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7世紀歐洲昂貴的水果
現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菠蘿,身價曾經很高,是被歐洲國王們捧在手心的「貴族水果」。
根據記載,菠蘿原產於南美洲巴西,再由巴西人傳到中美洲,1493年,哥倫布在中美洲的加勒比海瓜德羅普島發現了菠蘿,並把它帶回了西班牙。據說,一開始西班牙國王因為沒見過,根本瞧不上這個造型奇特的怪東西,但還是嘗了一下,發現它味美多汁,特別好吃,就將它奉為「水果之王」。
後來,菠蘿還傳入了英國,再由英國傳入法國,最後傳遍歐洲大陸,因為當時交通不便,菠蘿是個稀奇貨,價格昂貴,還被奉為珍寶,據說,1675年,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收到一個菠蘿作為禮物,還專門請畫師畫下自己與菠蘿的合影作為紀念。在18世紀後期,鄧莫爾伯爵四世在自己的蘇格蘭領地上建造了一個菠蘿造型的建築,位於蘇格蘭鄧莫爾公園附近,這個建築如今早已被改造成度假酒店。
菠蘿在那時就是「貴族」、「財富」的象徵,當時歐洲的一些富人辦派對,會在宴會餐桌上擺上菠蘿,客人就會覺得主人家特別有錢,但其實,這些菠蘿只是擺出來給客人看看,用來充場面的,並不能吃。在當時的英國,甚至催生了菠蘿租賃服務。
其實,直到今天,菠蘿依舊是部分國家餐桌禮儀的重要內容,例如英國的皇家宴會,就經常能看見菠蘿的身影,而且,菠蘿還是熱情好客的象徵,有些國家會把菠蘿當做探訪親朋好友時的禮物。
B. 請問..法國的東西和中國相比會貴嗎
食品類 (貨幣單位都為法郎)
麵包: 長棍麵包(250克) 4
土豆: (1公斤) 5-8
大米: (500克) 9
肉類:牛肉、後腿牛排(1公斤) 97.5
乳酪: (諾曼底軟乾酪) 12-18
黃油: (250克) 8
雞蛋: (6個) 7
水果 (1公斤) 7-25
牛奶 (1升) 4.5以上
油 (1升) 8-25
葡萄酒 (1升) 10以上
啤酒 (6*25毫升) 22
糖 (1公斤) 8
咖啡 (1250克) 12以上
茶 (100克) 15以上
果醬(250克) 8以上
交通
法國鐵路
單程二等車廂價格(此處為正常價格,根據火車種類、旅行日期、出發時間不同會有優惠或加價)
巴黎-尼斯 430
巴黎-波爾多 330
波爾多-圖盧茲 170
雷恩-里昂 377
私人轎車(平均價格)
1升四星汽油 6.2
1升四星優質汽油1升柴油 4.7
每小時停車費(巴黎) 15
公共交通
十張巴黎公共汽車和地鐵票 48
所有公交工具,每月票價:
二圈(巴黎) 255
五圈(巴黎及遠郊) 544
還有一種從周一至周五有效的票,二圈票價是75法郎,五圈票價是159法郎
外省的十張公共汽車票價50法郎,一張票可以乘坐一次或一小時內有效
學生有時可享受優惠票價
在巴黎乘坐計程車一般費用是80法郎,注意每件行李要加6法郎.在巴黎和一些大城市可以電話叫計程車上門服務.
