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造船大單在哪裡

法國造船大單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03 17:52:48

① 法國的工業分布

法國經濟發達,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為2.520萬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 埃菲爾鐵塔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減少的趨勢。第三產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其中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運輸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總勞動力的70%。
法國商業較為發達,創收最多的是食品銷售,在種類繁多的商店中,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最具活力,幾乎佔全部商業活動的一半。法國鐵礦蘊藏量約為70億噸,但品位低、開采成本高,所需的鐵礦石大部分依賴進口。煤儲量約為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有開采價值的約為14.7億噸。鋁土礦儲量約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2500億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依賴進口。水力資源約為1000萬千瓦,核能,水力資源和地熱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歐盟森林總面積的25%,人均擁有綠化面積0.2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6.7%。農業很發達,農牧結合,綜合發展。主產小麥、大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煙草、葡萄、蘋果、蔬菜和花卉。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隨著法國人口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減少,法國共有土地面積5500萬公頃,其中61%為農業用地、27%為林業用地、12%為非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96%為家庭所有。農業的傳統地區結構為:中北部地區是穀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產區,西部和山區為飼料作物主產區,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區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產區。在法國的中央地區種植許多農作物,例如小麥、向日葵等。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食品加工業是法國外貿出口獲取順差的支柱產業之一。歐洲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24家在法國,世界前100家農業食品工業集團有7家在法國,法國的農副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佔世界市場的11%。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國,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風景區及阿爾卑斯山區都是旅遊勝地,此外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爾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法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收藏著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
法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其對外貿易有兩個特點:一是進口大於出口,造成貿易逆差,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另一是非產品化的技術出口增長較快,純技術出口在整個出口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顯要。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高於美、日等國,其中主要來自增值稅,其它還有所得稅、公司稅、社會福利稅等。
法國重要海港有馬賽、勒阿弗爾、敦刻爾克、南特、聖納澤爾、魯昂等

② 中國拿下了世界造船業半數訂單,是如何做到的

隨著中國造船技術不斷提升,而且工作效率更高,價格更優惠,造船質量也更好,主要取決於國內造船人才培養,讓更多人掌握高新技術,造出了讓客戶滿意的船。

③ 法國有哪些港口

法國的港口有勒阿弗爾港,福斯港,馬賽港,敦刻爾克,波爾多港等,各個港口具體信息如下:

1.勒阿弗爾港(Le Havre)

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河口北岸,瀕臨塞納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也是塞納河中下游工業區的進出口門戶。

(3)法國造船大單在哪裡擴展閱讀:

馬賽港共有五個港區:

1.馬賽港區:以件雜貨和集裝箱的裝卸、修船和客運為主。為適應集裝箱船和滾裝船運輸的需要,近年進行了老港池和老船塢的改造和新碼頭的建設。有93個件雜貨泊位,29個滾裝船泊位,26個修船泊位,4個等候泊位和10個修船干船塢,其中十號塢可修理50萬噸級油船。

2.拉沃拉和貝爾港區:裝卸原油及成品油、液化天然氣和各種化學製品。有9個水深12.50米的遠洋船泊位,21個近海船泊位,能接納8萬噸級油船。

3.卡隆特港區:裝卸干散貨,碼頭岸線總長943米,有泊位6個,水深4~9米,堆場總面積3.7萬平方米。

4.聖路易港區:裝卸成品油、液化天然氣、散裝酒、汽車和重件貨物。碼頭岸線總長2.8公里,有泊位24個,水深4.5~7.92米。

5.福斯港區:裝卸干散貨(工業原料)、原油及件雜貨。有三大港池,碼頭岸線總長5.2公里,水深6~21.5米。福斯港區為歐洲第二大油港,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天然氣裝卸設施和地中海第一流的集裝箱碼頭。福斯港區還是法國海洋石油工業中心和最大的鋼鐵基地。

④ 法國最大港口是那

馬賽

馬賽:法國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位於地中海北岸,三百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是法國的一個重要工業中心,這里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一帶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能處理石油4500萬噸。馬賽的修船工業也相當發達,其修船量佔全國此行業的70%。新港區有大小船塢10個,其中第10號船塢長465米,寬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隻——80萬噸級的油輪。在馬賽老港口的伊夫島上,有法國名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小說《基度山伯爵》里曾著力描寫的伊夫古堡。

