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蘭西王室為何在早期的時候,會這么虛弱
因為敵人太強大。當時的諾曼人總是攻打法蘭西,而且諾曼人驍勇善戰,法蘭西總是輸。
2. 差點統一歐洲的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有多厲害呢
他建立了查理曼帝國。他非常的有謀略,在軍事上也有傑出的成就,發展了教育事業。
3. 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路易十四是雌雄同體的嗎
不是的。
4. 拿破崙的身高在一米七左右,為何人們總說他矮小呢
因為拿破崙實際上並不算特別矮,最多就是算中等身高,當時法國人平均身高也就1米7左右,所以當時拿破崙身高1米68,並不算是特別矮,因為那時候英國人刻意抹黑拿破崙,所以把他描寫的特別矮小,並且使用了英式的尺寸,這樣算下來拿破崙就只有1米58了,實際上拿破崙並沒有那麼矮。
就算拿破崙一米六幾也好,一米五幾也好,這些都不影響他的成就,他個子再矮,他也是名副其實的傑出軍事家,曾經有一位身高接近兩米的大將軍,很不服拿破崙,認為他沒有資格領導自己,這個時候拿破崙說:你不就比我高一點,別忘了我可以隨時消滅掉這個差距。聽了這句話,以後這個將軍就立刻變得乖巧起來,再也不敢頂撞拿破崙了。
5. 個子不高的君王,黑色法蘭西號法國17世紀,說的是誰
沒有皇帝,只有國王,准確的來說,只有路易十三算是十七世紀的法國國王。
亨利四世 1589~1610
路易十三世 1610~1643
路易十四世 1643~1715
「皇帝」(Empror)和「國王」(King)兩個詞,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國王」從一開始就指世襲專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將軍」「軍事統帥」的意思。因此,羅馬帝國的君主可以自稱「皇帝」,但絕不能自稱「國王」——因為從理論上,羅馬皇帝的權威來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權的首席元老、執政官、軍事統帥、護民官和大祭司,並不是「世襲專制君主」。直到18世紀,「皇帝」這個稱號都是與羅馬帝國分不開的,只有羅馬帝國精神的繼承人,才有資格稱為「皇帝」。18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主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但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稱「皇帝」,因為法國王位與羅馬帝國並沒有什麼聯系,而且西歐當時還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是到了19世紀初拿破崙掌權時,形勢就大不一樣了。拿破崙將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為自己加冕,稱自己為「法蘭西人的皇帝」——這也是近2000年來,皇帝的稱號第一次脫離「羅馬」二字。
6. 為什麼法國人的身材那麼嬌小
先從人種上說一下,法國人最主要的祖先是高盧人,屬於凱爾特族系,次要祖先是日耳曼人、伊比利亞人、利古里亞人和羅馬人。日耳曼人身材較高,後三者身材較矮瘦。
高盧人是什麼人種呢,它實際上的是凱爾特人征服西歐的老歐洲土著形成的混血民族,而所謂的老歐洲土著是凱爾特人之前的印歐入侵者征服土著形成的混血人群。總體上來說,高盧人的祖先中依然是土著佔多數,身材屬於中等。
再從氣候說一下,法國是歐洲大陸西端,有著強烈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有溫暖的地中海氣候,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地區冬季在0攝氏度以上,氣候可稱得上是溫暖。而德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過度地帶,氣候要比法國冷的多。按照一般原則,寒冷地區的動物平均體型要比溫暖地區的動物大。
再說一下法國和德國真實的身高對比。
1、按照01-07年間的統計數據(成年人),德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80.34,法國男性為176.02,基本能反應兩國的身高差距---4cm。
2、按照10年以後法國的數據,20-25歲男性平均身高179cm(新聞數據),5%的人超過190(法國高人俱樂部的統計),這個數據基本符合法國人給人的普遍印象,德國沒有相同標准下的數據,不過根據奧地利的情況來看,德國超過182cm應當是合理的。
3、根據羅馬時代的數據,高盧人平均身高約167CM,而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170cm,雙方跟現代的差異很接近。
4、根據cool在1900年左右的數據歸總,法國人當時身高為165.8cm,德國人身高為169cm,其中北部171,巴伐利亞166.6。可以看出南部德國人實際上和法國人很接近。
5、根據二戰前的數據,20歲男性,法國1930年為167.4cm,1940年為168.5cm,德國1936年為169.6cm,可以看出此時雙方差距很小。
綜上所述,法國和德國的平均身高在多數時期大致維持在3-4cm的差距。並不是多麼的突出。因此不能直接說法國人矮小而德國人高大,准確的說應該是法國人身高中等(在歐洲),德國人身高較高
7. 人字拖比高跟鞋更加傷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