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上航天實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哪幾個國家
按由強到弱
美國
俄羅斯
中國
歐盟
日本
有人認為歐盟航天實力強於中國,這是因為它們的衛星比我們的先進。但那不代表它們的航天實力比我們強,只代表它們的電子和儀器製造技術比我們強。航天實力的主要體現在於投射能力、保障能力和性價比,這點我們優於歐盟、日本。
歷史上第一座空間站是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後因經濟無力維持其修繕和運行而放棄,已於很多年前人工控制墜毀在太平洋
現在太空中的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座,叫做國際空間站,由美國發起,俄羅斯、歐盟、日本等多國參與。目前仍在計劃擴建中。該計劃雖名為國際空間站,但實際原本是北約及美國的其他盟國內部的項目,後因需要俄羅斯的空間站建造和運營技術和經驗而吸納俄羅斯。
中國預計在2020年前後建立有人值守的空間站
『貳』 全球有那幾個國家航天技術最發達
全球航天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航天活動的國家,活動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特別是美蘇兩國展開軍事備戰期間,不可否認的是美蘇爭霸促進了科技技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航天航空技術隨之提高了幾十年水平。
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從1961年開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見「阿波羅」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兩名航天員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從1972年起美國航天活動的重點轉向開發和利用近地空間並開始研製太空梭。1982年11月太空梭進行首次商業飛行,到1984年底已飛行14次。1984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開始研製永久性載人航天站。
美國先驅者號探測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德國向美國投降的航天專家,韋納?馮?布勞恩對美國航天事業的影響: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貢獻,而美國太空梭的研製也是自他手中發端。
國深空探測的目標是考察太陽系內的天體和行星際空間環境,重點是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
1958-1968年間先後用「先驅者」號探測器、「徘徊者」號探測器、「勘測者」號探測器和「月球軌道環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拍攝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為實現載人登月提供了科學資料。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航天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二、俄羅斯
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年蘇聯甚至擁有自己的太空梭(雖然這架太空梭命運坎坷被毀)。曾經的國際空間站象徵著俄羅斯的航天實力。擁有世界第二軍事實力的俄羅斯航天技術絕對不可能弱。
20世紀50年代以後,蘇聯宇航工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囑目的成就,為人類開辟了通往宇宙開發的道路,在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許多「第一」的驕傲。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辟了人類征服太空的新紀元,也確定了蘇聯在世界宇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蘇聯科學家成為自動太空飛行和載人太空飛行的先驅。在製造多座位宇宙飛船、發射軌道站、太空焊接方面,蘇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蘇聯和俄羅斯宇航員保持著滯留太空的世界紀錄。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模型 雖然直徑只有55厘米 卻有歷史意義的成就
蘇聯宇航業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成因在於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斯大林執政時期確定了「要把落後的農業國家變為工業國家」的思路,提出「掌握了技術的幹部決定一切」的口號。
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加加林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
二戰期間,蘇聯全民動員保衛國家,但大學生、科學家不是動員對象,從而為國家保留了科學力量。在實施太空計劃期間,蘇聯有138個研究所、幾百個工廠服務於這項計劃,總人數達到數萬人。
到2005年,俄已具有技術成熟、載重能力大的「能源」型超重載火箭,如果俄宇航工業所需資金和材料得到保證的話,它可憑借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爭取到佔世界太空貨物50-60%的訂貨,即1000-3000噸/年,每年將為俄帶來80-240億美元的利潤。此外,通過出租世界水平的軌道站和航天通信設施,提供地球礦物勘探,繪制地圖等方面的服務,出售在太空合成和採取的物質,將為俄掙來更多的錢。
此時期的特點將是:俄宇航工業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並將重新出現繁榮景象,為俄掙得巨額外匯,從而推動本國其它工業部門的發展。
三、中國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才達到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
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國航天火箭 中國航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非常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尤其是近幾年中國航天發展迅猛。
四、歐洲
歐洲國家太多,沒有哪個國家有實力單獨進軍航天領域,但歐洲整體實力依舊很強,特別是它們有機會經常與美國合作。
歐洲航天局(歐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個政府間會議設立的,目標是專門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進歐洲各國在空間研究、空間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歐洲航天研究組織和歐洲航天器發射裝置研製組織。
