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德國是議會共和制國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共和制,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由於聯邦參議院由各州政府指派州政府成員組成,聯邦議院是唯一經民眾直接選舉產生的聯邦國家機構。
作為國家政治權力中樞,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執行,選舉聯邦總理等國家機構負責人,監督聯邦政府工作等,通常每4年選舉一次。
歷史沿革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
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德國
⑵ 德國是什麼性質的國家求詳解~~
歐洲發達國家,汽車生產大國!
⑶ 德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總體來說德國是一個比較死板的民族,這就要一直追溯到普魯士時期。德國在古代時期,德國境內的各個邦國各自為政,相互混戰。在18世紀初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邦國:普魯士。後來,普魯士的第二任國王——弗里德里希在任期間使普魯士從剛建立的小國變成了歐洲的一流強國。除了會見來賓以外,國王從來不在皇宮里居住,每天都要在兵營里訓練士兵。每個普魯士的士兵在國王的嚴格訓練下都要遭受到挨打或做苦工的體罰,國王就是要把普魯士的士兵培養成吃苦耐勞,嚴格服從命令的合格士兵。歷史學家認為正是這位離開軍營就睡不著覺的國王打造了勤儉嚴明,執著死板,服從命令的普魯士精神,也就是今天的德國人的精神。而且德國人的飲食非常簡單,曾經就有法國人說:「德國人是地獄里德廚師,因為在他們的廚藝字典里只有白煮和燒烤。」德國人吃東西講究簡單實惠,能填飽肚子就夠了,這充分體現出了德國人的勤儉節約。另一點德國人嚴肅認真,有始有終的工作態度也很令人欽佩。在一戰時期,英法炮彈有的發出來以後沒有作用,這就是不合格的劣質炮彈,而德軍的炮彈每一發都威力很大,除了技術上的差距,同時體現出了德國人工作認真的工作態度。在政治上,德國人對於民主的問題並不是十分的敏感,這也有著很重要的歷史原因。在英法美都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時,德國還是由國家來操控經濟;當時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建立起了代議制度,德國仍然有象徵封建勢力的容克貴族在議會里指手畫腳,由國王主導國家。但是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卻超過英法,成為歐洲最發達的國家,這讓許多的德國人看到了獨裁的好處,直到二戰以後容克貴族才基本消亡,由此可見,封建勢力在德國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普魯士時期的軍國主義精神,在現在的德國已經沒有了,父母和學校都希望能把孩子培育成愛護和平,能承擔起國家未來的青少年。
德國人對中國文化也持有十分欣賞的態度。在德國某處大門上,十分醒目的用漢語寫著「歡迎」,法蘭克福展館里的中國展品十分受德國人的歡迎,而且印有中國新年圖案和龍鳳圖案的賀年卡在德國賣的很好。在外交上,施羅德時期德國和中國的關系也顯得很不錯。中國到現在的很多技術大多數都是從德國引進的。
⑷ 德國是怎樣的國家
德國是一個很值得深究的國家
地理:地理位置恰在歐洲的中心,是連接東西南北的十字路口,貿易發達,德國其實是一個沿海的國家,北臨波羅的海和北海,可是可能由於它的海岸線比較短且文化和經濟的原因,我們一直都認為他是一個內陸國,正如瑞士和奧地利,正是地理上的原因決定了以後他的發展
氣候:比較寒冷,冬季很多時間都不見陽光,復活節前後,春天降臨,很多德國人喜歡躺在草地上曬太陽,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歷史:日耳曼人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但是和其他歐洲大國不同,比如英國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德國的境內從未納入羅馬的版圖,因而早期的德國文化遠不及這些國家發達,但德國人的侵略性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舉例如下1日耳曼人入侵羅馬2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入侵義大利3條頓騎士團入侵斯拉夫人4普魯士對波蘭的入侵5近代德國對丹麥,法國,奧地利的戰爭6兩次世界戰爭
德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度,神聖羅馬帝國只維持了外表的強大,卻沒有遮掩內部的封建割據。三十年戰爭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德國人有句名言反映了他們對自己鄰居的羨慕,像上帝在法國那樣過日子,德國是一戰和二戰的策源地,戰後國家陷入嚴重困難,但是德國總是很快崛起,顯示了德意志民族強大的生命力
漢撒同盟是古代很地位的商業同盟,據說他們打敗了強大的君主國丹麥
