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納粹德國空軍都有哪些飛機
德國空軍服役人數表(包括地勤和高炮隊)
1939年 4萬人
1940年12萬人
1941年17萬人
1942年17萬人
1943年17萬人
1944年15萬人
1945年10萬人
編制劃分
德國空軍最高司令部
航空隊(由管區劃分為第一航空隊,第二航空隊...)
航空軍
航空師
航空團
航空大隊(2~3個中隊)
航空中隊(9~16架戰斗機)
帝國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大將 漢斯.於爾根.施通普夫
防衛區域:德國本土
第一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元帥 阿爾貝特.凱塞林
防衛區域:波羅的海一線 對蘇作戰
第二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航空兵上將 赫爾穆特.費米爾
防衛區域:義大利半島 地中海一線 對盟軍作戰
第三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元帥 胡戈.施佩爾
防衛區域:法國 英吉列海峽一線 對英法作戰
第四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大將 亞歷山大.洛克
防衛區域:波蘭一線 對蘇作戰
第五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元帥 艾哈德.米希爾
防衛區域:挪威 芬蘭一線 對蘇作戰
第六航空隊
首任指揮官:空軍元帥 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萊姆
防衛區域:蘇聯中部 對蘇作戰
王牌飛行員
埃里希.哈德曼 352架敵機(其中347架為蘇聯戰機)
格哈德.巴克霍恩 301架敵機
京特.拉爾 275架敵機
奧托.基爾特 267架敵機
沃爾特.諾沃尼特 258架敵機
主要服役機型:
戰斗機:
梅塞施密特Bf 109
福特沃爾夫Fw190
梅塞施密特Bf 110(雙引擎重型低空戰斗機)
轟炸機:
道尼爾Do17
亨特爾He111
二戰中共損失數:
作戰飛機:82258架
運輸/偵查飛機:12874架
教練機:15428架
B. 納粹德國GO-229隱形轟炸機的詳細數據,具體資料及其誕生過程和原理
翼 展 寬:21.3 米
機 身 長:7.47 米
機 體 高:2.81 米
整機空重:4,800 千克
滿載重量:9,000 千克
最高時速:997 千米/高度 12,000 米
巡航時速:632 千米
爬升能力:1,300 米/分鍾
最大升限:16,000 米
作戰范圍:1,900 千米
提到Go-229,就一定要提起Go-229的創造者,早期飛翼機設計的先驅霍頓兄弟——雷瑪·霍頓和瓦爾特·霍頓。霍頓兄弟從小就對飛翼布局情有獨中。他們的設計思想是,只有飛翼這種單純以機翼容納乘員和動力系統,取消機身.水平尾翼和垂直操縱面的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阻力。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飛機的速度。至於飛行的穩定性和方向控制,可以通過副翼、襟翼和擾流片等部件的組合作用來實現。為此霍頓兄弟進行了大量試驗。他們需要的只是官方的支持。結果機會很快就來了。納粹上台後為重整軍備而對航空業的大力支持為他們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1936年,霍頓兄弟的飛翼試驗機Ho V-B試飛成功。
