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什麼時候爆炸出原子彈

德國什麼時候爆炸出原子彈

發布時間:2022-06-10 03:45:17

⑴ 世界上哪個國家先發明原子彈.誰發明的

世界上發明第一個原子彈是美國人。原子彈是由一群人製造出來的。

1939年8月的一天,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了一封愛因斯坦的信,讓美國研製原子彈。科學顧問薩克斯提醒他說,如果德國法西斯先研製出原子彈,美國就會處於被動的危險境地。1939年10月19日,羅斯福決定研製原子彈。

按羅斯福的指令,一個代號「S-11」的小組迅速成立起來,研製原子彈。原子彈研製的整個工作受到嚴格保密,連副總統杜魯門也是在1945年接任總統時才知道這一計劃。1945年,瘦子和胖子、小男孩研製成功。

瘦子原子彈,美國研究並試爆的第一顆原子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其他兩顆原子彈被命名為「胖子」和「小男孩」,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

(1)德國什麼時候爆炸出原子彈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誕生的經過:

1949年12月6日,新中國成立剛兩個月,毛澤東訪問蘇聯。蘇聯方面安排毛澤東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等地進行了參觀游覽,並且為他放映了蘇聯在1949年8月29日引爆第一顆原子彈的紀錄片。

其實,發展自己的核力量的想法早就在毛澤東心中醞釀了。新中國成立前夕,即1949年春季,在毛澤東的同意之下,周恩來批准拿出外匯讓在巴黎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的中國留學生代購用於研究原子能的先進器材和書籍資料、實驗葯品等。

1950年5月19日,毛澤東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也就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前身。所長為錢三強,副所長為王淦昌、彭桓武。此後,大批有造詣、有理想,有實干精神的原子能科學家,從美、英、法、德等國陸續回國,來到原子能所。

在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的楊承宗,回國前,居里夫人的長女和女婿將親手製作的10克碳酸鋇鐳標准源送給他,作為對中國開展核科學研究的支持。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的參加者除了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德懷等國家領導人外,另外還有兩位科學家:物理學家錢三強和地質學家李四光。

毛澤東主席說這是個小學生向老師討教的會議。會上,錢三強用最通俗的語言,向在座的領導同志闡明了原子彈的基本原理,而李四光,則帶來了一塊鈾礦石,做了用儀器探測鈾礦石的操作演示。

會議從下午三點多一直開到晚上七點多,毛澤東主席拍板作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決定。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發展核武器研製的計劃,由聶榮臻,陳雲,薄一波組成三人小組,負責原子能工作。

而後在1956年11月16曰,全國一屆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後改名為第二機械工業部),具體領導全國核工業的設計和發展工作。當時中央對研製原子彈的指導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

外援指的當然就是蘇聯。從1955年到1957年,中國和蘇聯在原子能領域共簽署了四個協議。而後,大批的蘇聯專家開始來中國,援助中國進行原子能事業的研究和建設工作。

決心已下,緊接著就是確定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基地。因為它牽扯保密,輻射,交通物資運輸等一系列問題,選基地頗費腦筋。最終,確定在青海的金銀灘。

1958年冬季,青海高原最寒冷的季節里,二機部九局局長和核研製基地司令員李覺,乘坐朝鮮戰場上使用過的汽車,帶領著第一批基建隊伍開進了這片草原里。

金銀灘草原平均海拔3100米,氣壓低,氧氣稀薄,開水只有八十多攝氏度,煮飯半生不熟,年平均氣溫不到零攝氏度,一年裡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衣。經常風雪交加、冰雹大作,外出人員被大風捲走、施工被流沙掩埋的事,時有發生。

基地的工程建設,是在我國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進行的。飢餓同樣困擾著需付出超強體力的施工部隊。但是,嚴酷的自然環境和貧乏的物資供應並沒有摧垮建設者的意志。到了1962年底,基地建設就已經初具規模。

