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ID.3正式讓路,最後一輛大眾e-Golf在「玻璃工廠」停產下線
12月23日,最後一輛大眾e-Golf在德國德累斯頓的透明工廠下線,大眾由此為e-Golf的短暫一生畫上了句號。
在e-Golf停產之後,取代它的將是大眾基於MEB電動車專用平台打造的兩廂電動車ID.3,該車型於2019年底在茨維考工廠生產,自推出以來已經向歐洲客戶交付了28000多台新車。而德累斯頓工廠現在將關閉三周,然後將於明年1月底生產其第一批ID.3電動車,「玻璃工廠」也將成為ID.3在德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撰文/小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改產ID.3 大眾e-Golf歐洲市場宣告停產
[汽車之家新能源]?日前,大眾e-Golf在歐洲市場正式宣告停產,而生產大眾e-Golf的德國德累斯頓工廠也將迎來改造,以迎接大眾ID.3的大規模生產。
e-Golf是大眾旗下一款定位緊湊型的純電動車,據悉,今年3月份的時候大眾e-Golf已經在美國工廠停產了,而此次宣告停產的是德國德累斯頓工廠,自2017年3月以來該工廠總共生產了50401輛。在過去的七年多時間里,這兩個工廠生產的e-Golf的總產量達到145561輛。這個數字使e-Golf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電動車之一,尤其是在挪威和德國內市場。
然而隨著大眾ID.系列車型的推出,新車型都和大眾e-Gol的定位重合,ID.3定位是新時代的甲殼蟲,而ID.4則是為了滿足廣大基礎用戶的跨界車型。而生產大眾e-Golf的德國德累斯頓工廠也將在改造之後,開始ID.3的生產。德累斯頓工廠負責人丹尼·奧爾斯瓦爾德(DannyAuerswald)表示:「僅次於德國的茨維考工廠,我們是歐洲第二家MEB工廠。」(消息來源:motor1;編譯/汽車之家姜田雙)
Ⅲ 為大眾ID.3讓行 最後一台大眾電動高爾夫下線
12月23日,這對於純電動高爾夫車型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在這一天,最後一台純電動高爾夫在德累斯頓工廠完成了生產正式下線,自此以後,大眾將停止純電動高爾夫車型的生產,進行大眾ID.3的生產前准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交付不延期 大眾首批ID.3將於今夏交付
ID.3是大眾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曾有媒體曝出首批ID.3因軟體問題將延遲交付,大眾否認了上述延遲交付消息,截至目前,大眾汽車共收到約37000筆ID.3的訂單,計劃首批下線約3萬台,將於2020年夏季實現交付。
續航里程方面,大眾ID.3提供三種續航版本,其中Pure版電池容量為45千瓦時,Pro版電池容量為58千瓦時,ProS版電池容量為77千瓦時,三個版本車型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分別為330公里、420公里和550公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為ID.3讓路 大眾宣布e-Golf正式停產
買車網Buycar從外媒獲悉,大眾e-Golf於12月23日在德累斯頓的透明工廠停產,為ID.3的生產提供產能。
大眾德累斯頓透明工廠負責人DannyAuerswald表示,「e-Golf生產的結束,也是ID.3最後准備工作的開始。在短短幾周內,我們將開啟德累斯頓工廠的新篇章。繼茨維考工廠之後,我們是歐洲第二家基於新型模塊化電子驅動系統製造車輛的工廠。」
大眾德累斯頓透明工廠工會主席ThomasAehlig表示,「開始ID.3的組裝對工廠全體員工來說是個好消息,也是對我們自2016年以來在改造工廠方面所付出努力的回報。因此,我們為核心員工實現了可持續的工作保障,並為工廠的未來提供了積極的前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遲來的ID.3配得上大眾的電氣化野心嗎
自赫伯特迪斯在2月17日開通微博以來,在他僅僅只發布的19篇微博頁面中,中國式的傳播營銷一直沒有停止過,通篇的中文書寫讓這位高高在上大眾集團CEO格外親民,無論是大眾燃油車或是新能源車,中國依舊是大眾汽車最核心的戰場。
隨著9月11日,大眾正式向德國用戶交付首輛限量版ID.3,大眾電動化的戰役隨之打響。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款遲到很久的ID.3對於大眾到底意味著什麼?至今都沒有很明確都標准答案,然而對於用戶,他們最關心的依舊還是「我的車,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到手?」
