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班級里如何排座位
更科學合理的座位調整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和制度來調整,避免調整時太多的人為因素和情感因素。有的班級有一些較為完善的座位安排和調整舉措。如有的班級根據每次大型考試的個人進步系數,排定先後順序,自由選擇座位;有的按照小組在班級貢獻積分自由選擇區域,組內成員再根據自己在組內的積分貢獻在區域內先後選擇;也有的是用學科互補,師徒結對等方式來安排座位,根據師徒的考核表現自由選擇。這些措施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按規則辦事,所以給學生的感覺很公平。
比調整座位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教育學生要有正確的座位觀。告訴學生選擇座位時,不能簡單地考慮個人關系,也不能考慮興趣愛好。要讓學生知道和不同性格的同桌坐更能促進思維,完善性格和提高能力。試想你都能和一個上課愛說話的人都能成為很好的同桌,在學習生活中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嗎?讓學生明白,其實有時他們需要挫折教育,他們需要坐在看黑板時可能反光的位置,需要坐在容易被老師們忽視的角落,需要容易被干擾的座位……對任何可能的座位已經不太在意的時候,就是自己適應能力等級提升的時候,離做「全天候」的學生又邁近了一步。
❷ 班級里的座位,一般都是按照什麼排的
一般都是會按照成績,身高等因素來排的。不同的教師和不同的年紀排座位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小學的時候,排座位都是按照教師的個人意願來排的,這個時候幾乎都是用身高來選擇座位,高的人會坐到後面去,低的人則是會坐到前面。教師會讓學生站成一排,最矮的站在最前面,最高的站在最後面,然後一個個的分配,這個時期排座位是按照身高來進行排座的。這樣的好處是不會遮擋住視線,如果那些比較矮的學生坐在後面的話,會被前面遮擋住視線,看不到教學的內容,這樣會影響他的學習效果。教師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按照身高來排座位,實際上這樣的選擇也並沒有錯。很多時候座位的排列都是由教師直接來安排的,教師有自己的考量,比如說不讓哪些人坐在一起,該如何均衡的搭配座位。
❸ 班級學生座位安排規則
班主任工作中,家長最敏感的就是排座位,科學合理地安排座位,不僅對學生學習有幫助,同時對家長也是很好的交待。
我採取的排座位方式並不同於普通輪換制,而是小組輪換。在我的班級里,總共分成了五個學習小組,分組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試後,計算每組各科均分,進行綜合排序,按順序由組長選擇教室區域,然後整個小組就坐那個區域,組內的座位由組長全權負責,組長分座位時的原則是保證課堂紀律、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每個小組6個座位,組長要求坐在對角位置,需要幫助的組員緊靠組長,具體細節班主任不再過問,除非組長調節過程中出現問題需要班主任出面,或者某任課老師覺得哪兩個人在一起不合適,再與組長協商調整,基本上不進行強制換座位,尊重組長的選擇。
我班上30名學生,如果有多餘的,依此類推
起初也有家長疑惑為什麼自己孩子不能坐到第一排,針對這種疑問,在一次期中考試結束後,家長會結束,緊接著就開始調座位,先宣布調整方法,然後按期中考試各組綜合排序,家長和我便在一邊旁觀,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座位。
那次調整座位,班上幾名學霸組長偏偏沒有選擇靠前的位置,而是選擇教室靠後,我私下問她們為什麼不坐前面?回答是,後面安靜,反正黑板也看得到,不如找個能自主學習不受干擾的地方學習,家長也在一旁聽到了,甚至還有家長直接跑去問自己孩子為什麼選擇這個座位,最終學生說服了家長,解決了家長的疑惑,自始至終,我這個班主任就在旁觀協助,從那以後,再沒有家長對班級座位提出過疑問。
❹ 班級如何排座位
亂做,一周串一次,向右串,並且最後一排去第一排,第一排的去第二排。
❺ 班級座位排列方式
分級座位排列方式應該是從大小個區分小個在前,大個在後,男女分開一般情況女同做
❻ 班上排座位怎麼排 知道的快
排位秘訣
排座位如同「排兵布陣」
有老師戲稱,排座位如同「排兵布陣」,排錯了節節敗退,但如果排對了,自然就會戰無不勝。在我們周圍就不乏「排兵布陣」的高手,他們有許多絕招能夠讓家長、學生都非常滿意,一起來分享他們的「排位秘訣」吧。
高手一:采荷一小五(2)班班主任沈立
排位宣言:一幫一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孩子們坐在一起覺得開心、舒服最重要!