而另一支隊伍,早在1955年就開始悄悄地工作了—尋找鈾礦。

當時地質部門成立了三支勘探部隊,代號分別為新疆的519部隊,中南的309部隊,西南的209部隊。勘探隊員們最早在新疆伊犁找到礦床。其後,在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均發現了礦床。十幾位勘探隊員為此付出了生命。

當時,中國急於擺脫貧困落後,大躍進的浪潮充滿了全國各個角落。全民轟麻雀,煉鋼鐵,放衛星。二機部提出鈾礦勘測和開采也由全民來辦,得到中央批准。

於是,全國許多縣甚至公社都組織了地質隊,成千上萬的農民投入到了找礦煉鈾工作,短短幾個月里,湖南,廣東,遼寧等地的農民將地表層的鈾礦幾乎橫掃一空。

全民找礦,土法煉鈾,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不但浪費了原料,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不過,通過這個辦法,共獲得了土法冶煉的重鈾酸銨163噸,這一百多噸鈾原料,為初期的中國核燃料生產提供了珍貴的原料,更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贏得了時間。

一大批海外回國的學子們成為了研究中心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在荒涼的戈壁灘上,開始了充滿艱辛而極富挑戰的秘密歷程。鄧稼先對夫人說他要調動工作了,但去哪裡干什麼,都不能說,通信也不行。

王淦昌在去基地的時候,連名字都改了。家裡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當時所有人為了保密在相當長時間里都不與家裡聯系。研究人員們鼓足了勁准備大幹一場,但,一個變故突如其來。

1958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提出,要在中國建立由蘇聯控制的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遭毛澤東拒絕後,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借口當時蘇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在日內瓦談判關於禁止試驗核武器的協定,要中斷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有關技術資料等項目。

赫魯曉夫很清楚毛澤東需要什麼,1959年10月1日,他參加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慶典後,對毛澤東說:「關於生產原子彈的事,我們是不是把專家撤回去?」不料毛澤東回答:「我們可自己試試,這對我們也是個鍛煉!」

隨後,赫魯曉夫單方面撤走了全部援華專家,終止了蘇聯與中國的一切經濟和技術合作協定。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為596,意思就是從1959年6月蘇聯那封電文開始,中國人要自力更生研究原子彈了。蘇方撤走時,已經燒毀了全部資料。我們面臨的是完全空白。沒有先進的計算機,只有幾台老式的手搖式計算機。

研究人員更多隻能依靠紙筆、計算尺等原始的工具。但隨著紙張不斷加厚,原子彈的理論設計也一步步推進。當時負責原子能工作的聶榮臻經常深入實驗基地,無論是鄧稼先,還是錢三強,心理壓力都非常大。

當年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有一顆是內爆型的。而我們要造的第一顆原子彈,也是內爆型的。內爆型原子彈如果研製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造出氫彈。這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原子彈製作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有個最大的技術難關,當炸葯起爆後,能量並不是完全向內心壓縮,而是向四周擴散,這就無法實現核裂變。

1960年夏天,陳能寬率領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的攻關隊伍,開始攻克這個難題。爆轟實驗開始時,溶炸葯用的蒸氣鍋是在護國寺買來的一個普通的茶水爐,溶葯桶是問工程兵借的,用馬糞紙做的葯膜代替金屬葯膜,用人工攪拌來代替機器攪拌。

蒸汽溶化的炸葯氣味刺鼻,毒性很大,但越是這個時候越得盡快攪拌以保證鑄造部件密度均勻。就是靠這種土辦法,澆鑄出了一批批的炸葯部件。

經過無數次的理論計算和試驗,從最早在北京長城腳下的試驗場到青海湖的金銀灘,一步一步從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從局部到整體,1962底,基本完成了啟爆元件的定型工作。

1964 年10 月16 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震驚全世界。

⑵ 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是在哪個國家試驗成功的.

