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鉛筆的來歷
鉛筆的由來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它既好弄臟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直到18世紀未,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
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說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⑵ 鉛筆是怎麼作的
現在的鉛筆並不含鉛,而是用石墨和黏土製造的,之所以這樣命名是由於其歷史沿革造成的。古希臘、羅馬曾用金屬鉛製成類似鉛筆的鉛棒。它們多為錐形,與其他物體磨擦後留下鉛的痕跡,用來劃線做標記。14世紀,歐洲出現類似現在的鉛筆。1565年,英國開始以石墨為筆芯,手工制出最原始的木桿鉛筆。1662年,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鉛筆廠。1790~1793年,法國康德採用黏土將石墨黏結製成筆芯,奠定了現代鉛筆工業基礎。在鉛筆的筆桿上通常都有硬度標志,H表示硬質鉛筆,前面的數字越大硬度越大:B表示軟質鉛筆,前面的數字越大筆芯越軟。HB則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適合日常書寫之用。
參考資料:
http://web.cnsaibo.net/user/web09/index.php?langtype=cn&pageid=cn_9&add=view&id=5
⑶ 鉛筆是哪年發明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⑷ 鉛筆發明的過程是怎樣的
1564年,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而且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用石墨條寫字既會弄臟手,又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混合物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
⑸ 鉛筆是怎樣做成的
現在,鉛筆在工業生產中是通過混合細微石墨和粘土粉,加水,做成像面條一樣的長條形,在窯中烘烤。再將長條形浸入油或融化的蠟中,使液體滲透到材料的微小孔隙里,可以使書寫更為流暢。在樹木或雪松板上刻上許多平行的細長凹槽,將石墨/粘土的長條放在其中,再將凹槽板頂部粘住,切割成單個的鉛筆,然後噴漆著色。
雖然鉛芯這名字中有一個「鉛」,但鉛芯是利用無毒的石墨製成,不含鉛,所以鉛芯沒有毒性.
⑹ 鉛筆是怎麼來的
起源: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8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形態分類:
1、原木筆桿鉛筆類型包括有:「原木筆桿」 、「磨尖筆桿」、「帶帽鉛筆」。
2、「普通筆桿」,就是鉛筆生產廠家將鉛筆芯用木桿壓住,這種鉛筆需要消費者將筆尖削出後才能使用;另外在普通鉛筆桿的末端有一小塊橡皮,在書寫錯誤時,可以把筆反過來擦除錯誤,較方便,由美國畫家阿曼發明。
3、「磨尖筆桿」,就是一種將鉛筆桿加工出一定長度筆尖進行銷售的鉛筆半產品。
4、「帶帽鉛筆」,就是由鉛筆桿和鉛筆帽組合而成。
⑺ 鉛筆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18世紀中葉,德國巴伐利亞的一位化學家法貝爾開始了這方面的努力。他在卡斯塔爾煤礦附近採集了一些石墨礦石,將它們研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了較純凈的石墨粉。他設想將石墨粉和某種東西黏合在一起,這樣可以改良石墨,使它純一些、硬一些、結實一些。
法貝爾經過了種種試驗之後,終於發現在石墨粉中加入硫磺、銻和松香,加熱凝固後硬度合適,書寫流暢,也不容易弄臟手。法貝爾在1760年建立起了鉛筆工廠,將石墨與硫磺、銻、松香混合熔化後,再壓製成條,就成了一根根的「鉛筆」。在這種鉛筆外面裹上紙卷後,就可拿到商店裡去出售了。法貝爾的鉛筆很快就出了名,並開始源源不斷地向法國、英國出口。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了。英國、德國等鄰國對法國進行了封鎖,鉛筆也運不進法國了。鉛筆沒有了來源,影響可不小,特別對畫家來說影響更大。當時一位名叫康蒂的法國畫家,下決心自己解決這個難題。
康蒂手頭只有數量不多的一些石墨,他琢磨來琢磨去,想怎樣才能利用這點石墨製造出盡可能多的鉛筆來。想來想去,他終於有了一個主意:在石墨粉中摻和一些黏土試試看。一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他發現在石墨中加進不同數量的黏土或在燒制時採用不同的溫度,就能得到不同性能的鉛筆。
康蒂的鉛筆比法貝爾的好用多了。據說,拿破崙特別喜歡用康蒂的鉛筆。法貝爾聽到人們對康蒂鉛筆的贊揚後,決心製作更好的鉛筆,經過長時間的反復的苦心鑽研,終於發明了性能更好的鉛筆。
不過,無論是康蒂還是法貝爾的鉛筆,都只有一根細條,太容易折斷。1812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位木匠威廉·門羅,想到為鉛筆錦上添花,讓鉛筆穿上木頭外衣。
