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在德國有多少中國人

在德國有多少中國人

發布時間:2022-01-19 08:44:01

⑴ 一個中國人在德國一個月普通工資(不是打工)有多少(稅後)

看是否正式合約工,全職還是兼職。
全職,正式合約工的話,一個月應該在3000美金左右,每年工資都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再加上崗位晉升,三年以後可以有5000美金每月。

⑵ 很多中國人到德國後失去的七個中國習慣,是哪七個

手機支付、隨地打車、周末逛街、隨意下載視頻、對孩子過度關心、找物業、聚餐。德國是一個喜歡現金支付的國家,在德國移動支付的人群只有不到20%,有很多地方不僅僅不支持移動支付,還拒絕顧客使用信用卡。因為在德國人看來,透支是一種非常令人厭惡的事情,他們討厭負債,而現金則會加重人們對財物的管理,使得人們不會輕易地陷入負債中。

周末的時候想要和朋友一起出去逛街放鬆一下?在德國不行,因為周末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不營業。要購物,就只能周六,周日不提供服務,周日是全民休息的時間。也就是說周日的時候如果想要玩樂,就只能夠自己去想辦法找樂子了。綜合而言,中國和德國的社會情況不太一樣,在兩個國家生活需要解決很大一部分生活方面的習慣,如果不提前做好心理准備的話,很難接受德國的社會規則,從而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巨大的麻煩。

⑶ 有誰知道在德國的知名華人或者在中國的德國人

關愚謙先生,北京人,1931年生於廣州,長於上海,現居於德國漢堡和上海兩地。關先生為名將關天培之後。父親和周恩來同為留法同學。年輕時做過俄文翻譯,在外事部門工作,多次有機會見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被發配到青海勞動改造五年。文革時利用職便逃亡埃及開羅,最後輾轉至德國。1972年獲德國漢堡大學語言學碩士學位,197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當年開始在漢堡大學任教至退休。關先生還同時兼任中國浙江大學教授、歐洲華人學會理事長以及香港《信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專欄作家,迄今出版著作十多部。曾多次接受媒體專訪,如,人民網強國論壇,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等。

關夫人Petra Häring-Kuan, 生於 1950, 於1970 在漢堡認識了關先生。之後她放棄了學醫的打算轉而學習漢學,對中國文學和中醫都有深入的研究。今天她和關先生一起在上海和漢堡兩地從事寫作和翻譯工作。

他們主要作品:

關愚謙自傳《 浪:一個「叛國者」的人生傳奇》,德文版Mein Leben unter zwei Himmeln. Eine Lebensgeschichte zwischen Shanghai und Hamburg(Scherz Verlag 2001)

Petra Häring-Kuan,Meine chinesische Familie. Dreißig Jahre Wandel in China (Scherz Verlag 2004),小說Chinesisch für Anfänger (Fischer Verlag 2007)

合著:Eine Gebrauchsanweisung für das Reich der Mitte (Fischer Verlag 2006)

⑷ 在德國的中國人有多少

據《歐覽》 報道,目前在德中國人總共356984人。

⑸ 幾個中國人在德國的生活

這個劇情好像很多都是

太難想起來了

⑹ 在德國的華人還是少啊

個人覺得在德的華人數量已經不少了,在城市裡經常能遇到……德國給本國公民的福利很好,但德國不是移民國家,很多福利華人是享受不到的

⑺ 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在德國

沒統計過。

⑻ 中國人-德國

不好說,看個人能力。
大城市雖然機會多,但競爭激烈,粥少僧多。
小城市雖說機會少,但你的能力強,反倒發展潛力大。
身邊有個例子,一個在兩萬人的小鎮開了一家咨詢公司的小姑娘,本來生意不是很好,但是鎮政府急需一個中文翻譯就找到她,她作為隨行翻譯去了中國一趟,結果她現在是和她所在鎮和中國結下姊妹城市的駐德國辦事處負責人。
說到底,還是看個人。
祝成功!

