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特朗普的關系不太好嗎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幕前似乎跟特朗普的關系不太好。默克爾2017年訪問美國期間跟特朗普一起見記者時,曾向他建議應記者的要求握手,但他沒有理會她。
德國2017年也曾邀請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出席在柏林舉行的G20峰會,似乎同時希望通過美國「第一家庭」與特朗普建立關系。
來源:參考消息
『貳』 急求關於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治經歷和現行對外政策方面的資料!!!!
看你的一及應該沒什麼分
一、 默克爾1954年7月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出生6星期後,她隨身為路德教會牧師的父親遷往距柏林80公里的東德小鎮滕普林,並在那裡長大。默克爾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長女。
默克爾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14歲和15歲時,她曾參加過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奧林匹克數學競賽。1973年,憑著數學、科學和語言幾門功課的優異成績,默克爾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物理學。1986年她獲得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她在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工作,說一口流利的俄語。
丈夫低調
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第一次結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僅維持了5年。不過,她一直保持了前夫的姓氏。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洪堡大學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
在默克爾成為德國政壇矚目焦點之後,紹爾仍盡量保持低調。他拒絕接受媒體采訪,當他難得地出現在公眾場合時,人們看到的紹爾是一個少言寡語、不苟言笑甚至於近乎冷漠的人。
平步青雲
1989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攜下,默克爾先後出任德國青年婦女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同僚眼中,默克爾沉穩、務實、工作勤奮。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黨領袖的女性,也成為德國戰後首位女性大黨領袖。當時就有人猜測,默克爾可能會顯露鋒芒,爭奪總理職務。
2002年總理選舉,默克爾本想爭奪黨內總理候選人提名,但當她看到黨內很多人沒有準備好接受一位女性總理時,就主動「讓路」,由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主席施托伊貝爾出面挑戰施羅德。這被認為是一招妙棋。因為,施托伊貝爾挑戰施羅德未果,也喪失了黨內領導地位,再無法與默克爾叫板。從此,默克爾確立了在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
二、 默克爾上台後,其國內外政策會有微調,但不會大變。德國前總理科爾離任時當被問及其繼任者施羅德會採取何種政策時曾表示:「德國是一個無論在政治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實現了一定穩定的歐洲國家,大選對政黨來說就是如何維持富裕生活而制定遠景目標的競爭。根據各屆政府的政策不同,政府的具體做法可能會有微小調整,但導致內外路線大幅度搖擺及政治不穩定的可能性不大。」這也可以作為判斷默克爾政府今後政策走向的基準。
聯盟黨內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在評價施羅德的外交政策時曾說:「德國的傳統是推進超黨派外交。施羅德反對伊拉克戰爭,堅持歐盟的作用,這也是我們的意見。」所以盡管默克爾本人對美國的態度較為親密,但民意當前,況且在歐盟中與法國合作直接關繫到德國的國家利益,默克爾不會也不敢逆民意大幅度調整德國目前的對外政策。
至於國內政策,默克爾提出的進一步降低最低工資標准,提高稅收,修改《解聘保護法》以允許相關企業聘用新員工時不再提供解聘保護等等總體思路上和施羅德提出的《2010議程》相吻合,在一些德國經濟痼疾懸而難決之時,默克爾的主張能否開創一個新局面,人們仍需拭目以待。
『叄』 關於德國總理默克爾
安格拉·默克爾簡歷
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
1973年—1978年在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
1986年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1989年秋參加民主覺醒組織
1990年12月2日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
1991年當選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1991年1月—1994年11月17日任婦女和青年部長
1994年11月17日—1998年9月任環境部長
1998年11月7日當選為基民盟秘書長
2000年4月10日當選基民盟主席
2005年5月30日被正式提名為總理候選人
從小愛學習
默克爾1954年7月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原名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父親是一名路德教會牧師。
