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哪些東西發達

德國的哪些東西發達

發布時間:2022-06-10 21:25:43

A. 德國有什麼好物

現在的人都很喜歡去旅遊,很多人想必都是已經遊玩過中國了,所以很多人就會把目標選在我國以外的國家,當然了,出去遊玩就免不了要帶一些東西給親朋好友啦,一起分享一下自己出去遊玩的喜悅,那麼要是去德國遊玩的話,有什麼東西是值得我們帶給親朋好友的呢?德國有哪些好物呢?

第一個就是名牌手錶之類的,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很嚴謹的國家,在製造手錶這一方面也是非常充分地表現出了自己認真的態度,這些手錶很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買回去送個長輩或者是領導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就像天梭自動表和浪琴手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在德國買肯定能夠買到正品,價格也會比代購來的便宜很多。

就說這幾個吧,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有其他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裡面一起探討啊,非常感謝大家的瀏覽。

B. 為什麼德國能成為歐洲經濟最好的國家

德國能成為歐洲經濟最好的國家,他本身就是民族的向心力非常好,他只有一個民族,而且很團結,非常的執著,他們生產的東西都是質量很好的,所以他們的經濟也是在全球來說也是非常好。

C. 德國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有什麼

1、足球:德國國家隊被譽為世界上最有名及最成功的國家足球隊之一,德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包攬男、女足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2、汽車:德國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汽車工業,誕生了奧迪,寶馬,保時捷,大眾,賓士等世界上著名的汽車品牌

3、啤酒: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成為了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

D. 德國輕工業發達嗎

德國輕工業發達。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最大經濟體,歐洲四大經濟體之首,也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申根協定、七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

德國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空客公司的三個客機總裝中心之一)、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2018年工業企業(不含建築業)總產值8742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8%。2018年工業就業人數(不含建築業)833.5萬,占國內總就業人數(4620萬)的18%。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E. 德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德國人普遍非常友善、英語很好,交流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且他們的熱情是剛剛好的,不會像南歐人那樣熱情到你有點不好意思。
2.如果在義大利、法國問路買車票,當地人會balabala地拉著你講上四五分鍾最後你還是找不到。而德國人則會告訴你第幾個路口、多少米、轉哪邊,非常的精確。
3.不過有些德國人也會比較傲慢,這個我覺得跟受教育程度有關,英語好的一般比較願意跟外國人交流。
4.對中國人並不會有太大興趣,在旅途上的歐洲人、美國人、紐西蘭和澳洲人都對中國比較感興趣,很喜歡問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問題。但是德國人對我們則是不太感興趣。
5.德國的男生好看的真不多,反而年輕的女孩普遍長得不錯,很修長苗條,不過我只去了東德部分,可能有些偏頗。
6.德國的旅遊規劃做得無與倫比,遊客可以得到事無巨細的幫助,公共交通與西歐其他國家相比比較便宜,旅遊景點很多是免費或者低價開放的,無論交通或者博物館都有很人性化和劃算的通票。
7.食物跟東北的很相像,喜歡燉肉、土豆、大酸菜。還有無處不在的肉腸。但身材高大的德國人食量沒有想像的大。
8.非常善於陳列和博物,柏林據說有300個博物館,藏品非常豐富。全部博物館都免費開放給歐盟成員的青年人(26歲以下)。
9.珍惜歷史,善於反省,在柏林市中心就有紀念當年被他們屠殺的猶太人的紀念碑群。國會免費開放給遊客參觀,寓意人民和陽光監察政府。即使是他們所不齒的東德政府和蘇聯人的東西,很多都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放進博物館警示後世。
10.城市的綠地面積都非常多,德累斯頓的綠地佔城市面積的30%。人們喜歡在環境優美的地方休憩,喜好戶外活動,不像南歐人都把世界花在咖啡座上

F. 為什麼德國的工業如此強大

現在,提起德國的工業實力,在地球上絕對是響當當的,「德國製造」更是頂級的技術和質量的代名詞。德國工業並非天生牛逼,「德國製造」也並非天生高貴。德國開展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英、法兩國晚了30多年。由於長期分裂,德工業化進程充滿坎坷。1871年統一後,德國內百廢待興,世界市場也基本被瓜分完畢。

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工業是如何成長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今天,小編就邀請了幾位網友各抒己見,分析分析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大家若有其他觀點,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討論。

1

網友幸福地帶2:

德國的工業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因為德國的管理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世界新工業的起源在英國,法國緊隨之。當德國發展自己落後於英法時,心理十分著急,於是發展本國新工業。由於新工業需要技術與技術研發,而德國一無所有。他們為了走捷徑,派出了許多人出去偷取英法技術,這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間諜。

在同時也開始學習科技研究開發,重視人才陪養,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很快就有了快速發展,並在許多管理等方面領先於世界。所以在一二次世界大戰前都已經有很先進的工業了,這樣的工業大國發展了上百年的,其許多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強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2

網友YF永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滅的計劃。根據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業計劃」,即所謂摩根索計劃,德國工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鋼產量為1938年的1/4,即從2200萬噸降到580萬噸,化學工業和重型機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車床降到1/10,汽車降到1/5,紡織工業降到l/2,只有傢具、玻璃、自行車等民用工業不受限制。但是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聯邦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過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業生產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一躍而起,卻是有著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原因何在?

