還企圖『北擾直隸脅京師』聽到這里馮子材怒火中燒,沙包大的老拳青筋畢露,猛地錘在桌子上,法寇小丑膽敢如此橫行,不予懲戒,怎能警戒異類而大振國威』聊到當今的中法戰事,馮子材雖然足不出戶卻自有一番精闢的看法,彭玉麟看時機已到,單刀直入地問道,『萃翁能否出山相助老夫與香帥一臂之力』隨即拿出朝廷所賜的一把龍頭大刀,文官三品以下武官二品以下可以先斬後奏馮子材壓抑多年的蠻橫勁上來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蒙垂愛敢不效命』聽到這里,早在等在門外的老部下們都走了出來。個個喜笑顏開,終於又有仗打了。

民族英雄馮子材

作為當時大清國外交和軍務的實際掌權者,李鴻章是名符其實的主和派,向來與張之洞左宗棠為代表的主戰派不和,對任用馮子材抗法,他特意寫了一封奏摺,提出了一個問題;其中最精煉的就是說馮子材有『四不能戰』

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不能戰一也

腹中無墨胸無韜略不能戰二也

兵械簡陋殺傷力弱不能戰三也

萃軍狼軍戰法過時不能戰四也

在李鴻章看來,馮子材只是一介武夫,又老又沒文化,不僅兵器差,還在用過時的戰術,這怎麼能和法國人打仗呢?聽聞李鴻章『四不能戰』的嘲諷,馮子材針鋒相對的上書。細數自己有『四能戰』

其一人老節堅久經沙場能戰

其二胸存正義腹有遠謀能戰

其三赤膽忠肝保土安民能戰

其四眾志成城牛犢驅虎能戰

當時朝廷之上,有人嘲笑馮子材這是『嘩眾取寵』但是左宗棠卻認為,當今朝廷敢於『嘩眾取寵』的人也不多了兩廣總督張之洞同樣在奏章中稱,馮子材『老成宿將熟習邊境軍務威望遠播馮雖老聞未衰將才難得』在他的推薦之下,馮子材取得廣西關外幫辦軍務之職,萃軍隨即開赴鎮南關前線。

民族英雄馮子材

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是馮子材將軍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廣西名將,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它留下的不僅是值得後人稱頌的事跡,更是精神財富。

曾經有幸去馮子材故居參觀,說實話真的寒酸,根本不像一個將軍的故居,零星的房子,還有一片空曠的練兵場,不像北方其他官員的府邸奢華宏偉。足以見得,馮將軍是一位值得尊重兩袖清風的人物,其實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的大廳中央放著一張當時大清國的地圖,如今依然還在,那時的大清國土真的好遼闊啊!!

③ 清朝時期的中法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知道嗎

1885年6月9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法國巴德諾在《中法新約》上簽字畫押之後,中法戰爭宣告結束。清朝得到的損失即承認越南為法國的殖民地,沒有割地也沒有賠款。即使是這樣的條約,國人普遍也不買賬,稱之為"法國不勝而勝,吾國不敗而敗",從而對清政府調侃奚落。那麼中法戰爭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疏導一下。

中法戰爭前期,法國軍隊一路將清政府的軍隊打得節節敗退,以至於清政府不得不通過簽訂承認法國控制越南的《李福條約》來求得和平。但是,以茹費理為首的法國胃口越來越大,他們不斷向中國邊境推進,在陸路挑起北寧事件,想將腿伸入中國境內,而在水路,則直接偷襲福建水師,炮轟福州船政局。清政府的軍隊幾乎無還手之力。當他們請出馮子才時,馮子才已經因為看不慣清政府的官場而退隱在家。他重出江湖時,已65歲高齡,是今天的廳級幹部都退休年齡了。

為趕走法國人,這位老人在老家訓練了一支私人武裝,然後,他就帶著這支私人武裝上了前線。他上陣的氣概一點也不亞於左宗棠,在帶著私人武裝上陣的同時,還將兩個兒子帶上戰場,目的是叫他們在自己陣亡時為自己收屍,這樣的決心哪有不勝之理!馮子才的這支武裝也就幾千人,拿在手裡的武器和劉永福的黑旗軍差不多,都是些大刀和長矛等冷兵器。關鍵是老馮親自提著長矛,在前面沖鋒陷陣。