法國的高速公路不是免費的,例如:巴黎-里昂(461公里)154法郎
巴黎-波爾多(575公里)254法郎
藝術
國立博物館(永久展品) 20-45
國立博物館每月第一個周日免費開放
其他博物館
展覽(私人藏品\特殊藝術品或藝術時期\主題展覽) 約 40
電影
法國電影院 25
會員價格 5
新電影 約50
學生票(周末無學生票) 25-30
閱讀
一般書籍(平均價格) 90
廉價簡裝本 12-40
音樂
CD 約150
音樂會 50-500
書報雜志
法國日報 約6
周刊 15-30
外國報紙 10-15
體育
比賽票價 40-300
溜冰場 約25
租溜冰鞋 約15
游泳池 10-25
戲劇和表演
國立劇院 200-500
學生票 約50
巴士底或巴尼埃歌劇院 60-635
各種劇院、音樂廳 50-250
餐廳-劇院(表演時同時給觀眾供給一份飲料或實物。)
夜總會(周末)入場費和一杯飲料 80-100
電話
本地電話三分鍾內 0.77
50個單位值的電話卡 40
咖啡廳
啤酒 10-20
咖啡(堂飲) 6-20
三明治 15-25
20支法國香煙 14.5-17.5
20支進口香煙 16-23
在法學生的每月開支參考 為了足夠生活,一個學生至少每月要有4500至5000法郎,這筆費用包括住房、食物、娛樂等。學生最低生活費用可低至2500法郎/月。如果有其他便利條件 (例如可以住在法國的親戚家中),這個費用還可以降低
法國最低工資 在法國,最低月工資(SMlC)大約是7000多法郎。這筆錢足夠一個人 (不是 一個學生)生活的基本需要。在外省這樣生活不太容易,而在巴黎就更難,因為這里房價更高。這樣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存下錢來的,也不可能有餘錢去買 一些非必需
能帶就帶吧
C. 法國為什麼蘋果的單產高
法國的蘋果之所以單產量高就是因為法國的農業科學技術相當的發達
D. 法國的物價高不高10歐元可以買什麼
法國的物價如果按照中國的收入水平來看的話是有點貴的,如果是法國的收入水平來看的話不算高的。總體來說,法國的生活必需品比較便宜,尤其是食物,食物真的是不貴,但是需要小資一下的話還是有點貴的。
10歐元的話在超市比如說一盤牛肉,一紮啤酒等等
具體法國每個城市都不太一樣,大城市要貴一些,小城市稍微便宜一點…
E. 法國物價高么
前幾個月我剛從法國回來,法國的物價是比較高的。10歐元的購買力,就與我們國內的1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差不多或者略多一點。例如,一公斤水果多在10歐元左右,一小瓶普通啤酒3歐元,一個品牌雪糕3歐元,一個紀念品小刀5歐元到6歐元(不開刃、估計是中國產的)。普通一件女式衣服都是200歐元。綜合來講,大約比我們的物價高5-6倍吧。
F. 聽說在歐洲蔬菜水果價格普遍要比漢堡匹薩貴是真的嗎
不止是歐洲,在美國,日本也是這樣。在日本,草莓是論盒賣,一盒只有12個或者14個裝。其他的水果也基本是論個賣~具體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我猜也許是他們國家要麼是工業國家,要麼是科技國家,農業占產值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因為供需關系調節,就貴了。
G. 為什麼外國那些水果又貴又難吃
主要是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H. 法國都有什麼常見的蔬菜水果
總的來說,法國本土水果少的可憐。因為領土大都在較高緯度(我認為我所在的法國東南部城市Grenoble其緯度大致相當於中國黑龍江,有待確認),氣候寒冷,很多水果都長不出來。
今年夏天只在公司食堂吃到幾片西瓜。一個西瓜都在5個歐元左右,是上海的10倍價錢。因此每次到超市,都只能望瓜興嘆。為什麼這么貴,因為法國不產西瓜,西瓜都是進口的,而且數量不多。法國人夏天基本都吃類似哈密瓜的瓜,所以我也改吃哈密瓜了,這瓜價錢在2歐元左右。
