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張伯倫怎麼姓張

德國張伯倫怎麼姓張

發布時間:2022-06-15 02:33:26

A. 張伯倫是不是外國的一個姓

是的,最有名的兩個人一個是單場百分的維爾特張伯倫還有一個是曾經的英國首相張伯倫

B. 張伯倫是一名美國球員,為何我們總是認為他姓張

張伯倫的全名是,張不是他的姓,但我們把他翻譯成張伯倫。其實他叫威爾特,姓張伯倫。就像艾弗森姓艾,麥迪姓麥一樣。張伯倫職業生涯曾效力於NBA費城/舊金山勇士隊(現金州勇士隊)、費城76人隊和洛杉磯湖人隊;他畢業於堪薩斯大學,在效力NBA之前曾效力於哈萊姆籃球隊,後來被認為是NBA歷史上的霸主之一。他兩次獲得NBA總冠軍(1972年NBA總決賽MVP),四次獲得NBA常規賽MVP,13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60年NBA全明星隊MVP),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1次,3次2次),1

想和歐文爭奪老大的球員實力還是弱,羅姓在國內滿街都是。詹姆斯詹姆斯贏得了本賽季職業生涯的第一次助攻。對於詹姆斯來說,他依然是聯盟第一人,他帶領的湖人隊也是最有希望奪冠的球隊。對於詹姆斯來說,他仍然希望在職業生涯中獲得冠軍。在中國,詹姓也很常見,最著名的是詹天佑。

C. 阿森納的張伯倫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姓張是哪個王八犢子

您的問題不是很清晰 張伯倫阿森納邊後位 邊前衛 邊鋒都可以踢 祝您好運 碼字辛苦 望採納

D. 阿森納的張伯倫是中國人嗎為什麼姓張

不是中國人,人家不姓張,那是音譯

E. 張伯倫是誰

內維爾-張伯倫(1869一1940),英國政治家,20世紀30年代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於伯明翰市。

1918年當選下議院議員,1922年起歷任郵政大臣、衛生大臣、財政大臣等職,為保守黨領袖。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出任首相。

此時歐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脅,張伯倫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讓步,想藉此換取歐洲的和平。他所執行的政策被後人稱為「綏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佔奧地利,隨後又陳兵捷克邊境。張伯倫在下院發表演說譴責德國的侵略行為,但無具體的行動;相反默認了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和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並縱容日本侵略中國。

在隨後出現的蘇台德危機中,張伯倫於1938年9月間兩次飛往德國親自與希特勒會談。9月28日至30日,與希特勒、墨索里尼和達拉第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同意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並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協定。9月30日張伯倫同希特勒簽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在國內召致許多人的反對。1939年3月德國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防禦,張伯倫宣布給予波蘭軍事保障。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張伯倫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在遭到德國拒絕後對德宣戰。戰爭初期,張伯倫並未有效地組織全國進行戰爭,出現了前線無戰事的「奇怪戰爭」狀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直接威脅英法安全。張伯倫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靖綏政策徹底破產。同日,張伯倫被迫下台,讓位給丘吉爾聯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張伯倫病逝。

F. 張伯倫是誰哪個朝代的

[編輯本段]1.內維爾·張伯倫(二戰時英國首相)
(1869~1940年),英國政治家,20世紀30年代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於伯明翰。
1918年當選下議院議員,1922年起歷任郵政大臣、衛生大臣、財政大臣等職,為保守黨領袖。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出任首相。
此時歐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脅,張伯倫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讓步,想藉此換取歐洲的和平。他所執行的政策被後人稱為「綏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佔奧地利,隨後又陳兵捷克邊境。張伯倫在下院發表演說譴責德國的侵略行為,但無具體的行動;相反默認了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和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並縱容日本侵略中國。
在隨後出現的蘇台德危機中,張伯倫於1938年9月間兩次飛往德國親自與希特勒會談。9月28日至30日,與希特勒、墨索里尼和達拉第在慕尼黑會議,同意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並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協定。9月30日張伯倫同希特勒簽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編輯本段]綏靖政策
張伯倫的「《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在國內召致許多人的反對。1939年3月德國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防禦,張伯倫宣布給予波蘭軍事保障。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張伯倫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在遭到德國拒絕後對德宣戰。戰爭初期,張伯倫並未有效地組織全國進行戰爭,出現了前線無戰事的「奇怪戰爭」狀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直接威脅英法安全。張伯倫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同日,張伯倫被迫下台,讓位給丘吉爾聯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張伯倫病逝

G. 張伯倫是中國人嗎他性張啊~

你太有才了,詹姆斯姓詹,鄧肯姓鄧,麥迪姓麥,喬丹姓喬,馬龍姓馬,戴維斯姓戴.沒准伯倫就姓張.

H. 有誰能告訴我張伯倫的生平和他的故事啊

內維爾·張伯倫
亞瑟·內維爾·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國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國首相。他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對希特勒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而倍受譴責。

早期生平
張伯倫出生於英國的一個政治世家,他父親約瑟夫曾擔任伯明翰市長、內閣殖民大臣,他的異母長兄奧斯汀曾擔任英國郵政總長、財政大臣、印度事務大臣、掌璽大臣、保守黨領袖、外交大臣等。

張伯倫父親的前妻只生下奧斯汀後即去世,張伯倫親生母親在他6歲時也去世,所以張伯倫從小非常內向,不願意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後來他開始對植物學和鳥類感興趣,他也熱愛音樂和文學,以後在關鍵時刻經常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釣魚。

大學他就讀於伯明翰大學的前身瑪松科學學院,他是英國歷史上僅有的兩位不是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畢業的首相之一。(另一位是1846年至1852年擔任首相的,愛丁堡大學畢業的約翰·羅素爵士)。

