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為什麼兩線戰敗

二戰德國為什麼兩線戰敗

發布時間:2022-06-08 14:43:17

1. 在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會失敗

在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因為德國佔領的國家比較多,戰斗補給線拉的比較長,後期資源供應不上,沒有補給,所以最後失敗了。

2. 兩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失敗的原因

1,資源缺乏,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少,資源少,戰爭時間一長就支持不下去了。一戰時英法能從殖民地集結幾百萬軍隊,從殖民地調集大量物資,這些都是德國不具備的。
2,德國地處中歐,兩次世界大戰都面臨兩線作戰,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
3,就是樓主說的孤立無援和不得人心。一戰和德國同盟的只有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三國,對方卻有20多個國家。二戰是德日意三國對英,美,蘇47國。
還有就是他們發動的都是非正義的戰爭註定要失敗

主要是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么一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程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194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劃,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194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1944年6月13日(諾曼底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1940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底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佔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導彈攻擊。

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1945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劃。

3. 二戰時德軍為什麼會失敗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結大軍、坦克、飛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侵波蘭,波蘭對德軍突然的攻勢毫不準備,沒有任何准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德國軍隊入侵,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土地也大片落於德軍之手,2天後即9月3日,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隨著英、法對德的宣戰而全面爆發,1945年9月2日,歷經6年的世界大戰隨著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宣告結束!

這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從開始到結束全世界先後有60多個國家捲入戰爭,因戰爭造成的軍民傷亡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000萬人因此受傷和死亡。

二戰爆發的原因是法西斯處心積慮所發動

軸心國成員義大利向盟國投降,法西斯開始瓦解

隨著蘇軍狠狠拖垮了在蘇聯戰場上的德軍,也為世界反法西斯贏得勝利奪得了一定先機,1943年,蘇軍在蘇德戰場奪得了戰場主動權,蘇軍開始反攻。同年7月,英、美兩國聯軍登陸義大利戰場,此時義大利國內發動政變,法西斯元兇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在9月義大利軍隊向盟軍投降。

1944年6月,盟軍部隊從諾曼底登陸,開始對德軍發動猛烈進攻,次年4月,蘇、美聯軍猛攻德國首都柏林,30日柏林被蘇軍攻陷,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向盟軍投降,納粹德國的投降,標志著歐洲戰場以盟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而在亞洲戰場另一位法西斯「日本」還在苦苦支撐著中國軍隊的反攻,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也開始加入中國戰場對日軍發起全面進攻!

對頑強抵抗的日本,美國在8月6日和9日這兩天向日本投下了原子彈(小男孩、胖子),隨後日本宣布投降,9月日本和盟軍簽訂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日軍向盟軍簽訂投降書

結論:其實挑起這場戰爭的引起者,無論你有多麼的厲害,也會註定你們是必敗的,因為在正義面前,邪惡是永遠被正義消滅的!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為什麼會敗得這么慘

