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不入侵俄羅斯

德國為什麼不入侵俄羅斯

發布時間:2022-06-22 06:53:10

『壹』 我想問德國在攻打俄國真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兵力補充
德國進攻蘇聯早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一旦蘇聯全國動員起來,尤其是確定了日本人不敢侵犯西伯利亞,蘇聯不會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佐爾格提供的情報相當准確,呵呵),必將有大批而源源不斷的新補充兵力投入衛國戰爭前線。而當時的德國雖然已經佔領歐洲絕大部分地區,但是這些被佔領國的國民是不會像德國人那樣對希特勒忠心耿耿的,德國人崇拜希特勒,因為德國人看到和得到了希特勒政府帶給他們的利益,希特勒的口號就是「為日耳曼民族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使得德國人當然欣賞希特勒政府。但希特勒帶給那些被佔領國家的人民有什麼呢?只有掠奪和鎮壓,嚴酷的法西斯統治。雖然德國的一些佔領軍將領,比如捷克攝政海德里希,也在被佔領區實施一些綏靖政策,但那畢竟是建立在反對德國入侵的人們的鮮血之上的,綏靖政策短期也可能會有效果,但是肯定是不會被被佔領國的人民承認的。更遑論為希特勒政府上前線打仗了。所以即單從兵力補充這一點上來說,德國就遠遠比不上蘇聯。
2、資源短缺
德國的資源儲備,也遠遠比不上蘇聯的資源儲備,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集中分配資源的經濟體制很容易就能使國家掌握大部分資源並將其投入到衛國戰爭中去,而德國一方面得維持侵蘇德軍的整體戰鬥力,一方面在歐洲佔領區還要維持佔領軍的正常活動和對游擊隊的圍剿,還要在法國佔領區西北海岸防禦英國人可能的反擊,還要維持大西洋上海軍的戰斗,還要維持北歐那些德控港口的運作,還要冒著被英國地中海艦隊攻擊的危險向非洲軍團輸送資源,就德國那點可憐的戰略資源儲備。。。。。。所以不得不從佔領區掠奪,而從佔領區掠奪就容易引起佔領區人民的仇恨,又回到上面那個話題上了。
3、世界環境
外援方面,雖然丘吉爾羅斯福等人都是堅定的反共產主義者,但是他們需要蘇聯來對抗德國,減輕他們所遭受的戰爭壓力,所以不論他們出於上述還是其他什麼目的,他們從很多方面支持了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相比之下,德國的侵蘇行為幾乎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致反對,政治地位十分孤立,很多國家也對德國停止了資源出口。雖然遠東有日本和德國遙相呼應,但日本人真的什麼都沒做,對日本人來說,自己在中國的事就擺不平,在太平洋上和美國人還較著勁呢,哪還有空管德國盟友。
4、軍隊質量和數量
從軍隊方面來講,不得不承認,二戰期間德國軍隊的戰斗素質絕對很高,但是那僅僅是德國軍隊,那些仆從國軍隊如羅馬尼亞、土耳其等國的軍隊純粹就是跟在德國軍隊後面揀便宜柴禾的,還有那除了添亂沒起什麼作用的廢柴義大利軍隊,讓他們獨擋一面?開玩笑。反觀蘇聯,雖說士兵戰斗素質不高,但有一個優勢,人多!德國士兵和蘇聯士兵對抗,一個德國士兵打一個蘇聯士兵穩贏,打倆呢?打五個呢?打十個呢?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
5、武器和產能
武器方面,德國武器精良是公認的,但受到產能的限制,單就坦克來說,德國的3號、4號、豹式、虎式戰爭期間一共生產40000多輛,而蘇聯光是T34就有45000輛之多,而且德國戰車精細度高、工藝復雜,零配件種類繁多,相比來說T34經濟實惠、好修不貴,兩相比較德國人就吃了大虧。
6、天氣環境
希特勒本人清楚地認識到,維持對蘇聯的佔領是不現實的,所以基於這一點,他並不想徹底、全面地征服蘇聯,只是想蘇聯像法國一樣投降,在德國控制蘇聯資源的基礎上,在蘇聯扶植一個法國貝當政府一樣的傀儡政權,這樣即達到了獲取資源和土地的目的,也省去了維持佔領區運作的麻煩。可惜,天不遂人願,斯大林和蘇聯人民的反應似乎比希特勒設想的要強烈一些,而且蘇聯冬天那惡劣的天氣和對前線補給的難度也超出了希特勒及德軍統帥部的估計。。。。。。
7、非本土作戰
相信大家都知道本土作戰和非本土作戰的優劣,本土作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但德軍偏偏是非本土作戰,相比本土作戰的蘇聯軍隊,德軍肯定是落於下風的。