中法戰爭是從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開始的。法國的軍事行動第一個目標確定為山西。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攻擊,中國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佔領山西。

1884年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中國軍隊更大的打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中國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迫。

1884年(清光緒十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艦6艘侵入福建馬尾港,停泊於羅星塔附近,伺機攻擊清軍軍艦。當時的清廷則命令「彼若不動,我亦不發」,於是張佩綸、何如璋、穆圖善等下令「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准還擊,違者雖勝尤斬」。於是,法艦在馬江者每日或四五艘,或五六艘,出入無阻。它們與福建水師軍艦首尾相接,並日夜監視之,前後為時月余。福建水師處於被法艦圍困的狀態,戰爭一觸即發。

福建海軍許多官兵請戰,要求自衛;不少士大夫上書要求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派北洋水師支援,以挽救大局。但李鴻章執意求和,不準抵抗,更拒絕增援。何如璋等也怕影響和談,命令各艦不準發給子彈,不準無命自行起錨。七月初二(8月22日),法國政府電令孤拔消滅中國福建水師。孤拔決定於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轉移方向時便開戰。因為當時用船首系泊,船身隨潮水漲落而改變方向。漲潮時,船頭指向下游,落潮時船頭指向上游,可使大部分福建水師位於法艦的前方,無法進行有力的回擊。初三上午8時,法國駐福州副領事白藻太向何如璋等投遞最後通牒,限福建水師當天下午撤出馬尾,否則開戰。

何如璋得知後,竟然對福建水師封鎖消息,聽任各艦拋錨江心,實際上是讓各艦坐以待斃。當他們看到法艦升火待發,才慌張起來,以未做好戰斗准備要求法方把開戰日期改在七月初四;遭拒絕後,才匆忙下令進行臨戰准備。

1883年底,法軍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中法戰爭爆發。1884年,法國艦隊強行駛入福建水師的馬尾基地,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兵端」,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這道上諭實際上是對法國侵略者的宣戰書。

同年,法軍侵佔中國台灣。分頭進犯台灣基隆和淡水,劉銘傳審時度勢,放棄基隆,集中兵力扼守淡水,擊退侵略者。轉而,法軍攻佔諒山,進犯鎮南關。馮子材率部英勇抗擊敵人,獲得鎮南關大捷。馮子材乘勝追擊法軍,清朝電令乘勝即收,並在1885年4月7日,宣布停戰撤軍。對此,張之洞奏請朝廷,延緩撤兵時間,以克河內。然而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致使中法戰爭出現一個奇特的結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政府在勝利情況下,同法國簽訂屈辱的《中法會定越南條款》,對此左宗棠內心悲憤不能自已,病死福州。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話:「惟此次越南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

④ 清末的中法戰爭到底誰贏拉啊

中法戰爭是中國晚清後外國列強侵華戰爭中唯一一次中國戰勝入侵者的戰爭。但軍事上的勝利並未贏得政治上的勝利。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人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中國在這次反侵略戰爭中,本來有可能取得最後勝利,只是由於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與法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專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法國又得到很多權益。中國西南門戶洞開,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長驅直入雲南、廣西和廣州灣,並使之一度變成法國的勢力范圍。

⑤ 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很少打勝仗,為何能一反常態打敗法國

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經過一系列的事情後已經知道利弊,所以在增加士兵戰鬥力這件事情上做了很多的准備,在西方國家購買了非常多的槍炮,建了新型的軍隊,並且還經常學習西方軍隊在作戰和管理上的經驗,讓清朝軍隊的戰鬥了提升了很多,所以清朝軍隊在與法國軍隊對抗的時候已經是戰鬥力非常強的軍隊了。

