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哪些原因導致法軍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軍投降了
1940年6月,法國以當時歐洲頭號陸軍強國不到六個星期而敗於德國之手,實在太出人意料之外,即使當時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包括丘吉爾和斯大林等人也為之驚諤不已.一國之突然失敗,總有其比較深遠的復雜的原因。
德國軍民同仇敵愾
法國的作戰思想比較差,法國的軍備武器其實並不比德國差,但是法國的作戰思想還停留在歐洲的老一套,最關鍵是德國出奇招,從阿登森林發動進攻,然後法國就悲劇了。在法蘭西戰役中法國仍沿用了一戰的陣地戰、防禦戰,而且盲目依賴馬奇諾防線,完全忽略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軍事技術和戰術思想的進步。而德國從來都是軍事素養,極其優秀的民族,而且科學技術也非常先進,這次戰役中,精明的德軍實行了閃電戰,即各兵種立體式配合進攻,對敵軍進行突然毀滅。
法國戰敗以後,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更加高漲,不斷地擴大了侵略步伐,使得整個歐洲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世界人民也被拖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重陰霾。
『貳』 二戰前法國陸軍世界第一,面對德國閃電戰術,為何一個月就投降
這次吐槽機就不日常辱法了,那幫哥們已經被黑的夠慘了,其實二戰中法國陸軍的菜雞表現大致應該來自兩方面。
經濟原因
首先就是法國當時經濟狀況很差勁,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法國造成巨額赤字,打仗85%的錢是借來的,戰後美國債主又催得緊,法國政府褲衩子都賣了也還不上飢荒。
1924年的時候,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跟法蘭西銀行借錢都借不到,簡直慘絕人寰。為了恰飯法國政府只好大幅度增稅,結果富人和資本家大范圍外逃,財政更加崩潰。
雖然1929年他們通過法郎與黃金掛鉤的方式實現盈餘,但在全球蕭條的背景下,已經不能用貨幣貶值減輕負擔,只能咬牙硬扛。
然後就沒有啥然後了,一個窮政府加一堆被分割的軍隊,這仗還打個毛線?貝當元帥回憶起拿破崙的偉大征程,他決定不讓任何人在投降前進入巴黎,就這么乖乖當了法奸了,扯淡完畢。
『叄』 有人說二戰時法國擁有強大陸軍,卻為何迅速投降呢
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對波蘭發發動了閃電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由於英法是波蘭的同盟國,因此德國進攻波蘭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對英法宣戰,英法也正式加入到了戰爭之中。當時德軍主力在東線猛攻波蘭,在西線來說德軍只有43個師,其中的32個師還是預備隊,並且整個西線的德軍沒有一輛坦克。
法國政府撤出巴黎後便搬到了波爾多,其實這個時候法國還是有些本錢跟德國人繼續打的,首先在馬奇諾防線哪裡還有幾十萬的精銳,其次英國在這個時候還是法國的盟友,也會全力支持法國繼續跟德國人干。當然,能繼續打下去的前提是法國要能把全國動員起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再動員似乎為時已晚了,高層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投降。
其實當時法國宣布投降也是正常,因為法國要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前提是全國要能組織動員起來,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來不及了,並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並不丟臉,打不過了可以體面地投降,要是繼續跟德國打下去,全國都得打成一片廢墟,還不如把這個包扔給英國和蘇聯,讓他們去跟德國人死磕,自己也能保存實力。
『肆』 二戰時期,法國實力比日本還強,為何僅38天就全國淪陷故意的
其實是法國人不想打了,一戰在法國領土上打的太慘了,法國人覺得沒必要,並且好多法國人其實也仇視猶太人,同情希特勒。日本是島國,它優先發展的是海軍,其次才是陸軍,而它的空軍也大量配給海軍。
日本陸軍裝備其實並不是太強,坦克都是造的豆丁型的,如果日本是陸上國家那它的戰略資源會大量裝備陸軍。日本戰略思路雖然跟不上德國,但它的士兵素質還是比較高,武士道精神,讓它和德國打雖然最後會被德國打敗但也會讓德國付出慘痛代價。
要說沒有判斷出德軍會以阿登森林為主攻方向還可以原諒,畢竟德軍選擇主攻還是有很大隨機性的。但是沒有準備戰略預備隊,就不可理解了,以致出現後來搞清楚德軍主攻方向也無兵可用的窘境,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點辦法都沒有。
『伍』 有誰知道歷史上的法國和德國為何是政治宿敵
法國自古以來一直對德國持敵視狀態,加上宗教的因素,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始終敵視信奉新教的德國
早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的時期,法國的實際當權者,紅衣主教黎塞琉就致力於防止德國統一,在他的不懈努力和陰謀之下,德國變成了一堆分裂的國家
隨後,在法國拿破崙上台之後,又屢屢侵入萊茵流域,使用各種手段防止德國統一
等到普魯士打敗法國,統一德國之後,大家的梁子就更深了,法國將注意力完全放在這個崛起的鄰居身上,一心想著雪恥,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此後是一次大戰,主戰區又在法國,把法國打得一塌糊塗
好不容易一戰勝利了,法國人歐提出了苛刻的對德條件,被譽為這不是和平,而是一次20年的和平
而且法國派兵佔領德國的魯爾區,想盡辦法扶植其他小國,包圍德國。大家的仇越來越深
接著是二戰,德國佔領法國
轉機在於二戰之後,戴高樂拉攏德國組成歐共體,一起排擠英國,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從這時候大家的關系算是有所好轉