張伯倫學習的是冶金學,但畢業後到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890年他們家財政狀況不景氣,他和兄長奧斯汀到南美安德羅斯島經營菠蘿麻種植園,但沒有成功,1896年種植園倒閉,他回到英國。

回國後他的事業到很順利,他先後在伯明翰幾家工廠擔任經理,經營金屬製造業,逐漸有了名氣,成為一位成功的經理。

開始從政
1911年,他被選為伯明翰市議會議員,並擔任市政計劃委員會主席,同年他結婚。1915年他成為伯明翰市長,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響樂團和市銀行,1916年他被再次選舉為市長。

1916年12月,新首相勞合·喬治邀請張伯倫去倫敦擔任新政府的國民兵役總監,為軍工企業招募勞力,但他的成績不佳,勞合喬治非常不滿意。1917年,張伯倫辭職,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他們倆人始終互相排斥。

張伯倫決定參加議會競選,1918年被選為下議員,當時他49歲,雖然當時他的兄長已經是保守黨領袖,但他拒絕參加勞合·喬治的政府,只是作為一名議員。

1922年,博納·勞擔任新首相,任命張伯倫擔任郵政總長。

1923年,他被任命為衛生大臣。4個月後,鮑德溫擔任首相,他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

1924年,保守黨贏得大選,在新政府中,張伯倫又擔任衛生大臣,在任期間,他成功的促使通過了21項法律。

1930年張伯倫擔任了一年保守黨領袖,但很快鮑德溫卷土重來,占據保守黨領袖位置達7年,丘吉爾辭職後,張伯倫成為鮑德溫的當然繼承人。

1931年,首相麥克唐納解散工黨政府,重新改組組成各黨派參加的聯合政府,張伯倫又被任命為衛生大臣。

同年很快進行了議會選舉,議會選舉後張伯倫第二次擔任財政大臣。

張伯倫一直擔任財政大臣到1937年,1935年鮑德溫擔任首相後,張伯倫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間是內閣中最活躍的大臣,1934年,他就可以宣布戰後「經濟困難時期已經過去」,「偉大的新希望」正在開始。但因為從1935年英國重新開始加強戰備,財政狀況的增長又變緩。

現在張伯倫面臨著來自兩方面的壓力,溫斯頓·丘吉爾批評他不重視加強國防開支,而工黨則稱他為戰爭販子。張伯倫採取了一種被稱為「合理化」的政策,在當時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由政府購買陳舊的工廠和礦山,令其倒閉,使得新工廠有條件成立。由於這項政策,到了1938年,英國已經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術裝備的工廠,有生產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任期
1936年愛德華八世因為非要和美國寡婦結婚而被迫退位,喬治六世繼位,鮑德溫決定退休,由張伯倫接替,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正式成為英國首相。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張伯倫並不是一位純粹的保守黨人,他一直不喜歡用「保守主義」著個詞,而經常宣稱自己是「聯合主義」。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張三位一體的英國國教聖公會,他是第一位正式承認不信仰國教的英國首相。

張伯倫雖然領導一個各黨派的聯合政府,但在內閣組成中他從不考慮各黨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觀點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觀點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沒有黨派政治經驗的人。

對內政策
張伯倫在國內政策中主張改革,1937年通過《工廠法》,規定最長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環境標准,改善工作條件;1938年通過《住房法》,為改善棚戶區和住房擁擠區域提供補助,控制經濟住房房租;1937年通過《體育訓練法》,鼓勵體育訓練和健康飲食,為人民提供義務體檢;1938年通過《煤炭法》允許不同工業聯合;1938年通過《帶薪假日法》,為一千一百萬工人提供了帶薪休假。

當時由於大量國外廉價食品進口,英國國內許多土地荒蕪,農民協會要求對進口食品採取保護性關稅,張伯倫拒絕,引起許多農民不滿。

張伯倫還建議成立奶製品壟斷區,讓奶製品企業控制價格,政府逐漸取消對牛奶、黃油、乳酪的補貼,但沒有被通過。他的政府還曾經主張更為激進的改革,包括廢除鞭刑;改革審判體系;將義務教育體系延長到15歲;建立醫療保險和家庭補貼等,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政府變更而沒有成功。

對外政策
張伯倫在位時,愛爾蘭希望獨立,制訂了一部新憲法,只承認英王為最高元首,其他完全獨立。英國政府承認這種改變,只是公開宣稱愛爾蘭英聯邦成員的地位沒有改變。張伯倫考慮到當時歐洲的局勢,希望一旦發生戰爭,愛爾蘭不會加入到和英國敵對的一方,因此作出許多讓步。愛爾蘭希望在北愛爾蘭問題上,英國保持中立,但北愛爾蘭選舉出自己的議會,強烈反對加入愛爾蘭,因此愛爾蘭沒有能夠統一。但是愛爾蘭和英國在二戰中還是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張伯倫和愛爾蘭第一任總統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關系。在當時英愛達成的協議中,愛爾蘭收回了英國控制的三個港口,但賠付英國一千萬英鎊。這個協議招致了英國國內的一些反對,尤其是來自丘吉爾,但保守黨多數沒有支持丘吉爾,後來的評論認為這個協議為在戰時愛爾蘭支持英國鋪平了道路。

張伯倫政府最受爭議的政策是1939年發布的關於巴勒斯坦殖民地的白皮書,由於英國政府1917年的政策,允許猶太人以購買巴勒斯坦土地方式回歸,但白皮書宣稱已經有450,000猶太人定居到巴勒斯坦,今後要控制這種趨勢,以限制購買土地的方式控制今後五年內只允許 75,000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這個白皮書引起軒然大波,許多議員甚至內閣成員反對這項政策。戰爭發生後這項政策沒有能夠通過執行。

