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女孩為什麼愛讀書

德國女孩為什麼愛讀書

發布時間:2022-06-17 21:49:43

Ⅰ 為什麼德國人那麼愛閱讀

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
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
在這里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
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
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
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Ⅱ 德國人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閱讀變得這么有趣

德國的小學課程看起來雖然內容豐富,但並不強求孩子死記硬背。每個孩子學習的快慢不同,但是課程內容生活化,教學設計有趣又不失教育性,因此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快樂的成長,不會因為課業問題需要額外補習或是為功課煩惱,「玩」就是德國小學生的主修,他們從中學習到更多。

德國人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文/沈佳慧

在小K的學校里,每個學期都會舉辦一次讓孩子既期待且喜愛的活動「讀書之夜」(Lesen Nacht)。

讀書之夜?這可不是我們曾經上的「晚自習」,晚上辛苦地留在學校里念書,有什麼好期待的?一開始,我真的以為「讀書之夜」應該就是「晚自習」,結果不然。孩子們之所以會期待,是因為這一天晚上會在學校過夜。孩子們想的,並不是在學校「徹夜閱讀」這件事,而是大家可以一起在學校過夜,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這個讀書之夜的活動,通常會安排在星期五。

這一天,孩子下午放學回家之後,傍晚五點半,就必須再返回學校,帶著睡墊、睡袋、小台燈、枕頭、棉被等,到教室里找好自己想要睡的位置,鋪好自己的睡墊,放好自己的寢具,接著所有人帶著自己的借書證,跟著老師到附近社區的圖書館,去找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帶回學校。

晚餐後就開始進行「讀書之夜」的活動:大家必須先看一遍從圖書館借來的書,然後每個孩子輪流分享自己選讀這本書的理由和故事大綱。分享之後,開自己的小燈繼續享受閱讀的時光,直到就寢。

孩子們對於這一天的活動往往會感到特別興奮,不管是不是愛讀書的孩子,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新鮮、有趣的事。學校通過這樣的活動拋磚引玉,鼓勵孩子們閱讀,引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並創造這樣的閱讀氛圍,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學校老師們真的是非常的用心。

在台灣,很多人告訴我,小朋友不喜歡寫作文。我會反問:「那麼他喜歡閱讀嗎?」所得到的答案不一。台灣的父母親都太過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在線上,因此會要求很快地「看到成果」。然而多數父母都忘了,其實寫好作文的基礎是閱讀,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才可能會有所成果。

舉我們家的例子來說,小K雖然接受的是德國教育,三年級時他的英文閱讀能力,已經可以達到七八年級的水平。主要的原因是:小K認字,是從英文開始的,而他的閱讀能力,也自然從英文開始。

我們並沒有要求小K花很多時間在英文上,只是希望他可以不要荒廢了在英國時好不容易練起來的英文。在德累斯頓這個英語並不通行的城市裡,我們為小K找了一位家教老師,這個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每個星期來家裡陪小K「玩耍」,讓他之前在英國累積的英文能力能夠持續。畢竟,英文在國際上仍是重要的溝通語言。

家教老師是美國人,是我德文課的同班同學,住處離我們家近,因此請她來幫小K學英文。當時,由於她是嫁到了德國,每年還要外出渡假兩、三次,每次為期兩周,偶爾還要回美國一個月見見家人,所以小K的英文學習進度並不是很快。

除了在英文學習時的「聽和說」,我們還另外搜尋著提升小K的英文閱讀能力、培養他對英文的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想起了在英國時購買的一套小書,每一本書只有短短的文章,我們決定讓他用朗讀的方式,去熟悉英文。如果只是讓小K自己朗讀,他可能很快會失去興趣,而且在開始的時候,即使他朗讀完書中所有的句子,也可能並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意義,因此,我們用讓他朗讀一次、爸爸朗讀一次的方式,像游戲般的進行著英文閱讀這件事。

朗讀完畢之後,便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小書的內容講一次給他聽。漸漸地,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小K可以開始獨立讀這些小書,在他無聊的時間里,就會隨手拿起一本,看看書的內容。看得懂之後,有時上英文課,還可以跟老師聊一聊書這本書,讀錯了的單詞,英文老師也會加以糾正,慢慢地小K建立起了對英文閱讀的能力和信心。