根本講,德國進行的是非正義的戰爭。這個歷史馬克思主義的說法很多人不能接受,因為他們覺得那些進行正義戰爭的國家未必能獲勝,而且代價往往巨大,所以我需要解釋一下:
德國進行這次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納粹巧妙的讓德國人民相信可以在這次戰爭中獲得利益,貪婪讓德國人行動起來。可是這樣一場戰爭就非常需要計算代價。
希特勒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樓上說希特勒無知完全是錯誤的,德國的失敗關鍵也不在實力上,這點我後面說明。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備受欺凌的民族。長期以來,歐洲各大國在德國肆意橫行,因此就和現在的中國一樣,很容易培養起窮兵黷武的民族思潮,因為大家總是想復仇,想奪回一切。普魯士的成功足以讓德國人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巧的是,這次戰爭是因為內部革命突然結束的,所以那些在資產階級教育下長大的德國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進行的是不正義的戰爭,而是認為他們被出賣了,德國軍隊的威信沒有受到打擊。但是畢竟一戰的記憶太恐怖了,因此希特勒明白,要讓德國人士氣高漲的投入到又一次戰爭中,需要很少的代價,很大的成功,這時候,坦克閃擊的戰術出現了,希特勒才能去進行這次賭博。德國在波蘭和法國的巨大成功就讓德國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了。
對普通德國人來說,他們付出的代價是很少的,但是他們卻贏得了空前的勝利,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讓他們樂於繼續這場賭博,可是他們卻不明白,大多數的利益是流向了德國壟斷資本家,而不是普通德國群眾,負責戰時後勤供應和生產的希特拉的部長施佩爾曾經暗地裡批評道:如果後方新貴們不是這樣奢糜的生活,德國本可以聚集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前線。可見,納粹並不像今
天某些極端傾向的國人認為的是「人民的政權」。
德國的整個國家戰略在蘇聯遇到失敗不是偶然的,蘇聯的實力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強,但是俄羅斯人有更強的精神力量。
蘇聯和德國的實力對比表面上蘇聯是極其不利的,在42年,蘇聯人力上比德國匱乏,因為40%的人口都留在了淪陷區,蘇聯只有700萬(其中很多是童工,女工,和退休工人)工人和德國的970萬熟練工人進行工業對抗,蘇聯軍隊數量雖然勉強維持了和德國的平衡,但是這些臨時徵召的部隊戰鬥力是低下的。蘇聯失去了烏克蘭的糧倉,庫爾斯克的鐵礦,頓巴斯的煤,北高加索的石油,還失去了最重要的幾個鋁廠,蘇聯在42年唯一能大量生產的武器是沖鋒槍和迫擊炮,坦克80%都是性能低下的輕型坦克,而德國人卻在這一年生產了虎型坦克。
關鍵在於蘇聯整合了經濟(計劃經濟的好處),能夠以更大的效率投入到這場競賽中,同時,蘇聯實用戰略無疑比德國人更優秀,在這里還可以繼續說一下:蘇聯的戰略依靠更大的數量獲得勝利,本來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德國人偏不走這條路,而是依賴質量優勢(如同 T-34對抗"虎「),其實德國人的勝利都是建立的數量優勢上的,比如41年6月,德國的前線部隊就要比蘇聯應對的部隊多得多(440萬:270萬),可是為什麼這時候要改變?因為非正義戰爭的弊端顯示出來了,蘇聯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自己熱愛的一切,付出多少代價都可以承受,德國卻不能,所以為了減少傷亡,維持德國軍隊的士氣 ,必須使用虎型這種戰略上低效,但戰術上高效的武器.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使德國軍隊不能不戰斗到底,那就是他們在蘇聯犯下的滔天罪行(雖然蘇聯政府沒有公布很多資料,但是事實是存在的,黨衛軍清除了猶太人,但是國防軍幾乎將整個白俄羅斯1/3的人口都殺死了!納粹是鼓勵士兵去犯罪的,因為很顯然,在這以後,德國軍隊就沒有選擇的只好戰斗到死了.而蘇軍寧可付出更大的代價去徹底消滅他們也絕對不饒恕他們.
回過頭來,對於別的國家,反抗的,仇恨的力量讓他們漸漸的起來打擊德國侵略者.即使最懦弱的人,面對德國人奴隸般的壓迫也沒有選擇的會憎恨德國人.而對於德國人,戰爭的好處遠去了,仇恨的力量讓他們恐懼.
其實在上面我也已經談到了,首先讓德國失敗的是他們進行了非正義的戰爭,其次,各國人民的反抗最終將讓德國覆滅,第三,蘇聯軍隊的英勇戰斗和勝利直接將德國送上了墳墓.

5. 德國二戰為什麼會戰敗

主要原因:

1、德國的短板天下皆知:絕不能兩線作戰(一戰的教訓已經足夠深刻了)。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深諳此道,為避免兩線接敵,從一開戰就全力猛攻英法,企圖在與蘇俄動手前先解決西線,但他們的努力沒能成功,只能在西線轉攻為守,靜候盟軍登陸。

2、海軍沒有做好准備,開戰後德國海軍既沒有能取得制海權,也沒能切斷英國的運輸線,導致1944年6月盟軍從英國出發攻打諾曼底,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兩線作戰變成了現實。

3、日本襲擊美國並拖著德國與美國開戰,這等於是替德國樹了個大敵,大大加速了德國的敗亡。

4、對蘇作戰時過於自信,准備不充分,如果先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另外兩路德軍負責牽制住紅軍主力),再調頭攻擊莫斯科,或者先力攻莫斯科,迫使斯大林同志簽下城下之盟,再北上攻打列寧格勒與芬蘭連成一體,東方戰場就算大局已定!