1936年,霍頓兄弟加入德國空軍,開始為納粹空軍服務。這使他們可以接觸到當時納粹空軍很多最新科研技術並結交納粹空軍高層人物。這對於他們的飛翼機研製有很大幫助。1943年,霍頓兄弟開始軍用大型飛翼機的研製。他們的工作得到納粹空軍最高指揮官戈林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到1944年,面臨美.英空軍越來越大的壓力。已經焦頭爛額的戈林對霍頓兄弟的飛翼機全力支持。同時提出了明確的技術性能要求——必須達到載彈量1噸、時速1000公里/小時、作戰半徑1000公里,而且要求同時具備對空和對地的作戰能力。如此性能即使在今天也不好做到。尤其是飛機的心臟動力系統。當時的活塞螺旋槳發動機根本達不到要求。幸運的是到1944年,德國在噴氣式發動機技術方面已經成熟。霍頓兄弟立刻敏感的意識到這種革命性的動力裝置對飛翼機的巨大價值。他們通過Me262等項目了解噴氣發動機的各種性能。開始研製噴氣動力軍用大型飛翼機。1944年,在德國哥廷根正式開始研製工作。計劃被命名為「霍頓Ⅸ」。
成功
1944年3月1日,「霍頓Ⅸ」計劃第一架無動力的原型機取得無動力滑翔試飛成功。試驗證明飛機飛行品質完全滿足技術設計要求。在試驗成功的鼓舞下,納粹空軍開始進行有動力試驗。以容克Jumo004渦噴發動機為動力。動力機試驗代號為「霍頓ⅨV2」。12月18日,代號為「霍頓ⅨV2」的噴氣動力飛翼機在德國奧拉寧堡進行第一次升空試飛。這一刻註定要載入人來航空史冊!這是人類航空史劃時代的一刻!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噴氣式飛翼機動力升空飛行!標志著有動力純飛翼機〔註:無尾翼〕的誕生。證明了飛翼技術的可行性。
配置&性能
作為歷史上第一架實用噴氣動力的飛翼機,「霍頓Ⅸ」 的安全使用過載為7G,其座艙位置相當靠前,兩側各安裝一台容克Jumo—004渦噴發動機,尾噴管突出在機翼後表面上。翼身中部採用傳統的焊接鋼管結構,整機基本以多層膠合板作蒙皮,當然在發動機噴口附近位置用的是金屬以承受高溫。機翼外段部分則是全木結構,其重要邊緣用由薄木片與樹脂壓合而成的特殊強化材料製成,只有翼尖是全金屬的。最初曾經有人懷疑木質機身能否承受強大的噴氣動力,但試驗的結果表明這樣的設計在減重的同時完全能滿足強度要求,而且由於戰時重要金屬資源的缺乏,以木為主也是有些不得已而為之,再說木工對人力的要求也比較低。
「霍頓Ⅸ」在是非試驗中表現出異常優異的性能。另納粹空軍高層尤其是戈林喜出望外。
與當時另一個項目「飛碟」比起來, 「霍頓Ⅸ」更現實得多。於是,在還沒有完成全部試飛科目的情況下,納粹空軍就迫不及待的訂購了40架。這些飛機被交給一直配合「霍頓Ⅸ」計劃的戈塔公司來生產。正式生產型號被定名為Go-229。為適應作戰需要,廠家對原形機進行了適當修改。設計了新的座艙,加裝新型電子設備。同時為即將裝備的機載雷達系統預留了空間;增大了發動機室的空間;調整進氣口幾何形狀和加強起落架結構強度等。同時,由於Go-229的飛行升限太高。當時缺乏可靠的座艙增壓系統。所以專門研製了一種專用飛行服。這種專用飛行服乍看起來非常像後來的太空服。也成了一段趣事。
太空服!?
Go-229A屬於單座噴氣式戰斗轟炸機。乘員1人,固定武器為4門Mk108型30毫米機關炮。可帶兩枚一噸重的炸彈。還計劃在裝備機載碟型雷達後加裝空空導彈,也就是世界第一種實用空空導彈:納粹德國X-4(RK-344)空空導彈;機長7.47 米,高2.8米,翼展16.75米,空重4.6噸,全重9噸,動力裝置採用兩台容克JUMO—004B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900公斤;最大航程3170公里,作戰半徑1900公里!最大速度997公里/小時;升限達到驚人的16000米!所有這些在當時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這不僅超越了當時盟軍所有活塞螺旋槳戰斗機,而且超越了德國另一種噴氣式戰斗機Me262。尤其重要的是,由於整個機體外部由大量膠合板構成。而且集體表層噴塗了一種特殊塗層,加上特殊的氣動布局,使Go-229A具備了當時絕無僅有的雷達隱身性!曾經在試飛是成功的使德國的地面監視雷達失去探測信號!這使Go-229A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架准隱形噴氣式戰斗轟炸機!
