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54年世界盃上德國和土耳其之間到底有什麼沖突
54世界盃德國隊和土耳其分到了同一組,德國隊在首場對土耳其的比賽中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4-1戰勝土耳其隊,之後在負於匈牙利隊後又在附加賽中7-2戰勝土耳其,晉級復賽。
除此之外好像沒什麼沖突,德土足球在歷史上淵源很深的
② 世界盃在哪年哪些國家舉行
歷屆世界盃舉辦地和舉辦時間具體如下: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在烏拉圭
第2屆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在義大利
第3屆1938年法國世界盃在法國
第4屆1950年巴西世界盃在巴西
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在瑞士
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在瑞典
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在智利
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在英格蘭
第9屆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在墨西哥
第10屆1974年西德世界盃在西德
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在阿根廷
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在西班牙
第13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在墨西哥
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在在義大利
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在美國
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在法國
第17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在韓國和日本
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在德國
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在南非
第20屆2014年巴西世界盃在巴西
第21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在俄羅斯
第22屆2022年卡達世界盃在卡達
(2)世界盃土耳其對德國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賽制
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
從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開始,規定衛冕冠軍和東道主可以直接晉級,但是2002年因為衛冕冠軍法國在韓日世界盃表現太差,所以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
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的比賽,南非世界盃東道主未能從小組出線,但是國際足聯並未取消東道主直接晉級的資格。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③ 世界盃的比賽時間固定嗎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世界盃的
2016沒有世界盃,只有歐洲杯。
最接近2016年的是2014年的巴西世界盃和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
2014年巴西世界盃(英語:2014 FIFA World Cup)是第20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於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國家巴西境內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這是繼1950年巴西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二次在巴西舉行,也是繼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五次在南美洲舉行。北京時間2014年7月14日決賽場上,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加時1比0戰勝阿根廷奪得冠軍,馬里奧·格策第113分鍾上演絕殺。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英語:2018 FIFA World Cup,俄語:Чемпиона́т ми́ра по футбо́лу 2018)是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將於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聯邦境內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進行。這是世界盃首次在俄羅斯境內舉行,也是世界盃首次在東歐國家舉行,同時是繼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世界盃再一次在歐洲舉行。
④ 世界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世界盃發展史
中國唐代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第一屆世界盃 1930·烏拉圭 英文
第二屆世界盃 1934·義大利 英文
第三屆世界盃 1938·法國 英文
第四屆世界盃 1950·巴西 英文
第五屆世界盃 1954·瑞士 英文
第六屆世界盃 1958·瑞典 英文
第七屆世界盃 1962·智利 英文
第八屆世界盃 1966·英格蘭 英文
第九屆世界盃 1970·墨西哥 英文
第十屆世界盃 1974·德國 英文
第十一屆世界盃 1978·阿根廷 英文
第十二屆世界盃 1982·西班牙 英文
第十三屆世界盃 1986·墨西哥 英文
第十四屆世界盃 1990·義大利 英文
第十五屆世界盃 1994·美國 英文
第十六屆世界盃 1998·法國 英文
第十七屆世界盃 2002·韓國/日本 英文 中文
第十八屆世界盃 2006·德國
第十九屆世界盃 2010·南非
巴西一次不落地參加了歷屆世界盃的比賽,並五次奪冠!!!