『陸』 為什麼二戰時期法國不弱面對德國還是一個月就投降了
二戰前法軍實力強盛,絲毫不遜於德軍,但是正式交戰後不久就投降了,這並不能完全怪法軍。
決策層的失誤
1.英法聯軍在法國東部依靠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是一戰後法國花費重金修建的防禦工事,專門用來預防德國的入侵。
馬奇諾防線縱深廣闊,有大量的碉堡、戰壕等永久性工事,還有專門運輸武器彈葯和兵員的小火車,裡面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球場等供士兵消遣娛樂的設施。
馬奇諾防線是一套綜合的防禦工事,如果德國從法國東北部的馬奇諾防線進攻,會推進緩慢,損失慘重,英法也對馬奇諾防線寄予厚望。
所以,法國的投降,並非是軍隊不能戰,主要還是戰略的重大失誤,防線崩潰,難以重新組織有效防禦。
『柒』 二戰時法軍在多大的程度上抵抗了德國納粹,為何能在戰
二戰中法國開始表現的確不怎麼樣,准確的來說就是「非常差勁」,號稱歐洲大陸第一強國,被納粹德國幾個星期就打敗投降了,而二戰後法國還能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在世界上政治舞台還有一席之地。
但英國同時提出也讓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最後都獲得一致的政治妥協,英國目的非常明顯,英國是要用法國拉進來平衡美國和蘇聯的地位,法國這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其實就是國際政治博弈的結果,撿了個大便宜。
綜上所述,法國在二戰中投降了,在戰後復國後依然能夠撿個大便宜——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除了本身有實力外,運氣也很重要,最終還都是國際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博弈的結果。
『捌』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觀二戰強國,以戰力稱雄者,美國、蘇聯、德意志、中國可為其中典範。而論起法國的戰鬥力代表,大家首先提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一位橫掃歐洲大陸,將法蘭西的三色旗高高飄揚在歐洲大陸的法國驕傲,有此英雄在前,二戰期間法國人的戰鬥力,簡直就是戰五渣的弱雞。
咱們接下來好好聊一聊“高盧雄雞”的“精彩表現”!
上圖_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
法國的“大公雞”戴高樂將軍,在戰前曾提出與將德國名將古德里安相似的坦克集團軍作戰理念,可惜被忙於傾軋政敵的內閣束之高閣,隨後果然德國的坦克、飛機佔領了巴黎,無力回天之下,戴高樂將軍只能流亡英國,領導“自由法國”做些小打小鬧的抵抗,法國不感謝戴高樂!
維西政府投降後,法國權貴四逃,法國保護不了人民,人民只能在納粹的佔領下掙扎求活;戰爭勝利後,法國的“返鄉團”拿起刀,刀口朝向受盡苦難的法國人民,法國不感謝他的人民!
“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二戰雖已結束,但戰爭陰雲仍在,法國的弱雞表現卻對後世各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願世界和平,山河永無恙。
文:姚約之
『玖』 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為何投降德國
法國作為歐洲大陸傳統強國,每次提起,人們總會想起浪漫的男女、先進的科技以及戰鬥力孱弱的軍隊。每當人們談起法國軍隊的時候,就會調侃:"沒有人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當然,法國軍隊並不是一直都很弱,畢竟在英法百年戰爭打贏了英國,在路易十四時代不斷開疆擴土,在拿破崙時期更是腳踩英國,拳打俄國。
自拿破崙之後,法軍的戰鬥力便不斷下滑,在普法戰爭中,巴黎未被攻陷,法軍投降,二戰時期,巴黎同樣沒被攻陷,法軍投降。這兩場戰爭雖然都是投降,但是戰爭的過程卻是不一樣的。
普法戰爭那是德法兩軍硬碰硬的結果,德軍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戰鬥力強勁,法軍戰敗情有可原。但是二戰時期的法國擁有三百萬軍隊,號稱世界上最強的陸軍,又有馬奇諾防線作為屏障,結果在德軍幾個星期的攻勢下便投降,法國為什麼會敗給德國呢?
其實,法國的戰敗並不是一個偶然,而是當時法國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甚至在民族的氣節上都比不上德國。因為政治上各方勢力過於均衡導致了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相互傾軋,只要政府稍有不慎便會遭到政敵的攻擊,政局混亂不堪。
軍事上德軍一直保留著軍國主義的傳統,至今仍然有"德意志戰車"的美譽。當然這也跟法國講究極度的個人主義有關,一戰的流血犧牲讓他們在內心中對戰爭有了權衡,他們並不想自己重蹈一戰的悲劇,畢竟如今的法國人對當年的投降可不會感到恥辱。
『拾』 為什麼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二戰中只堅持一個月
第一,法國人過於相信馬奇諾防線,戰事發生前沒有太多准備。
第二,法國的軍事戰爭理論還停留在一戰的水平,認為作戰還是傳統的步兵攻防戰,而且對新出現的坦克戰估計不足,堅持把坦克作為步兵進攻的「移動火力支援」分散在步兵中使用,未能形成強大的戰車戰鬥力。法國的坦克水平當時並不太低,而且德國的進攻還是大量使用了火力較弱的輕坦克和裝甲車輛。但是裝甲兵的威力已經展現,法國的大多數將領還並沒有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
第三,貝當政府的擔心失敗而媾和。馬奇諾防線潰敗後,當時還有很多部隊在前線抵抗,但是巴黎已經暴露在德軍的攻擊部隊前面了,法國政府擔心國家會變成像波蘭那樣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且擔心戰敗後在海外的殖民地遭到瓜分,所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