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二戰中的 德國 閃電戰
二戰德國閃電戰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國運用」閃電戰」的手段, 發動了侵略波蘭的戰爭.僅10 多天時間, 就使波軍全線潰敗, 27 天後首都陷落, 國家滅亡.這是希特勒」閃電戰」在戰爭中的首次使用並獲得成功.從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
1939 年8 月31 日晚, 一批身穿波蘭軍服的德國黨衛隊隊員, 」襲擊」並」佔領」了緊靠波蘭邊境的一個德國城市格利維策.他們炸毀了一座橋梁, 在該城的電台, 用波蘭話辱罵德國, 並丟下幾具身穿波蘭軍服的德國囚犯的屍體.當晚, 德國所有電台都廣播了所謂德國遭到了波蘭的突然襲擊的消息, 在國際上製造了發動侵波戰爭的借口.
9 月1 日凌晨, 德軍分三路向波蘭發動了大舉進攻.德國空軍在第一天就襲擊了波蘭21 個機場, 一周內, 波境內所有的50 多個機場全都遭到猛烈轟擊, 波軍飛機大部分被摧毀.同時, 波蘭的戰略中心、交通樞紐和指揮機構也都遭到轟擊, 30 多個城市發生大火.德國裝甲坦克部隊在空中掩護下迅速突破了波軍防線.停泊在波軍港口正進行」友好訪問」的德國軍艦.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潛伏在波蘭境內的大批德國特務, 有的冒充波軍混入邊境奪取軍事要地, 有的散布謠言蠱惑人心, 有的進行破壞和恐怖活動.
波蘭方面對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幾乎毫無准備, 對德軍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閃擊戰術茫然無知, 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動.波軍竟似騎兵去對付德軍的坦克, 用長矛和刀劍向戰車沖鋒, 結果遭受了極大的失敗.英國的軍事評論家利德爾·哈特對此評論說: 在這一點上, 波蘭的軍事思想落後了80年.
『貳』 德國發動的閃擊戰有哪些
上面那位!慕尼黑本來就是德國城市,好不?
閃擊波蘭
閃擊丹麥
傘兵突襲挪威
閃擊荷、比、盧
繞過馬奇諾防線,突襲法國
550萬大軍兵分三路突襲蘇聯(代號:巴巴羅沙)
『叄』 納粹德國採用閃電戰佔領了哪些國家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軍事家打造的閃擊戰,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閃擊戰確實曾輝煌一時,堪稱戰爭史的一大經典。閃擊戰挾最新高技術兵器以最小的損失,突然、迅速地達成戰爭目的,其理論魅力至今依然不減。研究「信息+閃擊戰」可能演變的「信息化閃擊戰」,利於我們在未來戰爭中防範新的閃擊戰,並在作戰中尋找更多的制勝之機。
『肆』 希特勒的閃電戰 主要實例是哪次戰役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國運用"閃電戰"的手段, 發動了侵略波蘭的戰爭.僅10 多天時間, 就使波軍全線潰敗, 27 天後首都陷落, 國家滅亡.這是希特勒"閃電戰"在戰爭中的首次使用並獲得成功.1940年4月9日,德軍突突襲丹麥,丹麥不戰而降;同日德國海軍襲擊挪威主要港口,挪威海軍和海岸炮兵英勇抵抗,重創德艦隊,但德軍空降部隊佔領了挪威首都,4月14日英軍在挪威登陸,6月10日挪威被佔領。
5月10日,德軍對荷、比、盧和法國北部發動閃電進攻,同日英法聯軍進入比利時,德軍裝甲部隊從阿登山區突入聯軍縱深,聯軍潰退,14日荷蘭投降,28日比利時投降,盧森堡不戰而降。英法聯軍敗退到敦克爾克,僥幸逃脫。6月6日,德國對法國發動總攻,法軍迅速被打垮,德軍進至巴黎,6月11日義大利對法宣戰,22日法國投降。
1941年6月22日,德軍不宣而戰對蘇聯發動大規模突襲,德軍首先轟炸蘇聯機場擊毀蘇軍飛機上千架,繼而奪取制空權,在空軍的支援下,德軍迅速突入蘇聯境內500~600公里,蘇軍損失30多萬人。
『伍』 德軍對荷、比發動「閃電戰的情形是怎樣的
1940年5月10日,正當納粹不斷拓寬其破壞性入侵的道路之時,上百架德國飛機今晨猛然襲擊了比利時和荷蘭的城市和機場,為陸軍的入侵開辟道路。在荷蘭,德軍顯示了「閃電戰」的威力。阿姆斯特丹市內和周圍多數主要機場,在黎明前突如其來的驚駭中,受到猛烈的炮擊。德國傘兵,其中一些穿著荷蘭軍服在陸軍快速越過荷蘭邊界的同時,從天而降。突然襲擊並沒有使荷蘭感到特別意外,一個星期來,這個國家一直在准備抗擊德國侵略。事實上,至少有6架德國飛機被高射炮擊落。然而,德軍強有力的、配合得當的閃電戰終使荷蘭陷入流血與恐怖之中。預期荷蘭政府不久將使用其獨特的防禦武器——水戰,即打開荷蘭特殊構造的防洪壩的閘門。不言而喻,荷蘭立即對德宣戰,女王威廉敏娜向公眾宣布:「在我們的國家,憑良心審慎地嚴守中立之後,……德國在未發出任何通諜的前提下,突然襲擊了我們的領土。」她號召人民拿起武器。「最大限度地保持發自良知的警惕和鎮定」。另一些德軍團以同樣的快速有效的方式越過比利時邊界。凌晨,納粹空軍在安特衛普、尼韋爾和布魯塞爾投下炸彈。傘兵在位於比利時防線北部的埃本,埃馬爾要塞著陸。正當守軍與德國傘兵部隊激戰之時,德國步兵卻實際上未受任何阻礙地在附近的阿爾貝特運河上湧入,安特衛普機場受到猛烈的轟炸,一直持續到天明。天亮時,機場上已有400名比利時人被炸死,附近居民房屋的火勢已難以控制,居民深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擔憂。比利時首相皮埃洛特和外交部長保羅·亨利·斯派克拜見了國王利奧波德。三位首腦發布了一道「國家緊急狀態」令,向柏林提出了抗議,並動員一切可能參戰的男子,他們相信法國和英國會提供幫助。可是據德國外交部長約希姆·馮·里賓特洛甫說,聯合入侵是為了保護低地國家免受盟軍進攻的危險。他說,英法兩國准備用低地國家作為入侵德國的墊腳石。他還聲稱:「盟軍正策劃襲擊德國領土。這一點是德國所不能容忍的。馮·里賓特洛甫還發表聲明說:「德國人民被強加於生與死的斗爭,政府不打算垂手等待英國和法國的進攻」。同盟各國政府不屑對上述謬論加以評論,把其視為納粹的宣傳。
『陸』 關於二戰德國閃電戰的簡介!!!!