世界第一顆原 子 彈是在美國試驗成功的

【過程】:

1942年6月,美國的原 子 彈研製計劃正式開始,由於研 制 計 劃的總 部開始設在紐約市曼哈頓區,因此叫做「曼哈頓計劃」。

1942年12月2日,在費米的指導下,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原 子反 應 堆在芝加哥建成,成功實現了可控的鏈 式 反 應。

1943年春,奧本海默領導科研人員開始了製造原 子 彈的工作;

1944年,美國橡樹嶺工廠生產出第一批濃 縮 鈾 原材料;

1945年7月12日,第一顆實驗性原 子 彈開始最後的裝配。7月16日,美國的第一顆原 子 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 爆成功,爆 炸當量大約21000噸TNT炸 彈。標志著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

——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的第一次 核 爆 炸

8月6日,美國向廣島投放名為小男孩的原 子 彈;

8月9日 ,向長崎投放名為胖子的原 子 彈。

⑶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早製造了原子彈原子彈第一次在軍事上使用時什麼時候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戰場上負隅頑抗。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此時,以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為首的臨時委員會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其陸軍在本土尚有200-300萬人,在中國還有同樣數量的兵力,其空軍尚存各型飛機6000-9000架,而且日本大本營正在積極准備「本土決戰」,美軍登陸日本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果美國使用原子彈迫使日本喪失抵抗意志,不待美軍登陸就投降,則可避免50萬美國人喪生。於是,史汀生與臨時委員會一起向杜魯門總統提出建議:盡快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具有軍事和非軍事雙重性的目標。核突襲的具體目標擬定為廣島、長崎和小倉。杜魯門思量再三終於採納了史汀生的建議,決定對日本進行核突襲。於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核突擊部隊——第509混合大隊被派往太平洋的提尼安島執行這次非同尋常的任務。第一次原子彈突襲以廣島為主要目標,小倉和長崎為預備目標;第二次以小倉為主要目標,長崎為預備目標。
「小男孩」首襲廣島
1945年7月25日,美國當局下達了作戰指令:8月3日以後,只要氣象條件允許目視轟炸,第509大隊即可開始對日本投擲第一顆原子彈。
8月1日,准備執行原子彈突襲任務的B-29機組人員進行了最後一次演習。8月2日,第20航空隊司令特文寧中將下達作戰指令,命令7架B-29型轟炸機組成突擊隊,執行「13號特別轟炸任務」,對日本實施首次原子彈突襲。其中1架為載有原子彈的轟炸機,由大隊長蒂貝茨上校親自駕駛;1架為裝有精密測量儀的觀測機,由中隊長斯韋尼少校駕駛;1架裝有高級照相機的偵察機,由馬誇特上尉駕駛;3架擔任直接氣象偵察任務,提前抵達目標區上空。另外,還有1架B-29作為原子彈載機的備份機,在硫磺島機場待命。