⑤ 法國第一大港口是哪裡

馬賽(Marseille)

是法國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23萬。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馬賽是法國的一個重要工業中心,這里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一帶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能處理石油4500萬噸。馬賽的修船工業也相當發達,其修船量佔全國此行業的70%。新港區有大小船塢10個,其中第10號船塢長465米,寬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隻--80萬噸級的油輪。

馬賽幾乎可以說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它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一世紀並入羅馬版圖,後衰落幾近絕跡,10世紀再度興起。1832年港口吞吐量已僅次於英國倫敦和利物浦,成為當時世界第三大港。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馬賽人高唱《萊茵河戰歌》進軍巴黎,激昂的歌聲鼓舞著人們為自由而戰。這首歌後來成為法國國歌,被稱為《馬賽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聚集在港內的法國軍艦拒絕向納粹德國屈服,全部壯烈自沉,馬賽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重要數據和概況

面積:240平方公里

位置:位於地中海北岸,以鐵路線計,西北距巴黎836公里,距里昂350公里。

地形:馬賽的地勢山巒起伏,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巨輪可以暢通無阻。西部有羅訥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交通

馬賽有TGV通往巴黎。

人口:123萬

居民:馬賽人口一向比較混雜,既有來自地中海以及歐洲地區、也有來自非洲的居民。近25%的馬賽人口為北非血統,大多為阿爾及利亞人和突尼西亞人。據人口統計學家估計,在不久的將來,馬賽將成為歐洲第一個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城市。它的猶太人社區是歐洲第三大的。

語言:法語

⑥ 法國軍售創了什麼記錄


⑦ 法國的兩大港口是

第一大港口:馬賽
第二大港口:勒阿弗爾
勒阿弗爾港(法國)
馬賽港(法國)

馬賽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北岸羅納河出口外。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僅次於鹿特丹的歐洲第二大港。馬賽港區分為老港區和新港區,各港區有一定分工。老港建於1839~1844年,港東西長800米,南北寬250米,呈長方形狀。航道水深8米,海流平靜,氣候溫和,航運條件好。老港區是以雜貨、修船、集裝箱的裝卸及客運為主,是歐洲最大的客運港,年客運100萬人次。新港在老港的西北方向,1845年建成第一個碼頭,以後又陸續向西北延伸,擴展到羅納河河口,港區長達70千米。全部碼頭區長19千米,水深6~14.5米,有防波大堤。護衛著7個碼頭區,可以停靠100艘輪船,與世界上300多個港口有船隻來往。每年進出口的貨船在2萬只以上,貨物吞吐量達1億噸,佔法國港口總吞吐量的三分之一。馬賽港是由馬賽港區、拉維拉港區,福斯港區、羅納—聖路易港區等組成。包括沿老港和海灣而建立的6個港灣,共有138個泊位。54.49萬平方米的倉庫和49.5萬平方米的堆場。馬賽港可容納40萬噸級的巨輪。港區設備先進,港口裝卸齊全,擁有大中小起重機200多台。海灣水深面廣,少險灘急流,海潮漲落變化不大,能見度好,非常適合船隻的停泊和航行。馬賽港進口貨物以石油、液化天然氣為主,約占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此外有糧食、油料、咖啡、棉花和化肥等。進口的石油和加工後的石油產品,主要通過馬賽港的輸油管道運到法國各地及鄰近的瑞士、奧地利、德國等。

馬賽港的腹地,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在公路方面有縱貫南北的高速公路並與東西向的公路相交,可和地中海各城市和鄰國義大利相通。鐵路通過里昂與巴黎相通。內河航運利用羅納河,沿河上至福斯、里昂、巴黎等地。空運馬里尼安機場設備條件具有國際水平,平均每年可接待250萬人次乘客和l.5萬噸貨物。輸油管道從馬賽經里昂、斯特拉斯堡至卡爾斯魯厄,全長782千米。馬賽作為法國的南方港有許多有利條件。首先是,在法國南方除軍港土倫外,無其他重要港口與之競爭。貨源充足穩定。其次是法國所使用的石油主要靠進口,而馬賽距離中東、北非石油產地距離近,運輸時間和運費比較便宜。第三,對外交通方便,可通過蘇伊士運河至亞太地區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至西非和拉美地區。這些有利條件使馬賽港成為對非洲、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主要貿易港。

