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教達人二戰期間中國和德國的關系如何
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特別是初期,中國和德國的軍事合作挺強的,蔣部隊有幾個整編的德械師就是這個時候來的。到了中期和後期,由於中日之戰,中國是明顯的盟國,所以德國停止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中國此時開始向前蘇聯請求援助。
Ⅱ 希特勒的時候德國跟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納粹德國同中國的關系分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希特勒上台-1938年初這段時期,由於相對於其他西方列強在華擁有各種利益,一戰後的德國喪失了所有海外領地和特權,所以同民國基本沒有利害沖突,而且中國從晚清時期就引進德國軍工物資,對德國的化工和機械有種近乎宗教般的虔誠。日本在一戰時奪取了德國的山東殖民地,德國對英法是仇恨對日本是憎惡,出於共同的敵人,中德自然的走到了一起。而蔣介石也非常崇拜納粹德國的元首制度,即一個黨一個領袖的制度。所以這段時期是兩國的蜜月期,宋子文親赴德國簽訂了雙邊互助條約。德國向中國轉讓當時陸軍裝備的現役武器和製造設備,並派軍事專家來華訓練中國軍隊並培養部隊高級參謀人員。中國用各種稀有金屬折價交換。可以說是德國的援助幫助中國度過了七七事變後最艱難的一年時間。當時國軍最精銳的部隊都是「德械師」,這些部隊除了訓練還有些不足外基本裝備等於德國陸軍的二等簡編步兵師,裝備水平並不比日本甲級師團低。只是可惜數量較少,基本都在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中損失了。 當時的老照片可以反映這段歷史,國軍都是戴著德式的鋼盔和裝具,武器是K98和馬克辛(當時德國陸軍替換下來的標准武器),MG38當時剛剛裝備德國陸軍,還沒有出口。火炮是德國的75步兵炮、37平射炮、105輕榴和155重榴,甚至還有MK1坦克營。七七事變後德國還試圖調解中日停戰,即「陶德曼提案」終因日本要價太高缺乏誠意失敗。第二階段是1938年至戰爭結束,由於日本的極力投靠,德國同日本出於擴張的目的同時德國為了日本在遠東牽制英法和美國,兩國秘密結盟。相應的德國斷絕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召回了德國顧問團,但是沒有斷交。
Ⅲ 二戰中德國和中國外交關系究竟怎樣
二戰是1939年9月1日爆發的,此時中國抗日戰爭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快1年了,德日的盟友關系已經很穩固,德國對中國的軍事援助(不管是武器出口還是派出軍事顧問)最晚在1938年也都停止了。所以此時中德之間的關系已經比較冷淡了。中德外交的蜜月期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幾年,時間其實並不算太長。
Ⅳ 二戰德國與中國關系最好嗎
希特勒,一個世界犯人,二戰的罪魁禍首之一,他犯下的罪行真是用多少書也說不完,但是又不得否認,他對德國也有著一定的貢獻,德國在1932到37年確實在他的領導下從經濟泥潭中走了出來,生產總值漲幅超過100,失業率也降到了1.3%,然而這僅僅是他對於德國的貢獻而已,對世界來說,他還是個魔鬼。
最後一個比較有名的謠言就是當時在柏林的一場奧運會,是希特勒出錢承擔了中國代表團的費用。相信大家看這個辟謠已經看過很多次了,那麼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就好了,這次代表團的的費用中方預算22萬,17萬是官方出的,剩下的是各方籌集的款項,而張學良是款項最大的出資人。當時中國足球隊去出征都是一路表演一路掙錢,哪有什麼希特勒承擔費用的說法(按這么說那時候國足好像實力比現在好點?)。
Ⅳ 二戰時德國與中國關系
二戰前德國與中國關系是蔣拿中國的礦石與德國交換武器,使得希非常重視中國。蔣向德國派了大量的公費留學生。至於抗戰前的大量德國軍事援助那就不用說了,直到抗戰開始後還不顧日本的強烈反對,小規模給中國軍援。蔣手下有很多德國軍事顧問。
Ⅵ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和中國關系是怎麼樣的
二戰時期中國(特指國民政府)向整個軸心國宣戰,和納粹德國是名義上的交戰狀態,是敵對關系。
Ⅶ 二戰時期中國與德國的關系怎樣