在中餐館吃飯,總能吃到菠蘿,豬肉和菠蘿放一塊燒,估計是廣東一帶的做法,然後在法的中餐館又都是東南亞一代的華人(祖籍廣東)開的,所以如此。但我好奇法國哪來的菠蘿,因為這東西來自熱帶地區。後來問了同事,說是法國有一些海外領地島嶼(都是當年的殖民地),這菠蘿都是從那運來的。
蘋果:法國蘋果有很多種類,什麼pomme golden,什麼pomme gala,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甜。有種青顏色的蘋果,剛開始吃時極不習慣,太不甜了,和紅富士簡直沒法比。吃到後來,感覺好吃一點了。也不知道是我習慣了,還是後來的蘋果要真的好吃一點。pomme golden有點象中國的蘋果,吃起來比較習慣,雖然也不是很甜。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買pomme golden,最近買pomme gala(也算馬馬虎虎),但是我從來沒有買過那種青蘋果,但奇怪的是大部分時間段,青蘋果比另外兩種要貴很多。
梨子:法國的梨子有點象上小下大的葫蘆,味道也不怎麼樣,可以直接拿去釀酒。而且放了兩天,這梨子就爛到沒法吃的地步。所以不再評論。
葡萄:葡萄應該是法國最為自豪的水果了。而且確實不錯。法國有兩樣水果比中國的甜,一個是葡萄,一個是獼猴桃。中國的葡萄有酸的,但是我在法國從來沒遲到酸的葡萄,中國的獼猴套也有很多酸的,但是在法國我吃到的都是很甜很好吃的。我記住了一個葡萄的牌子Mucat,非常好吃。一個葡萄就能甜到嗓子眼裡。以至於我買了大把大把的葡萄來吃(很便宜),直吃到拉肚子
I. 法國有什麼水果
總的來說,法國本土水果少的可憐。因為領土大都在較高緯度(我認為我所在的法國東南部城市Grenoble其緯度大致相當於中國黑龍江,有待確認),氣候寒冷,很多水果都長不出來。
今年夏天只在公司食堂吃到幾片西瓜。一個西瓜都在5個歐元左右,是上海的10倍價錢。因此每次到超市,都只能望瓜興嘆。為什麼這么貴,因為法國不產西瓜,西瓜都是進口的,而且數量不多。法國人夏天基本都吃類似哈密瓜的瓜,所以我也改吃哈密瓜了,這瓜價錢在2歐元左右。
在中餐館吃飯,總能吃到菠蘿,豬肉和菠蘿放一塊燒,估計是廣東一帶的做法,然後在法的中餐館又都是東南亞一代的華人(祖籍廣東)開的,所以如此。但我好奇法國哪來的菠蘿,因為這東西來自熱帶地區。後來問了同事,說是法國有一些海外領地島嶼(都是當年的殖民地),這菠蘿都是從那運來的。
蘋果:法國蘋果有很多種類,什麼pomme golden,什麼pomme gala,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甜。有種青顏色的蘋果,剛開始吃時極不習慣,太不甜了,和紅富士簡直沒法比。吃到後來,感覺好吃一點了。也不知道是我習慣了,還是後來的蘋果要真的好吃一點。pomme golden有點象中國的蘋果,吃起來比較習慣,雖然也不是很甜。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買pomme golden,最近買pomme gala(也算馬馬虎虎),但是我從來沒有買過那種青蘋果,但奇怪的是大部分時間段,青蘋果比另外兩種要貴很多。
梨子:法國的梨子有點象上小下大的葫蘆,味道也不怎麼樣,可以直接拿去釀酒。而且放了兩天,這梨子就爛到沒法吃的地步。所以不再評論。
葡萄:葡萄應該是法國最為自豪的水果了。而且確實不錯。法國有兩樣水果比中國的甜,一個是葡萄,一個是獼猴桃。中國的葡萄有酸的,但是我在法國從來沒遲到酸的葡萄,中國的獼猴套也有很多酸的,但是在法國我吃到的都是很甜很好吃的。我記住了一個葡萄的牌子Mucat,非常好吃。一個葡萄就能甜到嗓子眼裡。以至於我買了大把大把的葡萄來吃(很便宜),直吃到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