綏靖政策
張伯倫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極端希望以任何代價在歐洲維持和平,認為可以通過談判避免戰爭。張伯倫是受傳統歐洲政治體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對手都承認他是一個誠實的人,他的思路與時代不合,因此他不顧自己內部的反對,尤其來自丘吉爾的反對,力圖和希特勒達成和平,他自己稱之為執行一個「綏靖政策」。

第一次危機是納粹德國暗殺奧地利總統,吞並奧地利,張伯倫政府認為這是一件無法挽回的事件,為此保持沉默。第二次當德國進攻捷克蘇台德區,宣稱保護當地的德裔居民。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一起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簽署協定,允許德國對蘇台德區的佔領,幾乎答應了希特勒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發動新的戰爭。回國後,在機場張伯倫就揮舞著協定宣稱「這是歷史上第二次英國首相從德國帶回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和平。」

1939年3月,希特勒的軍隊入侵整個捷克,張伯倫感到被欺騙,斷然放棄綏靖政策。宣稱如果納粹進攻波蘭,英國將給予武裝支援。

對於無視納粹德國的崛起,從鮑德溫政府應該承擔許多責任,但歷史上張伯倫是最受譴責的,實際上當時他的和平觀念受到許多人的擁護。他倍受譴責主要也因為他個人的頑固、不接受不同意見的特性,他解除所有不同意他對外政策的內閣成員職務。他認為自己作為英國領導的責任就是維持歐洲的和平,他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對待德國,盡量滿足他們的願望。他一廂情願地以為作為領導的人必然會講道理,所以希特勒也應該是一位講道理的人。不過沒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國當時不實行綏靖政策,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當時法國不願意發動戰爭,蘇聯和德國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其中立主義,英國在歐洲主要列強中當時實際上沒有同盟者。

張伯倫在戰爭爆發前有一個綽號:「我愛柏林先生」,他的宣戰被稱為「電話戰爭」,因為一直維持到希特勒進攻荷蘭時英國才真正進入戰爭。但在此期間他下令加速英國重整軍備計劃,健全了雷達防禦系統和空軍的更新,這一切對於後來的英國保衛戰還是起了關鍵性作用。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但張伯倫政府並沒有立即宣戰,因為法國只有防禦沒有進攻的意圖,張伯倫只是宣稱如果德國在兩天內撤出波蘭,英國將協助他們舉行談判,他受到議會的極大壓力,保守黨議員領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戰,政府將會垮台,在取得法國同意和英國步調一致的允諾後,直到9月3日,英國才正式宣戰。

宣戰後張伯倫重新改組政府,邀請丘吉爾入閣擔任海軍大臣。

戰爭開始的頭八個月被稱為「電話戰爭」,因為沒有任何交戰行動,這期間主要沖突發生在海上,丘吉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蘇聯入侵波蘭和芬蘭,引起要求對蘇聯宣戰的呼聲,但張伯倫認為只有對德國的戰爭結束才有可能,所以英國始終沒有對蘇聯作出任何錶示。

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聯軍前往幫助挪威,但失敗了,不得不撤回。

5月7日挪威陷落,一位議員在議會發言引用了克倫威爾解散議會時的宣言:「你們在這里坐的時間太長了,沒有干出任何好事,走吧,讓我們以上帝的名義告訴你們,滾!」

第二天投票時有40位原來支持政府的議員投了反對票,雖然政府最終贏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張伯倫很清楚自己也該下台了,他希望自己下台後能組成一個保守黨政府,但議會強烈要求仍然組成聯合政府。當時有兩個可能的人選:丘吉爾和哈利法克斯伯爵,但哈利法克斯伯爵認為自己作為上院議員領導政府不合適。張伯倫想要求工黨組成聯合政府,詢問工黨是否同意,問題是:工黨是否同意參加由他自己領導的政府?如果不同意,是否同意參加由其他人領導的政府?工黨領導答應第二天給予答復。

第二天,德國入侵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工黨答復說同意參加聯合政府,但不同意由張伯倫領導。1940年5月10日,張伯倫向國王遞交辭呈,正式推薦丘吉爾繼任。

晚年
張伯倫辭去首相職務後,仍然是保守黨領袖。雖然工黨和自由黨慫恿丘吉爾從政府中開除張伯倫,但他為了團結張伯倫的支持者,仍然想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但受到工黨和自由黨的反對,最後任命他為樞密院院長。

張伯倫繼續忠實地執行自己的工作,並為政府提供許多有益的咨詢。1940年,德國提出和英國議和的條件,幾乎引起政府的分裂,丘吉爾成功地說服張伯倫和他站在一起,反對議和。

張伯倫仍然受到保守黨議員的擁護,丘吉爾只受到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張伯倫怕這種現象會削弱政府,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丘吉爾。

但媒體一直不希望張伯倫繼續在政府任職,攻擊張伯倫,張伯倫希望丘吉爾能壓制媒體的攻擊,他一直認為丘吉爾只是一個戰時臨時政府,希望戰後他可以重新回來掌權。但7月份,他患上胃癌,作了手術。9月份,他的健康狀況不允許繼續工作,9月30日他辭去政府和保守黨領袖職務,回漢普郡養病,但經過國王和丘吉爾的特批,國家各種文件仍然送他閱批,使他能了解國家的局勢。11月9日,他在漢普郡去世,享年71歲。

1941年4月15日張伯倫的房產以84,013英鎊的價格買掉。

影響
張伯倫是英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政治家,大量文獻敘述了他的歐洲政策,他成為二戰時期的重要人物。

大量著作批評他的慕尼黑協定是鼓勵納粹,說他是一個「罪人」,丘吉爾的《二戰回憶錄》認為只有自己是保守黨的主戰派,張伯倫違背了保守黨的一貫政策。

但是近年來,一些歷史學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他的政策是合理的,張伯倫的政策是保守黨政策的合理延續。