我注意到在德國,以及其他許多歐洲國家,學校和老師對於培養學齡孩子的閱讀習慣,皆不遺餘力。因此對於孩子的閱讀和寫作,除了父母親的用心陪伴和正確引導之外,最首要的任務便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圖書館是很多德國孩子常去的地方。

在德國教育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僅是老師或父母其中一方的責任,而是兩方一起進行的。用鼓勵卻不強迫、引導卻不硬性規定的方式,讓孩子多接觸閱讀,人人這樣徹底執行的方式,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我記得在小K一年級時,學校的午休時間,輔導老師還每天不間斷地為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讀格林童話故事呢!這些都是未來認識文字、讀書和寫字的重要基礎。如果閱讀這件事已經變成自然而然,就沒有所謂需要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的這些煩惱了,因為孩子會在書的世界中,找到他閱讀的樂趣。

除了學校的圖書館,城市中的每一小區域都有圖書館,可以免費借閱各類童書、繪本、DVD等。很多學齡前孩子也會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圖書館里消磨時光,念故事給孩子聽、或者和孩子一起看繪本,引導孩子進入書的海洋。

圖書館是很多德國孩子喜歡去的地方,在我們居住的地區性圖書館里,還有為孩子布置的座椅和空間,讓孩子對這里的閱讀環境充滿興趣和嚮往。在台灣,雖然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各種各類的書籍、各式各樣最新的信息,但圖書的使用率卻沒有歐洲圖書館的高。

我們常會不自覺的、有目的地去要求孩子看書,卻反倒破壞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其實,看書除了獲得知識,也可以just for fun!(僅僅為了好玩)怎樣讓閱讀變得有趣,怎樣讓孩子對書產生興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

沈佳慧

生於台灣新竹,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後從事媒體工作,曾任環宇電台新聞記者、播報及環宇電台旅遊節目《漫步天涯》主持人。目前專職寫作。喜歡旅行,是個將旅行與生活結合的旅人。生完孩子後才開始寫作,無論在哪裡,皆樂於與孩子一同成長,探索新事物。2004年起,一家三口旅居歐洲近六年,在旅歐期間,近距離觀察了中西方教育觀念差異、教育現況,並在體驗、思考中從容面對孩子的教育,同時也讓孩子在正統的德國教育,即生活教育中發現更多,學到更多。出版著作《適應力:讓孩子與世界美好相遇》

Ⅲ 德國人為什麼那麼愛讀書

世界上讀書最多的是丹麥(人均讀書量),國家裡面有人人讀書的良好氛圍,在我們國家,大家都忙著創收呢?物質追求不能滿足,所以顧不上精神生活了。

Ⅳ 德國孩子為什麼愛讀書

德國是個極度無聊的國家,你看不到10點還有人在飯店裡吃的熱火朝天的,你也很難每天見到人們興高采烈的滿大街狂歡,年輕人也並不經常聚攏在一起玩耍撒歡,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在這里人們無聊的只能看書了。

所以這個無聊的國家出了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也因為讀書才變得民富國強,這一切都與德式閱讀息息有關。

德國有將近7700家的書店,書店工作人員則約為31000名,到處都可以見到書店,無論是市中心的大型圖書商店,還是車站的小型圖書店或報刊亭,如果留意觀察,就會在很多社區附近找到一個像電話亭一樣的小亭子,裡面放滿了二手圖書,這就是公益免費借書亭,可以免責在這里借到自己想要閱讀的圖書,或是可以把家裡看過的圖書放進來供他人閱讀,全憑自覺。

通常書店內部的環境都十分安靜、幽雅,很多大型書店內,或小型書店門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閱讀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費閱讀區,即便沒錢購買,但只要願意閱讀,就完全可以坐在這里看上一整天,不會有人因為只看不買而被驅趕。

