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候的德國到底有多厲害 二戰德軍戰術是什麼
二戰的德國之所以厲害,還是有很多因素的
首先在德國發動戰爭之前,希特勒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的雛形
這個雛形在二戰結束後,被美國復制,扯遠了
因為有良好的運輸條件,德國才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大量部隊,並發動戰爭
「閃電戰」像閃電一樣迅速解決戰斗
而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德國的經濟衰退到極點。
希特勒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可以死灰復燃。而且希特勒煽動國民的復仇情緒
也是使得德國的部隊異常的團結。
戰爭發動之前,也是西方國家養虎為患,原本按照規則,德國是不允許建造
大型的戰爭器械,但是希特勒一點點的毀了這些條約。
而作為監管方的英法,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是說回戰術吧,德國憑借很好的運輸條件,製造的閃電戰
以及成群潛艇製造出的狼群戰術
都是相當有名的
㈡ 德國為什麼冬奧會厲害
德國是歐洲雪上運動強國。
熟悉冰雪運動的人都知道,憑借國際一流強隊的實力,德國隊在冬季奧運會上始終位居獎牌榜前列。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德國以14枚金牌與挪威並列金牌榜第一,並以31枚獎牌坐穩了獎牌榜第二把交椅。而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從目前的排名來看,德國依舊名列前茅。
在冬奧會7個大項的比賽中,冬季兩項、冰球、雪橇、越野滑雪、高山滑雪、速度滑冰等都是德國隊的強項。德國能在冬季項目上長期強勢領先絕非偶然,是多方因素相互促進的結果。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德國發展冬季運動項目的重要基礎。德國中部、南部多丘陵和山地,尤其是阿爾卑斯山區,坐擁多處天然條件極佳的雪場,可以因地制宜開發出各種難度的雪道。
例如,位於德國西部的藻厄蘭,擁有長度約300千米的越野雪道,其中54千米的羅特哈越野雪道是越野滑雪愛好者的天堂。溫特貝格回環式滑雪纜車和維林根雪場以極度適合滑降滑雪而聞名。該區域內的米倫考普夫滑雪跳台還曾承辦國際滑雪聯合會跳台滑雪世界盃。
除了專業性較強的雪場,德國的哈爾茨山地區、巴伐利亞森林地區還有很多適合大眾的雪場及冬季休閑綜合公園。因為有大量適合開展冬季運動的理想場地,德國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很高,出現眾多高水平的專業運動員自然在情理之中。
㈢ 德國工業強大,蘇德戰爭為何前線德軍連冬裝都沒有
1941年6月22日,德國出動550萬大軍大舉進攻蘇聯,德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軍和蘇軍在莫斯科郊外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爭一直持續到冬天。蘇聯的冬天極為寒冷,但前線的德軍卻連冬衣都沒有,戰鬥力銳減,減員嚴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莫斯科會戰的失敗。那麼為何德國高層為何沒有準備足夠的越冬棉衣呢?
第一,德國輕敵了。按照原定計劃,蘇聯在4月進攻蘇聯,德軍佔領莫斯科以後,大部隊返回德國過冬,蘇聯只留有部分防守力量,所以後勤只按照留守德軍數量准備了冬裝。但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進攻時間被拖延到了6月,而當年的冬天又來的格外的早,德軍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嚴寒,這是德國沒有預料到的,臨時准備冬衣已經來不及了。事實上,蘇聯人其實也沒做好准備,兩邊半斤八兩,但蘇聯人明顯更適應寒冷,知道怎麼避免凍傷,所以傷亡遠比德軍要小。
第二,德國後勤部雖然飽受詬病,但他們的確是准備了大量冬裝的,只是沒想到根本運不上去。由於蘇聯使用寬軌鐵路,蘇聯的道路又泥濘不堪,德軍的運輸效率非常低,因此德軍有限的運輸能力只能優先運載彈葯補給,等到冬天來得時候冬裝卻運不上去了。德國火車頭水箱都在外面,進入蘇聯就都凍住了,而公路運輸在積雪中根本指望不上。德軍的冬裝在斯摩棱斯克、華沙的個個車站倉庫都堆滿了,前線只能幹著急。倒是黨衛軍跟空軍因為後勤體系獨自運營,所以他們早早穿上了冬衣,只是德國陸軍就慘了,只能穿著秋裝在冰天雪地中作戰。整個莫斯科戰役,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後,德軍沒獲得一輛火車的補給,主要靠一個摩托化師在身後收老百姓莊稼,德國民眾捐獻的大批冬裝直到次年的1月份才到達。
第三,雖然德軍的冬裝准備不充分,但德國人對越冬是有一定心理准備的,前線德軍也沒用坐以待斃。蘇聯的冬季的確造成很多德軍凍傷減員,卻是在理想范圍之內(起碼德國吸取了當年法國拿破崙的慘痛經驗),說明冬裝問題並不是導致莫斯科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凍傷的多,但凍死的很少,已經說明情況)。一定程度上降,德軍缺乏冬裝被過度誇大了。
㈣ 德軍對列寧格勒進行了900多天的圍困,那麼蘇聯軍民是如何熬過的
歷經長達900多天的圍困、面對德軍不斷地炮擊和轟炸、親眼目睹150多萬蘇聯軍民失去了生命,又是什麼讓列寧格勒軍民熬過了長達三年缺衣少糧、浴血奮戰的日子?
