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分裂時西柏林人怎麼去西德

德國分裂時西柏林人怎麼去西德

發布時間:2022-06-12 01:54:13

A. 在柏林牆沒倒的時候,為什麼東德的人們都跑向西德具體原因是什麼,那個時期東德政治出現了什麼狀況

經濟落後唄,東德是社會主義陣營人均GDP最高的地區,而即使是柏林牆倒下的20年後經濟學家評估東西德國的貧富平衡至少還需要30年,當時不是也有不少人跑到香港去嘛。實際上在60-70年代無論科技還是經濟美蘇雙方還是勢均力敵的,但是進入70年代後期蘇聯就顯出頹勢了,而蘇聯一開始還能通過輸血的方式穩定東德局勢,而到了蘇聯末期,連政府參加國際會議的旅館錢都付不起了根本無力維持控制自然人們都要跑向發達的地方了。

B. 德國二戰後首都柏林一分為二西德怎樣進入首都柏林

摘要 除了空中通道外,根據英美法三國和蘇聯的協議,蘇聯和東德必須為西德進入西柏林開設專門的陸路通道,包括公路和鐵路。

C. 關於柏林牆拆除東德人集體湧向西德的問題

這個問題要從德國被分區佔領開始說起。二戰後德國被四大國(開始是三大國後來美國和英國從自己的佔領地化出一部分給法國)佔領。後來很不幸美蘇爭霸開始,德國便先後成立了西德(聯邦德國)、東德(民主德國),從此德國分裂了。應該說東德的人逃跑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只不過這個時候淘跑主要不是政治原因,而是親情原因。
大家都知道德國的軍隊大部分都在東線打仗,被俘虜後就留在了東德。(對不起有事情走開,少後補充)所以,而且大家都知道德國早年的時候是西部城市及人口多,所以好多軍人是來自西部的,還有包括好多為軍事服務的人員也是來自西部的。於是在德國分裂並且成為敵對的兩方後這些人就都想偷著離開東德回到老家去。這是最開始的逃跑,為了防止這些人的逃跑,於是有了柏林牆的修建(因為你不能無緣無故把人家抓了)。
後來的逃離就有很多政治、經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問題了。二戰後在美國的幫助下西德的經濟發展很好,一度是資本主義國家中的老二(後被日本超過),因此東德的好多人都想去西德過好日子,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大力宣傳和幫助(就是通過西柏林把逃亡者運往西德)導致更多的混亂。對了,這里要說哈,在二戰後德國被分割佔領的同時也把柏林作為一個特例拿來分割佔領了,所以有東西柏林的說法。另外由於德國一向是資本主義國家,人們不太習慣於社會主義的很多東西,人們也想逃到西德去,這是政治原因。生活習慣是由於人跑的太多了,東德就想辦法不讓人們逃跑。先是修柏林牆,後是推行高壓政策,這些對於那些習慣於自由的西方人而言是不可以接受的,於是跑的人反而更多了。可以說蘇聯和東德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綜合來說,東德的人西逃這件事情對於一般人而言經濟和生活習慣比較多,而對於那些知識分子和其他高層人士來說的話他們更多的是由於政治原因了。說起來也不能怪他們,誰也不喜歡在高壓下生活,尤其是那些有才能的人。

D. 西柏林和西德之間的交通

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系,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見柏林空運事件,1949年5月)、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盡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處於西方三國軍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E. 德國二戰後首都柏林一分為二西德怎樣進入首都柏林

除了空中通道外,根據英美法三國和蘇聯的協議,蘇聯和東德必須為西德進入西柏林開設專門的陸路通道,包括公路和鐵路。

1948年6月24日,蘇聯為逼迫三國放棄西柏林,封鎖了全部陸路通道。西方三國以美國為主堅決不退,對西柏林展開了大規模空運。空運的總量,從每天的2000噸,增加到4000噸,以後又增加到8000噸,最後增加到12000噸。