亨利四世和腓特咧一世、二世都是德國古代很出名的皇帝,其中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雷高利其七世奪權,在雪中跪了三天,於是有了成語:到卡諾莎去,意為屈膝求和;而腓特烈這個強大的國王沒有在十字軍東征時戰死,卻在歸途中被水溺死了,不可思議
文化:德語是大國的語言,但是世界上說德語的國家很少只有5個(德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列支敦斯登,以德語為二外的更是極少
德國人向來以嚴肅冷靜著稱,據說德國人的時間觀念是螺旋式的,不像大多數國家認為是直線式的
德國是宗教改革的發源地,改變了近代思想的正統思想,據說古登堡在1452年發明了印刷術,促進了聖經的傳播
德國的哲學在近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最著名的有萊布尼茲,康德,黑格爾,尼采和馬克思,當然費希特,費爾巴哈,謝林也很有聲望。黑格爾的《小邏輯》據說十分晦澀,還有他的《歷史哲學》很出名,但是最有地位的康德,據說是個傳奇人物,倒不是因為他一輩子沒結婚,而是因為據說他恨所有的女人除了他母親;這個大人物一輩子都沒出過城,只是生活在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他有十分准時的散步習慣,以至於鄰居們都根據他散步時間來對鍾表;可是這個人居然有幾次也打亂了生物鍾,那是他在讀盧梭的《愛彌爾》的時候。他寫的三部著作被認為是近代哲學界最高深莫測的名著《純粹理性批評》《實踐理性批評》《判斷力批評》,難度更在黑格爾的之上。另外,馬克思的理論就太有名了,不說了
音樂界也很有名,像古典主義的巴赫,浪漫主義的貝多芬,還有莫扎特,海頓等等
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始建於13世紀,建成於19世紀,建了600年,其中融入了多種風格
經濟:德國經濟一直很發達,現在是世界第四,次於美國,日本,中國,人均很靠前,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一度相當於英法兩國的總和,德國對外貿易一直居世界前三位,是貿易大國
社會:德國人的環保意識很強,舉兩個例子1有人在開車時不慎撞到了路邊的一棵樹,警察沒有問那人的車有多嚴重,反而讓他賠償對樹造成的損失;2德國人很多在自家的房子上種上花草樹木美化環境,還說,沒有這種點綴的房子是不值得居住的
德國人紀律很嚴,一旦逃票一次被查到,很可能工作都找不到
教育:海德堡大學是德語世界第三古老的大學(前兩個是查理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建於1386;柏林大學由於在19世紀早期將科學技術作為大學的重要課程並且和經濟生產相聯系,促進了德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改革了歐洲大學的種種弊端,而被稱為現代大學之父
在德國,上大學是免學費的,但學制和美國不同,是七年制,相當於當你大學畢業時,其實你也已經拿到了碩士學位
⑸ 德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求解答
1.德國人普遍非常友善、英語很好,交流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且他們的熱情是剛剛好的,不會像南歐人那樣熱情到你有點不好意思。
2.如果在義大利、法國問路買車票,當地人會balabala地拉著你講上四五分鍾最後你還是找不到。而德國人則會告訴你第幾個路口、多少米、轉哪邊,非常的精確。
3.不過有些德國人也會比較傲慢,這個我覺得跟受教育程度有關,英語好的一般比較願意跟外國人交流。
4.對中國人並不會有太大興趣,在旅途上的歐洲人、美國人、紐西蘭和澳洲人都對中國比較感興趣,很喜歡問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問題。但是德國人對我們則是不太感興趣。
5.德國的男生好看的真不多,反而年輕的女孩普遍長得不錯,很修長苗條,不過我只去了東德部分,可能有些偏頗。
6.德國的旅遊規劃做得無與倫比,遊客可以得到事無巨細的幫助,公共交通與西歐其他國家相比比較便宜,旅遊景點很多是免費或者低價開放的,無論交通或者博物館都有很人性化和劃算的通票。
7.食物跟東北的很相像,喜歡燉肉、土豆、大酸菜。還有無處不在的肉腸。但身材高大的德國人食量沒有想像的大。
8.非常善於陳列和博物,柏林據說有300個博物館,藏品非常豐富。全部博物館都免費開放給歐盟成員的青年人(26歲以下)。
9.珍惜歷史,善於反省,在柏林市中心就有紀念當年被他們屠殺的猶太人的紀念碑群。國會免費開放給遊客參觀,寓意人民和陽光監察政府。即使是他們所不齒的東德政府和蘇聯人的東西,很多都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放進博物館警示後世。
10.城市的綠地面積都非常多,德累斯頓的綠地佔城市面積的30%。人們喜歡在環境優美的地方休憩,喜好戶外活動,不像南歐人都把世界花在咖啡座上。
想到哪,寫到哪的,見諒
⑹ 德國是什麼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吞並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完成德意志統一。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