『貳』 二戰德國犯的最大戰略失誤是什麼為何不是進攻蘇聯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可謂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之一,在歐洲所向無敵。但是德國的一個戰略失誤卻為後來德國的失敗埋下了禍根。這個戰略失誤就是未能成功拿下英國。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英國沒有被德國軍隊打敗,導致德國在戰爭後期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其次就是由於德國沒有擊敗英國,導致英國和美國聯軍在非洲首先對義大利下手,導致德國不少軍隊不得不派往非洲,分散了德國的兵力。最後就是由於英國沒有淪陷,讓美國在參加二戰之後獲得了非常好的戰略跳板,同時也可以利用英國為基地,對德國工業區展開戰略轟炸。

最後就是由於英國沒有淪陷,讓美國在參加二戰之後獲得了非常好的戰略跳板,同時也可以利用英國為基地,對德國工業區展開戰略轟炸。而且這一舉動不僅降低了德國的戰爭潛力,最關鍵的是將德國空軍全部支開,讓所有的德國空軍忙著拆盟軍的空中大炸逼,導致盟軍地面部隊可以輕松的在空軍掩護下進行進攻。

『叄』 二戰時,德國跟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為何沒過多久就進攻蘇聯

一戰後德國作為戰敗方,接受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德國只能有十萬的步兵其他軍種一律不允許開發。

但德國畢竟是工業大國,在戰敗接受不平等條約後依舊能夠迅速的崛起,尤其是希特勒煽動民眾上台後,公開撕毀簽訂的條約,開創了很多兵種。

並且實力大增後立馬向當時很多歐洲國家宣戰,剛開始德國屢戰屢勝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元氣大傷最終法西斯被消滅。蘇聯在一戰到十月革命一直是農業大國,所以對於武器的發展依舊要靠德國來提供。

但由於大意德國戰敗後完全失去了統治時間的能力,而中國在遠東戰場上拖住了日本法西斯,導致太平洋希特勒失敗後在太平洋戰場上打敗。

並且自己的豬隊友還惹惱了美國,導致法西斯統治世界的美夢完全破滅。

『肆』 二戰開始前,為什麼斯大林覺得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稱蘇德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或希特勒—斯大林條約)是1939年8月23日前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一份秘密協議。蘇方代表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為里賓特洛甫。該條約劃分了蘇德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范圍。

『伍』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天氣是客觀因素.但是樞要的原因是德國太狂妄自大.錯誤的估計形勢,認為英國和法國一樣不堪一擊,戰前准備過於倉促,沒有足夠的戰略預備隊,歐洲國家小,數量多,沒佔領一個就要分散兵力,希特勒的進攻目標不明確也不準確,他先進攻波蘭、奧地利,而不是先拿下法、英兩國,在未完成英吉利作戰的時候卻又對蘇開戰,致使兵力過於分散,首尾吃緊,對蘇作戰的前期勝利使得德軍產生了蘇軍不堪一擊的盲目輕敵觀念,當遇到蘇軍的頑強抵抗和西泊利亞的寒冬時,戰爭的轉折點就來臨了,加之美英開辟了第二戰場,使得德軍在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時候就已經輸掉了戰爭

『陸』 二戰德國要是不攻俄羅斯的話,歷史是不是會有改變呢.

我覺得是有可能改變的,因為當時的世界沒有聯合國,世界格局在新舊格局之間,當時的蘇聯需要時間發展生產,根本不想和德國打仗,美國也是中立態度,如果西特了野心沒那麼大的話,只稱霸歐洲,消滅抵抗力量,發展飛彈和原子武器等高科技,迅速調整政策,把佔領的國家劃進德國版圖,發展經濟,和蘇聯,美國搞貿易那就是另外的樣子了,他不明白馬上得天下但是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如果他用懷柔政策同化歐洲,那麼歐洲那麼多國家變成一個國家,那他的力量是多麼大.