張伯倫的失敗的外交政策掩蓋了他的成功的國內政策,社會歷史學家認為他的政策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750.html

I. 張伯倫的英文名是什麼

Wilt Chamberlain,音譯過來的,如果叫「長伯倫」中國人讀起來會覺得很別扭,所以直接叫張伯倫啦,但他絕對不是姓張名伯倫。

J. 張伯倫簡介

(美國職業籃球史上,早期最偉大的球員)威爾特 張伯倫
個人簡介
英文名: Wilt Chamberlain
中文譯名:威爾特·張伯倫
性別:男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 1936年8月21日
卒於:1999年10月12日
身高: 2.17米 / 7英尺1.25英寸
體重: 114千克 / 251磅
場上位置:中鋒
場上編號:13
選秀:1959年第1輪第3位
學校::Kansas(堪薩斯大學)
曾效力球隊:
金州勇士隊
費城76人隊
洛杉磯湖人隊
[編輯本段]學校生涯
高中時期
如果你翻出Chamberlain高中時的照片,你會發現那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苗條,靈活的6尺11寸巨人。高中三年,Chamberlain率領母校從1952~53賽季起連續打出19勝2負,19勝0負和18勝1負的變態勝率,為了充分發揮Chamberlain的籃下優勢,他的教練甚至要求隊員專門練出罰球不進的絕招,以便Chamberlain抓下進攻籃板製造更多的得分。在那個清澀的時期里,Chamberlain留下了2206分的隊史最高紀錄和100分,74分,71分的單場得分數據。一年級時他的場均得分就達到了44.5分,而在那場得到90分的比賽中,有60分來自於下半場的12分鍾內。
費城當地報紙為Wilt起了一個流傳至今的外號,「高蹺」。Chamberlain對此極為厭惡,就像他討厭另一個「歌利亞」的外號一樣。他唯一表示寬容的兩個外號是「Dippy」和「Dipper」,包括後來衍生出的「Big Dipper」。
大學時期
1955年,早已震驚全美的Chamberlain宣布將為堪薩斯大學籃球隊效力。不過由於當時NCAA規定大一新生不得直接參加校隊,Chamberlain不得不暫時委身於一年級菜鳥隊的麾下。不久後,剛剛贏得該季分區冠軍的堪薩斯校隊照例和一年級的小弟弟們進行一場切磋,結果他們全部折倒於Chamberlain怒吼之下。以下是後來Chamberlain自己對《費城每日新聞》的描述:「我們整場都在用鞭子抽打他們,81:71,我得了40分還是42分,大約30個籃板,15個蓋帽。我就是要讓那群目中無人的傢伙看看,到底我有沒有資格進入校隊。」
接下來Chamberlain自然順理成章地在學長中間搶到了位置,1956年12月3號他迎來了自己的NCAA處子秀,當即就以52分打破校史紀錄,率領母校97:69凌辱對手西北大學,並且一發不可收拾,過關斬將地闖入了NCAA總冠軍賽,盡管最終歷經三個加時,以1分之差惜敗於強大的北卡,但鶴立雞群的Chamberlain依然問鼎了該季的MOP(最突出球員獎)。
第二年Chamberlain順利入選了全區和全美第一陣容,他甚至在全美田徑比賽中也展示了自己超常的運動能力,以6尺6的成績刷新了俯身式跳高紀錄。1958年5月,感覺大學籃球已毫無挑戰性的Chamberlain決定加入NBA,但由於聯盟的相關規定被迫滯留一年。百無聊賴之下,1958~59賽季Chamberlain以當時尚屬天文數字的5萬美金簽約著名的哈林籃球隊,進行巡迴演出。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初期
1955年,NBA通過了新的選秀條例「territorial」,允許球隊以放棄一個首輪選秀權的代價,得到一名本地的大學球員。費城勇士隊的老闆Eddie Gottlieb得知消息後大喜過望,他向聯盟百般游說,說Chamberlain是土生土長的費城人,高中便是費城群眾喜聞樂見的籃球選手,而他就讀的堪薩斯又無一支NBA球隊,因此希望聯盟能破例允許費城運用「territorial」條款簽下Chamberlain。聯盟礙不下這位開國元勛的面子,同意請求,這是NBA歷史上唯一一次把高中和出生地作為「territorial」的考慮根據。
費盡周折之後,1959-60賽季,Chamberlain終於穿上了職業球員的比賽服,整個籃球圈也在期待著一個新的君主駕臨NBA。Chamberlain沒有令他們失望,首場比賽對陣紐約尼克斯就砍下43分和28個籃板。這是一個完美而充滿傳奇色彩的新秀賽季,Chamberlain憑借場均37.6分,27個籃板的輝煌數據單,不可思議地包攬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規賽MVP三項大獎,並入選最佳陣容。後來的數十年中,也只有68-69賽季的Wes Unseld重現過包攬最佳新秀和常規賽MVP的神跡。
1960年的季後賽,年輕的費城勇士早早遭遇了強盛的波士頓凱爾特人。Bill Russell和Wilt Chamberlain這對一生的宿敵開始進入彼此的生活,隨後的十幾年中,他倆在季後賽里碰對八次,共同演繹了籃球史上——甚至是職業運動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巨人對決。遺憾的是,從頭到尾,Chamberlain只有一次是真正地擊倒了Russell。正像他們這一回的交鋒,整個系列賽Chamberlain的得分超出Russell81分之多,可波士頓還是4:2贏走了勝利。