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德國是自然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約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
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約1/4。硬煤探明儲量約2300億噸,褐煤約800億噸;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東南部有少量鈾礦。森林覆蓋面積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2.4%。
⑺ 德國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1.德國人普遍非常友善、英語很好,交流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且他們的熱情是剛剛好的,不會像南歐人那樣熱情到你有點不好意思。
2.如果在義大利、法國問路買車票,當地人會balabala地拉著你講上四五分鍾最後你還是找不到。而德國人則會告訴你第幾個路口、多少米、轉哪邊,非常的精確。
3.不過有些德國人也會比較傲慢,這個我覺得跟受教育程度有關,英語好的一般比較願意跟外國人交流。
4.對中國人並不會有太大興趣,在旅途上的歐洲人、美國人、紐西蘭和澳洲人都對中國比較感興趣,很喜歡問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問題。但是德國人對我們則是不太感興趣。
5.德國的男生好看的真不多,反而年輕的女孩普遍長得不錯,很修長苗條,不過我只去了東德部分,可能有些偏頗。
⑻ 古代德意志包括現在哪些國家
德國,義大利,智邦
⑼ 古代德國是哪個國家
法蘭克王國
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⑽ 二戰中的德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法西斯軍事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總決和創新。德國在面臨歐洲各大強國的包圍中,德國要想爭得歐洲的地主霸權,就要想辦法以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國家逐個擊敗,只能通過魯道夫夫子提出的總體戰,也就是後來的「閃電戰」。「閃電戰」是無情的毀滅性戰爭。魯道夫對這種傾家盪產,孤注一擲的做法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提醒德國當局一旦實施總體戰,就要盡快的想辦法結束戰爭,以免經濟困難引起人民分裂。對德國而言就等於失敗,因為德國經不起一場持久戰,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損耗。但有人願意用命賭一試,他就是戰爭狂人-希特勒!
是先有計劃好的,不是他一個人,當時德國當局有很重要的三個人物【希特勒-閃電戰的催促者】【烏德特-俯沖恐怖的第締造者】和【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俗話說「三人一台戲」挖掘機械化戰爭的巨大能量,共同成就一個「閃電」神話。
二戰德國在發動戰爭前,希特勒和他們的將領都是非常謹慎的,並竟吃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虧。但是在閃擊歐洲各國後,尤其是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法國後,使希特勒和他的將領越來越自信,認為德軍是不可戰勝的,四處挑起戰火。冒然向蘇聯發動進攻,之後「閃電戰」在蘇聯逐漸失去威力後,從而被迫兩線作戰。當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悲劇又重演。
德國戰敗跟希特勒有很大密切關系 ,不善與別人周旋,不喜歡和別人討論,甚至發布命令從不和別人商量,做錯事當然更不願聽批評,一向是我行我素 。狂妄自大,講話時完全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對與一些膽敢直言不諱的將領就於撤換。
1941年,自冬季莫斯科戰役遭到慘敗後,希特勒開始不信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哈爾德-古德里安-包括布勞希奇在內的36名高級將領,由於與希特勒意見不合被撤職,1942年初,希特勒開始親自擔任德國陸軍總司令,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大會戰是就是他指揮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被圍
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時,面對保盧斯的哀求!希特勒切拍著桌子叫嚷道「不!我絕不離開伏爾加河,同俄國人打仗絕不能投降。」正是這個愚蠢的決定施保盧斯第6集團軍失去了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