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的陣風戰斗機是跟殲10同一個檔次的還是跟殲11同一個檔次的
陣風跟殲10同檔飛機,都是輕型戰斗機。而殲11則是重型戰斗機。法國下 馬的幻影4000大約跟殲11是同檔次飛機。不過殲10在中國定位屬於空中優勢戰斗機,主要職責就是對空作戰,因為中國海戰有殲15、舔地皮有殲16、飛豹和蘇30、遠距離攔截有殲11;而陣風在法國屬於多用途戰斗機,屬於空地一天、空海一體、核常一體。分析如下:
殲10B是我國首款三代半戰機,由於設計凍結時間較早,殲10B裝備的是國產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直到殲10C才裝備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在探測、跟蹤以及多任務模式上得到質的飛躍。殲10B/C均可掛載霹靂10格鬥彈,其中殲10C還可以掛載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對空攔截距離大幅增強。同時殲10B/C還具備先進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可掛載國產精確制導彈葯,具備優良的多用途能力。
兩者布局也各有特點。「陣風」採用了近距耦合的鴨翼,亞音速性能突出,機動性較好,不過超音速能力很差;殲10B/C鴨翼則同時滿足亞音速與超音速的需求。並且殲10B/C採用了DSI進氣道,優化了亞音速與跨音速的氣動效率。雖然受限於發動機的限制導致殲10B/C整機的推重比略低,不過憑借優異的氣動布局,氣動性能完全不亞於「陣風」。
早期批次的「陣風」裝備了RBE-2型PESA,直到2012年後才裝備了AESA。然而受限於「陣風」狹小的機頭直徑,即使裝備AESA後依然無法發揮「流星」沖壓型空空導彈的全部射擊包線,對空能力受到極大制約。
總而言之,殲10B/C憑借著更加先進的國產空空導彈、雷達與機動性,空優能力完全超過「陣風」;不過殲10B/C的掛架數量要比「陣風」少,在對地掛載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要弱於「陣風」(具體原因上面已經說了)。
❷ 法國陣風與殲10哪個強
1983年
4月—達梭贏得建造陣風A型技術展示機的合同
1985年
法國正式撤出台風戰斗機計劃,通過陣風計劃
1986年
7月4日—陣風A型首飛
12月—斯納克瑪M88引擎發展開始
1988年
4月—首批訂貨簽名
1990年
2月—斯納克瑪M88引擎開始試飛
1991年
5月19日—空軍單座原型機首飛
12月12日—海軍原型機首飛
1992年
陣風M型航空母艦測試開始
1993年
3月—第一個生產合同被簽署
4月—在福煦號航空母艦上開始進行航空母艦適合性測試
4月30日—空軍雙座原型機首飛
1995年
6月—首次發射米卡空空導彈
7月—裝備和測驗裝在頭盔上的顯示系統
9月—陣風M型在航空母艦上完成測試
11月—陣風B01型進行首次長距不中斷飛行
10月—在美國進行的最後陸基航空母艦測試系列
12月—首批陣風戰斗機正式開始組裝
1996年
3月—M88引擎通過測試
4月—生產停工,1997年1月在降低支出後恢復
5月—使用電子地形資料庫進行低級測試
7月—自動電子防禦系統在電波暗室中進行系統綜合測試
11月—自動電子防禦系統在實飛中進行測驗
12月—首批引擎交貨
1997年
2月—陣風B01型攜帶重載進行飛行試驗(2枚阿帕奇導彈、3個2000升外部油箱、2枚魔術近距格鬥導彈和2枚米卡空對空導彈)
5月—首次發射惰性引導米卡導彈
10月—RBE2雷達首次試飛
11月—對兩個目標同時惰性發射導彈,加上飛機與導彈連接和防禦措施
1998年
6月—核驗米卡火力控制系統
6月—海軍和空軍飛行員對陣風戰斗機進行初始行動能力判決
11月24日—成品機首次飛行
1999年
5月—首次發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7月6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甲板著陸
7月7日—批量生產的陣風M型首次飛行
2000年
7月20日—首批陣風M型戰斗機向飛行隊交貨
2002年
陣風M型開始服役
2004年
第一支海軍飛行隊完全裝備完畢
9月9日—首次測試流星導彈
12月—3架陣風B型供貨
2005年
9月11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測試流星導彈
2006年
夏—空軍飛行隊組成
2007年
年中—計劃空軍飛行隊完備我們的J10能挑戰F16性能和價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
❸ 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是不是J10B,於美國F35相比有什麼優勢
現役最先進的是J10A和J11BS
(注1:J11BS名義是J11B的雙座型,實際上J11BS除了是雙座之外,航電和飛控系統和J11B有明顯提升)。
J10B仍在試飛階段(末尾階段),並未進入現役。和J10B性能相近的是沈陽的J16。J10B和J16入役後,將是我國現役最先進的戰機。
J10B、J16和J10A、J11B系列同為第三代戰斗機。而由於航電系統的升級,現在普遍會把J10B和J16歸類為三代半戰斗機。
在研階段最先進的是J20,是第四代戰斗機