大型書店也經常會舉辦一些讀書會或朗誦會,來提倡人們閱讀,並喜歡上閱讀。這里不會因為利潤原因只出售大量的暢銷書,也是會照顧到各個閱讀人群的需要。如果對讀書感興趣,同時喜歡淘一些已經不再發行的圖書,可以到當地的跳蚤市場或是一些二手書店淘到一些不再發行或特別意義的圖書。

除了民眾的讀書設施外,每年德國法蘭克福和萊比錫都會舉辦書展,作為一種圖書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平台,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大圖書出版商到這里參展。

德國有1.4萬多個圖書館,藏書約1.29億冊。每個城市都有市立圖書館,區里也有各自的圖書館,而且一定是建設在當地最繁華的地段。許多圖書館通過組織作家演講會、舉辦文化活動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

小鎮里往往也有圖書館。沒有固定圖書館的鄉村則會定期有流動圖書館,方便居民借閱圖書。只要花約10歐元辦一張年卡,就可到圖書館自由借閱圖書。在公立圖書館看書完全免費。

德國可以算是民富國強,背後一定是一種文化力量在推動著,那就是閱讀的力量;中國人發明了造書的紙,但喜歡閱讀的人越來越少。

中國人在不斷感嘆德國製造、感嘆德國強勢維持歐元區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德國的大學和圖書館一定是當地最經典的建築並建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沒有注意到德國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閱讀者群,更沒有注意到德國人對知識的尊重和閱讀的態度。

今天,整個社會都表現的浮躁不安,在地鐵上,大家忙著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瀏覽論壇,因為無法理性的篩選,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聞和消息,閱讀了太多的不良和過激的圖片,自然的在一個浮躁不安的環境,心靈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為信息爆炸,中國人養成了一種叫做「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閱讀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閱讀質量卻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所以,中國人應該真正的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夠凈化心靈,提升精神生活的書。而不再以所謂的「淺閱讀」為榮。

因為閱讀,德國人生活習慣也跟中國不同。德國成為一個比較講究禮節的國家,成為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歸屬」,甚至連每一樣東西也都有其「合適」的位置。外國人在德國旅遊第一個感覺是那裡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志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

因為閱讀,德國人出現在公開場合以及與人交往時,講究舉止端莊,對人敬並且很守時。嚴於律己的德國人很講究形式和准時,公私事宜必須事先約定時間並准時赴約。未經預先約定想與德國人會面,是辦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遲約會或取消約會的話,一定要打電話通知對方。否則,不僅失禮,也被認為是對其的莫大侮辱。德國人工作中講求效率,注重紀律,一絲不苟。

因為閱讀,對德國人的第一印象大都會給你一種很友善的感覺。無論你有什麼問題求助於同學或者剛認識的德國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會耐心的給你指點。

德國人送禮比較實惠,送東西都有所緣由,如生日、訂婚、結婚等。客人只帶點小東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製作的東西。被喻為「小小禮物,滋吞友誼」的美號。不要隨便送德國人很重的禮物,他對貴重禮物的第一個反應是戒心,小禮物比如一小合中國茶葉,幾張剪紙等等都會很受歡迎。

因為閱讀,誠實成為與德國人打交道的一個原則。不要試圖欺騙德國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國朋友,或者失去你在這里做人的尊嚴……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吧了,一個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參與到麻將,青年人上網,少年兒童看電視。

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就濃縮為麻將、上網和看電視。不管是在網吧,還是在大學的電腦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都在玩游戲,少部分在聊天。在網上和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讀書已經變成了學者的專利,這確實讓人擔憂。

中國人不愛讀書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

三是好書越來越少。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意外地觸動了中國人的敏感神經。他在書中說

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鍾,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記得有一位學者說過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

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Ⅳ 德國人為什麼愛讀書

這是德國人性格的使然。德國人較為共同的特點:實在、勤奮、准時、深沉。

Ⅵ 愛讀書的德國人講了哪四件事

德國是個盛產哲學家、思想家和詩人的國度,德國人酷愛讀書、而且推廣全民讀書。德國社會沒有應酬文化,讀書是休閑、打發時間最好的方式之一,公交里、地鐵上、聚會、度假甚至洗澡時,德國人都會充分利用時間來讀書,逐漸養成了全民讀書的習慣和讀書的氛圍,呈現出一種德國特有的讀書文化,這種讀書文化也是國富民強的德國具備的軟實力之一。