一、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下來,這是戰後西德工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對於盟軍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次更新技術的機遇。削弱軍事力量遠比削弱工業力量對他們來得有利。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亨利·摩根索在《德國是我們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科倫的福特工廠和科倫大教堂一樣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魯塞海姆汽車廠、霍斯特聯合化工廠、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克冶金聯合工廠都沒有遭到破壞。魯爾和薩爾兩地的化學工業雖遭到破壞,但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都可以恢復生產。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於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佔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並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佔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後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幹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於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食品,很少用於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後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於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於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佔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於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佔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佔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後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於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佔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佔66%,基礎設施生產佔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於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佔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後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後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佔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於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願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葯,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萬噸。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後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後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於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後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3

網友袁飛2:

工業化的國家很多,而德國特別強大,原因有二,一是國家層面的科技水平發達;二是國民特性自覺到刻版的程度。德國不準隨意砍伐樹木,二戰末,德國戰敗,無人管理,人們仍然只會撿拾掉地的枯枝;而薩達姆死後的伊拉克,博物館都被搶劫,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4

網友佛緣之Y佛緣:

國家如果發展的強大是和國民的道德素養有很大的關系的,並不是說你有錢了國家就強大了,德國就非常注重這些在道德修養教育的同時發展經濟,讓德國的整體發展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在這個國家你乾的任何工作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尤其是工業發展,並不是說你能設計幾個數據工業就強大了,這裡麵包括的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甚至是比設計者的成績都要大,這是一個國家整體性的東西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大家把德國和我們的國家在各個方面對比一下尤其是在尊重人這一個問題上看看兩個國家的態度就能的到一個比較。

5

網友真誠地看著你:

趕上了三次工業革命,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當年的列強工業都很強,不僅僅是德國。要說強,殖民地比德國多很多的英法依靠對殖民地的血腥掠奪,資本比德國雄厚,工業也比德國強一些,而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破壞的美國才是最強。

6

網友縹緲孤鴻影45:

問題太多,簡略回答,德國是個專注力很強的民族,有很強的紀律性,這兩樣結合起來正適合興辦工廠,法國散,英國懶,俄羅斯比較落後,在辦工業方面皆不及德國,無論技術之精,管理,鑽研創新皆冠於歐洲,又是歐洲最認真做事的民族,故工業強大,缺點是過於專注於點,而失於研究面,因而缺少戰略觀,故才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失敗。

7

網友漢陽老王:

這是相對而言的。二戰前德國被制裁,?怨?宋?松?嬡?Ψ⒄埂6?戰期間德國人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二戰後德國人迅速取得了歐美的諒解,接助戰後經濟發展期發展狀大了自己。當前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十分強大。門類齊全,體系完整,這是十分難得的。德國再強,他只是一個中等國家。

8

網友趙曉路1:

一、德國的科技發達,從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德國的工業迅速崛起,超過英法,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19世紀末~一戰前)。

二、資本雄厚,負債少。

三、德國的教育發達,重視人才培養,國民素質高(這一點是關鍵)。

四、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高度發達(重工業發展的基礎)。

五、歐盟整體的促進。

六、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

9

小編:

聽完以上各位網友的觀點,您心目中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小編,立即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知乎,機床商務網小編整理)

G. 德國有哪些東西是舉世聞名的

--庫爾菲斯滕大街
中央火車站一帶的前西德繁榮大道庫爾菲斯滕大街是柏林的商業和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和商店林立,極為熱鬧。中央火車站外是柏林動植物公園。

--菩提樹大街
是以往東柏林最著名的大街,由勃蘭登堡門沿大道東走至亞歷山大廣場,全長1.5公里,街道兩旁全是古典建築物,如洪堡大學、德國國會大廈、德國歷史博物館和聖母教堂等。

--勃蘭登堡門
位於柏林中心區,為慶祝普魯士王朝經過多年戰爭,終獲得德意志聯邦國統一而興建,是國家統一的標記。東、西德分裂時期,所築起的柏林圍牆便是以這里為起點,是那時進出東、西柏林的通道,如今東、西德合並,它自然成為了國家統一的最重要標記,勃蘭登堡門本身也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門上雕塑著4匹駿馬,駿馬拉著兩輛戰車,車上站著勝利女神,栩栩如生。

