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現任總統,或者首相,總理都是誰~~
德國聯邦總統: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德國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
義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
義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日本天皇:明仁(平成天皇)
日本首相:菅直人(內閣總理大臣)
② 德國的政府首腦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政府首腦是總理,國家元首是總統從德國統一直到一戰結束德國的政府首腦都是首相,一戰結束後德皇退位,政府首腦變成總理直到現在
③ 德意志帝國的第一任首相是
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有時候,德意志帝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第一個帝國。
第一任首相是俾斯麥,是德意志帝國前期,內外政策的實際制訂者。
④ 德國歷任首相
德國歷屆總理
魏瑪共和國總理菲利浦·謝德曼 古斯塔夫·鮑威爾 赫爾曼·米勒 康斯坦丁·費倫巴赫 約瑟夫·維爾特 維爾海姆·古諾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維爾海姆·馬克思 漢斯·路德 海因里希·布呂寧 弗朗茲·帕本 庫特·施萊歇爾 國家社會主義(納粹)時期總理阿道夫·希特勒 戰後聯邦德國及統一後的德國康納德·阿登納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49年9月12日—1963年10月11日 路德維希·艾哈德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63年10月—1966年11月30日 庫爾特·喬治·基辛格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 維利·勃蘭特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69年10月21日—1974年5月6日 赫爾穆特·施密特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74年5月16日—1982年10月1日赫爾穆特·科爾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82年10月27日—1998年 格哈特·施羅德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98年—2005年安格拉·多蘿西婭·默克爾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2005年 民主德國總理我只知道首代總理奧格·格羅提渥和末代總理戴麥哲爾
1966-1969 Kurt Georg Kiesinger (CDU) 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 (06.04.1904 - 08.03.1988)
1969-1974 Willy Brandt (SPD) 維利.勃蘭特 (18.12.1913 - 08.10.1992)
1974-1982 Helmut Schmidt ( SPD) 赫爾穆特.施密特 (23.12.1918 - )
1982-1998 Helmut Kohl (CDU) 赫爾穆特.科爾 (03.04.1930 - )
1998- 2005 Gerhard Schröder (SPD) 格哈德.施羅德 (07.04.1944 - )
2005- Angela Merkel (CDU) 安格拉. 莫克爾 (17.07.1954- )
⑤ 德國首相是誰呀
德國沒有首相吧。只有總統和總理。德國總統是武爾夫,德國總理是默克爾
⑥ 德國總理的歷任德國首相、總理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67年7月1日—1871年3月21日 無黨派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71年3月21日—1890年3月20日 無黨派
列奧·馮·卡普里維(Leo von Caprivi)1890年3月20日—1894年10月26日 無黨派
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Chlodwig zu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1894年10月29日—1900年10月17日 無黨派
伯恩哈德·馮·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1900年10月17日—1909年7月14日 無黨派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von Bethmann-Hollweg)1909年7月14日—1917年7月13日 無黨派
格奧爾格·米斯(Georg Michaelis)1917年7月13日—1917年11月1日 無黨派
喬治·弗里德里希伯爵馮·黑德林(Georg von Hertling)1917年11月1日—1918年9月30日 中間黨
馬克斯·馮·巴登(Max von Baden)1918年10月3日—1918年11月9日 無黨派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1918年11月9日—1919年2月13日德國社會民主黨
菲利浦·謝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1919年2月13日—1919年6月20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古斯塔夫·鮑爾(Gustav Bauer)1919年6月21日—1920年3月26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赫爾曼·米勒(Hermann Müller)1920年3月27日—1920年6月21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康斯坦丁·費倫巴赫(Constantin Fehrenbach)1920年6月25日—1921年5月4日 中間黨
約瑟夫·維爾特(Joseph Wirth)1921年5月10日—1922年11月14日 中間黨
維爾海姆·古諾(Wilhelm Cuno)1922年11月22日—1923年8月12日 無黨派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 Stresemann)1923年8月13日—1923年11月30日 德國人民黨
威廉·馬克思(Wilhelm Marx)1923年11月30日—1925年1月15日 中間黨
漢斯·路德(Hans Luther)1925年1月15日—1926年5月12日 無黨派
威廉·馬克思(Wilhelm Marx)1926年5月17日—1928年6月12日 中間黨
赫爾曼·米勒(Hermann Müller)1928年6月28日—1930年3月27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海因里希·布呂寧(Heinrich Brüning)1930年3月30日—1932年5月30日 中間黨
弗朗茨·馮·帕彭(Franz von Papen)1932年6月1日—1932年11月17日 中間黨
庫爾特·馮·施萊謝爾(Kurt von Schleicher)1932年12月3日—1933年1月28日 無黨派