8月6日凌晨,3架先譴氣象偵察機提前1小時從提尼安基地升空,分別飛抵廣島、小倉、長崎上空。蒂貝茨上校駕駛「埃諾拉.蓋伊」號,於當地時間2點45分起飛,斯韋尼少校和馬誇特上尉駕機尾隨其後。「埃諾拉.蓋伊」號安全升空後,隨機核武器專家帕森海軍上校從座艙爬進彈艙,給外號「小男孩」的核彈安裝「槍法」引爆裝置,使它進入了戰斗裝態。飛機以每小時300公里的巡航速度,在無戰斗機護航和嚴格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於5點45分飛抵硫磺島上空,組成三角形編隊,向西北方向繼續飛行。2個多小時後,它們爬升至10000米高空,以每小時525公里的航速,神不知鬼不覺地向日本飛去。
上午7點9分,廣島地區日軍第二軍總司令部發出警報,美軍偵察機迅速離去,7點半解出警報。廣島市內車來人往,絡繹不絕。就在這人們感到太平無事的時刻,蒂貝茨上校接到前方氣象偵察機發回的電訊,廣島上空的雲量為「二」,「目標清楚」,完全適於目視轟炸預訂的主要目標。他當機立斷,實施原計劃第一方案:轟炸廣島。
蒂貝茨駕機於8點12分飛抵離目標約24公里預定投彈識別點,未遇炮火襲擊,也沒有敵機起飛攔截。他們俯瞰廣島,只見工廠上空清煙裊裊,水面上船舶蠕動。就在這瞬間,他們找到了預定瞄準點——廣島市中心的「T」字形大橋。
「注意,戴上防護鏡,各就各位,做好最後准備。」蒂貝茨提醒他的同伴。8點15分,他們抵達目標瞄準點上空。觀測機上的測量操作手做好了測量准備,原子彈栽機上的投彈手向各機發出了30秒投彈准備信號,並打開了彈艙門。信號一結束,「小男孩」跳出彈艙。此時,斯韋尼少校在蒂貝茨的右翼,間隔至多10米。他親眼目睹「小男孩」跳艙的身影,心想:「它自由了,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不管它工作與否,無法挽回了,如果工作正常,它可能將戰爭結束。」蒂貝茨和他的同伴們做完一切後,趕緊調轉機頭,加速撤離現場。
「小男孩」像一個幽靈,徐徐下降。53秒後,它突然兇相畢露,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廣島上空出現了一個五光十色、光芒四射的火球,隨之巨大的蘑菇煙雲沖天而起,整個廣島城被吞沒了。
幾分鍾後,「埃諾拉.蓋伊」號從離原子彈爆炸24公里處,悄悄返航。馬誇特上尉駕著偵察機等了一會兒,拍完了幾個驚心動魄的鏡頭——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核戰爭的照片後,也返航了。歸途中,核武器專家帕森海軍上校向正在提尼安基地的「曼哈頓工程」副指揮官法雷爾准將發了一份密電:「目視一清二楚,突襲圓滿成功,投彈後機上情況正常,現正在向基地返航。」
蒂貝茨上校駕著「埃諾拉.蓋伊」號,首先在提尼安基地北機場著陸。他帶著全體機組人員走下飛機,向等候在這里的陸軍戰略空軍司令斯帕茨上將行了個軍禮:「報告將軍!我們完成任務回來了!」斯帕茨隨即給他掛上「服役優異十字勛章」。
次日凌晨,即原子彈突襲16小時後,杜魯門總統發表聲明,警告日本政府,「這是原子彈」。並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否則將遭到「來自空中的毀滅」。美國武裝部隊電台馬上對日廣播,「原子彈已把廣島摧毀,更多的原子彈將接踵而來」,並向日本空投了數百萬張傳單向日本發出警告:美國最新研製成功的「一顆原子彈的威力就相當於2000架B-29巨型轟炸機執行一次任務所攜帶炸葯的威力」,「你們趕快結束戰爭」,否則「我們將堅決使用這種炸彈和所有其他超級武器來加速結束戰爭」。
8月7日和8日,美國第21轟炸航空兵聯隊司令李梅將軍先後追加了152架和375架B-29轟炸機,對日本城市發起更猛烈襲擊,但日本政府仍無意投降。
「胖子」摧毀長崎
