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如何產生
1871年1月18日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任宰相,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德意志帝國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德意志的統一道路決定了國家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徵。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聯邦國家。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只對皇帝負責。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佔有決定性票數,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普魯士的貴族庄園主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Ⅱ 為什麼歐洲沒皇帝,只有國王
喜歡看歐洲歷史的人會發現一件事,在以前的歐洲裡面,他們的君主一般都稱為國王,而不是皇帝。甚至於有些國家只稱之為大公,這些國家自稱為大公國。以至於有人認為歐洲沒有皇帝,只有國王。或者有人認為是我們國家在翻譯的時候有問題,應該把king翻譯皇帝,而不是國王。那麼歐洲是不是沒有皇帝呢,或者說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呢?
首先,目前世界上大約有30個君主國,主要分布在亞洲在歐洲地區,歐洲目前有11個,分別是英國、挪威、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當然也有人認為梵蒂岡也算。其實不管怎麼說,這些國家在形式上面都是屬於君主國家,只不過是君主的稱呼不一樣,大多數稱之為國王,有些是大公而已。那麼是不是我們國家的翻譯有問題的呢?這個肯定不是的。英語中國王是King,皇帝是Emperor。這就說明歐洲是有皇帝的。那麼現在歐洲的君主為什麼大多數都是國王而不是皇帝呢?
歐洲皇帝是怎麼來的
歐洲之前是有皇帝存在的,不是說沒有,現在不存在不代表以前也不存在。歐洲在歷史上面有兩個文明,古羅馬和古希臘,當然古希臘是沒有皇帝的,比如斯巴達三百勇士裡面都是國王或者是執政官,雅典就是執政官。最早的歐洲皇帝是出現在羅馬。
古羅馬最早的時候是共和制,最高的領導人稱之為執政官,是由元老院選出來的,到期之後再選下一個,和現在多數國家選領導人一樣。後來經過執政官凱撒的領導,打敗了當時三巨頭的其中一個,當然另一個在王中亞擴張的時候戰死了,於是乎就變成一家獨大了。由於凱撒的個人魅力太大,慢慢有向君主制的發展。不過後來凱撒被人刺殺之後就耽擱了一段時間。之後小三巨頭出現,然後經過屋大維的努力,打敗了另外兩個,於是又一家獨大了。之後自然而然的執政官是世襲的了。
古羅馬帝國的版圖
後來建成羅馬帝國,於是羅馬帝國的最高領導人稱之為皇帝,當然這是我們翻譯成皇帝的,人家叫奧古斯都。這是屋大維的姓氏,屋大維原名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後來羅馬帝國在公元前395年分裂了,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羅馬的領導人都稱為皇帝
不過西羅馬存在的很短在476年滅了,於是歐洲只有一個皇帝了。
東羅馬與西羅馬帝國
當然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定都拜占庭稱為拜占庭帝國,別人也就不承認他們是羅馬的繼承者了,只不過他們自己還這樣認為。通過地圖可以發現,當時的拜占庭帝國主要是分布在亞洲,歐洲的部分只控制了巴爾干半島!
在西羅馬滅亡後,在那片廢墟上面出現了若干個小國,常年征戰不止,後來一個國家叫查理曼,後來統一了歐洲,建立了查理曼帝國――又稱為法蘭克王國。龐大的查理曼帝國隨著查理大帝的去世一分為三,後來8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從那之後可以說歐洲又出現皇帝了。順便說一下查理曼大帝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這張圖片大家肯定認識。紅心K就是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
法蘭克王國
這個帝國被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當然用伏爾泰的話說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這個國家的皇帝並不是世襲的,而是由所有的邦國選舉產生的。不過後來又幾個較大的邦國控制了選舉權,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被稱為選帝侯,就是有被選舉稱為皇帝資格的侯爵。當然後期一度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
後來,歐洲又出現了一個皇帝,就是沙皇,沙俄的老大。沙俄之所以敢於稱之為皇帝是因為沙皇當時娶了東羅馬帝國的公主,東羅馬帝國在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後,沙俄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於是稱為皇帝。
綜上發現,不管是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還是沙俄,他們君主之所以敢稱之為皇帝是因為他們都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哪怕是自稱的,即使有點牽強附會,他們都會和羅馬帝國有點關系。
要不然別人都是國王,就你是皇帝,別人肯定會找你麻煩。都是一樣出來混的,你憑什麼出來就比我高一級
歐洲不僅有皇帝,還有一群皇帝!