世界盃決賽階段進球最多的比賽:
第5屆世界盃奧地利隊7:5擊敗瑞士隊,雙方共打進12個球。
世界盃預賽階段一個隊一場比賽進球最多的紀錄:
1997年6月2日,在98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預賽伊朗隊對馬爾地夫隊的比賽中,伊朗隊以17:0獲勝。
世界盃預賽階段一場比賽進球最多的球員:
7球,由伊朗隊的卡里姆·巴蓋里於1997年6月2日,在98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預賽伊朗隊對馬爾地夫隊的比賽中攻入。
第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出戰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並都進球的球員:
克羅埃西亞的普羅辛內茨基,他在1990年代表前南斯拉夫隊與阿聯酋的比賽中打進一球,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隊在與牙買加和荷蘭隊的比賽中分別打進一球。
世界盃進球最多的決賽:
1958年,巴西5:2勝瑞典,共打進7個球。
世界盃進球最少的決賽:
1994年,巴西0:0平義大利,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以點球大戰決定冠軍的決賽。
世界盃決賽圈第一個進球:
由法國前鋒呂西安·洛朗射入。
世界盃決賽階段攻入第一個「金球」的隊員:
法國的洛朗·布蘭科,於1998年6月28日,在1/8決賽法國隊對巴拉圭隊的比賽中攻入。
世界盃決賽階段一屆比賽個人進球最多的紀錄:
13個。1958年,在瑞典舉行的第6屆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階段的比賽中,法國的球員方丹一人攻入13個球。
世界盃決賽階段一場比賽個人進球最多的紀錄:
5個,由俄羅斯隊的薩連科創造。他在第15屆世界盃決賽階段小組賽俄羅斯6:1勝喀麥隆隊的比賽中一人獨中5元。
世界盃歷史上最年長的進球者:
喀麥隆的羅傑·米拉。1994年6月28日在喀麥隆與俄羅斯的小組賽中,他於第46分鍾替補出場,上場不到一分鍾即打進一球,當天他42歲零44天。
世界盃決賽階段進球最快的紀錄:
開場10秒。由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2002年第17屆世界盃土耳其對韓國的比賽中創造。原紀錄為開場15秒。由捷克斯洛伐克隊隊員瓦·馬塞克創造。他在第7屆世界盃決賽階段對墨西哥隊一戰中,開場僅15秒便攻破對方球門。
世界盃決賽階段最長時間不失球的紀錄:
517分鍾,由義大利的曾加創造。他在在義大利舉行的第14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中力保義大利球門517分鍾未被對手攻破。
世界盃決賽階段速度最快的「帽子戲法」:
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他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在11分鍾內連進3球。
世界盃決賽階段唯一一個連續兩屆世界盃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他在1994年阿根廷4:0勝希臘和1998年阿根廷5:0勝牙買加的比賽中兩次上演帽子戲法,有趣的是兩次帽子戲法中各有一粒點球。
唯一一位在世界盃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英格蘭的赫斯特於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決賽對聯邦德國隊的比賽中攻入3球。
世界盃歷史上單屆比賽進球最多國家:
匈牙利。在1954年世界盃的比賽中,匈牙利隊採用四前鋒的陣型,掀起國際足壇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由柯奇士、希代古提、齊博爾和普斯卡斯組成的前鋒線銳利無比,一共打進27個進球。
世界盃歷史上比分最懸殊的比賽:
1982年世界盃匈牙利10:1勝薩爾瓦多,1954年匈牙利9:0勝韓國,1974年南斯拉夫9:0勝扎伊爾三場比賽均凈勝9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年長的出場球員:
喀麥隆的羅傑·米拉。他於1994年6月28日在喀麥隆與俄羅斯的小組賽中出場,那一天他已經42歲零44天。
唯一一個連續兩屆世界盃被紅牌罰下的球員:
喀麥隆的宋。他在1994年世界盃小組賽喀麥隆對巴西的比賽中於第63分鍾被罰下場,1998年又在小組賽同智利的比賽中於第51分鍾被罰下。
最混亂的比賽:
2002年世界盃小組賽德國2:0戰勝喀麥隆的比賽中,主裁判一共出示16張黃牌,兩隊各8張,雙方各有一人被罰下,不過已經當了隊長的宋只得到一張黃牌,未能創造連續3屆世界盃被罰下場的紀錄。
最短時間被黃牌警告:
俄羅斯的格魯克維奇。他在1994年世界盃俄羅斯對瑞典的小組賽開場哨吹響後1分鍾就被黃牌警告。
最短時間被罰下場:
烏拉圭的巴蒂斯塔。他在1986年世界盃烏拉圭對蘇格蘭的比賽中只踢了1分鍾就被罰下。
參加世界盃次數最多的球員:
墨西哥的卡巴哈爾參加了1950、1954、1958、1962、1966一共五屆世界盃,而德國的馬特烏斯參加了1982、1986、1990、1994和1998一共五屆世界盃,取得一次冠軍,兩次亞軍,見證了德國足球20年的輝煌。
世界盃上場次數最多的球員:
德國的馬特烏斯在他參加的五屆世界盃中一共出場25次。
決賽階段出場最多守門員:
卡巴哈爾(墨西哥),5次世界盃共11場。
失球最多守門員:
卡巴哈爾(墨西哥),共失25球。
參加世界盃最年長的守門員:
希爾頓(英格蘭),40歲9個月19天,90年義大利世界盃。
唯一一個帶領五支不同球隊參加世界盃的教練:
南斯拉夫教練米盧蒂諾維奇,1986年墨西哥、1990年哥斯大黎加、1994年美國、1998年奈及利亞、2002年中國。其中除了中國隊,其餘球隊全部小組出線。
奪得世界盃時年齡最大的人:
義大利的佐夫。1982年義大利奪得世界盃時,作為主力門將兼隊長的他已經40歲了
⑤ 世界盃比賽時間
2010年世界盃賽程表(北京時間)
A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1日 22:00 南非VS墨西哥 約翰內斯堡
6月12日 02:30 烏拉圭VS法國 開普敦
6月17日 02:30 南非VS烏拉圭 比勒陀利亞
6月17日 19:30 法國VS墨西哥 波羅瓜尼
6月22日 22:00 墨西哥VS烏拉圭 勒斯騰堡
6月22日 22:00 法國VS南非 布隆方丹
B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2日 19:30 阿根廷VS奈及利亞 約翰內斯堡
6月12日 22:00 韓國VS希臘 伊麗莎白港
6月17日 22:00 希臘VS奈及利亞 布隆方丹
6月18日 02:30 阿根廷VS韓國 約翰內斯堡
6月23日 02:30 奈及利亞VS韓國 德班
6月23日 02:30 希臘VS阿根廷 波羅瓜尼
C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3日 02:30 英格蘭VS美國 勒斯騰堡
6月13日 19:30 阿爾及利亞VS斯洛維尼亞 波羅瓜尼
6月18日 22:00 斯洛維尼亞VS美國 約翰內斯堡
6月19日 02:30 英格蘭VS阿爾及利亞 開普敦
6月23日 22:00 斯洛維尼亞VS英格蘭 伊麗莎白港
6月23日 22:00 美國VS阿爾及利亞 比勒陀利亞
D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3日 22:00 德國VS澳大利亞 德班
6月14日 02:30 塞爾維亞VS迦納 比勒陀利亞
6月18日 19:30 德國VS塞爾維亞 伊麗莎白港
6月19日 19:30 迦納VS澳大利亞 勒斯騰堡
6月24日 02:30 迦納VS德國 約翰內斯堡
6月24日 02:30 澳大利亞VS塞爾維亞 內爾斯普雷特
E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4日 19:30 荷蘭VS丹麥 約翰內斯堡
6月14日 22:00 日本VS喀麥隆 布隆方丹
6月19日 22:00 荷蘭VS日本 伊麗莎白港
6月20日 02:30 喀麥隆VS丹麥 比勒陀利亞
6月25日 02:30 丹麥VS日本 勒斯騰堡
6月25日 02:30 喀麥隆VS荷蘭 開普敦
F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5日 02:30 義大利VS巴拉圭 開普敦
6月15日 19:30 紐西蘭VS斯洛伐克 勒斯騰堡
6月20日 19:30 斯洛伐克VS巴拉圭 布隆方丹
6月20日 22:00 義大利VS紐西蘭 內爾斯普雷特
6月24日 22:00 斯洛伐克VS義大利 約翰內斯堡
6月24日 22:00 巴拉圭VS紐西蘭 波羅瓜尼
G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5日 22:00 象牙海岸VS葡萄牙 伊麗莎白港
6月16日 02:30 巴西VS朝鮮 約翰內斯堡
6月21日 02:30 巴西VS象牙海岸 約翰內斯堡
6月21日 19:30 葡萄牙VS朝鮮 開普敦
6月25日 22:00 葡萄牙VS巴西 德班
6月25日 22:00 朝鮮VS象牙海岸 內爾斯普雷特
H組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16日 19:30 宏都拉斯VS智利 內爾斯普雷特
6月16日 22:00 西班牙VS瑞士 伊麗莎白港
6月21日 22:00 智利VS瑞士 伊麗莎白港
6月22日 19:30 西班牙VS宏都拉斯 約翰內斯堡
6月26日 02:30 智利VS西班牙 比勒陀利亞
6月26日 02:30 瑞士VS宏都拉斯 布隆方丹
十六強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6月26日 22:00 A1 VS B2 伊麗莎白港
6月27日 02:30 C1 VS D2 勒斯騰堡
6月27日 22:00 D1 VS C2 布隆方丹
6月28日 02:30 B1 VS A2 約翰內斯堡
6月28日 22:00 E1 VS F2 德班
6月29日 02:30 G1 VS H2 約翰內斯堡
6月29日 22:00 F1 VS E2 比勒陀利亞
6月30日 02:30 H1 VS G2 開普敦
八強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02日 22:00 E1 和 F2的勝者 VS G1 和 H2的勝者 伊麗莎白港
7月03日 02:30 A1 和 B2的勝者 VS C1 和 D2的勝者 約翰內斯堡
7月03日 22:00 B1 和 A2的勝者 VS D1 和 C2的勝者 開普敦
7月04日 02:30 H1 和 G2的勝者 VS F1 和 E2的勝者 約翰內斯堡
四強賽
日期 時間 對陣 比賽地
7月07日 02:30 1/4決賽勝者 VS 1/4決賽勝者 開普敦
7月08日 02:30 1/4決賽勝者 VS 1/4決賽勝者 德班
季軍戰:7月11日 02:30 伊麗莎白港
決賽:7月12日 02:30 約翰內斯堡
⑥ 歷屆世界盃的時間和地點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⑦ 世界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世界盃的來歷: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