『柒』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不直接進攻蘇聯

很簡單,地理原因,蘇德之間隔著一個波蘭,波蘭是英法的盟友,後來事實也證明,打了波蘭之後英法就立即對德宣戰了,而這個時候打蘇聯是不明智的,這樣正治上就得對兩線宣戰。所以必須先轉過頭打英法,必竟當時蘇·聯的意·識形·態和極·權統·治使之在國際上比較孤立,如果打德國,很可能導致英法德三國一起攻擊自己,那麼後果就嚴重了。而且法國戰役期間蘇·聯也沒有來趁火打劫,就已經證明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了。

『捌』 招惹蘇聯導致戰敗為何說德國即使不進攻蘇聯,也將必敗無疑

在現在很多人看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戰敗,很大原因是因為納粹輕敵自大、盲目的進攻蘇聯,最終被蘇聯的人海和嚴寒氣候生生拖死。蘇德戰場,德軍及其仆從軍的確損失最為慘重。因此,他們將德國進攻蘇聯的行為看作最大的敗筆。

因此他們進一步得出結論:如果元首沒有進攻蘇聯,沒有殘酷的蘇德戰爭,已經占據大半個歐洲的德國默默種田練功,德國絕不會失敗。然而,我認為,這種想法太過一廂情願,事實上,即使德國沒有發動對蘇聯的進攻,納粹德國依然必敗無疑。為什麼這么說呢?

美國

美國擁有恐怖的工業生產能力和寬闊的大西洋作為屏障,德國面對美國的進攻,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功。因此,即使德國沒有進攻蘇聯,蘇聯也袖手旁觀,美國也絕不會坐視德國整合歐洲,成為歐洲唯一霸主。

因為一旦讓德國整合成功,新崛起的德國必將是美國最大的挑戰者。而美國一旦赤膊上陣,再加上諸多如英國等盟友的幫忙,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將在工業、人口、軍事、資源等諸多方面全面占據優勢,德國的戰敗也將成為必然。

『玖』 德國佔領波蘭後為什麼不直接進攻蘇聯

500年來,俄波兩國恩怨不斷,俄國曾三次參與瓜分波蘭。波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在人種、語言上同屬斯拉夫人,但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波蘭人信仰天主教,從中世紀後期起就不斷發生沖突。
瓜分波蘭也可以在德國進攻蘇聯時,留出一塊戰略縱深緩沖區,不至於在戰爭一開始就讓蘇聯領土遭到損失,並讓這塊緩沖區盡可能拖延一下德軍的攻勢,使蘇軍有更多時間調動軍隊,進行抵禦。

二戰時,蘇德還簽訂了一份秘密附加協議書:
1.波羅的海地區如發生領土或政治變動時,立陶宛北部疆界將成為蘇德權力界限,在這方面,雙方將承認立陶宛在維爾諾地區的利益。
2.如波蘭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晉中之窗蘇德將大致以納雷夫河、維斯拉杜河和桑河為勢力分界。維持波蘭獨立是否符合雙方利益,與及如何劃界,晉中之窗只能在進一步的政治發展過程中才能確定。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實施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隨後蘇聯紅軍也入侵波蘭,同年9月17日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在布列斯特會師,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標志兩國對波蘭的瓜分佔領。
當時,德國和蘇聯是同盟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因此,德國佔領波蘭後沒有直接進攻蘇聯。

『拾』 法國,德國進攻俄國,為什麼兩次都失敗了

因為空間和天氣的原因。首先俄地域過於廣闊且戰略物資的大後方都在遠東和南部,法德進攻時只有從西部先打下俄人口最稠密也是最難打的地區才有可能接觸到物資供應的核心區域,但西部地區縱深太大,等打穿西部整個國家的消耗包括軍隊的銳氣後方補給都是非常大的問題,法德雖然很強大但是一共才有多少人?就和蒙古一樣雖然所向披靡但是人少就不可能造成絕對控制。
最後關於失敗幾乎都是在嚴冬季節,俄的冬天都是零下四五十度的氣候可以說已經不適宜人類生存了,傳統歐洲人很多是適應不了這種天氣的,但是土生土長的俄國人卻可以,所以在同樣喪失大部分西部領土拉開空間消耗掉侵略者銳氣後嚴冬時節就是俄的天下了。
可以說想要進攻俄國那麼就必須在開春暖和之後,但是到了冬天就必須戰略收縮,這時只要後勤補給跟得上或是獲得了大量本地資源加以利用熬過冬天就又是一波進攻浪潮了,所以法德都失算在多線作戰後勤補給不上,而俄本土資源多在初期打不到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不入侵俄羅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