歐洲航天中心發射兩顆衛星
除捷克外,歐航局現有17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英國、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國也參與了該機構的一些合作項目。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
法國是其主要貢獻者。歐洲航天局與歐盟沒有關系。歐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歐盟國家如瑞士和挪威。盧森堡和希臘將於2005年12月加入。
從表象上看,歐洲航天局太空探索的重點不是載人航天,而是深空探測。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正在飛往「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路上,2005年發射的「金星快車」傳回了金星極地的清晰圖片。
為推動現有運載火箭系統的中期發展和2010年前後新一代歐洲航天運輸器的發展,歐洲航天局又提出了「未來運輸器准備計劃」、確定下一代技術需求的「歐洲航天技術主體計劃」。而在載人航天方面,歐洲航天局更確立了雄心勃勃的「極光」計劃,打算在2020年至2025年間將航天員送上月球,2030年至2035年間登陸火星。
五、日本
日本的航天技術在亞洲依然算是很強的。隨著日本空間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發展,日本已擁有兩個航天發射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與種子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南部。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種子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是日本應用衛星發射中心。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
1970年2月11日,用蘭姆達4S-5火箭把日本的第一顆技術衛星(24公斤重的大隅號衛星)送入337/5141公里的軌道。 此後,科學衛星的發射率大約為每年一顆。自1964年以後,發射場進行了擴建,以發射推力更大的繆運載火箭。
日本女宇航員完成太空之旅順利返航
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1962年2月,該研究所在鹿兒島縣的內之浦附近選中一個多山丘而人口稀少的地區作場址,並開始興建,1963年12月投入使用。1965年,鹿兒島航天中心已擁有發射卡帕和蘭姆達固體燃料探空火箭的全套設施。而日本宇航開發局使用的H2A是世界上技術最穩定的發射器。
『叄』 世界十大航天大國
現在可以稱之為航天大國的就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法、英、德三國同為歐空局成員,歐空局唯一的航天發射中心是南美法屬蓋亞那上邊的庫魯發射場。歐空局成員共同開發、共同使用、共同經營反正就是說現在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航天技術其實應該是一個部門。);日本和印度應該是第二批次的國家吧。雖然航天能力比較強但是在世界航天市場上所佔的份額少的可憐;巴西、以色列、南非、伊朗、朝鮮等幾個國家應該算是第三批次了,就是說這幾個國家能獨立進行部分航天活動;韓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幾個國家就應該算是能與航天活動沾邊的國家了,也就是說這幾個國家都能獨立製造或者在國外技術的支持下製造非載人航天器。
不過如果非得排一下名次的話我想世界上前十名能進行航天活動的國家應該是:
1、美國(這個都沒意見呵呵,唯一擁有太空梭的國家)
2、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呀)
3、中國(這個主要是中國的神州飛船發射成功之後才超過歐洲的,以前歐空局和中國航天局都差不多)
4、歐洲(實在是沒辦法分那個國家了,歐洲的國家每個國家負責幾塊零部件暈死)
5、日本(主要是倭寇的H系列火箭光爆炸,發射成功率才80%左右,前幾個航天單位的成功率這十年當中都在90%以上,中國更是達到了100%,記好了是發射成功率,不是故障率,暈,那個單位的火箭故障率都在40%以上。)
6、印度(阿三的火箭發射成功率還不如倭寇呢)
7、巴西(不得不說巴西的航天技術還是不錯的)
8、以色列(以色列雖然總是鬼子進村悄悄的進行但是技術相當先進)
9、伊朗(不管怎麼說他獨立發射衛星成功了)
10、朝鮮(和伊朗一樣,不管送上去一克也好還是100噸也好他們獨立發射成功了)
呵呵,一點我自己的觀點,歡迎大家指點。
『肆』 世界航天強國排名
1、美國
美國的經濟和科技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們在冷戰時期就已經展開對外太空的探索,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計劃。美國在航天領域更是大有所為,太空探索公司的「龍」飛船成功將兩名宇航員送入太空,兩個月以後,兩人順利返回地球。
『伍』 法國和日本哪個綜合國力強,要證據,不要吹
這種問題很不好回答的--因為很費腦筋,懂得人懶得答因為要打很多字,不懂的人亂答因為自以為是,我就當回雷鋒吧。
首先對比直接數據,法國人口約6500W,2013 GDP約2.7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五,人均4.1萬美元,人類發展指數0.893(世界20位,極高) 日本人口約1.27億,2013 GDP約4.9萬億美元,人均3.8萬,人類發展指數0.912(極高),這些數據網路里都有。
綜合國力是個很復雜的概念,細說的話很繁雜,簡單點來說無非就是工農商業發展程度國防軍事力量科技發展水平及潛力以及最基本的人口與國土面積。法國在核電設備,石油及石油加工能力,上僅此於美國,航天宇航工業僅此於美國與獨聯體(不是中國哦),是世界主要農業國,商業發達。
再說日本,就我個人所知而言,日本在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僅此於美國,雖然德法英等傳統強國在某些高科技領域比如核技術,精密機械加工,納米技術應用等方面略微超過日本,但這並不代表日本在這些領域不先進!!!,可以說,日本的科技潛力遠沒有被完全發掘。日本製造在世界各國人民心目的地位絕不下於德國製造與美國製造!至於兩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太復雜了,日本軍用核技術發展的枷鎖是美國人給日本套上的,而法國雖然軍事實力強大,特別是核武器方面領先日本太多,在航天科技上也有優勢,但在某些方面,比如反潛戰能力上就落後於日本,綜合對比的話,個人認為還是法國的軍事實力更強一些。注意:日本不發展核武器並不代表日本發展不了核武器!!!綜合軍事實力世界排名就我個人而言則是:美國 俄羅斯 中國 英國 法國 日本 德國 印度 。!注意!在今後可能爆發沖突中,核力量基本不會被使用,海軍是局部沖突的急先鋒--比如中日之間。排除核力量,日本海軍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大海軍(至少與英國並列,強於法國)!而中國還在英法之後!