(注2:我國採用和舊西方標准相同的劃代方法,把F15、F16、SU27、J10等稱作三代戰機,F22、F35、T50等稱作四代戰機;現在的西方採用和俄羅斯一樣的標准,把F15、F16、SU27、J10稱作四代機,而F22、F35、T50等為五代。所以現在的西方五代機=我國四代機。J20和F22等為同代)
❹ 世界最先進戰機排行榜
1)F-22「猛禽」 唯一的四代戰斗機,4S標准獨步天下
2)F-35「雷電」 綜合了猛禽的技術設計的同時有效降低了采購及使用成本,成為最省錢的戰斗機範本
3)蘇-35俄羅斯重整大國風范的代表作,技術上的傳承性有效降低了系統的不可靠率,同時蘇式系列戰斗機的江山還是由蘇系列戰斗機來穩固
4)EF-2000「台風」 歐洲多國的技術整合,創造出一機多用的經典機型,龐大的使用市場,為日後的技術升級預留了足夠空間
5)F-15E/F「鷹」 美國主力戰斗機型,作為一款近40年服役的老機型,技術升級及改進潛力巨大,實戰經驗更是其它多數入榜名機所為缺的
6)F-16E/F「隼」 源自越南戰爭,發於冷戰高峰,暢於全球化時代,變於科技時代,正是伯伊德讓輕型機有了更大的空間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7)殲-11B 很明顯國內飛機不大喜歡給戰機命名,但這並不能掩蓋它本身的光彩,技術升級後的蘇27具有三代半戰機的競爭實力,接下來就是將其大規模應用,並投放市場,外銷是證明戰機作用的最好注釋
8)「陣風」 法國人不缺技術,不缺人力,不缺資金,不缺創新,缺的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友。
9)JAS-39「鷹獅」 瑞典人的精明之處就在於反其道而行——不隨大流,而作為唯一的單發三代半戰機也不辱眾望,薩博公司的老總們看著源源不斷的訂單,別提多高興了
10)米格-35 作為米格-29的技術換代型,米格-35無論作戰半徑,載彈,機載設備,作戰用途都與其前身米格-29不在同一檔次.
❺ 法國的「陣風」戰斗機和中國的「殲10」戰斗機哪個更加厲害
陣風。
J10除了瞬盤厲害之外,其他方面,像航電、雷達等都不及陣風。電子對抗方面J10差距更大,當然J10B做了不少改進,但還沒服役。不過總體來說差距還沒大到無法對抗的地步。
不過脫離飛機本身的定位,來談好與不好本就不科學。一架飛機本就是各個子系統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
J10主要用國土防空,爭奪制空權。對載彈和航程要求本就不高。在自家領土上空依靠預警機、干擾機配合數據鏈,也能彌補雷達和電子對抗方面的不足。所以J10強調成本低、機動性好,能發主動式中程導彈。至於戰場遮斷、遠程打擊,就交給SU27/30,J11和JH7去干。
而陣風就是典型的「多用途」了。那麼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假如在沒有預警機、干擾機的情況下,需要哪些設備?地對海攻擊需要哪些武器?要艦載得強化哪些設備,放棄哪些方面?航程多遠夠用?載彈多少噸夠用?因此,陣風這樣的戰機可能不是中國最想要的,但卻適合法國國情:國土面積不大,周邊國家對他沒太大壓力,有一艘帶彈射器的航母,而設計一款多用途飛機,就能把這些活都搞定的話,其實他的成本就不算高。
❻ 法國陣風戰斗機 歐洲台風戰斗機 中國J10B戰斗機 哪個更先進 更好
中國J10B是改進型的後期戰斗機當然更先進一些了
但是人家的也有改進的戰斗機了
那是不能比的大家都是同一代戰斗機,,,又沒有真打過
實力對等,,機會對等
❼ 殲十戰斗機與其他先進戰斗機的比較
就拿美國的F-16比較,兩種機型均為三代多用途戰斗機。比速度:J-10最大速度1.85馬赫,F-16超過2馬赫;比載重:J-10可載7噸,F-16可載7.226噸;活動半徑:J-10為1100km,F-16為900km左右;J-10在體積上略顯小,但美國雷達和空中格鬥導彈顯然比中國的強得多。 (J-10的水平相當於早期的F-16A/B型號,不過要聲明一點:雖然現在的J-10沒有F-16C/D強,但是F-16C/D是A/B型號的升級版,而J-10沒有經過改進,同樣的道理如果J-10經過升級和改進,發展出延續型號,一樣可以媲美F-16C/D。)
❽ 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是不是J10B,於美國F35相比有什麼優勢
其實J10達不到三代半的水平,4代戰機講究4S,超短距起降,超低可探測性,超音速巡航和超視距打擊,J10達不到這種水平,是一種典型的三代機。至於你所說的J10是三代半,F22是5代的原因是美俄不同的劃代方法不同而已,F22也就比J10先進一代而已。美國的劃代是噴氣式戰斗機,超音速戰斗機,多功能超音速戰機。與F35相比先進在敏捷性
與性價比上
❾ 陣風戰斗機和殲10B戰斗機和F2戰斗機以及台風戰斗機哪一個較為先進呢
綜合性能肯定是陣風更強了,號稱三代半戰機,也是現役飛機中除F22外唯一具有超音速狀態下超機動能力的機型。J10的優勢是氣動設計獨特,具有亞音速和跨音速階段優異的靈活性,F2的優勢是雷達和電子系統,狂風的優勢是動力和火控。
❿ 法國的幻影2000戰斗機厲害還是殲10厲害
當然是殲10厲害,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殲10應該和陣風比,比陣風還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