母親曾經是位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出生6星期後,她隨父親遷往東德小鎮滕普林,並在那裡長大。默克爾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大的。
默克爾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過。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學院的青青校園里。校園里還有一個智障人教會學校。默克爾的爸爸是神學院院長。
默克爾的父母對她期望頗高,總希望她出類拔萃。默克爾沒辜負父母厚望。她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她會利用等校車的時候學俄語,如今已能說得一口流利的俄語。
默克爾小時候就顯露出科學方面的天才。1973年憑著數學、科學和語言幾門功課的優異成績,默克爾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物理學。那時的默克爾已經是原東德「自由德國青年」組織的地區領導,該組織鼎盛時期一度有300萬名成員。因此,有人說這個組織是默克爾的第一個政治舞台,是她成為組織者和戰略家的訓練場。
1986年她獲得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是關於碳氫化合物反應的速度常數計算。畢業後,她在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工作。
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第一次結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僅維持了5年。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
兩人當初都在科學院工作,如今紹爾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默克爾卻成為叱吒德國政壇的人物,兩人一年也見不上幾面。盡管如此,夫婦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見他倆公開露面的機會,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羅伊特音樂節。
有時人們也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這是家以煎肉排為招牌菜的餐館,不少知名人士經常光顧。兩人相聚時,多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每到周末,夫婦倆則喜歡去他們在滕普林的寓所度假。在那裡,她做飯,他講述他的科研。這是他們二人世界的一部分。
平步青雲路
1989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攜下,默克爾先後出任德國青年婦女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同僚眼中,默克爾女士沉穩、務實、工作勤奮。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黨領袖的女性,也成為德國戰後首位女性大黨領袖。當時就有人猜測,默克爾可能會顯露鋒芒,爭奪總理職務。但2002年總理選舉,默克爾主動「讓路」,由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主席施托伊貝爾出面挑戰施羅德,未能成功。但是,此舉鞏固了默克爾在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合稱聯盟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從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之後,她率領基民盟在地方選舉接連獲得勝利,特別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選舉中,一舉拿下施羅德所在社民黨執政39年的大本營,引發德國政治地震。
立鴻鵠之志
今年5月底施羅德被迫宣布提前舉行全國大選後,51歲的默克爾在聯盟黨聯席會議上未經投票表決即被正式提名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克爾會後表示,德國大選是為了德國未來,「我願意為德國效力」。默克爾將作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候選人,在今年9月的大選中與施羅德一決高下。
兩個月後,默克爾迅速推出自己的經濟改革方案,應對當前德國經濟持續低迷狀況。她承諾實施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採取措施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維持高社會福利開支等。
同時,默克爾還可能對對外政策作出相應調整,這一點將與施羅德的對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羅德強烈反對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默克爾可能會在處理與英美兩國關系方面有所變化,逐漸改善與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歐盟問題上,她持反對態度。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渴望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這種批評並沒有對她造成任何困擾。
「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作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科爾的女孩」
