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時德國兵種分類
德軍的裝甲擲彈兵就是指「機械化步兵」。早期的手榴彈很重,擲彈兵早期是比較強壯高大的士兵才能擔任的,後來多指精銳的步兵。二戰時黨衛軍最先用這個帶有榮譽色彩的名字為一些精銳步兵部隊命名,後受到國防軍效仿。因為這些部隊乘坐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作戰,所以就有了裝甲擲彈兵這個叫法
Ⅱ 二戰德國有哪些軍種以及主力
梅塞施米特 Bf-109戰斗機是二戰中德國空軍主力戰斗機,它從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到二戰結束,從西線歐洲戰場,到東線德蘇戰場,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標志。在整個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總戰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難怪有人稱這種飛機是"德國王牌飛行員的搖籃"。
HE-111是二戰中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型,剛研製的時侯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全金屬機身下單翼,剛生產出來時,是以民航客機的名義生產的,因為速度很快,超過了當時絕大多數戰斗機的航速,所以沒有帶太多的自衛武器,在西班牙內戰時,德國空軍的禿鷹軍團就是以HE-111和JU87為主力,在戰場上取得了相當驕人的戰果,以至於給當時普通的歐州民眾帶了一個恐怖的印像,既大群的德國轟炸機是無敵的.後來因為英國噴火式戰斗機的入役,而開始備受打擊,但是因為德國空軍的指導思想始盡是把它定位在"會飛的大炮"的戰術轟炸機上,所以沒有能延續HE-111的神話,在西線無法取得戰果的情況,HE-111被大量的投入到了蘇德戰場上,一度取得很不錯的戰績,不過伴隨著蘇聯空軍的強大,這種曾經以外形優美,速度快捷而著稱的優秀轟炸機只能淪落到用來運輸物資和傷員的地步,不過後來德國人還是給它裝上了當時世界上第一種HS.239空射式反艦導彈,在義大利投降後曾經擊沉過義大利海軍的"羅馬"號戰列艦,HE-111最後的輝煌戰果竟然是打自已有昔日盟友取得的,真是諷刺之極
二戰德國海軍主力艦
一、航空母艦:
德國海軍「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
二、戰列艦:
德國海軍俾斯麥級戰列艦:俾斯麥、提爾皮茨
德國海軍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德意志」號、「舍爾海軍上將」號、
「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
德國海軍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諾」號
三、巡洋艦:
德國海軍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布呂歇爾」號、
「歐根親王」號
德國海軍「埃姆登」號輕型巡洋艦
德國海軍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柯尼斯堡號、卡爾斯魯厄號、科隆號
德國海軍「萊比錫」號輕型巡洋艦
德國海軍「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
德國海軍「亞特蘭蒂斯」號輔助巡洋艦
德國海軍「奧利安」號輔助巡洋艦
德國海軍「科羅內爾」號輔助巡洋艦
德國海軍「漢薩」號輔助巡洋艦
四、驅逐艦:
德國海軍Z級驅逐艦
德國海軍1934年級驅逐艦
Z-1、萊伯勒希特·麻司、Z-2喬治·蒂勒、Z-3馬克斯·舒爾茨、Z-4里夏德·拜茨恩、
Z-5保羅·雅各比、
Z-6 西奧多·里德爾、Z-7 赫爾曼·舍曼、Z-8 布魯諾·海納曼、Z-9 沃爾夫岡·岑克爾、