事實上,在Wilt Chamberlain肆虐的新秀賽季,乃至其後的若干賽季中,他的對手始終沒有找到一種可以鉗制他的有效方法。凱爾特人的全明星前鋒,後來成為教練和播音員的Tom Heinsohn事後承認,波士頓是全聯盟首個提出依靠團隊防守來限制Chamberlain的球會。「我們盡力尋求他的弱點」,1991年,Heinsohn向《費城每日新聞》透露,「試著讓他站上罰球線,用犯規抵消他的威力。今天我時常聽到人們討論hard foul的問題,我要說,當時我們對他採取的犯規,有一半都是hard foul。」
盡管擁有無比強悍的體魄,但Chamberlain從來就不是一個舉止粗暴的,容易沖動的球員,他懂得怎樣控制自己的力量和情緒,也不會輕易陷入沒有必要的爭執。一個令人驚訝的數據正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在其長達14年的職業生涯和超過1200場的職業比賽中,Chamberlain從來沒有被罰出場。甚至有人因此認為他作風缺乏侵略性。「我的朋友經常對我說,嘿,哥們,你應該試著把Bill Russell扔到籃筐裡面去」,Chamberlain回憶道,「他們總是認為我太溫柔,從來不對那些不知好歹的侵犯者一點顏色看。」
一度有傳言說,自視甚高的Chamberlain在新秀賽季不敵Russell後,自尊受挫,甚至准備退役。這當然是無聊的謠言,Chamberlain不是喜歡退縮的懦夫,他忍耐著內心的屈辱,並認真琢磨戰勝對手的方法。例如增強肌肉和力量訓練,以便應付越來越多的,不懷好意的身體接觸,肘擊和推擠——這些就是Tom Heinsohn所說的hard foul。
1960~61賽季,Chamberlain重復了新秀年的勇猛,場均貢獻38.4分和27.2個籃板。再下一年,這份本已十分恐怖的成績單更是迎來了大躍進,一舉攀升到50.4分的高度,這也讓他成為唯一一個單賽季得分超過4000的NBA球員。
1962年3月2日,Chamberlain又創造了一個註定將永久塵封的紀錄。他在和紐約尼克斯的得分大戰中得到了整整100分!幫助費城以168:147獲得勝利。而據可靠消息稱,此前整晚Chamberlain都未歸隊,而是盡情享受夜生活去也。最不可思議的是,Chamberlain一貫垃圾的罰球竟然也有32罰28中的魔幻命中率,要知道,那個賽季他在罰球線上的收獲只有可憐的50.6%。
整場比賽他63投36中,事後他在《HOOP》雜志上大發感慨:「上帝,這簡直不可思議。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在一場比賽中投那麼多次籃!」那場球的最後,費城其他球員近乎瘋狂地給Wilt喂球,並最終將紐約人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職業生涯中期
76人隊
1962年,Chamberlain隨隊搬遷到了舊金山,他在62~63和63~64賽季里都輕易贏取了得分王。與此相對的,1964年,勇士隊辛苦殺進總決賽,卻1:4被凱爾特人打得落花流水。勇士逐漸對Chamberlain失去了耐心,終於在1965年的全明星賽結束兩天後,Wilt被交換回了老家,加盟費城76人隊,也就是以前的雪城民族隊,作為籌碼,76人付出了Connie Dierking,Lee Shaffer,Paul Neumann和15萬美元的代價。一番驚天動地後,費城組建了一個極有潛力的強大陣容:中鋒Wilt Chamberlain,後場Hal Greer和Larry Costello,鋒線則由Chet Walker和Luke Jackson擔杠。
Chamberlain入隊時,76人只是一支50%勝率的平庸之師,然而一年後他們便奪下了聯盟最高的55勝25負。可恨的是,波士頓又一次在東部決賽中拒絕了他們繼續前進的請求。不甘落寞的76人隨即請來了天才前鋒Billy Cunningham,陣容齊整,實力均衡,他們在前49場比賽中發瘋般地贏下了45場,最終留下NBA空前的68勝13負紀錄。季後賽他們先是掃平辛辛那提,順利地在東部決賽中與冤家凱爾特人會師。卧薪嘗膽多年後,Chamberlain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機會,76人秋風掃落葉地4:1盪平波士頓,終結了後者的九連冠美夢。總決賽對手是老東家勇士,Chamberlain沒留絲毫情面,4:2,76人問鼎總冠軍!
自從那個地震般的1961-62賽季後,Chamberlain的得分每年都在下降。直到1968年,才由前一季的24.1分些微地漲到24.3分。在其職業生涯的頭七年,Chamberlain霸佔了全部得分王頭銜,場均得分高達39.4分,20年後Michael Jordan才以一個同樣的七星連珠追平了紀錄。而在其後的七年中,Chamberlain的得分卻急速降到了20.7分。
是什麼力量讓Chamberlain減少了得分?年齡的老化?或者防守的增強?Chamberlain本人不這么想。「回過頭看,我後七年的得分和前七年相比簡直可以無視,那是我刻意為之,原因是教練叫我減少得分,把精力投入到籃板和防守上面去。我很慶幸我聽從了教練的建議。」
這個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很早以前就有教練提出讓Chamberlain適當減少得分,以便球隊贏得更多比賽。縱觀其14年的職業生涯,盡管個人榮譽驚天地泣鬼神,畢竟只有2枚總冠軍戒指。1966-67賽季,76人主帥Alex Hannum明確要求Chamberlain增加傳球,減少出手,並在防守端表現出更強烈的侵略性。Chamberlain服從了命令,結果他雖然只得到24.1分,職業生涯第一次無緣得分王,卻也在命中率(68.3%)和籃板(24.2)榜上完成獨霸,並以7.8個助攻列助攻榜第三位。