德國前總理科爾任職期間,對來自東德的默克爾頗為重視。德國媒體甚至將受寵的默克爾稱為「科爾的女孩」。但是,堅持原則的默克爾用能力證明,自己絕不是政治花瓶。
2000年科爾和時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後捲入政治獻金丑聞後,默克爾立即公開表示反對科爾。在朔伊布勒被迫辭職之後,默克爾當選主席,開始統帥基民盟。此後幾年中,默克爾不僅迅速領導基民盟克服危機,並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應對挑戰,穩坐主席一職。她的政治領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漸顯露。堅強自信的默克爾,名副其實地榮膺德國政壇「鐵娘子」稱號。
法新社援引最近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默克爾的民眾支持率更勝一籌。這也意味著她極有可能在9月大選中刷新政壇紀錄,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因此,人們更是將這位「鐵娘子」與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而她們之間也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撒切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英國唯一的女首相。對於這位女強人,默克爾表示欽佩,但她也坦率講述了自己對「鐵娘子」的看法。
「我們都是女人……都是科學家,這些相似之處很有趣。」默克爾接受德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自己與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聯邦參議員希拉里(專題,圖庫)·柯林頓(專題,圖庫)的相似之處。她說,當她翻閱希拉里的回憶錄《親歷歷史》時,發現她們兩人之間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例如,媒體都曾高度關注她們發型的改變。
默克爾說:「它(《親歷歷史》)使我想起我的外形也曾引起許多討論。」
自決定競選總理以來,一向自嘲缺乏魅力的默克爾幾乎與希拉里作出了同樣多的改變。同時,她們的改變也都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為了一展女性領導人特有的魅力,默克爾選擇了較為柔和的發型,更注意化妝,著裝的顏色也艷麗起來。
默克爾12歲在游泳課上練跳板時,她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默克爾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眼裡從來不是個做領袖的材料,甚至讓人覺得平淡乏味。
美國《時代》周刊指出,默克爾是個強硬並善於在機會出現時抓住機會的人,而施羅德剛好給默克爾獻上了機會。雖然經常有人批評默克爾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得到的勝利已經超過了她應得的份額。她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計劃,並會毫不留情地出擊。
兩黨瓜分內閣
根據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內閣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而聯盟黨成員將入主國防、內政、農業、家庭和教育等部門。
現任經濟和勞工部長沃爾夫岡·克萊門特說,基社盟主席、德國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巴伐利亞州州總理施托伊貝爾將取代他出任經濟部長。達成權力分配協議後,社民黨將在制定預算和勞動力市場政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將繼續影響德國的外交政策。
總部設在慕尼黑的德國裕寶銀行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說:「為了換得總理職位,保守黨人(聯盟黨)不得不在人事上作出妥協。具有改革頭腦的政治家(社民黨)將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擁有許多發言權。」
分析:改革存有隱患
組成「大聯合政府」並非完美方案。聯合方案給默克爾帶來了聯邦議院票數,也給她帶來了權力的約束。
根據兩黨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下屆政府中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這可能使默克爾此前一直宣稱的大刀闊斧改革在付諸實施時大大縮水。
作為經濟改革的重要方面,默克爾一直希望放寬僱傭、解聘勞動力的要求,降低勞動力成本。但這一主張遭到社民黨的強烈反對。
路透社10日援引兩黨高層官員的話說,下屆聯邦政府將不會在上述改革方面有太大動作,這更加印證了分析人士的擔憂。
「很明顯,勞動力市場和社會安全體系這些重要體制改革已經不可能實現,」德國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評價說,「默克爾將不得不作出我們幾周前還想像不到的讓步。」
反應:市場抱有希望
分析人士認為,由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穩定而有力的聯邦政府,將有利於推動一些關鍵改革問題。「只有在大聯合的情況下,聯邦制改革才可能發生,稅收和預算等方面的改革也將得以實行。」法新社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克勞斯·齊默曼斯的話說。
德國市場也在這方面顯示出樂觀態度。雖然在聯邦議院選舉結果出來後的第一天,股市及歐元曾應聲下跌,但3周以後,看好「大聯合」前景的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已回升至下跌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盟男性首腦一統天下被打破