不過就是這樣的軍隊還是讓慈禧等人非常害怕,因為他們一直下不了決心對抗,所以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時機,清朝的軍隊也因為他們的怯懦不戰而敗,之後被逼無奈與法國簽訂了非常不平等的條約,如果當時慈禧他們能夠勇敢一點,也許就不會出現之後的八國聯軍侵略了。

⑥ 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很少打勝仗,為什麼可以一反常態擊敗法國

清朝當時能擊敗法國,因為法國戰線拉得太長,導致供應不足,法國遠離了後方供應基地,水上火力支援失去了,大概只有四五千名士兵,而清軍士兵超過20000人,其中包括大量的主力軍,攜帶了大量補給,士氣一天比一天高漲。所以當時能擊敗法國。

而且清政府也利用這次勝利乘勝求和,避免了戰爭的擴大,畢竟法軍在遠東兵力不足,再者清軍並沒有取得戰略優勢,如果法軍陸海軍大舉增援那麼後果將要比丟失越南嚴重多了。而乘勝求和,中國以放棄越南宗主權為代價,既沒有割地賠款也沒有開放通商口岸,也屬於一次不小的勝利。

⑦ 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很少打勝仗,為什麼能一反常態擊敗了法國

我認為主要有三點吧。一是清朝覺醒,開始學習西方的軍事。二是法國比較倒霉,遇到的都是清軍驍勇善戰的將領。三是法國的戰鬥力在歐洲不是很出色。


三:法國軍隊的戰鬥力,在歐洲列強中一直不算出色。法國人身上具有天生的浪漫氣質,能造出名聞世界的葡萄酒和美食,但貌似並不具備優秀的軍事潛質。除了在天縱奇才拿破崙時代,法軍表現還可以,此後一直表現不是很出色。

不過遺憾的是,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君臣懦弱膽怯,這次可貴的勝利還是被葬送。

⑧ 清朝時期,除了中法戰爭還有什麼打敗列強的例子

在我們印象里,清朝面對歐美列強,幾乎都沒有勝利過,剿滅國內起義倒是挺在行,真的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對待歷史我們不能因為晚清的節節敗退而完全否定,畢竟清朝也曾經打過勝仗。

提起清朝打勝仗,我們自然會想起清法戰爭,清朝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清朝的勝利,導致法國費里政權垮台,最終兩國簽訂《中法新約》,清朝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權,法國得到對越南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提起這些,魯速滿臉都是淚啊。

不過一次局部戰爭的勝利,無法挽回大的局勢,很快英法聯軍就派出更多的軍艦和軍隊進攻清朝,這次清朝沒有抵擋住,咸豐皇帝帶著老婆去了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攻破北京火燒了圓明園,最後還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

⑨ 中法戰爭,清朝是憑什麼取勝的

在歷史上,越南曾長期作為中國多個王朝的藩屬國而存在。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晚清時期才被打破。自從「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看到自詡為天朝上邦的大清王朝原來是如此軟弱無力,於是就將殖民侵略的步伐逐漸向東方延伸。其中,作為當時世界一流強國的法國把自己的目標瞄準了清朝藩屬國越南。

後世許多人認為,中法戰爭由於清統治者懦弱、無能,所以最後清朝不敗而敗。但從客觀環境上來看,清朝當時面臨內憂外患的處境,如果將戰爭持續下去,可能帶來的後果會遠遠超出想像。戰爭雖然沒給清朝帶來任何利益,但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讓西方列強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法國在中法戰爭中也不算取得勝利。「鎮南關大捷」中法軍遭受重創,直接導致法國總理茹費理下台。戰爭結果雖然讓法國完成了對越南的殖民統治,但事實上在戰爭發生前,法國就已經這樣做了,只是未被清朝政府所承認而已。此外,法國一直被視為世界一流強國,卻和清朝打成這個結果,其在國際上的威望也大大降低。

因此,中法戰爭其實談不上誰輸誰贏。更確切的說,兩國在戰爭中都花掉了巨額軍費,但都沒有取得讓自己滿意的結果,其實雙方都是輸家。

閱讀全文

與清朝如何打敗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