--蘇兵紀念碑
位於勃蘭登堡門前的大道上,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攻入柏林,這是為紀念第一個蘇兵進入勃蘭登堡門而建的。

--波茨坦廣場
二次大戰前這里是全歐洲最熱鬧的大型廣場之一,後來東、西柏林被分隔,這一帶亦被分隔了。統一後,這一帶又成為了首都的新發展中心,漸漸、恢復昔日的繁榮。

慕尼黑

德國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大都市氣息十分濃厚,每年9月底至10月間舉行的啤酒節狂歡豪飲,至今已成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盛事,每年都吸引大批遊人涌至。

--馬利安廣場
位於市中心,四周古雅建築物林立,是市內居民和遊客休憩的中心點,不時會有街頭藝人在這里表演。

--新市政廳
位於馬利安廣場一帶,建於1909年,屬歌德式設計,外型古典,鍾樓上有活動音樂木偶,每天上午11:00後,會定時報時和表演,大批遊客會聞風而至,在那裡等候。
--聖母大教堂
位於馬利安廣場一帶,建於1488年,是慕尼黑重要的標志之一。歌德式設計的教堂共有兩座分別高99英尺及100英尺的塔樓。內部異常宏偉,歷代主教和王爵的陵寢也置於其內。遊人可登上南塔眺望,慕尼黑的市容一覽無余。

--皇宮
位於麥士瑟廣場之上,那是一整列建於16世紀至19世紀的皇宮建築,包括有主宮殿、馬克西米宮、節日大廳、皇宮博物館、珍寶館、埃及藝術館、州立貨幣收藏館等10個展館,展出1250多件皇室成員的珠寶首飾,極近華麗。

--奧林匹克公園
1972年奧運會的舉行場地,現改成公園,其內的體操館、游泳館、足球場館等,均以高科技的鋼纜和玻璃纖維製成,今日看來依然覺得前衛,當年就更可想而知了。另還有百多公尺高的高塔,遊人可登臨其上,鳥瞰全市景色。

--寶馬車博物館
位於奧林匹克公園隔鄰,是德國著名的寶馬車廠總部,設有一個博物館,展示歷年來寶馬車廠的汽車發展史,以及各款古典和前衛汽車,並在現今的環境展出,有影像、聲控和機械臂的示範等。

--二次世界大戰集中營
位於慕尼黑郊區,是當年希特勒囚禁大量猶太人的集中營。原來的建設已大多被毀,只剩下外牆、大閘和火葬場,現時供人參觀的兩座營房皆為後來重建的,內部陳列了不少當年的珍貴圖片,展示了當年猶太人的受虐情況,令人不忍卒睹。場外操場上還有一個狀似骷髏骨組成的大型雕塑。

--水晶宮
位於市北,始建於1664年,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夏季離宮,宮殿以一塊塊方形結構連接而成,包括主皇宮、畫廊及博物館,並有[中國之閣],陳列了不少來自中國的珍貴瓷器,以及一個路易一世籌建的[美女畫廊],共有36幅美女肖像,美艷動人。外圍有花園園林和噴泉,布置得十分精緻。

--新天鵝堡
在富辛市郊5公里的斯華根小鎮,建於1886年至1892年間,是巴伐利亞過往洛域二世的堡壘,建於半山腰之上,遙望透徹如鏡的霍更絲湖,明凈如一個天鵝湖,其外牆全以白色大理石建造,仿似童話世界中的堡壘,美國迪斯尼樂園的堡壘即依此設計。內部有不少廳房,包括殿堂、教堂、圖書館、造幣廠、室內瀑布、人造洞穴,花園,其中有不少是為了欣賞歌劇而設的。

--舊天鵝湖
位於新天鵝湖不遠處,建於1886年,呈黃色,也是洛域二世的堡壘,但沒有新天鵝堡漂亮和有名。

漢堡

漢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國際大城市,既繁華現代,又有鄉村的景色和氣息,是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

說漢堡是一個水上之城,一點也不誇張。旅遊者們來到這里,彷彿置身於義大利的威尼斯或是荷蘭首府阿姆斯特丹。而事實上漢堡的橋可比威尼斯多!這里河岔縱橫,蜿蜒不絕。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坐上搖椅,穿梭於連綿的波光中,也穿梭於漢堡的歷史和現實:倉儲之城的古風,漢堡港的繁忙,聖保利泊橋的纏綿和Blankness的悠閑,無不使人留連忘返。