答案是奮不顧身的英勇氣概,是集體英雄主義的爆發,當然還有全體蘇聯人的傾力支援。
當然德國人也不能坐視蘇聯在拉多加湖上的運輸,他們動用了海空軍對運輸線進行破壞,總共進行了120次襲擊,但均被蘇聯軍民擊退。
隨著拉多加湖航運保衛戰的勝利,源源不斷的物資和軍人進入列寧格勒,為列寧格勒儲備的大量的糧食,加強了部隊的戰鬥力,伴隨著大量的群眾撤出城區,列寧格勒也徹底變成了敵人再也攻不破的堡壘。
㈤ 德國開採的可燃冰怎麼運輸
不能,可燃冰是固體的,至少你也得用運輸帶吧
成功的方法是:工作人員打了一口深1200米的鑽井,井一直通到可燃冰層,通過井注入溫水後,可燃冰的甲烷便溶在了溫水中,然後把溶有甲烷的溫水再抽回地面,進行分離得到甲烷。
㈥ 10枚金牌獨攬9枚,德國雪車雪橇為何強悍如斯
回顧冬奧會歷史,德國無疑是登上領獎台次數最多的國家。從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開始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全德共獲得408枚獎牌,其中金牌150枚,銀牌145枚,銅牌111枚(包括東德獲得的獎牌),甚至遠超冬奧會霸主挪威。藉助舉國體制,東德多次占據冬奧會金牌榜榜首,即使在1990年重新統一後,德國代表團也沒有沉淪。自1992年以來,德國幾乎從未跌出獎牌榜前三,甚至在1998年至2006年連續三年蟬聯冬奧會獎牌榜冠軍。
德國有500多個滑雪場,幾乎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滑雪場。其中,德國著名的滑雪勝地祖格斯皮茨(zugspitze)聞名於世,長達40公里的滑雪區由豪斯伯格、克洛澤克和阿爾卑斯山組成的山谷滑道形成,令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嚮往不已。德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國內眾多的山脈,為民眾建立了一批高質量的環境。
㈦ 德國最近怎麼會下雪
是的,德國有法蘭克福這個城市,法蘭克福是德國首都和德國最大城市,是德國最大金融中心和德國最大經濟中心。
法蘭克福
㈧ 德國雪車為什麼這么厲害
德國雪車這么厲害的原因:
德國擁有完善的培訓網路,目前全國各地有數百家雪車雪橇俱樂部。尤其是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當地許多孩子從小就玩雪車雪橇。許多德國學校也設有雪車雪橇課程,其中的好苗子被源源不斷地送至冬季運動精英學校。
他們從學校畢業後,有希望進入職業俱樂部,或者進入德國聯邦國防軍等機構的雪車雪橇基地,也有的邊上大學邊訓練。進入國家隊的運動員還能得到各種補助。
德國雪車雪橇的好成績也離不開高科技裝備的加持。德國雪車雪橇隊獲得包括寶馬汽車等大企業的支持,他們的雪車雪橇採用F1賽車的材料技術和風洞實驗,緊跟世界科技潮流,始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參賽服則由專業運動品牌打造,科隆的德國體育大學等科研機構也幫助其分析各種數據。
㈨ 莫斯科保衛戰中,為何10萬德軍被凍死凍傷
莫斯科保衛戰,德國派了中央集團軍共計180萬人,蘇聯也調集了三個方面軍,攻擊兵力125萬,這是一場空前對戰,蘇聯設立三道防線,以此阻擋德軍的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士兵互相取暖,最後凍死在一起,蘇聯士兵利用德軍弱點,當時德軍大多武器又沒有塗防凍油,失去性能,蘇軍立刻組織反攻,很快贏得了這場戰爭。
㈩ 德國雪車項目一往無前,是因為頂級跑車製造商參與雪車設計嗎
並非如此,是因為曾經一個奧運項目發生了意外,而且傷害性也是非常大的,危險性也是比較高的。隨著技術的發展,鋼結構雪車本身的危險系數也在逐漸降低,在雪車、雪橇、鋼結構雪車三個項目中,我個人認為鋼結構雪車的安全系數最高,首先鋼架雪車運動員爬上雪橇,重心低的雪橇本身重量在35公斤以上。
所以,運動員自身重量、運動員在滑行過程中控制雪橇身體外,實際上很少跳出跑道,雪車項目本身的重量非常大,所以不會跳出普通路線,鋼架雪車的重心很低,幾乎都是“貼著地面飛”,直線和直線之間連接著曲線。 雖然我見過它經常直接撞到曲線,但它的雪橇體周圍有突出的設計,在碰撞時提供緩沖,運動員很少直接受傷或跑出。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