馬賽港原是天然港口,有2 600多年的歷史。最初馬賽僅限於利翁灣東側的拉西奧港灣,是一個漁港。後來逐漸發展成商港。在公元前600~公元1840年,當時活動范圍是以老港為中心。1789年馬賽港已成為世界性港口。1800年成為羅納河省的首府。1840年以後,馬賽港向北發展,擴大了馬賽港范圍。新建了6個新港區。1966年馬賽港附近的福斯港、拉維拉港、聖路易斯港、長隆特港以及福斯、拉維拉兩個工業區劃歸馬賽港管轄。因此通常稱為馬賽—福斯港。馬賽從一個漁港發展成為現在的法國第二大海港城市,是隨著商業、貿易和海運事業的興起和發展而不斷擴大和發展的。今天的馬賽已成為法國最大的貿易港和世界最大的客運港之一。馬賽的工業是以港口和對外貿易為依託,利用進口原料加工成產品再向外運出。馬賽在港口附近建造煉油廠,提煉原油,其煉油能力已佔全法煉油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在石油工業的基礎上,還發展了化工工業。馬賽也是法國最大的修船基地,修船量約佔全國此行業的70%。現在船舶、煉油、冶金已成為馬賽市經濟的三大支柱。

法國的港口受國家控制,從管理上劃分為自治港和普通港兩類。普通港由國家直接管理;自治港屬於公營公司,具有法人資格,財務上自治,受國家運輸部監督。馬賽港是屬於自治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組織上組成行政和技術委員會對港口進行管理和領導。

勒阿弗爾是法國北部上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海港城鎮,法國第二大港。位於法國西北部塞納河入海河段右岸,地處大西洋東岸及英吉利海峽南北之間的國際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距離巴黎216千米,為巴黎外港,是僅次於馬塞的第二大商港。

勒阿弗爾港佔地面積100平方千米,水域面積5.54平方千米。港口自然條件優越,從英吉利海峽進入港口全長13 000米,寬達300米,低潮時水深15.5米,巨型船舶可隨時入港,無需候潮。新建成的航道,長20千米,水深22米,可通25噸的散裝船。集裝箱碼頭岸線長800米,成為法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也是歐洲最完善的集裝箱港口。此外擁有煤、油以及各類貨物泊位。港區內,儲存、運輸系統完善,有長362千米的鐵路線和長117千米的公路線,港區可儲存石油產品500萬立方米和36萬平方米的貨物倉庫及後備區域170萬平方米。有150條定期航線與國外500多個港口聯系。年吞吐量8 000萬噸。經由該港進出口的貨物種類多樣。進口貨物主要是燃料、各種工業原料及來自非洲的熱帶農產品,如石油、天然氣、各種礦石、棉花、咖啡、木材等。其中石油進口量占該港貨運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口貨物主要來自腹地的工業產品及產自塞納河流域的糧食、酒類等產品。勒阿弗爾是塞納河流域地區通往海上的門戶,這樣,塞納河流域是勒阿弗爾港的最主要經濟腹地。

勒阿弗爾是法國西北部重要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是以進口石油而發展起來的煉油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和服務於港口的修船業、造船業,以及冶金、紡織等工業。目前,煉油工業是法國主要的煉油城之一。這些工業在地區分布上,以港口為中心,依次向外延伸。緊鄰港口的是早期形成的老工業部門,該區外側,即連通勒阿弗爾港和塞納河的唐卡爾維爾運河以東,是新的工業區。這樣,從東到西可分為明顯的三部分:港口——老工業區——新工業區。塞納河流域的自然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也是法國重要的農業區域,盛產小麥、玉米、葡萄等產品。上述工、農業產品便構成了勒阿弗爾港的主要輸出貨物。