法蘭克福

坐落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德國的金融中心、博覽會城市和通向世界的空中門戶及交通樞紐。同德國的其它城市相比,法蘭克福更具有國際大都會的氣派。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法蘭克福市的銀行區摩天建築群鱗次櫛比,令人目不暇接。

法蘭克福不僅是世界的一個金融中心,同時它又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傳統的著名的博覽會城市。每年要舉辦約15次大型國際博覽會,如每年春夏兩季舉行的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兩年一度的國?quot;衛生、取暖、空調"專業博覽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專業博覽會;汽車展覽會;圖書展覽會;烹飪技術展覽會。

--羅馬廣場
位於市中心的廣場,是法蘭克福現代化是市容中,唯一保持中古風貌的地區,附近有不少古典建築。包括舊市政廳,建於15世紀,是一座氣派雄偉的歌德式建築,其階梯狀的人字形屋頂,別具特色,內部掛滿了歷代帝王的肖像畫;帝國大教堂,曾是羅馬帝國國王加冕的聖地;另有巴特羅繆教堂,是法蘭克福一座標志性的教堂,已有600多年歷史,教堂的尖塔高100公尺,十分雄偉,可登上塔頂極目四方;並有羅馬廳和聖古拉舊教堂等。

--歌德故居
位於市中心,德國近代著名詩人及劇作家歌德於1749年在這里出生,其內展出了不少詩人用過的物品,如詩人親筆撰寫的文章手稿等。樓下有廚房用具、傢具、工作室等;2樓是大廳和琴房;3樓是歌德的出生地,有房間、衣櫃等;4樓是歌德的書房,名為[詩人坊],他就在這里完成他的《浮士德》和《少年維特的煩惱》等著名作品。

海德堡

德國西南部小城,毗鄰萊茵河的支流尼卡河,是德國著名的大學城,氣氛寧靜,曾造就歌德等偉大詩人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有種隔絕煩囂的文化氣息。

--海德堡城堡
位於市東面的山崗之上,尼卡河畔,建於13世紀,是市內最重要的觀光點。全座古堡以紅磚築成,包含歌德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三種建築風格,宏偉非常。城堡包含有防禦城牆、寢宮、宮室,陳列了不少古物,其中大桶堂陳列了世界上最大,容量達221276公升的大酒桶,遊人登臨古堡,可以俯瞰海德堡河岸兩旁的古雅景色,令人心醉。

--海德堡大學
建於1386年的海德堡大學是全市的靈魂,大學廣場一帶,有不少建於18世紀的古典大學建築物,並有一所以前用來囚禁犯規學生的學生監獄。徜徉於古建築群中,有一種走進中世紀文化殿堂的感受。

--哲學家之路
從市集廣場經過古橋到尼卡河另一邊的北岸山丘,山上有一條長長的散步小徑,景色異常優美,當年海德堡大學不少成名的學者均曾在這里散步,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任教其間,就常和同事、朋友來這里散步,探討學術問題,名副其實是一條哲學之路。

波恩

波恩是展開在萊茵河畔的一片朴實無華的大學城,規模不大,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臨時首都發展非常快。不過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把波恩定義為貝多芬的出生之地,聽起來會更順耳一些吧。

--貝多芬故居紀念館
貝多芬的故居位於火車站不遠處的波恩街20號,公元1770年,著名音樂巨匠貝多芬就在這里出生,3層高的紀念館展出了音樂大師的家史、教堂洗禮證書、半身像、用過的物品、鋼琴、樂譜手稿和紀念品等。

科隆

位於德國西部,萊茵河中游左岸,是德國著名的海港,其歷史悠久,於公元前38年為羅馬人所建,現在卻是一個充滿朝氣的現代化都市。

--科隆大教堂
位於科隆火車站旁,是科隆最重要的標志,舉世聞名,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建築宏偉異常,市內差不多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它。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後來停建,至1880年才告完成,屬歌德式建築,最突出的標記是其雙塔式建築,高約157公尺;黝黑色的牆身滿是精緻的雕塑,使它顯得充滿特色。內部有高聳精緻的拱廊性屋頂,高大石柱、彩窗、壁畫、雕塑等,美輪美奐。遊人可登臨97公尺高的瞭望台俯瞰科隆市。另外,教堂前的大廣場如今成了咖啡座林立、街頭藝人聚集的熱鬧地方。

--羅馬德國博物館
位於教堂的南側,陳列了1世紀至5世紀羅馬時期的各式工藝品和出土文物,還有油畫和現代畫及紀念碑等展品。其中還包括描繪希臘酒神的馬賽克瓷磚地板,面積達74平方公尺,相當壯觀,被視為是曠世傑作。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哪些東西發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