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人說,德意志帝國雖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但『君主』是實,『立憲』是虛。
君主是實,立憲是虛,意思就是德意志帝國皇帝的權利至高無上,而不像英國的君主立憲中的國王一樣沒有實權。如題,不能證明君主權利大的選項是C
ABD都表現出君主的權利超越了權利的限制,體現出君主專制的特點,控制議會,控制立法,控制宰相及其政府
C看不出皇帝權利的至高無上
㈡ 德國不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嗎為什麼從沒有聽說過德國皇帝的消息求解!
1 神聖羅馬帝國(962年至1805年),史稱第一帝國,德國有皇帝,諸侯天下大亂,有中國東周列國的味道。 2 萊茵聯邦(1806年至1813年)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戰敗後由拿破崙所建立,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3 德意志邦聯(1815年至1866年),德國處在兩雄(普魯士與奧地利)爭霸時代,德國走向統一。 4 德意志帝國(1871年至1918年),史稱第二帝國,採用二院君主制(或立憲君主制),並非君主立憲制,有皇帝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威廉二世。 5 魏瑪共和國(1919年至1932年)。 6 納粹德國(1932年至1945年),史稱第三帝國。 7 聯邦德國(1948年以後),期間1990年,東西德合並,德國統一。
㈢ 為什麼說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實際是半專制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留有大量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殘余。但是它畢竟沖破了封建束縛,適應了資本主義工業的迅速發展,因此仍是德國歷史上的重大進步。到19世紀末德國便已進入世界強國之列。
㈣ 為什麼說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
這就是它的局限性。
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之所以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是因為君主制被保留下來,容克地主的政治經濟地位沒有受到根本觸動,軍國主義傳統得以延續,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㈤ 歷史書上說德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那為什麼沒看到德國
君主立憲制又稱立憲君主制,或稱「虛君共和」,是相對於君主獨裁製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
㈥ 關於德國君主立憲制
德國屬於以軍隊治國的那種。。
國王手握重兵。所以他的權利會略大於英國一些。
但是在二戰時期。。由於有了希特勒這種牛奔的總理。。國王的權利也進一步削弱。。
而且吧。。你也要看時間呢。
現在德國國王已經退位了。。沒有國王了。。也就是共和啦。。
㈦ 造成德國形成君主立憲制和法國形成共和制這兩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德國不是君主立憲,而是總理內閣式的政體,因為德國沒有皇帝,英國是君主立憲,原因是人民在拋棄專制走向共和的過程中,君主向人民讓步,交出權力,人民就會保留他們作為文化的象徵,相反,如果不讓步,並打壓革命人民,人民當然就會徹底的推翻它
㈧ 為什麼德國的「君主任命宰相」不能說明德國君主立憲的「君主」是實「立憲」是虛
君主」是虛的國家,君主任命宰相只是一個形式。比如英國首相需經英國女王的任命才能上任。德意志帝國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主義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
——馬克思
德國,特別是普魯士,是一個倒立著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魯士士兵頭盔上的尖鐵,一切都是由它托著.
——威廉·李卜克內西
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其實只不過是將歐洲流行的自由主義,民主主義拿來裝點門面,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傳統才是它的實質.
自上而下通過戰爭完成統一,原有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沒有受到根本觸動,使濃厚的專制主義,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得以保留.
實質
專制主義
軍國主義
特點
原因
德意志帝國憲法關於皇帝權力的規定:
皇帝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
帝國的全部陸軍組成一支統一的軍隊,在戰時,平時均由皇帝統率;
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的帝國國會,以及使議會延期結束.
㈨ 為什麼說德國代議制民主是虛,君主立憲是實
德意志帝國的制度,君主是實,立憲是虛。議會形式只是粉飾門面。產生這種君主立憲制的原因是受資產階級影響。
㈩ 德國君主立憲
1871年4月頒布帝國憲法,是按普魯士憲法基礎而成的,加入了有關帝國的新內容,它明確規定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2個直轄區組成。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帝國議會議員通過選舉產出生來,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國議會沒有固定議席,參選者得票超過半數便當選,不足者落空。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