被捕獲
1945年春天開始,Go-229A開始在戈塔公司的工廠投產。同時後續改進計劃開始進行。如果一切順利,1945年8月雙座裝甲加強型Go-229B就可以投產。但當Go-229A開始順利進生產的時候。納粹德國的末日也來臨了。1945年4月14日,美軍第9裝甲師攻佔戈達公司位於弗雷德里奇斯洛達的工廠。20架還沒有來得及完工的Go229A和它的最新改進型「霍頓Ⅸ」V3.V4.V6 一起落入美國人手裡。同時落入美國人手裡的還有整條生產線和「霍頓Ⅸ」計劃的全部技術資料。事實上,這樣的結局對Go-229A再好不過。因為這避免了它像納粹其他秘密武器那樣被納粹自己銷毀。
改變戰局的武器
戰後,美國和英國對繳獲的「霍頓Ⅸ」計劃的資料和Go-229B進行了詳細研究。他們的結論是,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飛機。如果納粹有更多的時間來生產他。那將對整個歐洲空戰結局產生顛覆性影響。事實上納粹空軍司令戈林就曾在被俘後聲稱:「只要給我4到5個月時間,以飛翼為主的噴氣飛機將為德國贏得戰爭!」。雖然他的話有些道理,但歷史已經證明,反人類的納粹是必將滅亡的。決不可能是幾件新式武器就可以拯救的。
霍頓兄弟戰後
戰後,霍頓兄弟中的雷瑪·霍頓和其他許多德國人一樣去了阿根廷,繼續對飛翼的研究和設計。於1994在阿根廷去世。而另一位瓦爾特·霍頓留在德國。後來加入西德空軍,與1998在德國逝世。霍頓兄弟在飛翼機研究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們的很多技術思想影響了後來整個人類的航空工業。霍頓兄弟為人類的航空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直到今天,美國空軍的驕傲B-2隱身戰略轟炸機仍然無處不閃爍著的霍頓兄弟傑作Go-229的光輝。很多航空專家曾經嚴正批評過美國的諾斯羅普,認為他在戰後沒有聘請霍頓兄弟與他一同進行飛翼機的研究工作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事實上,諾斯羅普本人也始終對此感到遺憾。如果戰後諾斯羅普能夠和霍頓兄弟聯手進行飛機的研製工作。那在世界航空界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影響
Go-229和其他納粹末日武器: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潛射彈道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地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和AIP潛艇等一起,對人類後來的軍事科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納粹最神秘的項目「飛碟」則成為困擾人類長達60年之久的迷案。
Go-229在全世界只存留一架。就是1945年4月14日被美國繳獲的「霍頓Ⅸ」計劃的V3試驗機。該機被珍藏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成為舉世珍品。它見證了納粹末期德國的科學家們所爆發出不可思議的創造力。也見證了人類航空史上曾經的輝煌。
具體找這架飛機的網路:GO-229隱形轟炸機網路
C. 納粹德國的Me-262噴氣式戰斗機是當時最先進的戰機嗎
Me-262無論是在速度以及飛行高度方面都要好於流行的活塞戰斗機。在二戰後,盟軍方面也承認,在噴氣式飛機方面盟國至少要比德國落後5——10年。
但Me-262並不算「最先進」——實際上當時有噴氣式飛機的不止德國一家,英國人也早就試飛了。只不過當時盟軍依靠活塞式飛機就贏定了,沒有必要大費周折更新自己的武器,德國的Me-262其實並不完善,只不過被逼到絕路後狗急跳牆把還沒有完善的東西拿出來了而已。Me-262的事故率也居高不下,僅僅第一次試飛就出現了致命的發動機問題——僅僅是爬升了50米的高度,左右兩個噴氣式發動機就「罷工」了。此後一連串的試飛中事故也相當多,很多飛行員因為試飛Me-262而死於飛行事故,這對二戰後期的德國空軍來說是雪上加霜——這種情況下本來應該繼續返回重新設計改進,但是德國等不了了,在最後的關頭下不得不把這種高事故率的飛機正式列裝。但是即使列為正式裝備,Me-262的可靠性也沒有多大長進——到1945年初,德國空軍總共才從工廠獲得了500多架Me-262,而這500多架中除去用於訓練和測試的部分,毀於戰斗和事故的高達150多架!要知道到1945年,同一個時期德國空軍所擁有的Me-262數量並不多,有數據顯示1月10日德國空軍攏共服役的Me-262隻有61架!