為此,美國當局決定8月9日對日本實施第二次原子彈襲擊,目標選定為長崎。此次任務由5架B-29轟炸機組成的突出隊執行,密碼代號為「16號特別轟炸任務」。斯韋尼少校駕駛載有原子彈的「博克斯卡」號轟炸機,機上增加3名核武器專家,負責原子彈引爆系統的安全保險工作;博克上尉駕駛「大技師」號觀測機,《紐約時報》記者勞倫斯隨機負責報道工作;霍普金斯中校駕駛「大斯廷克」號照相偵察機;88號飛機和95號飛機負責氣象偵察任務。
第二顆原子彈外號叫「胖子」,採用復雜的「內爆法」引爆系統,由氣壓、定時、雷達和沖擊4個不同引信組成。這種引爆系統不能在空中安裝,必須在執行任務之前,在地面的一個特殊的絕密車間里,由幾個專家合作組裝。這就意味著,斯韋尼少校的「博克斯卡」號飛機必須載著安裝好引爆系統的「活鈈彈」上天,萬一起飛時發生重大事故,提尼安島就會變成美國的「廣島」而被從地球上抹掉。
為確保萬無一失,美軍當局決定舉行一次「胖子」模擬彈空投演習。8月8日9點左右,。斯韋尼少校駕駛「博克斯卡」號帶著一顆水泥重配彈「南瓜」,從提尼安島外海的2400米空中爬升到10000米高空。機上的投彈手模擬次日投擲「胖子」的程序,把「南瓜」從彈艙里彈了出去。「南瓜」按預定彈道落至600米高度,引信爆炸了。1個小時後,專家們一致評定,演習成功。美國當局決定按原計劃行動。
8月9日,當地時間2點56分,斯韋尼少校駕機載著完全處於戰備狀態的「胖子」,從提尼安基地起飛,博克駕偵察機尾隨其後。正當霍普金斯中校駕機滑向跑道時,他突然發現隨機照相專家瑟貝博士沒帶降落傘,便勃然大怒:「給我下飛機」。瑟貝博士下機後眼巴巴地望著「大斯廷克」號騰空而起。
10點50分,他們飛臨長崎上空,發現在1800-2400米高度,雲量為「八」,只能進行雷達轟炸。幾分鍾後,他們從西北方向進入投彈識別點。30秒鍾的投彈信號響了,彈艙門「咯嗒」一聲打開。就在20秒鍾時,投彈手目光穿過雲層裂隙,看到下面不是第一個轟炸目標——三菱重工業公司長崎造船廠,而是第二個轟炸目標——三菱重工業公司長崎兵器製造廠,便立即改用目視轟炸,於當地時間10點58分將「胖子」投出了艙外。彈艙門「咯嗒」一聲鎖上了,斯韋尼立即駕機飛離現場。「胖子」跳出彈艙後,穿雲直下,於當地時間11點01分在離地500米空中爆炸了,頓時形成了一個閃爍的火球。
在長崎投擲的原子彈爆炸後形成的蘑菇狀雲團,爆炸產生的氣流、煙塵直沖雲天,高達12英里多。
機上所有人員都看到了這個形如「膽囊」的火球懸在長崎上空,從「膽心」向上噴出沸騰的「膽汁」,行成一條巨大的彩虹。幾分鍾後,機上人員從20公里外看到一個擎天蘑菇煙雲,吞沒了整個長崎城。斯韋尼下令趕緊拍下這罕見的場景。
當長崎蘑菇煙雲以驚人的速度從7000米升到14000米高空時,斯韋尼上校向提尼安基地發出報告:「襲擊長崎,效果良好」。返航途中,由於與提尼安基地失去通訊聯系,加之飛機燃料不足,斯韋尼駕機在沖繩美軍機場緊急著陸。
美國原子彈突襲廣島和長崎造成了巨大的毀傷。廣島市區80%的建築化為灰燼,64000人喪生,72000人受傷,傷亡總人數佔全市總人口的53%。長崎市60%的建築物被摧毀,傷亡86000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7%。
1945年8月15日,在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第6天,日本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降下帷幕。
戰後,日本對這次遭受原子彈的襲擊耿耿於懷,稱自己是原子彈的受害者,廣島、長崎為這場戰爭中不幸的城市。可是日本不應忘記,世界上還有更不幸的城市——南京,獸性大發的日本兵使這座無辜的城市血流成河,嗚咽揚子江為30萬白骨招魂。日本不應忘記,世界上還有更不幸的國家——中國,在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中,2000多萬中國人被日軍殺害,男人被拉到日本當勞工,女人被拉到兵營作軍妓,而這一切正是包括廣島、長崎在內的日本所為!