先說這么多吧,其他的還有社會發展程度,民生,國內經濟與政治環境,周邊安全態勢,科技發展潛力,民族思想等方面的對比就更復雜了,有興趣你可以多看點有關的書籍,知識總是無窮盡的。
結論:就目前為止的我能了解到的信息而言--法國與日本真的不好說誰強誰弱。只能說各有優點與缺點,各有長處與短處,各有強弱。
順帶:我更看好 日本 ,至於為什麼,咱可以私下交流。
『陸』 美國、法國、中國的航天技術
1是美國,2中國,3法國
『柒』 日本和法國誰的工業實力更強
法國與日本在工業能力上各有所長。法國精於系統整合,日本精於精密部件的製造;法國長於融合創新,日本善於細節創新;在尖端的軍工技術方面,法國比日本要強很多,在民用工業品方面,日本遠強於法國。
法國主導了空客的發展
整體上來說,由於採取獨立自主的發展路線,法國工業獨樹一幟,體系更加完整,但是在基礎器件對外依賴大;而日本由於受到戰後體制的安排,工業更加偏向基礎元器件、機床和民用產品,其工業體系不完整,存在較多的短板,但是其工業內在的競爭力要強於法國。
總體上日本強一些,但大都是不關乎國家安全的民用領域技術。在高尖端技術領域,法國要比日本更強一些。比如航空航天領域,日本與法國的差距就不是一點兒。空客、賽峰、達索,哪個不是響當當。法國的水聲技術、熱成像技術,就是美國也嘆服不已。法國的核電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響當當。雷諾、標致、雪鐵龍與日本同行也差不到哪裡去,米其林輪胎就不用說了。
法國在復合材料、生物科技、自動化、信息化、數字技術、環保節能、3D列印等方面,也都是前列,很多單項還是領先者。
與法國工業品相比,日本產品主要是靠性價比,其實很多技術先進程度不如法國。這一點,是歐洲國家的通病,瑞士、瑞典、荷蘭、德國等等都是很多領域的執牛耳者,例如荷蘭AMSL在光刻機方面沒有競爭對手,恩智浦的晶元也是厲害的不要不要的。美國也是通過高通收購恩智浦才有了控制權。德國的蔡司單反多錢,能買一輛中高檔轎車,日本佳能、尼康才多錢,跟一部中高檔手機一樣的價。
但是高尖的問題就屬出貨量少,遠不如日本中等技術產品銷量好。
GDP反映不了兩國的真實工業差距,日本雖然GDP比法國高出近一倍,但是日本的人口也比法國高出一倍,人均GDP兩國並無差距。況且日本人幹活多辛苦,加班加班,法國人恨不得一周歇四天。
『捌』 世界五大航天強國,中國排第幾
美國的排行中,中國排第二,在全球所有的航天大國中,唯有中國和美國研發出了性能先進,種類繁多的運載火箭,唯有中國和美國頻繁的進行宇宙深空探測。
『玖』 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哪個國家最發達
綜合實力應該是德國最強。
『拾』 日本航天實力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哪些差距
日本航天壓根就沒有多少自己的東西,H系列火箭是引進了NASA Delta的技術,但設計整合能力差,還有固體燃料助推不過關,還是造不出LEO 20t以上的大推力火箭,被某些無知者吹出宇宙的「隼鳥」,其實完全是基於NASA OSIRIS-REX和ESA Rosetta-Philae的技術,而且著陸器還是法、德製造的,NASA不給變推力發動機技術,因此歐、日都無法著陸月球,日參於國際空間站項目,只是出資和做一些簡單的輔助工作,日本航天用的大多是美、歐技術,ESA也用了不少美國技術,以及與NASA合作項目,還比較什麼差距,歐、日都基於美的支持,與美根本就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