Me-262的缺點尚不止這些,有資料顯示——Me-262的發動機易喘振,故障率高,工作壽命短;此外這種噴氣式戰斗機的空戰機動性能反而遜於活塞式飛機,尤其是加、減速速率和橫滾速率不理想,操縱動作復雜;另外起降距離較長等等。
這些都足以說明當時德國空軍已經是狗急跳牆,什麼稻草都抓來試一下,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
D. 二戰時德軍飛機 附圖說明
Bf-109Bf-109的起源是德國空軍部30年代的戰斗機設計競賽,參與競賽的還有另外3種飛機:Fw-159、Ar-80、He-112。Bf-109由巴伐利亞飛機廠公司設計,1938年7月,巴伐利亞飛機廠更名為梅塞施米特飛機廠,故Bf-109亦改名Me-109,但一般仍稱Bf-109。在設計中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外形、可收放的起落架、可開合的座艙蓋、自動襟翼、下單翼等,在試驗中以無可爭辯的優勢擊敗了其他對手,在1936年開始生產,首批型號為Bf-109B。
Bf-109B參加了德國「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的戰斗,迅速取代了He-51雙翼戰斗機。在進行改進後,1938年開始生產Bf-109C型。「C」型在發動機上方安裝了兩挺7.9毫米 MG17型機槍,取代了「B」系列安裝在翼根的同型機槍。
1939年初,Bf-109E投入生產。「E」型裝著名的Daimler Benz DB601系列液冷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戰斗中,遠優於波蘭的PZL戰斗機,也較法國的Morane-Saulnier MS406S戰斗機和英國的「颶風」式戰斗機更優越。
在英法海峽和不列顛戰役中「E」型暴露出航程較短的弱點,也棋逢對手地遇到了「噴火」式戰斗機。「E」型航程短的弱點,使它不能伴隨德國轟炸機對倫敦進行轟炸,也不能在英國縱深自由行動,攻擊英軍的訓練基地和有價值的地面目標。這是德國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為了彌補這一弱點,Bf-109F型在1940年末開始取代「E」型。「F」型有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最新型的冷卻器、更輕巧的機身,以便和「噴火」式戰斗機對抗。
1942年初,Bf-109G系列開始生產。「G」系列比前面各型速度更高、更易於操縱。稍後生產的「GS」型裝13毫米 MG131大口徑機槍,以增強火力。隨著美國P-51「野馬」、P-47「共和」等高性能戰斗機出現,Bf-109逐漸感到力不從心,但「G」系列仍然持續生產到1945年。最後的生產型號是Bf-109K和Bf-109G-10型,兩者十分相似。因為盟軍的轟炸不斷升級和德國的形勢日益惡化,「K」系列只生產了不足2000架。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Bf-109是德國空軍戰斗機的骨幹力量,在所有的戰場服務,並裝備了軸心國歐洲盟國的空軍,各型號一共生產30000餘架。在捷克斯洛伐克,Bf-109的生產持續到1949年。在西班牙空軍中一直服役到1958年。
在北非方面。Bf-109於1941年就開始支援隆美爾軍團,號稱「非洲之星」的王牌飛行員馬爾塞尤曾創造一天擊落12架敵機的戰績。他的那架Bf-109F型「黃色14號」座機也成為空戰史上的傳奇之物。
德國頭號王牌哈特曼少校長期使用的也是Bf-109K型飛機。他個人擊落敵機352架,創造人類戰爭史上的空戰絕對記錄。據統計,在大戰全期,德國空軍總戰果中的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
Bf-109能在殘酷的戰爭狀態下持續使用十年,證明它的設計是成功的。它屬於那種適合採用「打了就跑」戰術的高速戰斗機。Bf-109是大戰前半期綜合性能優秀的輕型戰斗機,也是納粹空軍使用最廣泛的軍用機。
E. 二戰中德國常用的轟炸機有那些型號
He-177型轟炸機,
Ju 87型俯沖轟炸機。
Ar 234轟炸機。
容克87型(Junkers Ju 87)俯沖轟炸機,為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入使用的一種俯沖轟炸機。這種機型通稱斯圖卡(Stuka),為俯沖轟炸機的德文寫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簡略。這種機型為德國空軍廣泛的使用,由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F. 德國空軍在二戰中有哪些飛機