⑷ 原子彈最早是哪一年製造出來的

1945年由美國製造成功。

製造時間大事記:

1、1942年12月2日,在恩利克.費米的指導下,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實驗型原子反應堆,成功地進行可控的鏈式反應。

2、1943年春奧本海默領導的製造原子彈的工作,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實驗室開始。

3、1944年3月,橡樹嶺工廠生產第一批濃縮鈾235。

4、1945年7月12日,一顆實驗性原子彈開始最後裝配。

5、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片沙漠地帶爆炸(因試驗場名字,又叫三位一體爆炸。)試驗成功7月25日,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原子彈試爆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隨著蘇聯軍隊出兵我國東北,日本天皇於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4)德國什麼時候爆炸出原子彈擴展閱讀

參與製造的科學家相關內容介紹:

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 ,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 。

「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團隊 ,1943年有4000名科學家進駐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 ,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波爾、費曼、馮·諾依曼等大師級物理學家皆在其內 ,開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 。

泰勒因執意研究「超級炸彈」,跟奧本海默起了不少沖突,後來泰勒作證指控奧本海默同情共產黨,造成奧本海默處境的困難。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後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並發出耀目閃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狀雲。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國在太平洋蒂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朝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

⑸ 各國研發試爆原子彈的時間表

·1945年7月16日,美國研製的人類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

·1949年8月29日,蘇聯爆炸試驗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彈,成為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52年10月,英國在澳大利亞沿海的一艘船上試爆原子彈成功

·1960年2月13日,法國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64年中國擁有了核武器

·1986年以色列造出了原子彈

·2006年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朝鮮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⑹ 原子彈最初是由哪個國家製造出來的

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彈是美國製造的第一批3顆原子彈。它們出世之後,為保密起見分別取了綽號「瘦子」、「胖子」和「小男孩」。

1939年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緊張氣氛中,德國化學家哈恩等人發現,鈾原子核會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質量近乎相等的兩半,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一科學新發現提供了製造新式炸彈的可能性。以西拉德和費密為首的一批流亡在美國的歐洲科學家,很擔心希特勒會利用這一新發現來製造殺人武器。於是他們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簽署了一封信,提請美國政府注意這件事,並建議美國政府應支持鈾核裂變的研究,以免在這一領域中被法西斯德國領先。

在顧問的說服之下,羅斯福總統批准了一項大量撥款製造原子彈的絕密計劃,其代號叫「曼哈頓工程」。在製造頭一批原子彈的過程中,美國政府總共投資20億美元,先後動員了52萬人參加。裝配原子彈是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小鎮洛斯-阿拉莫斯中秘密進行的。領導這項工作的是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後被人稱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

1945年7月,綽號「瘦子」的原子彈試爆成功,其爆炸力超過了原先的設想,達到2萬噸TNT炸葯的當量。在剛接任不久的新總統杜魯門贊同下,美國軍方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其餘兩顆原子彈,使這兩個城市在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中變成廢墟。據事後統計,廣島市死亡78150人,受傷51400人;長崎市死亡23700人,受傷25000人。加上其他受害者,兩城傷亡總人數在445000人以上,真是一幕人間慘劇。

⑺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是在什麼時候

1945年7月16日在J·R·奧本海默博士領導下,美國成功實現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39年,物理學領域里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

⑻ 第一顆原子彈是怎麼出現的

1942年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1939年,物理學家西拉德等人獲悉納粹德國正在著手研製核武器,便立即致意美國總統羅斯福。1942年美國政府下令實施「曼哈頓計劃」,要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經過4年的日夜奮戰,美國終於在1945年研製成功了3顆原子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其巨大的破壞力震驚了全世界,這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核武器的誕生,自此世界各國開始了核軍備競賽,人類社會開始被籠罩在核威脅的陰影之下。