⑼ 近些年去過德國的朋友請告訴我一下,中國人在德國受歧視嗎受歡迎嗎

中國人在德國這些年,就象非洲人在中國的待遇差不多,但通過奧運,中國國力提升.基本上消除了歧視.
1:
在德國這個非移民國家,許多城鎮幾乎還是清一色的白種人,即使在柏林這個所謂「歐洲最多元化」的大都市,亞裔也並不是那麼常見。在街上和地鐵車廂里,我經常見到金發碧眼的女士先生,暗暗地或毫不掩飾地打量我的東方面孔。

聖誕節假期里,我去德國南方看望我姑姑。她在德國已經定居十多年,在以保守著稱的巴伐利亞州一個小鎮上當醫生。談起在德國的感受,她說她一直未能感到被德國白人社會所接受——盡管他們一家都已入德國籍,兩個孩子都是班上的好學生,夫妻兩人各自有收入不錯的高技術職業。他們在德國算是相當不錯的中產階級了,但他們在與德國人的交往中,總感到自己被當成外國人。

我姑姑工作所在的那個巴伐利亞小鎮,只有她一個亞洲人。時不時就有病人在走廊里追上她,問她從哪裡來,更有一些德國人,看見亞洲面孔就認為他們從事的一定是「掃地」或「洗碗」這類不需要高文憑的服務性工作,他們大都難以置信,一名亞裔中年女性竟然能在德國當醫生。

有一次我姑父買東西的時候,碰見一個他們孩子同學的家長,拉起家常來。她問:「怎麼最近沒見到你太太?」姑父告訴她,她最近剛剛找到一份工作,但那家醫院離家較遠,所以一般周末才回家。

那位太太很驚訝:「她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工作?為什麼不在本鎮的醫院工作呢?那裡有許多空缺的職位呀。」這一下把姑父也說糊塗了:「她去問過,別人說沒有呀!」那位太太搖頭:「不,我知道,他們那裡需要很多清潔工!」

我姑父哭笑不得:「您誤會了,我的夫人是位醫生。」聽到這話,那位太太臉上露出驚異的表情。

「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多次了。」姑姑講起這事時有一絲憤慨,也有一絲無奈,「我剛到巴伐利亞那個小鎮時,在鎮上找住處,去一家德國人家裡看房子,是間地下室。那位太太說,租她的房子可以,但條件是一定要每個月把他們家所有的窗戶都擦一遍。我說,哪有這種事,我工作忙得要死,連自己家裡的窗戶都沒時間擦,哪有時間來擦你們家裡的窗戶?她就說:『你總有下班的時間吧,而且還有周末呀!』我說:『我每天早上從7點工作到深夜,周末回家和家人團聚,怎麼可能有時間?』」

這位夫人疑惑地問:「那你到底是在醫院做什麼工作?」姑姑說:「我在醫院做醫生呀!」這位夫人聽罷後退幾步,吃驚而抱歉地說:「哎呀,醫生女士,太對不起了,我還以為你的工作就是擦窗戶呢!」

聽到這些小故事,我也哭笑不得。這些事都不大,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也會帶給人很多煩惱。高歌
2:

德國有多少中國人?不知道。因為我沒有統計過,也沒有打聽過。反正生活在德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這感覺不會錯。

街上見到一位黃皮膚的路人,友好地笑一笑,說聲「您好!」如果對方回答「您好!」那他就是中國人。接下去便是相互提出的一連串問題:「哪裡來?」「住哪裡?」「干什麼?」這是中國獨有的問候方式,同德國人迥然不同。因為在他們看來,剛見面怎能這樣刨根究底地問呢?�

但中國人之間這樣一問,兩人的距離立即拉近了許多,頓時顯得親近起來。這也許同大家都是遊子有關。對於每一個生活在德國的中國人來說,都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見到同胞,一種親近感便油然而生。那些解放前到德國的、中間又極少有機會回家的人,這種親近感更加強烈。

在德國,我去過的中國飯店不少。經常會遇到店主得知我來自中國後親自來伴餐的。尤其在60年代的西德,幾乎沒有大陸派去的人,所以店主特別有興趣同我們攀談,了解祖國的變化情況。他們提起中國,喜歡用「祖國」這個詞,頗有神聖感。談得投機,飯後就堅決不肯收錢,弄得我十分狼狽。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德國的中國人也是有群的,粗略來分可以這樣說:第一群是解放前後到德國經商的,大部分開飯店,全家老小齊上陣。第二群是留學生,靠公費、獎學金或完全自費。第三群是官派人員,完全吃「皇糧」。