秘訣:自由搭配法
「今天我們做一個隨機調查:請同學們寫下希望身邊坐哪些同學,寫下理由,只要理由充分,老師會盡量滿足。」沈立一布置下這個任務,同學們立刻興奮了起來,互相討論著最佳排位法。
孩子們寫上來的理由很有意思:我想和誰誰一起坐——「因為我覺得和他很有緣。」「因為我的媽媽和她的媽媽是好朋友。」「因為我們是鄰居。」……
當然不是誰想和誰坐就一定能安排成同桌,沈立用了一個「接近法」:把喜歡的孩子排在他們的周圍,可以是前後桌,也可以是隔著一條走廊的同桌。
大多數同學都滿意了,也會有孩子覺得不滿意,希望老師給換個同桌。這個時候,沈立不會再輕易滿足孩子了,她會告訴孩子:「用一個星期時間吧,你記錄下你同桌可愛的地方,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和他一塊兒坐,好嗎?」一個星期後,沈立再問孩子:「你還希望換座位嗎?」孩子搖搖頭說:「不換了,我發現他挺幽默的。」
「事實上,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不喜歡,只是剛開始覺得陌生,給他們一段時間相處,就會有所改變。」
秘訣:男女組合法
男女組合其實已經不新鮮了。可當了20多年班主任的沈立愣是總結出了一套「男女組合時間表」:一二年級男女搭配;三四五年級男男搭配或女女搭配;到六年級再男女搭配。到底有何玄妙?聽聽沈立如何說。
一二年級的時候男生好動,女生比較文靜,自控能力很好,可以有效綜合。
可到了三四五年級的時候男女生之間開始相互排斥、掐架,甚至互打小報告。女孩子之間卻是友誼最好的時候,她們會互相幫助,男孩子之間又會互相較勁,遇到啥問題,男生也會幫忙隱瞞,自己消化解決。
到了六年級為啥又要組合在一起了?原來,沈立「利用」的是男女生之間開始有微妙的「感覺」。「這個年齡段,男生會在女生面前表現『紳士』的一面,而女生也會在男生面前格外文氣。而在學習上,女生的細膩和男生的敢想敢闖又正好互補。」沈立舉例,有時候女生一句:「你作業怎麼還沒做好呀?」男生立刻認真地去完成了。「比家長說、老師說,效果都要好呢。」
高手二:現代實驗小學六(1)班班主任周老師
排位宣言:不管前排、後排,能讓孩子取得進步的座位就是好座位!
秘訣:學習小組排位法
「家長在意孩子座位的前後,無非是怕孩子坐在後排會影響成績,既然這樣,只要能找出一種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排法,所有的家長都不會有意見。」周老師由此想出了「學習小組排位法」,而這一方法,已經在她之前帶的那屆學生班裡用了6年,效果非常不錯。
「我讓孩子們按照不同的課程,選擇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同學坐在一起,形成學習小組。」周老師認為,同一學習層次的孩子之間競爭意識更強,如果按照「好差搭配」的原則,那些程度稍微落後一點的學生可能很難得到鍛煉的機會。
「按學習小組就座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在小組討論、小組作業時,不會像以往那樣出現好生包攬一切機會的情況,而對成績較差的那幾個組,老師也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讓周老師開心的是,班上所有學生都比以前更自信了。
「因為每門學科都有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們在每節課前都要先換好座位,這樣一來,不同的課就有不同的座位,不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濃,上課也更有新鮮感。」周老師說,有了成績的支持,家長們也很贊同這種排法,「所以,不管是前排還是後排的座位,只要能讓孩子取得進步的座位就是好座位。」
❼ 在班裡如何排座位,是照顧個子還是照顧成績
很多班主任最頭疼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給那些孩子安排座位了吧。那些班主任也不知道究竟按高矮個子來排座位,還是按學習成績優秀來排座位。他們有的班主任認為如果按學習好的來排座位的話,那麼矮個子他們就不能夠很好地學習。畢竟每一個人都是來這里去進行學習的,如果給他們安排一個不好的座位的話,或許他們會更加的差。
如果給那些成績差的孩子放在前面,或許他們在上課的時候不會聽講。但是由於他們個子比較矮的原因,所以就將他們放在前面。有很多的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如果坐在前面的話,那麼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就非常的好。自己的孩子坐在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才會排到後面。
在班裡面調座位的時候,要做到絕對的公平。如果視力不好的話,那麼可以讓家長去佩戴眼鏡,而不是由於這樣的情況,就直接讓孩子坐在前面。而且他的孩子只能夠坐在後面,也不能夠因為孩子的成績好,就讓他坐在前面,而孩子的成績差就坐在後面。這樣的話那麼成績差的孩子就會更差,班裡面就會出現極端的情況了。這樣不會讓自己班成年級第一,而且還會讓其他的孩子覺得非常的不公平。
❽ 我的班級里有50個人,位置怎麼排好
可以通過身高安排座位,矮的同學坐前面,高的同學坐後面。
按照身高排座位,就是最為傳統得方法,也就是被大多數老師採用得方法。高個子坐在後面不至於擋住矮個子,也方便大家課堂學習。其實這種方法也就是有不公平得地方,高個子為什麼偏偏就要坐最後一排,矮個子就要坐前排,而不高不矮得反而坐中間。
所以可以與滾動相結合在此身高基礎上再實行每周一次得滾動式座位移動,橫向每周每組由左至右滾動一組座位,縱向每周以兩桌或三桌為單位從下至上滾動一個座位。每周一次得縱橫變動,使學生有機會在學習中嘗試坐到教室里上下左右前後側位置,多少也從教室里體味到生存與發展得甜酸苦辣咸。