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
」。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
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
「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
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⑧ 歷屆世界盃舉辦時間、地點、冠軍隊是什麼
歷屆世界盃舉辦時間、地點、冠軍如下:
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烏拉圭
舉辦時間:1930年 7月13日—30日
冠軍得主:烏拉圭
1934年第二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義大利
舉辦時間:1934年5月27日—6月10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法國
舉辦時間:1938年6月4日—19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巴西
舉辦時間:1950年6月24日—7月16日
冠軍得主:烏拉圭
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士
舉辦時間:1954年 6月16日——7月4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瑞典
舉辦時間:1958年 6月8日——29日
冠軍得主:巴西
1962年第七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智利
舉辦時間:1962年 5月30日—— 6月17日
冠軍得主:巴西
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英格蘭
舉辦時間:1966年 6月11日——30日
冠軍得主:英格蘭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墨西哥
舉辦時間:1970年 5月31日—— 6月21日
冠軍得主:巴西
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聯邦德國
舉辦時間: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1978年第11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阿根廷
舉辦時間:1978年 6月1日——25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1982年第12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西班牙
舉辦時間:1982年 7月11日—— 6月13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1986年第13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墨西哥
舉辦時間:1986年5月31日—6月29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1990年第14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義大利
舉辦時間:1990年6月8日-7月8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1994年第15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美國
舉辦時間:1994年 6月17日—— 7月17日
冠軍得主:巴西
1998年第16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法國
舉辦時間:1998年6月11日至7月12日
冠軍得主:法國
2002年第17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韓國和日本
舉辦時間:2002年5月31日-6月30日
冠軍得主:巴西
2006年第18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德國
舉辦時間: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
冠軍得主:義大利
2010年第19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南非
舉辦時間:2010年6月11日-7月12日
冠軍得主:西班牙
2014年第20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巴西
舉辦時間: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
冠軍得主:德國
2018年第21屆世界盃
舉辦國家:俄羅斯
舉辦時間: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
冠軍得主:法國
