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和比利時佔領了魯爾區後,德國出現了什麼危機
法國和比利時以德國不履行《凡爾塞和約》,停止支付賠款為名,出兵佔領了魯爾區。德國政府以「消極抵抗」作為對策,導致了國內大量工人失業、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德國共產黨提出反對法比佔領軍和本國資本家、組織統一戰線、建立工農政府的口號,薩克森和圖林根兩地很快便成立了工人政府,後來又爆發了漢堡起義。但是,工人政府被鎮壓,起義很快失敗,反革命勢力獲勝。
德國籠罩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社會動盪不安。
就在此時,希特勒發動了著名的慕尼黑啤酒館暴動,這次幼稚的政變雖然失敗了,希特勒的大名卻傳遍了整個德國。而使得希姆萊進一步投入到極右翼運動中。他加入了民族社會主義自由運動組織。
B. 出兵魯爾對於法國有什麼代價
對於法國來說,出兵魯爾實際上得不償失。它不僅在政治上陷入孤立,經濟上也沒有獲得預期的利益。它從魯爾掠奪所得,除去佔領軍費用,純收益僅5億法郎。佔領魯爾導致德國停止支付賠償,而法國在賠償總額中的份額達一半以上,反過來又嚴重損害其財政信用。
C. 為什麼魯爾危機後,法國被孤立,喪失歐洲主導權
因為此次行為遭到了當地群眾的抵制,同時美國也對法國的做派表示反對,法國與英國的關系也陷入了緊張的狀態。這一切行為都導致法國地位的下降。
D. 對重鉻酸鉀,甲醛,對苯類混合物,卡松CG,誇特15過敏能用什麼化妝品
你用法國REALLE的吧,是純植物護膚,肯定沒有上面的那些有害成分,不會過敏的
E. 法國佔領魯爾給國內經濟帶來什麼災難
1923年間,法郎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價值下跌25%。它要面對英美大量拋售法郎和有價證券的壓力,財政狀況急劇惡化。連最初支持法國佔領魯爾的義大利也被英美拉攏,一同要求停止佔領魯爾,重新審議德國賠償問題。
F. 二戰初期,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歸屬德國還是法國
法國和比利時曾於1923年至1925年短期佔領魯爾區,二戰初期這里完全屬於德國。
1923年1月11日,由法國讓·德吉特將軍指揮的包括2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的法比聯軍,以德國不履行賠款義務為由開進魯爾區,對魯爾實行軍事佔領。採取這一行動的目的是:監督這一地區的廠礦企業,迫使德國支付賠款,必要時從魯爾的工業部門扣除德國應付賠款;對德國經濟施加壓力,迫使德國執行符合法國利益的政策。對於這一行動,英國政府拒絕參加,並在照會中宣稱不符合《凡爾賽和約》中條款。
德國政府宣布實行消極抵抗,命令凡佔領軍侵吞或使佔領者得益的企業,一律停工。這一行動一直持續到9月26日。這樣,所有償付賠款工作即完全中斷。
為了解決德國賠款問題,1924年8月16日,協約國在倫敦召開會議,通過協商,批准了美國銀行家道威斯所提出的賠款計劃,德國接受該計劃,法國在計劃實施一年後從魯爾撤軍。
G. 魯爾事件是什麼要詳細的
魯爾事件是現代國際關系史上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產物。這一事件曾成為當時歐洲國際矛盾的焦點,給歐洲以及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就法國來說,這一事件則直接促成了戰後法國外交政策的失敗。「魯爾事件」是指1923年1月11日,法國以德國未能履行《凡爾賽和約》有關向法國交付賠款的規定,以保護「協約國工廠和煤礦監督代表團」為名,夥同比利時派10萬大軍佔領德國西部重要工業中心普爾地區的事件。事件的直接起因是德國的償還賠款危機。按照巴黎和會上通過的《凡爾賽和約》規定,由主要戰勝國和比利時組成賠償委員會來確定德國所造成的損害,在1921年5月前擬就一項賠償計劃,並自該日起實行;但在1921年5月1日前,德國要先以黃金或實物形式繳付ZOO億金馬克,作為外國佔領軍費用和部分賠償。當時協約國考慮的是盡早索取巨額賠償,因而先後召開過幾次重要會議。1921年1月,英、法、意、日、比時利的代表在巴黎舉行會談,草擬了一份計劃,提出德國必須在42年內償付兩種賠款:一是固定賠償,總數為2260億金馬克;二是不固定的賠償,即德國每年交付年出口值的12%。該計劃遭到德國拒絕後,德國賠償問題由賠償委員會負責,最終賠款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法國喪失了賠款問題的領導權,德國由此開始復興,邁出了對凡爾賽體系重大調整的第一步;也對法德兩國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H. 德國魯爾區到法國洛林鐵礦的距離
不是。
在德國和法國交界處萊茵河是南北流向,洛林鐵礦到魯爾區是東西方向。
I. 卡卡松的介紹
卡卡松是一座法國南部的美麗古城,參加者扮演中古時代的君主,派手下的親信去開疆拓土,親信扮演不同的腳色,去佔領或管理領地。看誰的策略運用得當,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這個合作即競爭的策略性版圖游戲。每次玩都會激盪出不同的策略或同盟關系,除了對圖像的敏銳感覺外,開放的合作態度更是致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