默克爾是10多年來,歐洲大國首位女性領導人。
歐洲大國上位女性領導人是法國前總理埃迪特·克勒松,但她執政時間非常短暫,從1991年5月到1992年4月。法新社駐德國首都柏林記者揚妮克·帕凱認為,默克爾成功登上德國總理寶座,不僅打破德國政壇男性主導的傳統,也將使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性別天秤稍向女性傾斜。默克爾與英國前首相、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相似,她的上台將打破歐洲聯盟首腦會議上男性一統天下的局面。
默克爾認為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即將出任新一屆德國政府總理的默克爾10日在基民盟主席團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德國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默克爾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說,在她領導下的新一屆德國大聯合政府將繼續保持德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她說,在科爾和施羅德擔任德國總理的任期內,德國對華關系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良好發展。
個性應答
■1989年,時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原東德地區的「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把她納入翼下。大塊頭的科爾把嚴肅的默克爾稱為「我的小姑娘」。當有人問她當初怎麼能吸引科爾的目光時,默克爾回答:「我來自東邊(東德),是個女人,年紀又輕,我代表了黨內三種少數群體。」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熱衷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做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成為總理候選人之後,人們開始把默克爾稱為德國的「鐵娘子」,而默克爾似乎並不太喜歡別人把她和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回憶起童年一段小插曲:12歲的默克爾在游泳課上練習跳水時,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說:「我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女總理背後的男人
在德國大選期間,關於安格拉·默克爾的話題空前地火了起來。這位「鐵娘子」本人早已為公眾所熟知,此時人們似乎對站在她背後的那個男人―――她的丈夫約阿希姆·紹爾更有興趣。「他是一名化學教授,學術權威,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躲避媒體采訪、總是沉默寡言」,這就是人們通過報章對紹爾得出的少得可憐但也是全部的印象。
紹爾和默克爾都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工作。但事實上在此之前,兩人就已經相識。當時默克爾還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年37歲的紹爾正是她的指導老師。但默克爾和紹爾的浪漫史究竟始於何時卻無從考究。人們只知道,默克爾與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在1981年結束了維持5年的婚姻。之後幾年,默克爾和紹爾開始在一起生活。
盡管紹爾和默克爾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外界公認這對夫婦相處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時,人們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兩人相聚時,多半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
『肆』 德國總理默克爾任期14年,卻訪華12次,這能說明中德關系非常友好嗎
德國一直算是美國的跟班小弟,因為一些利益的關系,在國際關繫上也從不和美國唱反調,而對於中國的態度比俄羅斯好不到哪去。其實,在國際中沒有真正的好與壞,只有國力的強與弱,只有你強了,才會有人去願意和你交朋友。這時的德國也是沒得選了,而中國的未來也是比較光明的,德國才願意和中國拉近關系。
而德國已經進入了資本慢增長狀態,而國內人口增加率更是負數,這使得德國發展的後勁不足,而中國蓬勃的人口紅利和科技發展速度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前德國非常需要中國的市場來恢復經濟;而中國也需要德國的技術,並且中國也需要德國參與中國的市場競爭,這不但可以促進自己的進步,也可以充分向世界證明中國市場。
『伍』 默克爾的退休對於德國和歐洲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東德普魯士從聯邦德國分裂出去的可能性進一步升高,因為默克爾是唯一一個活躍在德國高層政壇上的人,雖然她反共,反俄,反華,但是她是東西德聯系的最粗的一根紐帶,她退休了,被收買和壓制的東德民心很難說不騷動啊
『陸』 德國總理默克爾屬於哪個黨派出身東德還是西德
默克爾上台初期在執政風格上偏低調謹慎,此後一方面致力於改善民生、保證經濟的穩健發展,另一方面憑借日漸成熟的政治技巧和外交手腕,在國際社會樹立起了冷靜、務實、可靠的形象。
青年時期的默克爾1.住所
從出任德國總理以來,默克爾就拒絕搬進總理官邸,而是依然住在位於柏林市中心米特區貝加蒙博物館對面的公寓內。從她的公寓內可以眺望到穿城而過的施普雷河。
由於公寓離著名的貝加蒙博物館很近,2006年博物館的安保攝像頭曾無意中拍攝到了默克爾的客廳。