勒阿弗爾對外交通,除便利的海運外,有連接巴黎及其他工業城市的鐵路、公路和塞納河航運。塞納河的通航里程共525千米,巴黎以下的河段可通行1500噸的船隻,魯昂以下還可以行駛海輪。此外,勒阿弗爾港是跨越英吉利海峽到英國、愛爾蘭輪渡的主要港口,是溝通英吉利海峽兩岸的「橋頭堡」。

勒阿弗爾中世紀時是個小漁村。16世紀初期成為法國大西洋岸的軍港。到19世紀中末期,勒阿弗爾港才成為法國主要的商業港口。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和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和繁榮,對外經濟聯系需要依靠海運和港口,從而更促進了港口的發展。另外,勒阿弗爾靠近經濟發達的巴黎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到嚴重破壞,戰後經過恢復、重建和擴建,勒阿弗爾港較之戰前有了巨大發展。港口吞吐能力日趨擴大,港口設施日益完善和現代化。

從勒阿弗爾城市和港口的發展可以看出,塞納河流域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均由勒阿弗爾港進口,巴黎工業區和塞納河流域有相當數量的工農業產品,主要經由勒阿弗爾港輸出。地區經濟發展離不開港口,港口發展依靠腹地貨源,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港口不僅為城市工業發展供應原料,而且港務本身也是國民經濟最重要部門之一,反過來,經濟腹地的雄厚也為港口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⑧ 法國和俄羅斯的基本港有哪些各處在什麼位置

法國的港口有勒阿弗爾港,福斯港,馬賽港,敦刻爾克,波爾多港等,各個港口具體信息如下:

1.勒阿弗爾港(Le Havre)

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河口北岸,瀕臨塞納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也是塞納河中下游工業區的進出口門戶。

(8)法國造船大單在哪裡擴展閱讀: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 。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