Z-10 漢斯·洛迪、Z-11 伯恩德·馮·阿尼姆、Z-12 埃里希·吉澤、Z-13 埃里希·克勒納、Z-14 弗里德里希·伊恩、Z-15 埃里希·斯坦布林克、Z-16 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
德國海軍1936年級驅逐艦
Z-17 迪特爾·馮·勒德爾、Z-18 漢斯·呂德曼、Z-19 赫爾曼·庫納、Z-20 卡爾·加爾斯特、
Z-21 威廉·海德坎姆、Z-22 安東·施米特。
德國海軍1936A型驅逐艦Z-23——Z-30
德國海軍1936A改型驅逐艦(增產型)Z-31——Z-39
納粹德國海軍1936B型驅逐艦Z-35——Z-43,Z-44、Z-45停止建造。
五、潛艇:
德國海軍ⅠA型潛艇U-25、U-26
德國海軍ⅡA型潛艇U-1——U-6
德國海軍ⅡB型潛艇U-7——U24、U-120、U-121
德國海軍ⅡC型潛艇U-56——U-63
德國海軍ⅠⅩ(ⅠⅩA)型潛艇U-37——U-44
德國海軍ⅤⅡD型潛艇U-213——U-218
德國海軍ⅤⅡF型潛艇U-1059——U-1062
德國海軍ⅩB型潛艇U-116——U-119、U-219、U-220、U-233、U-234
德國海軍ⅩⅠⅤ型潛艇U-459——U-464、U-487——U-490
德國海軍ⅩⅩⅢ型潛艇U-2321——U-2369、U-2371、U-4701——U-4707、
U-4709——U-4712
德國海軍ⅩⅤⅡA型潛艇U-792——U-79
,"帝國之花"帝國師 "天下第一師"大德意志師 "北歐軍魂"維京師 黑色閃電"XTL近衛師等十幾個王牌陸軍師團,還有46個裝甲師
Ⅲ 在二戰時期,德國的擲彈兵跟普通步兵哪個更厲害
其實兩者是一樣的,因此需要在步兵當中挑選臂力過人的士兵才有辦法投擲,就是說擲彈兵是步兵中的精銳兵種。但也是死亡率很高的兵種。首先你要時刻小心手榴彈自行爆炸,另外投擲這種重量的手榴彈,就必須要冒著槍林彈雨接近敵方陣地或者防禦設施,只有達到有效距離才可以投擲,距離遠了除了浪費彈葯外,起不到任何殺傷作用。
因為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編制有專門伴隨坦克作戰的單位,這些單位都是全摩托化的雖然大多數德軍是徒步或畜力行軍的。但這些單位都是乘摩托化車輛的,多數乘卡車,但「裝甲擲彈兵」乘坐諸如Sd. 251系列半履帶車。乘坐這些車輛,他們就可以在開闊地伴隨坦克,即使是這些開闊地是遭機槍封鎖或設防的,黨衛軍有更多機會獲得最好的裝備。
Ⅳ 二戰期間,德國的黨衛軍和國防軍誰的人數多,實力哪個強整體上誰更精銳
希望樓主注意一個問題,武裝黨衛軍雖然很有名,但是要注意,史料中立下戰功的往往都是那幾只部隊,比如黨衛軍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十二裝甲師。但是要知道,黨衛軍一共組建了38個師,而剩下的大多部隊戰鬥力並不強。事實上黨衛軍中從第一到第十二師都是比較精銳的,戰鬥力強,但是從黨衛軍第十三志願擲彈兵師開始,戰鬥力就比較慘淡了。國防軍是德國武裝力量的主力,因此國防軍壟斷了德國的大部分病源,導致了黨衛軍無兵可招的局面,尤其是戰爭初期,希特勒比較信任國防軍,直到希特勒對國防軍逐漸失去信任,黨衛軍的病源才逐漸多起來,但那時的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就是為什麼黨衛軍中總是有很多非德國人,比如維京裝甲師,希姆萊在無兵可招的情況下才去招外國人,還有在警察中招募兵源的黨衛軍第四裝甲師,都是黨衛軍的無奈之舉。從人數上講,國防軍的人數肯定要多於黨衛軍,至少在1944年以前,加入黨衛軍的要求一般都要高,而且前面說道了,國防軍壟斷了兵源。即使在戰爭末期黨衛軍的比例大幅提高,也沒能在人數上超過國防軍。
至於戰鬥力,總體上講,武裝黨衛軍中作為主要參戰部隊的師(特點是組建時間早,基本由德意志人或者是志願加入黨衛軍的外國人組成)都是戰鬥力很強的,戰鬥力要高於大多數國防軍部隊,是德國軍隊的精銳。組建時間較晚的黨衛軍師,或者是由德國佔領區外國人組成的師戰鬥力較弱,比不上大多國防軍部隊。國防軍也有部分精銳比如著名的赫爾曼戈林師,第130裝甲教導師,大德意志師可以與黨衛軍的帝國師,希特勒警衛旗師,骷髏師,維京師相匹敵。