Fa330「磯鷂」潛艇用偵察直升機
Fa330
Fa284飛行起重機
Fa269雙旋翼垂直起落飛機
Ju88轟炸機
HS123強擊機
Ta154夜間戰斗機
Bv144 高單翼運輸機
Fa225直升機
Fa266「大黃蜂」/Fa223「鳶」運輸直升飛機
世界第一種能正常飛行的直升飛機Fa61
世界第一種旋翼梢噴氣原理直升飛機F342
Fi282(蜂鳥)直升機
Fh104&Si204聯絡機/教練機
Mistel"是一種十分稀奇古怪的武器系統。
大黃蜂」--Me410雙發重型戰斗機
Me328脈沖式噴氣發動機戰斗機
Me263火箭動力戰斗機
Me261--創記錄專用機/偵察機
Me210戰斗機
掃巴星」--Me163「彗星」戰斗機
Bf110重型雙發戰斗機
Bf108「台風」聯絡/教練機
Ju488四發遠程重型轟炸機
Ju390巨型偵察/轟炸/運輸機
Ju388轟炸/偵察/夜間戰斗機
Ju352「大力神」運輸機
Ju 322「猛獁」飛翼式滑翔機
Ju287噴氣式轟炸機
Ju252運輸機
Ju188轟炸/偵察機
Ju187俯沖轟炸機
Ju88轟炸機
斯圖卡」--Ju87俯沖轟炸機
Ju86轟炸機/高空偵察機
「容克大嬸」--Ju52運輸機
Hs132噴氣式俯沖轟炸
Hs128/130高空偵察機
G. 二戰時,納粹德國有什麼好的戰斗飛機嗎求列舉加詳細介紹!重賞!
第一不能漏了梅塞施密特109
me-262A-1a單座戰斗機/me-262B-1a雙座夜戰機:
生產地:MesserschmittAG
生產日期:Summer1944
me262
長度:10.6m/11.8m(有雷達天線)
機翼尖端相距:12.5m
空重:4000kg/4400kg
最大重量:7045kg/6400kg
乘員:1
發動機:兩台900Kg推力JunkersJumo004B-1
最高速度:540mph(870km/h)
最大高度:11,500m
最大航程:1050KM
爬高能力:1200m/min
作戰半徑:1050km
主武器:2門30mmMK108機炮(100發/門)
2門30mmMK108機炮(80發/門)
副武器:外掛2門30mmMK103機炮或
2門30mmMK108機炮或
2門20mmMG151/20機槍
發動機:2台
H. 納粹空軍飛機型號
bf109,或者全稱巴伐利亞109戰斗機
HE111轟炸機
JU88系列俯沖轟炸機
JU87傘兵運輸機
HE109夜間戰斗機
ME262風暴鳥噴氣戰斗機
I. 德國在二戰中奇形怪狀的飛機有那些
「飛輪-1」型飛碟
這種原始型飛碟的設計者是什利維爾和哈貝爾默利。1941年2月試飛,是當時時間上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外形結果跟今天發現的某些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十分相似,是由一個固定不動的中心駕駛艙室旋轉的寬面圓環構成的,採用德國製造的標准噴氣發動機。這種飛碟雖已研製成功,但它卻給設計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由於不平衡度較大從而引起強烈振動,特別是高速飛行時。設計師曾試圖加大外輪圈的重量,但設計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達到完美的程度。
垂直起降-2」型飛碟
這種飛碟是在「飛輪-1」型基礎上的改型,飛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發動機馬力也有所增大,採用類似飛機上保持平穩的舵盤操縱機械,速度約為1200千米/小時。這種飛碟同前一種一樣,仍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就在德國飛碟研究史上出現重大飛躍的關鍵時刻,由於納粹德國的覆滅,這項飛碟研製事業宣告破產。尤·斯特羅加諾夫認為,由於同第13飛行探測器設計局卓有成效的合作,從而使從事這項飛碟研製事業的設計思想獲得新生,受到鼓舞,進而使對飛碟的研製工作能繼續下去,這不僅為以後的戰時需要留下了飛行器,而且還為後人製造現代飛行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