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了。一朵包含著烈焰的蘑菇雲,滾動著、咆哮著升上天空,幾分之一秒鍾內便升到1萬英尺的高度。在最初的比一千個太陽還亮的炫目閃光出現的一瞬間,死一般的沉寂籠罩著大地,連長在沙地上的荒野植物也驚呆了,一動也不動。接著,迅雷不及掩耳的沖擊波襲來,像狂風掀起一小片紙那樣,把地面上的東西掀翻;目睹這一景象的人,都有天崩地裂和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緊接著,從寂靜中發出可怕而低沉的轟鳴,像最沉重的雷聲滾滾而來,在群山中回盪震響,地動山搖,方圓200公里以內,都能聽到核爆炸的巨大響聲。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核惡魔出世時的情景。原子彈的出世,拉開了核軍備競賽的序幕,紿人類帶來了巨大威脅。然而,製造出聞所未聞的核妖怪,不失為20世紀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甚至可以說是科技史上悲壯的一幕。

1942年8月,美國政府決定動員15萬科技人員,耗資20億美元,趕在納粹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這就是著名的「曼哈頓計劃」。由陸軍工程兵團建設部副主任格羅夫斯准將領導實施。

50萬人(其中15萬科技人員)日夜奮戰了4年時間,耗資220億美元,消耗全國1/3的電力,終於在1945年7月15日,製造出兩種類型的3顆原子彈。

倒數計時繼續在進行著,5點25分,一支綠色的火箭升空了,這個信號引起了大本營警笛的一聲短鳴。

兩分鍾前的預警火箭嘶嘶作響了。大本營警笛一聲長鳴,發出了信號。一分鍾前的預警火箭在5點29分點燃了。

5時29分45秒,點火的線路合攏了;X—單元放電了;起爆器在32個起爆點上,同時點燃了B組合的透鏡型外殼;爆炸波各自暴增起來,碰到了「巴拉托爾」裡面的物質,慢了下來,捲曲起來,裡面翻到外面來了,合並成為一種共同的內驅動的球體;球形的爆炸波穿入堅實的B組合的第二層外殼,並加速撞擊了密集鈾反射器的壁,變成一個震動波並壓擠、液化而穿了過去;擊中了鈈彈芯的鎳鈹層,又壓擠,小球體縮小了,向內塌陷,變成了像眼球似的;震波到達了中心的小小引爆器,在它的設計不規則的內部旋轉來攪拌鈹及釙的。粒子把中子從稀少的鈹原子中打出來:1個,2個,7個,9個,有這么多的中子鑽進圍繞的鈈而啟動了鏈式反應。然後裂變成倍地增加它的異常龐大的能量釋放,在百萬分之一秒內產生裂變,溫度達幾千萬度,壓力達幾百萬磅。

然後是膨脹,輻射向外泄漏。鏈式反應所釋放的耀眼的能量是非常熾熱的,在它冷卻到50萬度時,約在萬分之一秒的時間,產生一個震動波,並從中心最熱的地方向外傳播,震動波隨著輻射增多而緩慢地增長著。

爆炸瞬間,原子彈產生明亮的閃光,照亮了附近的山脈,萬里晴空,蘑菇雲騰空而起,鋼塔被氣化成一堆扭曲的廢物落在塔座腳下。投影點周圍700米內的沙漠表面,燒化成玻璃體,綠色透明像翡翠一樣,年輕的物理學家安德森用杯子收集了碎片,他以後做的放射化學測量事實是1.86萬噸梯恩梯爆炸強度,是預期的4倍。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它標志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進入一個新階段。

⑼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年是什麼時候

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
1939年,物理學領域里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二戰前夕,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推舉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加強利用核裂變過程來製造超級炸彈。羅斯福總統採納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員會。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加速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葯。原子彈問世是本世紀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項重大科技成就,由此,人類進入了核時代。

閱讀全文

與德國什麼時候爆炸出原子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