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⑨ 法國一共造過多少航母

大概10艘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法國的第一艘航母,始建於1914年4月,是由塞納造船廠最初設計為諾曼底級戰列艦建造的。該艦1923年底開始服役,經過3年的改造後成為輕型航母。其排水量為28400噸,長128.60米,寬27.30米,航速21.5節,艦員875人。該航母的機庫可以搭載40架飛機:W75、LGL32殲擊機、D376殲擊機、PL4魚雷轟炸機、PL7和PL10魚雷轟炸機。
投入現役後,該航母首先被派遣到地中海輕型艦隊。1935年改裝後,被派遣到大西洋輕型艦隊。由於航速太慢,該航母被降級為訓練平台。1940年,該航母護送法蘭西銀行的一部分黃金儲備去加拿大。在返回時,應運送從美國購買的飛機。然而,該航母收到命令去了安的列斯群島,在那裡一直呆到1943年。之後,該航母到美國進行現代化改裝,沒有參加軍事行動。1945-1946年,在參加了短暫的印度支那戰役之後回到了土倫港,被當作潛艇員的浮動平台使用。該艦於1967年退役並拆除。
「博伊斯·貝萊奧」號航空母艦
「博伊斯·貝萊奧」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借給法國的,當時的名字是「貝勞·伍德」號。該航母始建於1941年8月,由卡姆登紐約造船公司作為輕型巡洋艦建造。1943年5月開始服役。後來被改造成為輕型航母。其排水量為11000噸,長261.50米,寬33.30米,航速32節,艦員1400人。其機庫可以搭載32架飛機:24架「惡婦」F6F5和「黑鮁」F4U殲擊機,8架「復仇者"TBM和俯沖轟炸機SB2C5魚雷轟炸機。
「貝勞·伍德」號航母
從1944年5月起在太平洋戰爭的作戰中聞名遐邇。參加過塔拉瓦島、威克島、塞班島和菲律賓等戰役。在菲律賓戰役中,被1架日本「神風」自殺戰機擊中。經過修理後又參加了沖繩島登陸,並作為日本投降條約簽訂時停泊在日本相模海灣的18艘航空母艦之一。因戰績卓著,該航母得到了總統嘉獎,榮獲12顆「戰斗星章」。1947年,該航母被擱置不用,作為預備役。
1953年9月,該航母以「共同防禦援助計劃」的名義借給法國,為了加強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海軍航空力量。法國把它命名為「博伊斯·貝萊奧」號。1954年初,該航母參加了東京灣戰斗。它的飛行小隊參加了奠邊府防禦戰,並且協助越南北方僑民的撤退。1954年底回到法國。在經過大修和現代化改裝之後,該航母被派遣到地中海艦隊,在那裡呆了3年,參加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所有演習。1957年5月,在漢普頓參加了美國海軍創建200周年大典。1960年9月,該航母還給美國。
「拉法耶特」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美國借給法國的,當時的名字是「蘭利」。該航母始建於1942年4月,由卡姆登紐約造船公司作為輕型巡洋艦建造,1943年8月開始服役。後來被改造成為輕型航空母艦。其排水量為11000噸,長185.90米,寬31.70米,航速32節,艦員1569人。該航母的機庫可以搭載32架飛機:24架「惡婦」F6F5和「黑鮁」F4U殲擊機,8架「復仇者」TBM魚雷轟炸機。
「蘭利」號航母
從1944年起在太平洋戰爭中聞名遐邇。特別是參加了馬歇爾島戰役、對特魯克島的突襲、菲律賓(萊特)戰役和南中國海戰爭。自1951年1月起,該航母以」共同防禦計劃」的名義借給法國,法國把它命名為「拉法耶特」號。從那時起一直到1953年中期,該航母在印度支那執行了多次作戰使命,獲得了法國國外戰場的「十字軍」勛章。1953-1954年,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後,該航母被派遣到地中海進行巡邏。1956年,該航母又到遠東執行任務。1960年,參加了對摩洛哥阿加迪爾地震災民的救援行動、阿爾及利亞法僑民撤離。1963年3月,該航母被還給美國。
「迪克斯謬得」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美國借給法國的。由美國太陽切斯特造船廠於1940年開始建造的,建造時命名為「巴拉那河」號貨輪。之後,美國海軍收購了該船,於1941年把它改造成為輕型航母,命名為「比特爾」號,並把它派遣到英國。該艦的排水量為8200噸,長150米,寬21.20米,航速16節,艦員800人。搭載的艦載機是:「海火」殲擊機。該航母主要運輸從美國購買的「海象」戰斗機、SB2C俯沖轟炸機、「復仇者」TBM魚雷轟炸機、「暴風」和「神秘」戰斗機。
該航母是法國第一艘能夠為在北大西洋航行船隊提供護航保障任務的航母。1942年11月,該航空母艦參加了盟軍在北非的登陸(「火炬」行動)戰役。然後,該航空母艦重操舊業,擔負其護航使命一直到1944年。之後,該航母在美國被擱置不用。1945年4月,應法國的請求,美國吧該航母借給了法國。該艦在土倫港進行了修理之後先是用於運輸飛機,從1947年起開始作為輕型航母使用,交替執行運送任務和參加印度支那作戰行動。一直到1952年才只承擔飛機等運送任務,往返於美國、印度支那和非洲。從1960年起,該航母當作海軍兩棲部隊的基地。1966年6月,該航母歸還給美國,後者把它當作第六艦隊艦艇的靶艦使用。