空運持續11個月,平均每天飛往西柏林的599架運輸機;空運的運輸機總飛架次:27萬8千多架次;每日耗油總量:60萬加侖;運抵西柏林的物資總量達2百32萬6千多萬噸。耗資224億美元。

相關信息

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人口約363.4萬(2018年9月30日)。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坐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柏林

F. 西柏林位於東德的中央怎麼和西德聯系

冷戰前,美蘇關系較好,西柏林通往西德交通路線是暢通的~

冷戰開始後,馬歇爾計劃中有個著名的事件叫「柏林大空降」,美蘇簽訂協議,主要是基於人道主義,美國的運輸機可以向西德輸送市民生活必須品,但是出於社會主義安全考慮,美軍運輸機只許空投不許降落,蘇軍不可以攔截或擊落~

我手機上網,不容易的,給點分吧~

G. 德國分裂時期為何大量東德人湧入西德

1953年6月17日整個東部德國,除柏林外,騰費爾德、哈雷、萊比錫、梅塞堡、勃蘭登堡、德累斯頓、格爾利茨等地紛紛罷工,總共有近272個區30萬人參加罷工,一些知識分子、復員軍人和警察也加入罷工隊伍,甚至西柏林的部分工廠也沖破警察防線前來聲援東部的工人。有幾個人登上勃蘭登堡門把紅旗換成了聯邦德國的旗幟。結果蘇軍宣布戒嚴令,不允許三人以上在街頭聚會,違者按佔領國戰時法論處,並先期出動了一個裝甲師來驅散遊行,在沖突中軍警開槍,造成流血沖突。
1961年8月13日,前東德(民主德國)建立了隔絕東西柏林的「反法西斯防衛牆」。從此勃蘭登堡門內外的兩個柏林成為兩個世界。這堵牆的任務是防禦性的,但它的作用在於防止東德人外逃。
東德設立了「斯塔西」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機構,為東德1800萬人口中的600多萬人建立了秘密檔案,3人之中必有1人被監控。在「線民政治」大行其道的80年代,告密成了東德居民的日常生活。斯塔西成立於1950年2月8日,正式名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冷戰期間,東、西德分屬兩大陣營,斯塔西是在蘇聯扶植下成立起來的東德間諜機構,主要任務是對內監控、鎮壓反對派,對外進行各類間諜活動,尤其是針對西德展開間諜活動。斯塔西的首任部長為蔡塞爾。在他的打造下,斯塔西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中,僅次於蘇聯克格勃的第二大間諜機構。由於間諜技術實力強悍,斯塔西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一直是間諜技術輸出的大戶。1950年代末期,斯塔西的「技術行動處」曾向北越運送過一大批電話監聽和室內監視設備。隨著越戰升級,雙方合作更為緊密。東德向北越提供了不少尖端技術用於同「美帝國主義」作戰。北越對東德的毒葯分析技術、秘寫技術以及培養犬類的技術非常感興趣,而在這些方面斯塔西非常慷慨,傾囊相授。此外,東德還是向古巴輸出間諜裝備的大戶,包括微型照相機、望遠鏡、潛望鏡和紅外線通訊設備等。
西德的經濟狀況明顯比東德的好很多。美國人把西德的管理權很快移交給了德國人,1947年美國實行「馬歇爾計劃」,大量資金注入西德。1949年6月《聯邦德國憲法》通過,西德建立了既發揮市場競爭活力又注意社會平等、福利保障的「社會市場經濟」和「福利國家」體制。1950年聯邦德國的工業超過戰前的水平,從1950年到1965年聯邦德國累計投資2281億美元,促成經濟高速增長,從此開始了15年的「萊茵奇跡」。1950-1965年,西德年平均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3.3%和15.8%,1965年的貿易額是1950年的8倍,20世紀60年代西德國民總產值超過英法兩國,20世紀80年代西德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經濟大國。而早在1971年,西德的外匯儲備便達到186.57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而比經濟增長速度更重要的是人民實際生活。戰後東西兩邊都為應付時艱一度實行過配給制,但西德1950年就取消了配給制,很快自選超級商場滿街,市面繁榮,消費旺盛。而東德到1958年才取消配給,但商品的匱乏和單一依舊。在生活、住房、就業、醫療各方面都是西強東弱。東德為此提出「先生產好,後生活好」的口號,讓人寄希望於縹緲的未來,而西德無需口號,明擺著的「生活好」已經有力地證明它的生產也絕不差。