二戰德軍閃電戰戰術簡介
古德里安,德軍裝甲兵總監,與隆美爾元帥. 曼斯泰因元帥並列為二戰德國三大軍事天才.也是提出並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至的裝甲兵將軍.他認為:在新的大戰中,裝甲集群應該成為一種首要的打擊力量.創辦獨立的裝甲兵團,使其在強大的空軍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快速穿過敵人防線,以提高部隊在戰場上的機動性,並在包圍敵軍時,俘獲大量軍用物資.閃電戰的目的在於滲透敵人防線,然後進行包夾,最後將敵軍盡殲或局部殲滅.它的致勝因素是奇襲.運動速度.來自地面與空中的震撼行動以及攻擊部隊擁有的主控權.在這個戰術下,所有指揮官都必須將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揮到極點.比如,一個德國裝甲師正朝著敵人推進.走在最前面的是偵察部隊,其主要任務是尋找敵軍陣地.這些偵察部隊在主要幹道上以裝甲車執行任務,在支線與小路上則以摩托車巡邏隊執勤.隨他們一起行動的有炮兵前進觀測官與空軍前進空中管制官,可以迅速召來地面與空中的火力支援,在發現敵軍並把敵情回報之後,偵察部隊要設法避開敵軍主陣地,盡可能快速朝前推進,以維持整個部隊前進的沖力.他們隨時與部隊指揮官的無線電通訊.部隊指揮官負責控制推進的速度,決定整個部隊是應該避過偵察部隊發現的敵軍陣地,還是攻擊這個陣地.指揮官的位置也在整個部隊的極前方,緊緊跟在前鋒的後面.如果,決定攻擊,他就可以通過無線電下達命令,攻擊部隊將立即脫離進軍路線,盡快集中,一盡可能強大的打擊力量集中打擊敵線一段狹窄的面.
攻擊的打擊重心,顯然就是指揮官心目中發動攻擊的最佳地點,而他要竭力集中兵力,務必使攻擊部隊以壓倒性兵力擊破這一點-正如古德里安所說:"要打就狠狠打垮他們,不痛不癢的幾下輕拍是不行的!".
這種先發制人的攻擊的目的在於把敵線打穿一個洞,一旦目的達到,裝甲師的另一支部隊就要迅速通過這個洞,避開敵軍主陣地,向前推進.這些就是閃電戰的空間與缺口戰術,目的是讓裝甲部隊深入敵線後方,以控制敵人的通訊線.同時,緊隨在完成突破的主力部隊後方的,是一些或許以機械化步兵為主的助攻部隊.他們的任務是掃盪任何敵軍的孤立殘部,並實施對缺口附近敵軍的側翼攻擊,確保敵線上這處已經處於打通的缺口的安全.這種攻擊的目的在於使這處缺口永久暢通.同時,進擊的矛頭仍然繼續推進.以近可能的包夾更多的德軍.對敵線滲透越快,越深,對敵人造成的恐懼和混亂也就越大.要旨在於強化勝利戰果.避開可能失敗的行動,放棄沒有把握的攻擊.把兵力抽調出來用於戰場上其他可能造出更大成果的地方.
這樣的作戰行動有很多必要條件,集體合作精神.良好的指揮與管制.精密的時間配合與不間斷的無線電通訊,同時在可能的狀況下,還要把握出奇制勝的機會.這種戰術不主張大舉調集兵力,不主張在發動攻擊前先實施冗長的炮轟,也不主張長時間的調兵譴將做攻擊准備,因為這些作法會使敵人獲得准備防禦事宜的時間.閃電戰講究以壓倒性兵力,事先毫無預警地突然攻擊一處狹窄正面的敵人陣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勢頃刻間將敵陣地擊為粉碎.
『柒』 請問二戰時期中國不是日本侵略的而是德國人侵略的話!那麼德國閃電戰能一下子拿下中國的那些城市嗎
拿不下。閃電戰補給靠什麼,1是後勤,2是就地掠奪,歐洲國家被德國打敗後大部分資源全被德軍吃掉了,從而更加壯大敢打蘇聯。來中國打閃擊戰?想太多。中國哪有資源讓他掠奪,這么大塊地,從東南西北哪個方向打過來都有戰略縱深,閃擊戰?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