第一群人相對來說最富有,經過幾十年的經營,都小有家底,有的人飯店已開到好幾家。但他們的財產也是汗珠換來的,從牙縫中摳出來的。許多飯店老闆都向我談過他們當初幾塊或幾十塊美金闖德國的經歷,他們一年365天沒有一天休息,每天都要忙到半夜飯店關門。德國社會風行度假,但他們中許多人不知度假是何味。這群人在德國居住時間最長,因而對國內情況最隔膜,也最希望了解。

第二群人年紀最輕,但文化層次高,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既了解中國的國情,又了解德國的社會。德國官方對他們十分重視,因為他們學成回國,必將在國內重要崗位上工作。如果說德國要在中國培養「親德派」的話,那麼就在他們身上。他們尚處於學習創業階段,所以經濟狀態不十分好。

第三群人是臨時在德國工作,但循環重復,加起來在德國也呆了大半輩子,遠離家庭親人,生活上有苦衷,而且經濟條件是三群人中最差的。一名一級大使的月工資還不及留學生每月的打工收入,遠遠夠不上美國大使館最低一級外交官的待遇。但是他們兢兢業業,處處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記住自己是新中國的代表。

這三群人的社會背景、歷史淵源、文化層次、年齡狀況迥然不同。但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共同點,即他們都有一顆永遠的中國心。中國,對他們有磁鐵般的吸引力。他們漂泊海外,成家立業,甚至度過了自己生命的大部時間,但他們的根始終在中國,始終想著中國。在國內生活,這種感受也許並不強烈,但在國外呆得愈久,這種感受就愈強烈。這方面有許多例子。

60年代,中蘇邊境發生珍寶島事件,形勢十分緊張。一名經商的華僑千里迢迢趕到使館,從懷中取出一架他自己珍藏多年的德國蔡司廠出品的10倍望遠鏡,要捐獻給前方將士,以盡自己一份微薄的保衛祖國之力。一名看似整天只忙碌自己生意的華人,原來也時刻關心著祖國的安危。

70年代,我去西柏林康德大街的一家中國飯館用餐,年已古稀的店主得知我來自北京,主動過來攀談,說出了他的一番心事:他1949年前就來到德國,開飯店事業有成,娶了德國妻子,生有兩子,分別攻讀醫學和法律,現在已成家立業,生活富裕。在這樣一個看來十分滿意的環境中,他竟然越來越不滿意,已經生活了幾十年的德國,對他來說仍然是異國他鄉。他懷念自己的家鄉,很希望回大陸去度過自己的晚年。看來,中華民族確是一個十分難於同化的民族。

80年代,我參加了幾次中國留德學生座談會。與會者有公派的、自費的、拿德國獎學金的,其中不管被認為是「滯留不歸」或是在德國「賺錢」的,但會上共同的心聲是:讓中國強盛起來。他們的發言,令我感動不已。有人獲悉了一項新技術,他馬上就會想到:中國有沒有?有人在研究一個新課題,他也會想到:不知道國內是否也在研究?一位女學生甚至頗為天真地設想:他們可利用當地的設備和知識進行研究,然後把一系列數據帶回國去供國內使用。總之,大家都覺得在國外學了那麼多,只有起了報效祖國的作用,心裡才算是落到了實處。

此後的一次談話更加深了我這種印象。那已是90年代的事了。對方是亞琛工大的博士生,應聘於大眾汽車公司工作,月薪約一萬馬克,開著一輛寶馬車。他深情地告訴我想回國去。他在德國幹了幾年的體會是:想賺錢容易,想幹事業難,還是回國去有施展餘地。我確實能理解他那種懷才不遇的心情。

我羅羅嗦嗦地舉出那麼多例子,只是想說明一種感受,一種接觸了許多生活在德國的華人之後得來的感受: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胸膛里都有一顆永不泯滅的中國心。

⑽ 移民到德國的中國人佔百分之幾

不可以的。德國不是移民國家,所以幾乎是只有在這邊工作了五年的人才可以拿到永久居留。而如果父母只能作為親屬來德探親,一次可以停留三個月,就運算元女拿到了德國國籍也是一樣。而且德國的探親簽證不像是北美或是澳洲,這邊是不可以在德國延簽的,如果想繼續在德國,只能回去重新辦一次。

閱讀全文

與在德國有多少中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1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08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7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0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3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2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4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0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7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58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39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1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1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2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5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2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5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6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1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