每天晚上,試著在睡覺前一個小時把所有噪音、視覺的刺激都隔絕,靜靜地捧起一本書讀起來,得到的不僅僅是身心上的休息、也會盡快地入睡、得到好的睡眠,這是一天里最好的放鬆儀式,會讓人第二天早上神清氣爽。

Ⅶ 德國人為什麼喜歡看書

德國人更喜歡紙質圖書,有兩點原因:
一是喜歡紙質圖書拿在手上的感覺,更為傳統和真實;
二是電子圖書價格並不比紙質圖書價格便宜很多。
德國人認為,閱讀關乎國家未來,經常性大量的閱讀,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讀書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長和學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閱讀視為一項兒童啟蒙的社會工程。5年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贈券,免費在圖書館領取一本書。

Ⅷ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餐館可以歇,書店不能關,德國人為何愛看書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除了超市、加油站、葯店、圖書館等生活必須場所營業外,絕大多數商店、娛樂休閑場所等禁止營業。書店之所以並未關門,是因為書籍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的必需品,他們將讀書視作每天都要堅持的“任務”,因此書店也就會繼續營業。

“全面封鎖”的德國

疫情愈發嚴重,德國啟動“全面封鎖”,封鎖令已經施行半年光景,書店仍在營業。不過與之前不同的地方在於,店內廣播不斷提醒大家要做好疫情的防護工作,提倡人們少在圖書室逗留,建議人們將書帶回家中閱讀。

德國人為何愛讀書

絕大多數德國人都是喜歡讀書的,因此德國有著濃厚的閱讀氛圍。平時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會捧書閱讀;在大型書業博覽會上,淘書的讀者絡繹不絕,人山人海。民眾愛讀書雖然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 一定難度,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人已經把讀書看做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同於吃飯、睡覺,所以德國人喜歡看書就不足為奇了。

Ⅸ 德國人的風俗習慣及禁忌

在德國和荷蘭的一線城市之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這2個國家英語普及還是很高的。德國的電壓220V/50Hz,插座和插頭形式和中國不一樣,用的是兩項圓柱項插頭,需要轉換插頭。

(9)德國女孩為什麼愛讀書擴展閱讀——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Ⅹ 兩歲德國小女孩念中文詩,萌爆了,怎麼可以這么可愛

一本好書好比是一位有著深邃思想的哲學家,引領我們走在探索世界奧秘的道路上。它能及時調整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價值觀,使我的思想高度不斷向上提高。一本好書,能使浮躁的心平靜下來;一本好書,能使遲鈍的大腦變得靈活;一本好書,能使我們的大眼大放異彩......有了好書為伴,我們的一生將不會有太多空白。
我愛讀書,是書給予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予了我力量和勇氣。我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樹的百花園里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採集花粉。故事教我怎樣做人的道理,詩歌喚起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趣讓我感到生活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
每當周末一有空,我就會拿出在圖書是借來的書,潛心閱讀,把所有的事都跑到九霄雲外去了。
書的世界很精彩,裡面有引人入勝,一波三折的故事。又意味深長的深奧哲理。和書交朋友,讓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像誨人不倦的孔子,精忠報國的岳飛,才華橫溢的李白,憂國憂民的屈原,敢為天下先的孫中山......書,是我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書的世界真是樂趣無窮!書給我智慧和勇氣,使我更加從容的面對老師的「突然襲擊」。記得以前,爸爸媽媽總是很晚才家,總是我一個人。看電視,太吵;跳繩,太累;畫畫,又沒靈感。在這時,我總會輕輕的捧起一本書,一下就鑽進書堆里去。黑暗帶給我的恐懼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書,好似一位知心的朋友,再和她促膝長談時,我常常這樣想。
書,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心;書,好似一艘小船,帶我駛向知識的海洋。書,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夥伴。我愛書,我喜歡「搶」到心儀的書,我愛在書的世界中暢游。

閱讀全文

與德國女孩為什麼愛讀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