Ⅳ 求二戰德軍兵種劃分。
二戰德軍兵種如下:
陸軍:
步兵,裝甲兵,炮兵,騎兵,偵察兵,通信兵,工兵,步槍兵,狙擊手,憲兵
空軍:
工兵,防空炮兵,空軍步兵,傘兵,機師,憲兵
黨衛軍:
步兵,裝甲兵,炮兵,騎兵,偵察兵,通信兵,工兵,步槍兵,憲兵,山地部隊,偵察兵
Ⅵ 二戰德國陸軍有哪些兵種
國家陸軍 (Reichsheer)細分為: 七個步兵師與 三個騎兵師。 政府被禁止創制坦克、重炮與空軍部隊。雖然德國軍隊的規模受到限制,但德國軍方仍然繼續研究在一戰中的失敗,並與蘇聯紅軍合作,研發與秘密測試新武器。而且,縱使軍方被禁止成立參謀部,但他們設立了軍隊辦公室 (Truppendienst),並讓它擁有如參謀部一般的功能。這個時候,很多後來如海因茨·古德里安一般成為防衛軍領袖的人,早已構思出一些在幾年後大派用場的軍事計劃。國防軍從來不支持民主,但始終忠誠於民主的共和政府。基於軍隊的「非政治」態度,魏瑪政府能夠在不受軍方干預下發展民主,但弊端就是難以用軍隊對抗諸如納粹黨一般的極端主義勢力。漢斯·馮·塞克特在1920至1926年擔任德國國防軍的領導人,對國防軍發展影響甚大。德軍從1913年的七十八萬人大幅減至後來的十萬人,但其實令國防軍的實力提高,因為只有精英分子才可以加入軍隊。而且,軍隊規模之小,也促使國防軍研究新式戰爭模式。馮·塞克特與古德里安更提出現代化、迅速、流動性高的防衛戰術,是後來後者發明的閃電戰之先聲。1933至1934年間,就任德國總理的阿道夫·希特勒秘密開始了國防軍的擴充,並在1935年公開計劃,將國防軍改名為防衛軍。
Ⅶ 二戰中德軍的兵種分類
空軍:飛行員(轟炸機殲擊機運輸機偵查機以及極少的駕駛「魚鷹」始祖的直升機飛行員)
地勤人員(開燈掃路加油維修什麼的一大堆)
空軍醫護兵
空降兵(二戰德國首創)
陸軍:步兵(偵查兵尖兵工兵列兵哨兵噴火器兵機槍兵擲彈兵反坦克兵醫護兵)
炮兵(輕炮和重炮和防空還有突擊炮兵)輕炮兵包括使用使用鐵拳榴彈推進器的反裝甲炮兵,重炮兵則操作像88炮這樣的士兵防空不多說突擊炮兵為二戰德國首創突擊炮由三號坦克改裝歸於炮兵管理用於摧毀敵軍碉堡特點是整體低矮裝甲比坦克還厚炮管短且炮塔與車體相連不可移動
摩托化兵(開路摩托兵及運輸車兵,摩托化與機械化的區別在於前者是輪式車輛後者是履帶式車輛)
機械化兵(裝甲車兵坦克兵裝甲擲彈兵(即現在的裝甲步兵,二戰德國首創)反坦克兵(操作坦克殲擊車的))
以及各種後勤兵
海軍:對於海軍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弱但海軍該有的兵種德國都有。當然最牛的還是潛艇。
Ⅷ 請問二戰時德國最厲害的裝甲師是哪個
從編制、裝備人員、作戰序列排名等等來說,最強的應該是國防軍第130裝甲教導師,也被音譯為 李爾裝甲師,別號「絕對防線」。
1943年末,裝甲大王古德里安建議將來自不同的裝甲兵學院的學員及技術人員的零散組織合並,使其成為一支精銳的裝甲部隊,這為日後裝甲教導師的成立打下了基礎。1944年1月10日,國防軍130裝甲師在法國的南希-凡爾登地區成立。因該師的成員主要來源是各裝甲兵學校的學員、教官以及一些對新式武器進行測試、示範的技術人員,故被稱為裝甲教導師。
由此可見其人員和裝備之新銳。
黨衛軍方面,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是黨衛軍序列中編制、裝備最強的。跟教導師比起來也查不到哪去。
不過這兩個師因為作戰序列太靠前,基本都是被指派到最艱苦的戰場環境中承擔最最艱難的任務,特別是裝甲教導師,正式成師後,基本都是在盟軍的飛機狂轟濫炸下作戰。所以這兩個師雖然從編制上來說最強,但實際戰績反而不如其他幾個王牌裝甲師。
論戰績,一般認為最活躍的是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當然黨衛軍第一、第三、第五裝甲師,國防軍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130裝甲師,戰績也不差。戰績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