排座位的7准則
1.排座位不考慮視力問題,因為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近視。
2.身高是重要考慮因素,盡量不讓前面的人擋住後面的人的視線。
3.需要和同座位上課討論問題的理由也不予考慮,學習上的問題可以課後討論。
4.男生和女生可以是同座位,不存在男女界限。
5.試著和不同性格的同學相處,一般一個學期可以調整一次。
6.不以成績好壞作為排座位的依據。
7.好的位置和相對差的位置需要輪流坐,好座位不是終生的。
❾ 排座位的原則是什麼
排座位的原則:
1、以公平之心對待每個學生。
2、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3、給學生搭配適合的小夥伴。
4、定期適當地調整班級座位。
5、讓學生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根據自己班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座位模式加上與學生的配合和默契,相信老師與學生都能在教學生活和課堂中受益匪淺,既提高學生成績、老師輕松又使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
排座位方法:
(一)按學生的身高編排。
按學生身高的高矮編排座位,這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學生搭配適當,讓個矮的學生排在前面,個高的學生排在後面,這是我們必須考慮和做到一點,並且時常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我是大個子我要照顧小個子,我應該在後面。坦白而言,這種思想方便排座,還教育學生要懂得謙讓。
(二)按學生的個性特點編排。
學生的性格、氣質、以及個性千差萬別,如果把性子較急,愛動的學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處中難免會產生摩擦。學生年齡小,不懂得怎樣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系,容易發生爭執,甚至出現打架的現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說話、搞小動作的學生排在一組,這樣就等於又給這些孩子提供了亂動的機會,從而影響到教學和活動效果。
❿ 學生的座位應如何安排
但是如果安排不當,卻可能導致學生內心的不平衡,從而影響學生生涯。學生之間的有些矛盾和糾紛也是從座位中引發. 甚至因為座位的事家長頻頻找上門,老師煩不勝煩。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發現了幾種欠妥的座位安排法:唯「個子論」學生一律從低到高安排座位;唯「成績論,成績好的坐中間和前邊,成績差的坐兩邊和後邊;搞「人情座」、「面子座」, 按與家長關系厚薄,同事之友,同鄉之誼來安排座位。這些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對一些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本文僅以自己在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對座位安排的一些方法作一論述。 1、優勢互補法 學生學習情況由於受到多方面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成績必然有好有壞,各學科之間也不可能都均衡發展,有的學生甚至偏科現象非常嚴重,將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安排同桌,不同偏科的學生安排同桌,進行優勢互補,由幾個好的學生帶動一兩個差同學一起學習,這對班級的學風建設,班集體的凝聚力等都必須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2、「特殊」照顧法 有一位學生曾經給我寫過這樣一則周記「老師:我個子特別矮小,從小學開始,第一桌幾乎成了我的專座,我多麼希望自己能長高一點,這樣我就不必坐在第一桌了,我真羨慕坐在後排的同學,而後面的同學則老是說看不到黑板,老是要我把座位往前移,我已經是就要和黑板親密接吻了,現在座位已經成了我最大的煩惱,使我學習都無法認真進行,能坐到後面去多好啊!,那樣的話,我一定會認真學習。」看後我找她談話,問其為什麼時候不願坐第一桌時,她說「第一桌我坐怕了,整天要吃粉筆灰,整天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很不自然,而且坐在傍邊小組時看不見黑板.」我就她一個坐到後面的機會.結果她成績真的上進不少.另外有一位學生他非常的好動,上課不是開小差就是要與同學說話,多次找其談話,效果都不理想,最後他對我說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我意志力太差了,老師你能否讓我一個人坐到最後靠牆的地方,這樣周圍都沒有了同學,我就不能吵了,等我能剋制住了再坐回來好嗎? 總之,座位問題看似一個班集體建設中的一個小小的問題, 但它的是意義巨大的:它可以直接班集體的班風班貌; 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個性,品行的發展----因此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的座位問題應認真對待,千萬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