第三帝國總理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933年1月30日—1945年4月30日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1945年4月30日—1945年5月1日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路德維希·格拉夫·什未林·馮·克羅西克(Lutz Graf Schwerin von Krosigk)1945年5月1日-1945年5月23日 無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
奧托·格羅提渥(Otto Grotewohl)1949年10月11日—1964年9月21日德國統一社會黨
維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64年9月21日—1973年10月3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霍斯特·辛德曼(Horst Sindermann)1973年10月3日—1976年10月29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維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76年10月29日—1989年11月8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漢斯·莫德羅(Hans Modrow)1989年11月8日—1990年4月12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洛塔爾·德邁齊爾(Lothar de Maizière)1990年4月12日—1990年10月2日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1949年9月15日—1963年10月11日基督教民主聯盟
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963年10月16日—1966年11月30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21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1969年10月22日—1974年5月7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代總理瓦爾特·謝爾(Walter Scheel)1974年5月7日—1974年5月16日 德國自由民主黨
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1974年5月16日—1982年10月1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1982年10月1日—1998年10月27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1998年10月27日—2005年11月22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2005年11月22日—今德國聯盟黨/基督教民主聯盟
拓展資料
聯邦總理(德語:Bundeskanzler,簡作Kanzle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政府首腦,是德國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其有權直接任命聯邦政府各部長,並確定德國聯邦政府的政治方針。總理是由德國聯邦議會根據聯邦總統的建議未經辯論的選舉產生,再經聯邦總統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聯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為議會最大黨,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年7月17日-),婚前姓卡斯納(Kasner),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籍女性政治家,現任德國聯邦總理。2005年,她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聯邦總理,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
2017年9月24日,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領先其他各黨。
參考自:德國總理-網路
⑦ 現在德國的首相是誰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德文: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年7月17日—)未婚名為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德文:Angela Dorothea Kasner),有「鐵姑娘」之稱的德國政治家,在2005年11月22日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自2000年開始默克爾就是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CDU)主席,同時也是德國聯邦議會成員,代表包括北前波米拉尼亞(Nordvorpommern)與呂根(Rügen)等地區,以及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斯特拉爾松市(Stralsund)的選民。
默克爾生於漢堡,名叫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Angela Dorothea Kasner)。默克爾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離婚後保留下來。她父親是一位路德教會牧師,在她出生後不久,由於父親從教會接到新的任命,全家移居民主德國柏林以北80公里的Templin。她在那裡完成初等教育,在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73年-1978年),之後在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央學會工作學習(1978年-1990年),後來取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量子化學。
1989年柏林牆推倒之後,她投入到蓬勃發展的民主政治運動中。1989年底她加入新黨「民主覺醒」。民主德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民主選舉後,她得到新政府一個副政府發言人的職務,在洛塔·德·梅齊艾(Lothar de Maizière)手下工作。1990年12月兩德統一後,她成為科爾內閣中婦女青年部部長。1994年出任環境和核安全部長。1993年6月至2000年5月任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爾的政治生涯得益於前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的提拔。科爾有一次叫她das Mädchen(小姑娘),因此很多媒體也把默克爾叫做「科爾的小姑娘」。
前民主德國的生活背景給她帶來不少好處。她作為牧師的女兒,並在每間屋子都可能存在東德公安告密人的社會里度過生命的前36年,養成了很好的掩飾或控制情緒的能力。除了德語外,默克爾會說俄語與幾近完美的英語,當人家評論她身為東德人(Ossi)的背景時,她說:「真的有話可說的人,是連化妝(掩飾)都不需要的。」
觀點
默克爾擔心歐盟未能定義「未來貿易戰」的共同利益,現在歐洲的冷戰以保持「和平和自由」的目的已經實現。「這就是我認為的,歐洲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不是把太多精力放到諸如『要不要在葡萄牙修建與德國西北部相同的自行車專用道』這樣的事情上。」
默克爾贊同國家自願參與模式需要變革。「在德國,我們總是面對『總是慢一拍』的危險。我們要加速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