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的啟示
仙人掌,螞蟻,這些自然的事物隨處可見,因此它們並不稀奇,但你可別小看它們.
你是否看過一群小小的螞蟻,在牆壁爬動著 它們時時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結隊的走動.那細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壓,它的一生,可能就這樣結束.螞蟻雖然渺小,但非常團結.一隻螞蟻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體積太大,自己無法搬運,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團結起來,就能成功了.我們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團結,像一盤散沙一樣,一點力量都沒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處世上就能屹立不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區,那裡酷熱無比,還有許多惡毒的猛獸,處境十分危險.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裡許久,卻不見它絕種,這是因為它為了適應險惡的環境,長出了尖銳的刺,使動物們無可奈何.這似乎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困難,外在艱苦的環境,要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去解決.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自然中,給我們的啟示實在太多了,只要用心體會,都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像仙人掌,螞蟻,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嗎
Ⅱ 羅列幾篇故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Ⅲ 《二戰期間德國人在無政府的狀態下如何砍樹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發
這是多老的段子了。已經被水爛了。
推薦去看看二戰後紀錄片,德國被分為東德西德
跟著類似的有
1、日本夏令營 2、德國下水道 3、美國治安好 4、英國王室不亂搞 5、日本人奮發向上,沒有宅男
Ⅳ 二戰時期德國在無政府的情況下還能自覺的砍樹,請問這個故事給你工作帶來了什麼啟示
啟示是果然西方國家的宣傳經費沒少給。
德國砍樹看起來是在砍伐樹木,但是實際上 他們砍到的樹周圍五米地下都用油紙包著全新的樹木
Ⅳ 大自然啟示
概述
關於大自然——水、空氣、山脈、河流、微生物、植物、動物、地球、宇宙等等,都屬於大自然的范疇;研究大自然的科學是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理學等科學,而這些科學的分支學科是非常多而繁雜的,如:生物科學又可分為微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三大學科;再而又可以分出分子生物學、細胞學、遺傳學、生理學等;各學科交叉又會衍生出許多分支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分子結構生物學等等。
人與大自然
大自然誕生人類,說明它是尊重人類的行為,相反人類更應該尊重大自然。從表面看人是 父母所生,事實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體胚胎才能吸收來自大自然的這個光子 信息,將胚胎長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時又是大自然完成對胚胎暗物質的激發。大自然有脊椎動物45336種,其中鳥類1244種,魚類3862種。現有300 余萬種昆蟲,已經確認的種類僅100 余萬種。大自然是天然資源,人與大自然應該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愛惜心態,適度使用自然,不讓大自然遭破壞,使生活環境美好、自然資源無耗盡,就像是母子一樣親密、和諧。
所以,關於大自然的資料,其豐富程度只能用浩如煙海來形容,其紛繁復雜非三兩萬字或幾個人所能闡述的。
大自然的分類
大自然里有各種生物,其中包括三大類:植物,動物,細菌和真菌.同時大自然也是一個包含各種生態系統的地方!
大自然的元素分為:光,暗,水,火,風,雷,土,七種 ,也就是說自然對這些東西的平衡進行控制。
大自然對於精神上的影響,以時間來說是最先,以地方來說是最重要。每一天,太陽;在日落之後,夜,與她的星辰。風永遠吹著;草永遠生長著。每一天,男人與女人,談著話,觀看著,被觀看著。在一切人之間,那種形象最能吸引的就是哲人。他必須在自己心裡決定它的價值。在他看來,大自然是什麼?這上帝的網,它那不可理解的連貫性,從來沒有開始,也從來沒有結束,永遠是圓形的力,回到它的自身。這一點它正和他自己的心靈相像,他永遠不能找到它的開始與結束——這樣完全,這樣無限。大自然的光彩也照得那樣遠,宇宙上面還有宇宙,像光線一樣地放射出去,向上,向下,沒有中心,沒有圓周——不論是聚集的或是分散的,大自然都迫切地向人的心靈表白她自己。
開始分門別類了。在年輕人的心裡,每一件東西都是個別的,獨自站在那裡。漸漸地,他知道怎樣把兩件東西連在一起,看出它們之間的共同性;然後三件東西,然後3000件;於是他被他自己這種聯合一切的本能所支配,繼續把事物拴在一起,減少不規則的現象,發現地底的樹根,將相反的、遙遠的事物聯絡起來,在同一個枝幹上開花。
他不久就知道,自從歷史開始的時候,事實就不斷地聚集和分類。然而「分類」的意義是什麼?無非是看出這些事物並不是雜亂無章,彼此之間沒有關系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律,這同時也是人類的心靈的規律。幾何學純粹是人類心靈里的一種抽象的東西,而天文學家發現行星的移動可以用幾何學來測量。化學家發現一切物質中都有比例與可以理解的法則;科學是什麼呢?無非是在距離最遠的事物中發現相仿、相同之點。一個志向遠大的人坐下來研究每一件難以控制的事實;把一切奇異的構造與一切新勢力一個一個地歸入它們的種類。歸納到它們的定理中,而且永遠這樣下去,運用深刻的觀察,將各種組織的最後一根纖維,以及大自然的外緣,都賦以生命。
於是,這天宇下的學童感覺到他和自然「本是同根生」;一個是葉子,一個是花;親誼與同情在每一根血管里活動著。