遲到的ID.3
從2019年5月24日開放預訂算起,大眾ID.3的交付時間一拖再拖,不停地更改交付時間成了家常便飯,也讓ID.3引起不少輿論。在等待了近17個月後,大眾限量版ID.3終於迎來交付,且不管它是海外還是國內,能下線就是成功的一大步。
特斯拉德國工廠施工現場如今,這樣的想法也將在歐洲市場紮根。可對於ID.3而言,特斯拉的進程比想像中來得更為快速,無形中增加了大眾電氣化的壓力,他們必須加快,必須創新,在特斯拉還沒開始「攻城佔地」之時,就把市場鞏固好。
面對當下的局勢,迪斯曾表示,「大眾會盡早完成新車交付,讓ID.3盡早出現在市場,而ID.3的持有成本將低於燃油車。」
此刻眼前會浮現一副畫卷,全新的新能源市場爭奪戰又拉長了不少,除了國內自主品牌,新勢力車企外,傳統汽車巨頭們正在一一滲透,而他們的到來,無疑會讓市場在此之前迎來轉變。
文/山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大眾汽車再度延遲交付電動汽車ID.3
6月11日,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的電動掀背車ID.3要到9月份才會開始交付,這比原定交付時間晚了幾個月,因軟體問題導致生產滯後。
大眾汽車表示,首批3萬輛汽車將從6月17日開始接受綁定訂單,但沒有核心連接功能的初步版本要到9月份才會開始向顧客交付。
據了解,這是大眾汽車第二次推遲交付這款被其宣布為對抗特斯拉的大眾市場車型。
ID. 3是大眾汽車整個ID.家族的首款量產車型,這一家族中全部車型的命名均以ID. 為前綴。ID. 代表著智能設計、身份認同和前瞻科技。ID.不是某個特定術語的縮寫,而是象徵著這些車型所具備的特性:零排放自動駕駛、直觀操作和個性化的網路。
這款車型的續航里程根據全球統一的輕型車測試程序確定。單次充電後,實際可用電量為45千瓦時的基礎容量電池可續航230至330公里,實際可用電量為58千瓦時的中等容量電池可續航300至420公里,實際可用電量為77千瓦時的高容量電池可續航390至550公里。
Ⅷ 大眾宣布全新ID.3開放預訂,軟體危機解除還是欲蓋彌彰
作為旗下MEB平台的首款純電車型,ID.3已於去年法蘭克福車展正式亮相,後在10月底也與國內消費者見面,它本應在去年底進入首批市場交付,然而因長期以來的軟體問題,超過2萬輛ID.3的交付一拖再拖,甚至影響到ID.4等後續項目,而近日我們獲得消息,ID.3即將於7月20日在歐洲市場開放預定,這是否意味著大眾度過了長達半年多的軟體危機呢?
寫在最後
不論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大眾在VW.OS研發中不斷遇阻,新車頻頻延期都在消費著這家全球車企的品牌形象,除了ID.3之外,第八代高爾夫也因同樣的問題而處於生產延緩狀態,這次ID.3開放預定的消息,是危機解除的信號,還是給市場吃的「定心丸」,目前還不得而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大眾汽車:ID.3交付日期推遲至8月,並未出現大規模軟體問題
▲被外媒拍攝的大眾ID.3充電數據
大眾汽車此前宣稱,根據電池版本的不同,ID.3的最大可以支持50kW、100kW和125kW功率的直流快速充電。
結語:大眾MEB電動車將開創電動製造新未來
大眾汽車首款基於MEB平台的電動車ID.3車型將於今年夏季交付,不到一年的時間,大眾汽車就完成了發布到生產交付的過程。
大眾ID.3對於大眾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款車將開創大眾MEB平台的未來,同時,也將開創模塊化電動車製造的新未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大眾ID.3將於2020年夏交付,有四/五座兩版本,最長續航或達550km
大眾汽車表示,大眾ID.3預計將於2020年夏季交付第一批汽車,約為30000輛,具體時間安排依舊是此前宣布的8月,並未提前到6月。第一批ID.3目前正在生產中並停放在專用站點,並將由大眾員工進行測試。不過目前大眾ID.3還未完成最終的軟體更新和其他部分的改進。
關於充電問題,有外媒拍攝到ID.3在IONITY站進行充電,據說在49分鍾內充電功率僅為35kW,充入了28kWh的電量。不過它的充電功率為21kW,充電率高達96%。
根據不同的電池版本和內飾設計,預計新車最大充電功率將分別為50kw、100kw或125kw直流快速充電。大眾官方承認將有搭載最大充電功率為125kW的版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