首先我覺得整個二戰中德國和中國的關系真的是不清不白,一方面中國是和西方一樣的反法西斯國家,另一方面從抗戰處的德國援華武器裝備,到德國軍事顧問團幫助國民政府制定抗日戰略,並訓練了 87.88兩個獨立師全副德軍裝甲裝備,蔣介石的王牌。典型的是八一三抗戰,被日本人抱怨這是和德國人在作戰.說回到希特勒本人。希特勒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的非常貧窮,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姓張。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並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希特勒喜歡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並經常放在床頭。在他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盡管迫於義大利的壓力與日本結盟,但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國軍一些包括I號坦克,sdk.222在內的德制武器.最後的一個原因是種族吧,因為亞洲有純正的雅利安人,對中國人是否有雅利安血統一直存疑。比如說,蔣公次子緯國,便是德軍軍官。德國對中國,遠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並稱中國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種,理應享受更多權利。」 中國在二戰的時候得到德國的很多支持,使用的都是德式先進裝備。而蘇聯當時只會用「赤化」的名義盡量分裂中國! 在戰斗期間德國和中國是友好關系!屢次的派遣專家和中國考慮戰略。 而當時德國對收容猶太人的國家都給予打擊,但是中國收容這種人是最多的,德國竟然沒有提出條件。以上資料我覺得在希特勒眼中除了德國的純正雅利安血統的人就是中國人了。所以我跟希望是德國人打贏這場戰爭。希特勒距離勝利就差一步,如果成功的話美 英 法 蘇肯定不得瑟了。而在遠東則是中國人的天下。我知識淺看的不深望和各位二戰迷交流~
Ⅷ 德國有在二戰時期幫助中國了嗎
德國在二戰的時候沒有幫助中國。
二戰爆發前,國民政府和德國存在一些貿易關系,大致是國民政府用我國出產的稀有金屬,交換德國的武器裝備以及軍事訓練,所以果軍有「德械師」。
但自從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由於德日是盟友,而德國和國民政府僅僅是普通的貿易關系,所以德國停止了和國民政府的一切交易,並且開始從中國撤回德國人員(比如德械師的教官)。
當時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曾下令,拒絕撤出中國的德國軍官會被吊銷國籍,沒收德國國內的所有財產,並且按叛國罪處理。
所以不要相信德棍編織的謠言,德國在二戰期間和中國是敵對關系,並沒有幫助中國。
Ⅸ 二戰之前的德國,與中國的關系是怎樣的
作為1871年才真正崛起的列強,德國和我國的關系非常微妙,簡單說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一戰前和一戰後,而無論是哪個階段,德國和我國的關系都從未有「平等」二字,雙方自始至終都在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Ⅹ 二戰時德國對中國是哪種態度
德國和中國的關系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說起,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想和中國聯盟,是出於德國可以出武器中國出人口,這個有點像大陸抗美援朝時期,蘇聯出武器中國出人的性質是一樣的。
但,非常的不幸的是這個消息被日本獲知之後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如果我說的沒錯的話是在北京製造了一場霍亂,威廉二世為此取消了他的皇子來華商談合作的事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華的關系可謂是峰迴路轉,希特勒為了能獲得他稀缺的礦產資源和中國走的很近,為此他派遣了德國軍事顧問團來華訓練中方的軍隊,作為交換條件中方給予希特勒德國一定的礦產資源。
由於義大利和日本與德國簽訂了軸心國條約,希特勒不得不中斷和中國一切的軍事往來。
單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和德國還是有著一定的良好的關系。但終是在關鍵的時刻,遭遇一些非計劃內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