5、派隆美爾去非洲支援義大利也是敗筆,北非之戰對德國意義不大,卻使大量物資和軍隊填到了非洲這個無底洞中,實在是得不償失。

以上幾條主要是從戰略上來分析德國的敗因,其實技術上和物資上的短板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比如原子彈研發的滯後,人少國小,缺乏戰略縱深,石油,橡膠,有色金屬等戰略物資匱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德國納粹的敗亡。

6. 二戰德國為什麼戰敗

其實要說根本原因,我也認為是德國根本沒有統治歐洲的資源和實力,二戰能打到這樣已經實屬不易。坦率地說,在41年春天以前,希特勒在戰略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至於希特勒在軍事上的具體錯誤:1.在敦刻爾克給了30萬英國人一條生路,這30萬人日後對於保衛不列顛島和開辟第二戰場有很大的意義,2.在沒有擊敗英國的情況下發動蘇德戰爭,3.在1941年春天幫助義大利掃盪巴爾干半島和希臘,從而耽誤了進攻蘇聯的最佳時機,事實證明,如果提前一個月入侵蘇聯,蘇聯的歐洲部分十有八九將落入德國手中。這也是日後數個東線錯誤的導火索,4.在中央集團軍勢如破竹之時,將霍特和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南北分兵支持南北集群進攻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導致台風計劃至十月底才重新開啟,此時已是隆隆寒冬,德軍強弩之末。莫斯科不能拿下,蘇聯人才能緩上這口氣,5.將南方集群分為AB兩個集群分別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導致兩邊兵力不足,分身乏術。

至1943年一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失利後,德軍失去最後的精銳保盧斯元帥的第六軍團,德軍已無戰略進攻的實力,至此失敗已註定

7. 二戰德國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納粹高層好高騖遠,對英蘇兩國的軍事實力估計不足,大戰之初就開始四面樹敵,導致首尾不能相顧。

2、與其他軸心國成員的戰略合作不夠密切,日意兩國各懷鬼胎.日本偷襲珍珠港直接把美國拖入戰爭;義大利侵略希臘艾塞俄比亞受挫,其海軍也沒能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使納粹德國爭奪北非的戰斗得不到後勤保障。

3、納粹在佔領區的大肆掠奪和屠殺政策激起了淪陷區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的極大仇恨,因此戰爭的性質不斷發生變化,納粹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了魔鬼,人民自然自覺地聯合起來,抵抗納粹這一毀滅人類文明的惡魔。

8. 二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終,糾其原因有很多,以下簡單分析下:

第四點,那就是德國軍事上的失誤了。二戰開始的時候,德軍的閃電戰威力巨大,很快席捲世界,但是閃電戰在與蘇聯的戰爭中變成了持久戰,德國的強大部隊在蘇聯國土上被不斷的分割包圍殲滅。可以說,在戰術思想被研究透後,那就很難有所發揮了。另外,二戰開始時,德軍坦克飛機優勢較為明顯,到了後期,在蘇聯美國巨大產能的優勢下,德軍武器方面已經不佔優勢了。1942年前後的德國基本是兩個不同的時代,前期很厲害,後期被研究趕超的差不多了。(不否認德國的軍官是二戰這么多國家中最優秀的)

第五點,希特勒個人因素也有。他過於自信,時不時想去干預前線的軍事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垮著德國。

9. 二戰中,德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二戰中,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10. 德國在二戰中戰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就是日本這樣的舉動讓美國徹底加入二戰,當初德國在一戰中原本是可以戰勝的,但就是美國的介入才會戰敗。所以德國得知美國加入二戰以後整個心都是拔涼拔涼的,不出所料德國還是在二戰中戰敗了,因此德國經常說日本簡直就是一個豬隊友。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為什麼兩線戰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