近代出現了一個偉大的法國人改變了這個傳統――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在當上法國的執政官之後,經過一系列的戰爭之後稱霸整個歐洲,於是想當皇帝。意思是不想和你們這些國王完了,你們太low了,老子要成為皇帝,於是叫羅馬教皇來巴黎給他加冕,竟然在加冕的過程中,自己拿過皇冠戴上了。按照歐洲的傳統是到羅馬,跪在教皇面前由教皇給你加冕的。可是拿破崙這樣做就是說我的地位是憑借我自己拿來的,不是上帝給的。你可以說他很偉大,做了好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他卻破壞了當時的傳統,只有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才能當皇帝。
於是乎一群人就開始聯合起來打他完了,一直到打沒為止。一直到把拿破崙放逐到聖赫勒拿島才罷休。當時的英國大使在見到拿破崙的時候都不叫皇帝,叫法國國王。當然後來拿破崙失敗了,這個稱號也隨之而去。不過既然拿破崙都不是羅馬的繼承者都可以稱為皇帝,我現在也自認很吊,為什麼不也成為皇帝呢。於是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也稱之為皇帝,
後來在俾斯麥領導統一的德國老大也稱為皇帝。當然俾斯麥是滅了當時的法蘭西第二帝國,也就是拿破崙三世的帝國。所以當時歐洲有三個皇帝,德國的沙皇,奧地利奧皇,德國的德皇。不過一戰之後,仨皇帝全部沒了。沙皇被列寧殺了,德皇在荷蘭老死了,奧地利皇帝老死了,後來國家分裂就沒了。
於是就剩下現在的一大堆的國王了。但是歐洲還有大公國,這些國家的老大是公爵建立的,所以稱為大公。像摩納哥公國,盧森堡公國。
德皇威廉一世
不是皇帝,卻比皇帝厲害的女人
皇帝的稱呼只是稱呼,並不比國王厲害,尤其是最後大家都自稱為皇帝的時候,物依稀為貴,弄的都一文不值了。比如大英帝國的國王那比所有的皇帝都厲害,尤其是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的老祖母,。她的名字,幾乎成為19世紀的大英帝國的象徵。她的9個子女,均與歐洲各國王室聯姻,她在世時,37個曾孫輩的孩子遍布於歐洲各國,幾乎每個歐洲國家的王室都有她的血脈,她也被尊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家
這張照片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全家福,可以說當時代表的是整個歐洲,甚至於是整個世界!整個一戰差不多都是這張照片裡面的人在一起打著玩的。
Ⅲ 德國皇帝怎麼產生
普魯士國王變來的。
Ⅳ 為什麼德國君主稱皇帝而英法等國叫國王
在歐洲,皇帝的地位要受到教廷承認的。
德國皇帝繼承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所以稱皇帝。
英國一直只是王國,不能稱皇帝。直到維多利亞時代吞並印度,繼承莫卧兒帝國的疆域,維多利亞女王才自稱皇帝(印度皇帝)。
法國在拿破崙時代建立起拿破崙帝國,拿皇也是皇帝,其他時代只是王國,只是國王。
Ⅳ 為什麼德國的叫皇帝 英國的叫國王
德國君主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他的帝位被教皇所承認,因此他可以被稱為皇帝,英文是Emperor,而英國的國王只能被稱為King。
具體的原因,我只能根據我掌握的歷史知識來回答,也希望有歷史達人能夠能有更好的回答。
當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查理曼大帝統一了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他死後,這三個地區由三個兒子繼承,他們都是國王(Kings)。其中,繼承德意志的那個兒子在歷年來的戰爭中取勝,當時,獲取了法蘭西和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他認為自己擁有了這三個王國的治權,重現了羅馬帝國的輝煌,因此他要求教皇加冕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因此,當一個國王擁有三個王國的統治權,便可以要求加冕為皇帝。即使後來的德意志王國不再擁有法蘭西和義大利的大部領土,他後代卻依然擁有這一皇帝的稱號。
此外,你一定很奇怪,為什麼英國國王擁有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統治權,卻不能稱為皇帝。這是因為在中世紀,愛爾蘭不是一個王國,愛爾蘭人只承認教皇為他們的部落首領,而只是委託英國國王代為管理而已。
Ⅵ 德國現在還有國王嗎
1、德國現在沒有國王了。
2、德國的末代國王是德皇威廉二世,今天德國雖然保留了一些貴族頭銜,有皇室血統的所謂親王,只是一種家族榮譽,已經沒有任何執政權利。
3、現德國為一個聯邦制議會民主制共和國,德國總統為禮儀性的國家元首,德國總理為政府首腦。聯邦立法部門為聯邦議院,而聯邦參議院則由各聯邦州代表所組成。自1949年以來,基督教民主聯盟和社會民主黨一直是德國聯邦議會中的兩大政黨。
Ⅶ 那德國的皇帝是怎樣產生的啊
現在意義上的德國出現的很晚,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巴黎凡爾賽宮稱帝,亦即德意志皇帝。儀式過後,北德意志邦聯 (1867-1871) 轉改為德意志帝國 (Kaiserreich, 1871-1918年) 。這帝國是一個封建國家;皇帝是封建君主們的國家元首和總統。新領地包括巴伐利亞、符騰堡與薩克森國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漢堡、呂貝克和不來梅參議院。威廉不情願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號。他曾提議「德國皇帝」的名號,但明顯地封建君主們不會接受。 所以德國皇帝嚴格的說不存在。