門羅造出一台機器,能在一塊木板上平行開出8條凹槽,在往凹槽里裝入鉛筆芯後,再覆蓋上另一塊同樣開有凹槽的木板,用膠水粘緊。然後,再將這塊嵌有8根鉛筆芯的木板切割成8根木條,每根中都有一根鉛筆芯。這就是真正的鉛筆了。
門羅的鉛筆誕生100年後,又有人不滿足了,認為它浪費木材,削鉛筆也要花費時間,使人感到麻煩。這種不滿足導致日本的早川德次在1915年發明了一種能夠把鉛筆芯反復推出的鉛筆。這是一種只要旋轉筆桿上的旋鈕就可使中間的筆芯伸出和收回的新型書寫用具。它就是現在廣泛使用的活動鉛筆的原型。
在經過許多人的發明後,今天的鉛筆品種已十分豐富,供人們各種需求。僅活動鉛筆一類的就有旋轉式、墜芯式、動脈式、手推式、自動出芯式、組合子彈頭式等,令人眼花繚亂。
早川德次為他的「活芯鉛筆」申請了專利,並創建了一家公司進行批量生產。現在,這家公司已發展為頗具知名度的夏普公司。它繼承了創業者早川德次永不滿足的精神,注重發明,不斷地開發新技術。
⑻ 鉛筆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鉛筆不是用鉛做的,原料是石墨。
初期的石墨印石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染污手指;二是容易折斷。一位不知名的天才解決了染污的問題。辦法是像給石墨印石穿件衣服似的,用線繩子把它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易斷的問題則是由德國巴伐利亞的一個工匠、業余化學家卡斯帕?費勃在1761年解決的。他把石墨粉和硫磺、銻、樹脂攪拌在一起,把這粘糊糊的混合物做成棍棒體。這樣成形後的混合體要比純石墨的印石的硬度強得多。
通過掌握混合粘土的比例,尼可勒斯使他生產的鉛筆在等級上從硬到軟;在顏色上,使鉛筆所劃出的線由淺灰到深黑。
後來,一個純美國血統的細木工威廉姆·門羅,在自己的店裡發明了一種可以製造大約6—7英寸標准木板條的機器。每塊木板條都由機器從頭至尾沖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圓柱體的半徑。然後用兩片沖過槽、松緊合適的木片把石墨粘合起來,這就是第一支現代鉛筆。
它物美價廉、易於攜帶,很快就被一批文書、手工匠以及由工業革命所產生的經理們所接受。鵝毛筆、墨水只得退居第二位了。
現在生產的標准鉛筆可以劃35英里那麼長,至少可以寫4.5萬個字,削16次直到離筆尾兩英寸的地方還可以用。它還帶著附有黃色金屬包頭的橡皮。
現代鉛筆由40種不同的原料製成,最好的石墨出產於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和墨西哥;最好的粘土出產於德國;最好的橡皮出產於馬來西亞;最好的蠟出產於巴西;用於機器中攪拌石墨、粘土的那種雞蛋大小的卵石出產於比利時、丹麥;而最好的、帶有芳香味的木材出產於美國。
⑼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8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9)德國鉛筆是怎麼造的擴展閱讀: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鉛筆鉛芯的硬度標志,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排列方式(由軟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級。
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顏色越淡。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顏色越黑。鉛筆桿的分類正是按照筆芯中石墨的份量來劃分。
其中H類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適合用於界面相對較硬或明確的物體,比如木工劃線,野外繪圖等;HB類鉛筆筆芯硬度適中,適合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或打輪廓用;B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繪畫,也可用於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別的卡片。
比如,我們常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另外,常見的還有彩色鉛筆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彩色鉛筆,主要用於畫畫。
⑽ 鉛筆是怎麼做的
一、鉛筆的做法:
1.鉛芯是以石墨與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好,經捏煉機、三輥機調混後,通過壓芯機擠壓出的。
2.經加熱乾燥和高溫培燒使其具有一定機械強度和硬度,最後經油浸處理而製成。
3.鉛筆桿加工,使用膠合劑將鉛芯與鉛筆板膠合起來,在夾緊狀態下加熱乾燥一至八小時。
4.經刨桿機加工製成長度178至180毫米的白桿鉛筆。
二、鉛筆
鉛筆是一種用來書寫以及繪畫素描專用的筆類,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其中,繪畫素描的鉛筆分為諸多類型,它分成三個發展階段,分為石墨、木製筆桿、帶帽鉛筆;另外,它的顏色有紅白、黑白、黃黑等條紋。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9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