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後,德國首都柏林完全位於蘇聯佔領區內,英美盟軍並未進入柏林,為何柏林卻被劃成東柏林和西柏林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這個就是戰後分贓,柏林是你蘇聯打下來的不錯,但是沒有我們盟軍的牽制西線的德軍回援你蘇聯能打下來嗎?,所以,柏林我們也有功勞,要分一杯羹)
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恩,一直到兩德統一為止。
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西德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西德的領土,由於西柏林的領土完全在東德境內,蘇聯為迫使西德放棄西柏林,強迫西柏林斷水斷糧,此舉讓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每日有多班飛機把物資由西德運到西柏林,
1949年4月成立北約,而蘇聯於1949年5月解除封鎖。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牴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為了防止東德人逃到西德,造成東德嚴重缺少工人,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冒著被東德邊防射殺的危險逃入西柏林。不過還好的就是,即便如此,東德或蘇聯都沒有武裝佔領西柏林。
2.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沒有首先攻入德國首都柏林
美國絕對有軍事能力首先佔領柏林,但是美國想更多的消耗蘇聯的軍事實力,所以美國就沒有首先攻入柏林。
1.二戰後期德國面對美、蘇、英、法等國的兩面夾擊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只能走向滅亡。不過德國元首希特勒不想投降,他的目的是盡量多殺傷盟軍的有生力量,使盟軍的傷亡盡量多一些。
2.美國絕對有軍事實力首先攻入柏林,但是美國經過計算如果美軍攻入柏林,至少要造成盟軍傷亡幾十萬人,美國知道二戰後蘇聯一定會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所以美國希望讓蘇聯首先攻入柏林,多消耗一些蘇聯的軍事實力和有生力量。
3.蘇聯也明白美國的用心,不過蘇聯知道佔領柏林就意味著二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徹底結束,蘇聯下一步還要擴大自己在歐洲地區的影響力,所以蘇聯願意多佔領一些歐洲地區,因此蘇聯要通過首先佔領德國首都柏林,來達到解放歐洲的道德制高點。
4.二戰後蘇聯確實成為了歐洲地區的新霸主,德國被蘇聯一分為二,直到1990年東德和西德才重新合並。
3. 二戰後,最終造成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戰敗。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的東德 西德。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第二年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
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後續情況: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
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4. 二戰之中,柏林之戰幾百萬德軍為何不回援柏林呢
當時,德國真的走投無路了。上西里西亞是德國軍隊的最後一個工業區,也被蘇聯軍隊佔領。德國軍隊最多隻能抵抗幾個月。此時,包括總參謀長在內的德國將領早已明白,勝利沒有希望,只希望盡最大努力阻止蘇聯軍隊的進攻,希望與英美達成和平,共同對付蘇聯。反擊只是一種幻想。每個人都知道柏林是最後一戰。除此之外,如果幾百萬德軍回援,數百萬人聚集在柏林要吃沒吃的,蘇軍就不那麼著急打了,先圍起來,餓死一大批德軍再說。
當戰爭快要結束時,德國將領們知道,再次作戰只會讓他們自己更加內疚。他們在蘇德戰爭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只是想早點向盟國投降,以免落入蘇聯軍隊之手,去西伯利亞干苦活,扛木頭。
5. 二戰後德國分為四個佔領區,我就想知道柏林明明在東德境內,那柏林牆和東西柏林是怎麼出來的柏林完全在
二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柏林位於蘇占區,但是作為首都,也被四國分區佔領。後來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成立聯邦德國,蘇占區成立民主德國。相應的,柏林的蘇占區屬於民主德國,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屬於聯邦德國,西柏林成為聯邦德國在民主德國境內的一塊飛地。
6. 二戰蘇聯不是佔領柏林了么,為啥柏林還是德國首都
二戰結束以後美、英、法、蘇對德國首都柏林還有德國全境進行了分區佔領,柏林還是德國首都,但是被分成了四個區,德國雖然是戰敗國,但是仍然還是一個國家並沒有被吞並。
7. 二戰後的柏林歸了那個德國
二戰後柏林分為西柏林和東柏林,分屬西德東德
8. 有個疑問,二戰中英美為什麼放棄柏林
這是雅爾塔協議中確定的,在雅爾塔會議上,大家確定戰後德國將分別由蘇聯和英美控制。換而言之,德國必然會被分割為兩部分
從地理上看,柏林在東部,靠蘇聯更近,而且慈父極力要求得到這個戰利品,並承諾戰後柏林大家共管。這種情況下,自然許給蘇聯
然後,44年底,盟軍在阿登森林遇挫,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部隊已經到達奧德河邊,距離柏林一步之遙
這種情況下,盟軍自然放棄了最後一絲希望
9. 二戰末期的德國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後的沒幾天就投降了,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我想知道原因。
柏林被攻破之前,美英法軍隊自西向東,蘇聯自東向西幾乎將德國各地主要納粹武裝勢力打殘,所以在柏林攻防戰時,柏林德軍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援助;而且作為戰爭發起者的最高元首希特勒吞槍自殺,德國已失去了繼續戰爭的理由和精神支柱;加上長期以來戰爭損耗已經耗盡了德國最後的戰爭潛力,縱使想要繼續打下去也已經沒有了後力
10. 二戰中德國人最後為什麼沒能守住柏林
柏林戰役是一座孤城的防禦戰,而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包括整個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大會戰,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並沒有被完全保衛,就像莫斯科會戰一樣,值得根柏林戰役比較的是列寧格勒圍城戰,不過列寧格勒圍城戰雖然時間很長但是德軍也沒有完全把城圍死,蘇軍仍然可以通過冰面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