Chamberlain認真地實踐著自己的新角色。67~68賽季,他職業生涯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入選最佳陣容,並第4次——同樣也是最後一次——當選MVP。該年東部決賽,波士頓四年內第三次擊敗費城,所有人都感到了厭倦,很快,聯盟迎來了大交易,洛杉磯湖人付出了Jerry Chambers,Archie Clark和Darrall Imhoff,他們得到的是,Wilt Chamberlain。
職業生涯晚期
洛杉磯湖人隊
Chamberlain在天使之城洛杉磯度過了職業生涯的最後5年,其中湖人4次闖入總決賽。最值得青史留名的自然是偉大的1971-72賽季,Chamberlain僅僅得到14.8分,但他對於球隊整體的貢獻卻達到了另外一個層次:季末Chamberlain以19.2個籃板當選籃板王,進入最佳防守陣容,順便一提,時年他已35歲。Chamberlain真正嘗到了團隊合作的甜頭,他把自己放在和後衛Jerry West,Gail Goodrich,前鋒Happy Hairston,Jim McMillian同等的位置上去,湖人在無比團結和順暢的運轉中打出了至今令後人望峰息心的33連勝,並締造了69勝13負的超完美戰績,直到Michael Jordan和芝加哥公牛的72勝10負出台前,這一直是NBA的最高勝率。最終湖人順利進入總決賽,4:1解決尼克斯,Chamberlain也戴上了第二枚總冠軍戒指。
72~73賽季後,偉大的Wilt Chamberlain正式退役。像許多職業球員那樣,Chamberlain退役後也當了一年的教練,對象是ABA的聖迭戈征服者隊。聖迭戈人希望Chamberlain能像Russell那樣出任球員兼教練,Chamberlain本人表示同意,但聯盟的條款規定又一次掃了他的興。1984年,Chamberlain出演好萊塢電影《野蠻人柯南》。在那之後,排球,網球,馬拉松,水球,都是Chamberlain消磨時光的好夥伴。精力無窮而又不甘寂寞的Wilt甚至差點和世界重量級拳王阿里過招,可惜不了了之。有關他的新聞一直很多,退役很多年後,Wilt好像一直活在鎂光燈的中心。直到Chamberlain50大壽時,還有NBA球隊希望請他出山,作為替補中鋒每場出戰15-20分鍾。他還出版了好幾本書,如飢似渴地研究學術,並且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學士學位。
死因
公元1999年10月12日,NBA的天空黯淡無光, NBA最高大的一根擎天柱倒下了。威爾特·張伯倫在這一天死於他在洛杉磯的寓所,終年63歲。事後的人們發現這名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巨人是被心臟病擊倒的,而早在60年代他效力於NBA期間,就曾有過他心臟不健康的傳言,1992年他更是因為心律不齊住了三天的醫院。
就在死前5個月,張伯倫在接受美國一家雜志采訪時曾親口說道:「我的一生都引人注目。」而今在巨人遠去之後,讓我們再尋著他那寬大的足印去追尋他那不尋常的生活。
1999年10月16日,張伯倫逝世後的第四天,他的葬禮在他的家鄉費城舉行,NBA的一段神話由此被徹底埋葬。
[編輯本段]外界評價
他是籃球運動史上最強悍的統治者,其在進攻端展現出的能量震古爍今。如果要開具一份有史以來最偉大籃球運動員的名單,相信絕大多數的球迷都會把Wilt Chamberlain的名字放在最頂端——至少無限接近這個位置。
Chamberlain對於其籃球臣民的主宰性之大,在整個職業體育圈內都幾乎稱得上絕無僅有。你可以採取雙人包夾,三人包夾,甚至無恥的犯規戰術,總之當你採取了一切你認為可以阻擋Chamberlain前進步伐的伎倆之後,通常會絕望的發現,這個怪物仍然能夠隨心所欲地拿分,或者摘取籃板。
所以,當Oscar Robertson被《費城每日新聞》的記者問到,究竟Chamberlain是不是史上最佳球員時,「大O」會甩出這么一句話:「歷史紀錄不會說謊。」
是的,歷史紀錄,這是Wilt Chamberlain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傳世之寶。他是唯一一個單賽季斬獲4000分的NBA球員,他保持著聯盟單場得分紀錄(100分),連續進球紀錄(18個)和單場籃板紀錄(55個),而在這份駭人聽聞的履歷表中最駭人聽聞的,還是他在1961~62賽季創造的場均50.4分的火星人數據——如果你對得分不太感冒,那麼Wilt同年場均48.5分鍾的上場時間,或許能夠滿足你的胃口。
到退役時,Chamberlain的職業生涯總得分是空前的31419分,不過這個紀錄後來被Kareem Abl-Jabbar,Karl Malone和Michael Jordan所打破。盡管如此,Wilt的23924個籃板球依然傲視天下。除此之外,他還有過連續7年蟬聯得分王,14個賽季中有11年折桂籃板王的偉業。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自私的球員,Chamberlain甚至還在1967~68賽季小過了一把聯盟總助攻王的癮。
當然最枯燥也是最恐怖的還是他的得分數據:118場得分50+;連續14場得分40+;連續65場得分30+;連續126場得分20+;新秀賽季場均37.6分;72.7%的單賽季最高命中率……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數字不僅全部是NBA史上最高,而且和身後第二名的差距更是遠得有幾光年。鑒於以上全部原因,Wilt Chamberlain的名字註定會在所有NBA的數據(尤其是得分)紀錄表上頻繁出現——頻繁得讓人想吐。