(8)世界盃土耳其對德國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簡稱「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影響力和轉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
世界盃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聖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巴西是奪得該項榮譽最多的球隊,共獲得5次世界盃冠軍,並且在3奪世界盃後永久地保留了前任世界盃雷米特杯。
現在的世界盃是大力神杯,4奪世界盃冠軍的德國在1974年首次捧杯並沿用至今,兩者都統稱為世界盃。中國曾在2002年首次晉級第17屆韓日世界盃決賽階段32強。
北京時間2017年1月10日,國際足聯官方宣布,2026年世界盃起將擴軍至48支球隊參加。 2018年6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足聯第68屆大會上,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聯合申辦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成功。
北京時間2018年7月16日凌晨,法國隊奪得了2018俄羅斯世界盃冠軍。
⑨ 德國對土耳其的比賽時間是什麼時候
6月26號凌晨CCTV奧運頻道2:30開始轉播
正式開球時間是2:45
⑩ 世界盃開始於哪一年
1930年第一屆烏拉圭世界盃足球賽
國際足聯(FIFA)創立於1904年,而在其創立26年後,首屆世界盃才得以舉辦。實際上,在此之前曾討論過幾次,但都沒有結果。一次大戰結束後,職業選手的實力明顯提高,這可能也是舉辦世界盃的原因之一。
1926年在巴賽羅那舉行的國際足聯總會上,國際足聯(FIFA)決定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第一屆世界盃。大會的一切費用由時逢獨立100周年,及1924年和28年奧運會足球冠軍烏拉圭全部承擔。第一屆世界盃有4個歐洲國家和9個美洲國家共13個隊參賽。
首場比賽於7月13日在法國和墨西哥之間進行。一般首場比賽有主辦國參加,但這一天是法國獨立紀念日,烏拉圭向法國讓了步。結果,法國戰勝了墨西哥。
在第一組的法國和阿根廷隊的比賽中,出現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阿根廷隊的頭號射手monti在下半場35分鍾首開記錄,破門得分。因比賽剩餘時間只有10多分鍾,法國隊焦急得尋找扳平的機會。法國隊的pinel 截到阿根廷左邊鋒的傳中球,大腳開到阿根廷的後場。法國前鋒langiller接到傳球和守門員形成一對一的情況。突然,主裁判吹響了全場比賽結束的哨聲,此時為下半場39分鍾。至此,發生了歷屆世界盃中最荒唐的事件。法國隊隊員們強烈抗議,觀眾們的叫聲使球場變得一片混亂。警察驅趕了涌進球場的球迷。主裁判承認了自己的過失,進行了餘下6分鍾的比賽。但法國隊再沒有得到進球機會,終以0比1負於阿根廷隊。
在半決賽上,阿根廷以6比1大勝美國隊,烏拉圭隊也在半決賽上以6比1力克南斯拉夫隊。最後,決賽在老對手烏拉圭和阿根廷之間進行。烏拉圭是奧運會冠軍,而阿根廷是南美冠軍
下午2點,決賽在兩國球迷狂熱的歡呼聲中開始,場上充滿了火葯味。阿根廷隊上半場占盡了上風。但是第一個進球卻是由烏拉圭隊打進的。上半場12分鍾,烏拉圭隊獨臂球員郝克多(Hector)在對方禁區前沿的一技妙傳,跟進的右邊鋒巴普羅(Pablo)一 腳便洞穿了阿根廷隊大門。聖特那裡奧球場頓時沸騰起來。但是,阿根廷隊並未因 先失一球而就此放棄。上半場20分鍾,卡洛斯(Carlos)隻身帶球突入對方禁區,射入了扳平球。阿根廷球迷異常興奮。上半場35分,阿根廷隊18歲的年輕球星基爾模(Guillermo)踢進了自己個人的第8粒進球,阿根廷隊以2比1反超。雖然烏拉圭球員們認為該球是越位在先,但裁判堅持此球進球有效。最終上半場比賽以阿根廷2比1領先而告終。
原阿根廷隊主將費雷拉(Ferreira)在踢 完第一場對法國隊的比賽後,因期末考試而
提前回國了。18歲的高中生基爾模(Guillermo)頂替了他的位置。基爾模(Guillermo)在阿根廷第二場對墨西哥的比賽中一人獨中三元,也成為第一個在世界盃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人。在本屆世界盃上,他最終以打進8球成為最佳射手。下半場烏拉圭隊開始
猛烈反攻。終於在下半場13分鍾,由切亞(Cea)攻入扳平的一球。緊接著,第23分鍾時,伊里亞特(Irriarte)為烏拉圭隊攻入第三個球,場上比分變為3-2。
烏拉圭球迷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之後阿根廷隊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但面對烏拉圭堅固的防守而毫無建樹。終場前一分鍾,烏拉圭隊獨臂球員郝克多(Hector)
又為自己的球隊奉獻了第四粒進球。郝克多(Hector)小的時候因受傷而導致右臂截肢,但他的右腳射門非常有威力,他射出的球猶如炮彈一般。第一屆世界盃以烏拉圭的勝利而結束。
而烏拉圭也達成了奧運會2連冠和首屆世界盃冠軍的業。
烏拉圭政府宣布這一天為國慶休假日。Montevideo市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
從1930年7月13日到7月30日。在Montevideo市3個球場共進行18場比賽。本屆世界盃充斥著主裁判的失誤和球員們粗野的動作。但總體說,作為首屆世界盃,已經可是說是相當成功了。門票收入大致持平,還略有盈餘。第一屆世界盃在夜幕中徐徐降下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