樹根是什麼呢?不是他的靈魂的靈魂么?一個太大膽的設想;一個太荒唐的夢。然而,一旦這心靈的光輝幫助他發現了比較有形體的物性的規律的時候——當他知道崇拜靈魂,而且看出現有的自然哲學僅只是靈魂的巨手最初探索的時候,這時候他將要盼望知識日益擴大,好成為一個未來的造物主。他將看出大自然是靈魂的反面,每一部分都相呼應著。一個是圖章,一個是印出來的字。它的美麗是他自己心靈的美麗。它的規律是他自己心靈的規律。因此他把大自然看成他自己成就的測量器。
他對於大自然知道得不夠的程度,也就是他對於自己的心靈還掌握得不夠的程度。總之,那古代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與現代的箴言「研究大自然」,終於成為同一個格言了。
贊美大自然詩句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Ⅵ 二戰時期德國在無政府狀態下如何砍樹的故事
德國戰敗在即,全國燃料匱乏,不得已各地政府只得讓老百姓砍樹,其方法是:由林業人員搜尋在老弱或劣質樹上用專門的斧頭打上印記,有印記的就可以砍,砍伐沒有印記的樹是要受到懲罰的。所以,路上就有一條長隊,跟在林業人員的後面,等著林業人員在被炸倒的樹上打上印記
Ⅶ 德國人在戰爭中專門上山標記可砍伐樹木是什麼時候的故事
1944年冬季,盟軍實現了對德國的鐵壁合圍,第三帝國覆亡期近。全部德國覆蓋在一片末日的氣氛里,經濟瓦解,物質奇缺,老庶民的生涯很快墮入重大窘境。
對一般布衣來講,食物缺乏就已是草菅人命的事。更糟糕的是,因為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夏季十分嚴寒,家裡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基本無奈挨過冗長的冬天。在這類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容許讓老百姓上山砍樹。
你能想像帝國崩潰前夜的德國人是若何砍樹的嗎?在性命遭到要挾時,人們不但沒有去哄搶,而是先由政府部分的林業職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式地搜尋,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警告大眾:假如砍伐沒有做記號的樹,將要受處處罰。在有些人看來,如許的劃定幾乎就是個笑話:國度都將近消亡了,誰來履行處
分?
但是使人不堪設想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停止,全德國居然沒有產生過一路居民背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每個德國人都忠誠地執行了這個沒有任何強迫束縛力的規定。
這是有名學者季羨林師長教師在回想錄《留德十年》里講的一個故事。那時他在德國留學,目擊了這一幕,所以事隔50多年,他仍對此事感慨不已,說德國人「具有了無政府的前提,卻不無當局的景象」。
是一種甚麼樣的力氣使得德國人在如斯極其蹩腳的情形下,仍能表示出超越常人設想的自律?謎底只要兩個字:當真。由於認真是一種習氣,它深刻到一個人的骨髓中,熔化到一小我的血液里。因了這兩個字,德意志平易近族在閱歷了上個世紀初、中葉兩次覆滅性的世界年夜戰以後,又奇觀般地敏捷突起。
Ⅷ 德意志從四分五裂到終極統一,德國人的民族意識從何而來
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簽訂,另外一個是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我們來追溯德意志帝國的誕生史,就會發現它冗長、艱難而曲折。中世紀時的德意志地區,雖然存在著神聖羅馬帝國這一「鬆散的邦聯」,但其下大大小小的王國、公國,甚至是城邦實則各自為政。人們戲稱:「一年有多少天,德意志就有多少個國。」也正是這樣的分裂,讓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識一直以來較為薄弱。
與此同時席捲了整個歐洲的啟蒙運動在德國掀起了一場「狂飆突起」運動,這場運動標志著德國民族文學的誕生,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正是在狂飆突起運動的影響下,德國的文化性的民族主義逐漸形成,人民擁有對德意志文明的認同感愈來愈重,並渴望著一個統一的民族性國家的建立。
Ⅸ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
1、小草:讓我們懂得了頑強,水讓我們懂得了無私,也讓我們懂得了「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的道理;曇花讓我們懂得了謙虛。
2、水:無論在小溪還是在大海或是在家裡,無處沒有水的身影。我們洗衣服、洗澡離不開水,我們身體也需要水的補充,水用它的身屈為我們做出了貢獻,卻不求任何回報,這就是無私。
3、露珠:自己被初陽蒸融了,瑩潤了別人的夢,那是啟示我們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4、月亮:圓是一種美,缺也是一種美,那是啟示我們人生也 有酸甜苦辣。
5、晚霞:白晝絢麗的結尾,黑夜燦然的前奏,那是啟示我們每一個結尾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大自然是指狹義的自然界。它是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即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無機界和有機界。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即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長的基礎。
人應該警醒了,自然造就了人,人是自然的兒女,應該去適應自然、保護自然、熱愛自然。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應該是和諧相處的。
Ⅹ 二戰時期德國在無政府的情況下還能自覺的砍樹,請問這個故事給你工作帶來了什麼啟示
你說的事我在樹上看到到過,當時是二戰剛剛結束,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此後德國的盟軍佔領過組成了聯邦德國,蘇聯成立民主德國,而在此之前(馬歇爾計劃,和第一次柏林危機),德國處於無政府狀態,1945~1946年間,德國資源在二戰中消耗殆盡,特別是冬天,於是德國人自發伐木,每戶人家分到一顆樹,說是讓人過冬用的,實際上好多老百姓凍死,直到美國開始馬歇爾計劃,對歐援助,才擺脫了歐洲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