H. 問個問題 東德人逃到西柏林後怎麼離開去西柏林到西德

西柏林和西德之間有正常的交通線路。

西柏林同聯邦德國之間,除通過三條鐵路、兩條公路和一條水路聯系之外,還有三條「空中走廊」(被規定的空中聯系通道,各寬32公里)與聯邦德國的漢堡、漢諾威和法蘭克福相通,保持著「特別聯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西柏林通道,這些通道都在民主德國的主權管轄范圍內。

I. 德國二戰後首都柏林一分為二西德怎樣進入首都柏林

通過空運。
後來,西柏林的陸地交通已經中斷,只能通過空運,和外界交流,運輸物資。

J. 請問德國分裂期間,被東德土地包圍的西柏林的人是怎麼回到西德去的

西柏林的交通:

西柏林地區面積480平方公里,約占原柏林市面積的54%,四周都和民主德國接壤,距離聯邦德國還有180公里左右。由於西柏林地區未與聯邦德國聯成一體,長期以來處於美、英、法的軍事佔領之下,這就造成了西柏林歸屬問題的爭議。聯邦德國一直在謀求西柏林成為它的一個州,但蘇聯和民主德國都認為,西柏林不是聯邦德國的組成部分,就是英、法、美三國也不承認西柏林是聯邦德國的一個州。最初,東、西柏林的居民可以自由往來,但從1961年8月起,民主德國沿東、西柏林分界線,在東柏林境內修築「柏林牆」,布置鐵絲網等障礙物,從此,東、西柏林間的自由往來被切斷。

1971年,美、英、法、蘇四國簽訂了《西柏林協定》,主要內容有:西柏林不是聯邦德國的組成部分,今後也不屬聯邦德國管轄,但可「維持和發展柏林西區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聯系」,聯邦德國有權對在國外的西柏林人「提供領事服務」,並可「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代表西柏林的利益」,聯邦德國簽訂的國際協定「可擴大應用於柏林西區」等等。自有協定以來,有關各方對協定條文均按自己的理解進行解釋,因此幾方仍不時發生爭執。到德國統一之前,西柏林一直處於美、英、法三國的軍事佔領之下。盡管西柏林不屬於聯邦德國,但從協定的主要精神來看,還是基本上傾向於西柏林歸屬於聯邦德國。西柏林同聯邦德國之間,除通過三條鐵路、兩條公路和一條水路聯系之外,還有三條「空中走廊」(被規定的空中聯系通道,各寬32公里)與聯邦德國的漢堡、漢諾威和法蘭克福相通,保持著「特別聯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西柏林通道,這些通道都在民主德國的主權管轄范圍內。每年聯邦德國政府要為西柏林提供巨額補貼,並且還採用各種辦法鼓勵私人到西柏林定居、投資。聯邦德國的聯邦議院還曾經在西柏林開會選舉總統。同時,西柏林同民主德國也保持著貿易上的聯系。

1990年10月,在東歐劇變的浪潮中,隨著柏林牆的拆除,以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實現了兩德的統一,東、西柏林也合二為一。統一後的德國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名、國旗、國歌和國徽,首都設在柏林。聯邦德國的基本法為全德憲法。從德國統一之日起,四大國取消作為佔領國對整個德國和柏林的權利與職責,恢復德國在外交和內政方面的完全主權。

閱讀全文

與德國分裂時西柏林人怎麼去西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