「阿羅芒什」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英國於1946年借給法國的,租借期5年。由泰恩的威克斯埃姆斯特朗造船廠於1942年6月開始建成,建造師命名為「巨人」號。1943年3月開始服役。該航母的排水量為11000噸,長261.50米,寬33.30米,航速25節,艦員1200人。該航母的飛機機庫可搭載24架飛機:「惡婦」F6F5殲擊機、俯沖轟炸機SB2C-5魚雷轟炸機和1架直升機。
1944年底,「巨人」號被派遣到駐扎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的英國太平洋艦隊,與美國人一起參加了同日本的最後決戰。1951年租借期滿後,法國買下了該航母,並把它重新命名為「阿羅芒什」號。在1948-1954年期間,在印度支那參加了4次戰斗,其飛行小隊支援了駐扎在奠邊府的法國部隊,並協助北越難民的撤離。1956年,該航母參加了蘇伊士軍事行動,由於配備了斜向起飛跑道和著艦反射鏡,該航母到1961年底一直作為訓練航母使用。之後,該航母被定級為攻擊型直升機航母,擁有30架直升機。仍然用於飛行員的考評工作。1974年以後,該航母一直被閑置未用,1978年被拆除。
「克萊蒙梭」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航母。該航母是布雷斯特海軍造船廠於1955年11月開始建造的,1961年11月開始服役。該航母的排水量為24200噸,長265米,寬51.20米,航速32節,艦員1338人好(搭載固定翼飛機航母型)和984人(直升機航母型)。固定翼飛機航母的機庫可以搭載35架飛機和4架直升機:15架「超軍旗」戰斗機、4架「軍旗」IV-P戰斗機、8架「十字軍戰士」F8E/P戰斗機、8架「貿易風」BR1050反潛機、2架彼得羅「海豚」AS365直升機和2架「越黃蜂」SA321直升機。直升機航母的機庫可以搭載30-40架直升機:「超黃蜂」、「美洲豹」或「小羚羊」直升機。
「克萊蒙梭」號航母參加了法國海軍的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1968年太平洋的「阿爾法行動」,1974年-1977年吉布地獲得獨立是印度洋的「藍寶石行動」,1982年-1984年黎巴嫩內戰期間的「號角行動」,1987年-1988年兩伊戰爭期間阿曼海的「普羅米修斯行動」,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間紅海和印度洋的「蠑螈行動」,1993年-1996年南斯拉夫戰爭期間亞得里亞海「鶚」行動。1997年9月起,該航母一直閑置未用,2003年幾經周折,該航母最後以4億盧比賣給印度古吉拉特邦阿郎輪船拆解公司。
「福煦」號航母
該航母為「克萊蒙梭」級航母,法國聖納澤爾大西洋造船廠(艦體部分)和布雷斯特海軍造船廠(裝備部分)製造。1957年2月開始建造,1963年7月服役。其性能與「克萊蒙梭」同級。
跟「克萊蒙梭」號航母一樣,「福煦」號航母參加了法國海軍的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1968年太平洋的「阿爾法行動」,1974年-1975年和1977年-1978年吉布地獲得獨立時印度洋的「藍寶石」行動,1982年-1984年黎巴嫩內戰時期的「號角」行動,查德戰爭期間在黎巴嫩的「角鬥士」行動,1987年-1988年兩伊戰爭期間阿曼海的「普羅米修斯」行動,1989年在黎巴嫩的「薺菜」行動,第一次「蠑螈」和「鶚」行動,1993年-1996年第二次「蠑螈」行動。1998年-1999年的「三叉戟」行動。2000年11月,該航母賣給巴西之後,被命名為「聖保羅」號繼續服役。
「夏爾·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該航母是法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核動力航母。該航母由布雷斯特海軍造船廠製造。1989年正式開始建造,2001年5月正式開始服役。其標准排水量36600噸,滿載排水量為40600噸,全長261.50米,寬64.35米,航速27節,艦員1950人。該航母可以搭載40多架飛機,目前各類飛機39架:12架現代化的「陣風」戰斗機、20架「超軍旗」戰斗機、3架E-2C「鷹眼」預警機、2架「黑豹」或2架「美洲豹」或2架「超黃蜂」和2架「海豚」直升機。
該航母的研製與建造反映了法國的整體工業水平與成就,體現了其特有的技術創新和設計能力特徵。該航母編隊的其它艦艇包括1-2艘「卡特爾」級防空驅逐艦、1-2艘「喬治·萊格」級反潛驅逐艦、1-2艘「拉菲耶特」級護衛艦、1艘「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和1-2艘「迪朗斯特」級補給艦。
該航母於2001年正式服役後,立即參加了阿富汗戰爭以及後來的多次多國軍事演習。

⑩ 世界三大造船國家...

韓國,中國,日本

閱讀全文

與法國造船大單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