為了削弱其過分強大的統治優勢,聯盟不得不針對Wilt Chamberlain制定和修改多條規則,包括擴大三秒區,引入進攻干擾球的概念,以及罰球時的一些嚴格判定等等(修改規則前Chamberlain經常在罰球時直接起跳灌籃)。
已經夠了,NBA史上再沒有第二個人能締造如此多的奇跡,並對這項運動產生如此巨大而直接的影響力及制約力。很難想像如果得到今天這樣現代化和系統化的訓練,飲食,裝備等,Chamberlain會進化成怎樣一個天外來客。事實上,Wilt已經比同時代的任何對位者都要高大和強壯得多,他在高中和大學時便是全美知名的多種運動天才,擁有7尺1寸和「注冊」275磅的完美身材——Chamberlain職業生涯中後期的實際體重超過300磅。
有關Chamberlain的天生神力,《費城每日新聞》記述過一件有趣的史實:西雅圖超音速隊的球員Tom Meschery曾向Chamberlain下過單挑帖,後者哈哈應允。戰斗開始,Meschery持球進攻,連做四個假動作後出手投籃,被Chamberlain蓋掉。Meschery忿忿不服,重新拿球,重新假動作,重新被蓋,生命不止,循環不息。終於Meschery惱羞成怒,開始繞著Chamberlain不停地轉圈,指望迷惑對手。Chamberlain興味索然,伸出蒲扇也似的大手,罩住身高6尺6寸的Meschery的腦袋,略一使勁,可憐的西雅圖球員便像陀螺一般旋轉起來,越轉越遠。轉到第三個圈時,Chamberlain金口忽開:「收。」Meschery這才停了下來。
Chamberlain的神力還有許多傳說。Rod Thorn,當過NBA球員,教練,GM和行政主管,曾饒有興趣地回憶過一場Chamberlain參與過的群架,他說那時兩群壯漢纏成一團,廝殺正緊,只見Wilt兩眼冒血,氣勢洶洶地殺來,隨手在人堆里「撿」起一個就扔,好像那個倒霉蛋的身體是羽毛做的一樣。事後清點屍體,那個有幸被Wilt「撿」起來的傢伙身高6尺8寸,體重220磅。
Chamberlain的力量使他成為那個年代裡極少數可以封蓋大力灌籃的怪物之一,1968年的一場比賽,對手紐約陣中身高6尺11寸,體重245磅的中鋒Walt Bellamy是聯盟有名的巨獸,曾想在Chamberlain頭上來一記泰山壓頂,結局慘不忍睹,用一個現場觀眾在《費城每日新聞》上回憶的話來說:「Wilt在籃筐頂點結結實實地把球蓋了下來,一巴掌扇出了場外。還有,他差不多順便把Bellamy也扇出了場外。」
[編輯本段]永載史冊
1978年,Chamberlain第一時間入選了Naismith籃球名人堂。1996年,入選50大巨星。1999年10月12日,63歲的Wilt Chamberlain因心力衰竭,於家中病逝。他在籃球世界裡的地位和榮耀,正如其外號「Big Dipper」所顯示的那樣,永遠是天際里最耀眼,最輝煌的星星。而他留下的無數傳奇歷史,也會經由後人傳述,崇敬,一代一代,永無止境地流傳下去。
威爾特·張伯倫(Wilton Norman Chamberlain,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身高七呎一寸,體重二百七十五磅,擔任中鋒,在1959至1973年先後為費城勇士(現金州勇士)、費城76人及洛杉磯湖人效力。
NBA時期
在威爾特·張伯倫正式成為職業球員之前,聯盟曾發生一段小插曲。當時聯盟有一項「地域」選秀規條,讓聯盟中的球隊在遴選球員時,可以直接選走該球隊所在地的大學球員,代價則是放棄第一輪選秀權。1959年,當時的費城勇士隊老闆以張伯倫從小就於費城成長,以及成名於費城的高中籃球隊,加上肯薩斯並無NBA球隊,因此提出以「地域指名」選走張伯倫。這亦使張伯倫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被球隊以「地域指名」選走的球員。
張伯倫的籃球生涯,幾乎可與NBA史上紀錄劃上等號。他甫出道便以37.6分的平均得分拿下新秀年的得分王榮銜,並隨後連續七次成為得分王,十一次籃板王、一次助攻王及兩次總冠軍。生涯平均可取得30.1分、22.9籃板及4.4次助攻。其中在61-62年球季,他出賽八十場,共攻下4029分,平均每場有50.4分,同時在該季對紐約尼克的賽事中,他得到100分,成為NBA史上單場最高得分紀錄保持者。他的籃球天賦驚人,當時全NBA僅有比爾•拉塞爾可以與之相比。
張伯倫對籃球運動的影響力可謂極之深遠。由於他在場上的攻守能力太過強大,聯盟不得不為他設下限制,包括擴大球場的禁區范圍、設下進攻籃上干擾、罰球規則的改變等等。
張伯倫與拉塞爾
除了得分以外,張伯倫在職業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與宿敵拉塞爾的對決。兩人曾八次在季後賽對碰,然而張伯倫只曾取得一次勝利。不過,以數據而言,則是張伯倫取得優勢。
[編輯本段]成就/榮譽
NBA成就
2次NBA總冠軍:1967,1972年
4次NBA最有價值球員:1960,1966,1967,1968年
1次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72年
NBA全明星最有價值球員:1960年
NBA最佳新秀:1960年
10次NBA最佳陣容:
NBA第一陣容:1960,1961,1962,1964,1966,1967,1968年
NBA第二陣容:1963,1965,1972年
2次NBA最佳防守陣容:
NBA防守第一陣容:1972年,1973年
NBA名人堂:1978年
NBA50大巨星:1996年
NBA生涯紀錄(37個):
1.得分超過50分的次數最多共118次。
2.連續10個賽季場均籃板20個以上(1960-1969)