之前的德意志是四分五裂的,最強大的是普魯士。 其統一的稱號是神聖羅馬帝國,但實際上這是個分裂的集團,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不是帝國。 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1347~1378在位)於1356年頒布 黃金詔書 規定:皇帝由當時權勢最大的7個選帝侯(聖職選帝侯:美因茨、科隆、特里爾三大主教;世俗選帝侯:波希米亞王、萊茵的巴拉丁伯爵、薩克森公爵和勃蘭登堡的邊地伯爵),在法蘭克福城選舉產生。選舉會議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並主持;帝位加冕禮在亞琛舉行;德意志國王即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再需要羅馬教皇的承認。還規定世俗選帝侯由長子繼承、男性相續,領地不可分割。選帝侯在其領地內政治獨立,擁有徵稅、鑄幣、鹽、鐵礦開采等國家主權,以及獨立的、不準臣民上訴的最高司法裁判權;未經特別許可,不準城市結盟;不準封臣反抗領主。選帝侯擁有監督帝國的新的職權。
黃金詔書從法律上確定了德意志侯國的分立體制,是侯國實行君主體制的法律根據。它進一步削弱了皇權,加劇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此詔書失去意義。金璽詔書的原件今保存在維也納國立圖書館。
當然在這些封國里的皇帝還是世襲的。
Ⅷ 一戰時德國是有王室的,為什麼現在消失了,他們去哪了
時光流逝,日月如梭,我們已經來到了新的世紀,現在的世界也不像是當時的情況,戰火紛繁了,現在是屬於一種大和平時代,雖然小的摩擦不斷,但是大家都知道,戰爭對於每個國家都是不好的,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不會去侵略或者是掠奪別的國家了,因為他們知道,現在打仗屬於一種勞民傷財的事情,其實只是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國家就夠了,沒必要去欺負別人。在當時的一戰時期,很多國家都是被迫參與戰爭,而且一戰改變了很多國家的格局,就比如當時的德國,那時候的德國是屬於一種王室參與的政權,但是到了後來,他們都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在城堡裡面出不去,但是我能邀請其他的人來到我的這里呀,所以就不斷的邀請別人來他這里,祈求別人能夠給幫助,然後助他一臂之力,恢復自己的王朝,但是後來也是沒有人能夠幫助他,最後也是只能在1940年的時候,王室正式退出政治的舞台了。
Ⅸ 為什麼德國君主稱皇帝而英法等國叫國王
因為德國君主真的叫做Kaiser,音譯就是「凱撒」。而英法兩國分別是King/Queen,Roi,真的就是「國王」。你總不可能把一個音譯為凱撒的職位翻譯成國王吧,畢竟在我們習慣的語境裡面,凱撒都是直接跟大帝的。
翻譯的問題說完了,下面說點正經的。
羅馬帝國是有皇帝的,因此在歐洲設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只有帝國君主才能稱為皇帝,而這個過程必須得到教皇的認可方才具有法律效力。羅馬帝國滅亡後的中古歐洲只有一個帝國,那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領可以稱為皇帝,因為他是被教皇認可的。在神聖羅馬帝國鼎盛的時期,英國、法國國力遠遠不如它。國力不濟,就意味著不可能得到教皇的認可,也不能被冊封為皇帝,於是他們早早斷了皇帝的念想,在自己的國家做著普普通通的國王。
德國君主為什麼被稱作皇帝呢?那是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主體是盤踞在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等德語區的大小諸侯構成的,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將神聖羅馬帝國視為自己的祖先,並認為自己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祚。繼承在歐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活動。依靠繼承,血統得以延續,進而圍繞血統展開的各種權力,政治的軍事的甚至婚姻的,都可以得到保證。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君主稱自己為皇帝,無疑是對他新建立的同一國家的合法性的論證。
Ⅹ 巴伐利亞只是德國的一個洲,為什麼會有皇室
沒有皇室有王室
首先近代巴伐利亞不是德國的一個州,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加盟王國,巴伐利亞國王與德國皇帝即普魯士國王是平級,只有戰爭時期帝國可以指揮王國,和平時期皇帝政令不能越過國王,甚至國王會拒絕執行皇帝政令,如果皇帝荒唐,國王可以宣布巴伐利亞獨立,脫離德意志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