3.職業生涯平均籃板球數最高22.9個
4.7次連續成為「得分王」與喬丹並列第一
5.單賽季得分超過50分的場數最多共45場(1962年)
6.單賽季出場時間最長共3882分鍾(1962年)
7.單賽季得分總數最高共4029分(1962年)
8.單賽季平均得分最高50.4分(1962年)
9.投籃連續命中次數最多共35次(1967年2月17日至28日)
10.單賽季平均籃板球數最高27.2個(1961年)
11.單場得分最高共100分(1962年)
12.半場得分最高共59分
13.單場命中數最多共36個(1962年)
14.半場命中數最多共22個(1962年)
15.單賽季籃板球數最高共55個(1960年)
難得的是這個記錄是他在和拉塞爾的對決中得到的,拉塞爾大家都知道是張的最大勁敵,後來拉塞爾回憶時笑著說,當時他只看見球在上空飛,但是就是落不到他手裡。
16.單場罰球命中數最高共28個(1962年)
17.季後賽平均籃板球數最高32.0個(1967年)
18.季後賽單場籃板球數最高共41個(1967年)
19.全明星賽單場得分最高共42分(1962年)
20.單場22分,25個籃板,21次助攻
21.連續18次投籃命中。
這個記錄是他和里克巴里(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的父親)共同保持,要是說含金量,身為後衛的巴里的這個記錄更為難得,至於時間無從考證。
22.單賽季總得分4029分。
1961-1962球季,鐵漢張伯倫永遠不知道「累」的感覺,在全季80場比賽中,他有79場打滿48分鍾,完全沒有休息,曾有一個賽季只有7分鍾不在場上。更不可思議的是,由於有延長賽的關系,張伯倫在該季的平均上場時間,竟然是「破表」的48.5分鍾。
35.職業生涯32場比賽得分達到或超過60分
36.單賽季籃板球數最多共2149個(1961年)
37.處子賽季單場得分最高共58分(1960年)
[編輯本段]獨得100分
1962年,威爾特·張伯倫住在紐約。據知情者回憶,比賽當天,張伯倫是下午從曼哈頓坐火車到費城,然後又搭乘勇士隊的巴士到達赫爾希體育館(另一個版本是說他在比賽前天還和女友約會,然後開著他的白色卡迪拉克驅車170英里到達Hershey)。在比賽前,他跟另外幾個人玩了一陣子電子游戲。當時,游戲機上的歷史最高得分是1800分,尼克斯老闆里赫曼就此還跟張伯倫打賭說他刷不掉這個紀錄。結果素來自負的老張鬥志昂揚,一通狂打。最終,當他走出電玩室邁向更衣室時,游戲機上的最高紀錄赫然寫著2100分。事後,有人開玩笑說,正是里赫曼的激將法,讓自己的球隊淪為這一傳奇的尷尬陪襯。
1962年的NBA還處於困境之中,比賽經常都不是在球隊所處的城市進行,赫爾希體育館位於距費城約100英里的赫爾希鎮,地理位置相當偏僻,共 7200個座位,票房慘淡。是役,只有4124位(另一版本為4162位)觀眾到場觀戰。沒有紐約的記者去報道這場比賽,因為他們要關注棒球的春季訓練。另外這場比賽本身也沒有什麼意義,當時勇士已經不可能追上凱爾特人,而尼克斯已經失去了季後賽希望。唯一的懸念是張伯倫能拿下多少分,因為他當時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個單季拿下4000分的球員!
比賽開始了。第一節,張伯倫拿下23分。第二節,張伯倫再添18分。但即便如此,在中場休息時,人們也並未預感到這場比賽將神奇到無可救葯的地步。因為在當時,半場41分的成績,對張伯倫來說還算不得如何神奇。在新秀賽季,張伯倫就曾兩次砍下58分,三個多月以前,他還曾在與湖人隊的比賽(經歷三個加時賽)中狂掠78分。而在這場比賽之前的三場比賽,張伯倫的得分記錄分別為67、65、61分。
真正的恐怖從第三節開始,人們看不出張伯倫有絲毫疲勞的跡象,徹底瘋狂起來。尼克斯派出三人盯防張伯倫,並不斷用「砍張戰術」,但換來的只是張伯倫變本加厲地發作。第三節比賽結束時,張伯倫已經得到69分。第四節比賽開始後,張伯倫順利斬落5分,打破了48分常規時間的得分紀錄73分,然後又打破了他原先經過三個加時取得的得分紀錄78分。這時球館內開始躁動,在現場解說員的煽動下,所有球迷都開始為張伯倫的得分計數。「74!76!……82! 84!……90!……」——張伯倫每次投籃入筐,球迷都會齊聲高喊張伯倫的即時得分,聲音響徹球館。
在最後幾分鍾,尼克斯的球員不想被釘上恥辱柱,開始想辦法扼制張的得分,他們甚至會對勇士隊其他球員犯規以阻止他們傳球給張伯倫。然而即使這樣也沒效,當現場球迷喊出「98」時,距離比賽結束也恰巧還有98秒,勇士進攻時隊友將球傳給身處內線的張伯倫,張伯倫出手投籃,球彈筐而出,他迅速躍起搶下前場籃板球補投,仍舊不中,但隊友拉肯比爾再次抓下籃板球,然後迅即將球分給魯克里克,此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不到一分鍾,全場球迷起立吶喊,球館爆棚。張伯倫躋身籃下,魯克里克冷靜地將球傳入,張伯倫得球後,霸王硬上弓,徑直起身扣籃——100分!就在皮球被扣進籃筐的剎那,球場「暴亂」開始了,亢奮的球迷涌進球場,比賽被迫中止。一個14歲的當地的小男孩跑進場與張伯倫握手,然後帶著比賽用球跑了。由於當時沒有電視轉播,就在比賽中斷時,記分員波拉克火速抄起電話,激動不已地向媒體宣布:「100分!張伯倫得到100分!」在十幾分鍾的騷亂之後,比賽走過場似的完成了最後46秒,最終,勇士隊以 169:147獲勝。張伯倫全場比賽投籃63投36中,罰球32罰28中。賽後,張伯倫對此的解釋只是:「終於得了100分,老天,現在我總算不必像傻子一樣在場上跑來跑去了。」

閱讀全文

與德國張伯倫怎麼姓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