如果你想探訪一下默克爾的居所,或者在這棟公寓前和警衛合影留念,那就記下地址:安庫普費爾格拉本大街6號。
2.走路上班,還是騎車上班?
從默克爾的公寓前門到帝國議會大廈後門只有短短的1.5公里,而距離總理府大約有2公里,因此默克爾經常走路上班,偶爾也和大多數德國人一樣,騎車上班。
3.新教牧師的女兒
在德國,天主教和新教得到了民眾同等對待。默克爾的父親就是一位新教牧師,默克爾則是家中長女。 2011年9月,默克爾的父親去世。
默克爾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從漢堡被派往了民德。兒時的默克爾在柏林附近的滕普林長大。長大後,默克爾積極參加父親所在的堂區教堂的活動。各種有關默克爾生平的傳記作品都反映了這段歷史。
默克爾本人也曾坦言,那個時期在一個對新教存有敵意的環境中很難恪守教規。但受到關注的並非只有這些,而是她在一個有嚴格通信審查制度的共產黨國家收集各種藝術作品的明信片。
5.物理學博士
默克爾的博士論文題目極為復雜,內容是涉及碳氫化合物反應的速度常數計算。
6.姓氏
「默克爾」這個姓是跟隨第一任丈夫。年輕時,她與名叫烏爾里希·默克爾的物理學系同學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盡管兩人已經離婚,但默克爾仍願意保留這個姓氏。
保留前任丈夫姓氏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現任丈夫約阿希姆·紹爾的姓氏有兩層含義,無論是哪個含義對於總理這樣一個應該注重公眾形象的職務來說都不太合適。其含義之一是「酸味的」,另一個是「粗暴的、尖刻的、生硬的」。
默克爾與丈夫盛裝出席拜羅伊特音樂節
7.第二次婚姻
安格拉·默克爾和約阿希姆·紹爾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曾有過長達8年的同居生活。在被選為總理之前,默克爾接受德國婦女雜志《布里吉特》雙周刊的專訪時曾坦言,任何情況下她都不會再離第二次婚,而且也不願意被人指責為機會主義者,讓人在背後說「她結婚了,因為對方是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否則她當不了總理」。
「如果我沒有從政,也許幾年前我早就已經結婚了。要是作為反對派.沒有人會說我是為了政治事業而結婚的。」默克爾說。
默克爾與丈夫赴意度假
8.愛好
默克爾是個十足的大自然愛好者,為了緩解政治生活的枯燥乏味,閑暇之餘她喜歡擺弄花園里的花花草草,每逢周末她還喜歡邊聽音樂邊下廚,或者上個人主頁發表一些評論。她最喜歡的是古典音樂。
她還喜歡穿上牛仔服或休閑服,輕松享受周末時光。
9.理發
默克爾的發型曾多次遭人詬病,甚至在她出任總理之前就曾被人指指點點。從《明星》周刊、《焦點》周刊到《明鏡》周刊,再到《布里吉特》這樣的八卦周刊,德國媒體對默克爾的每一根頭發都似乎情有獨鍾。
默克爾和名模克勞迪婭·希弗和坎貝爾,以及好萊塢明星黛米·摩爾都是柏林著名發型師烏多·瓦爾茨的常客。2003年,這位頗受明星青睞的發型師被選定為默克爾的形象顧問。
2007年瓦爾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默克爾的新形象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她現在非常漂亮」。他還透露,每次默克爾到他的店裡和其他顧客沒什麼區別,她喜歡坐在其他人當中,靜靜地等候。每次默克爾前去打理頭發都沒有經過特殊預約,只是提前1小時通知瓦爾茨。
默克爾曾不止一次在各個場合被拍攝到啜飲啤酒
10.默克爾的李子蛋糕
據悉默克爾從小喜歡吃柏林肉餅,偏愛蘋果汁和德國啤酒。如今,為丈夫親手烘焙李子蛋糕成為默克爾的最愛,李子蛋糕也成為默克爾家待客最喜歡的一道甜點。
11.想學法語
默克爾曾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說,「我經常問自己,如果有更多時間該幹些什麼。我想說我最想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特別是法語」。
12.嫉妒男性深沉的嗓音
在被《布里吉特》周刊問到最嫉妒男性的什麼特徵時,默克爾回答,在政治上,男性總是擁有「更深沉的嗓音」,他們似乎被自動賦予了更多權威性。
這是默克爾在2005年給出的答案,時至今日,恐怕她自己都要改變看法了,因為她不再僅僅是德國的總理,整個歐洲都要聽從她的聲音。
13.月薪
作為歐洲最具權力的女性,默克爾每月的薪水大約為1. 617萬歐元(1歐元約合8.32元人民幣)。此外,德國媒體估計默克爾從演講等其他工作中賺取的收入約為8.4萬歐元,也就是說她一年的總收入約為27.8萬歐元。
14.度假
默克爾瑞士度假
默克爾在個人主頁上說:「如果日程允許,我和丈夫喜歡到田間走一走,比如回到我的家鄉,田園詩般的烏克馬克。」
默克爾和丈夫紹爾熱衷到阿爾卑斯山度假。「呼吸山上新鮮的空氣,欣賞周圍秀美的風景,可以讓我的思維變得清晰。」默克爾說。
她的夢想是能有一天橫穿西伯利亞,並從莫斯科一路游歷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或許只有等到退休,她才能實現夢想了。
『柒』 57%德國人開始想念默克爾,他們想念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她之前把德國照顧的很好,而且她對所有的人民都非常的好,都是為大家考慮的,並且做出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所以人們才會非常想念她。
『捌』 國際政壇上的歡喜冤家,默克爾和普京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默克爾和普京做為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們代表的是自己國家的利益,只是因為默克爾和普京曾經有過相似的生活環境、相同的工作使命,並且語言交流暢通,所以兩人的私下關系應該不錯,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彼此的立場,他們永遠都是將自己本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一、曾經相同的生活經歷、相同的工作使命、語言交流無障礙,默克爾和普京的私人關系應該不錯
雖然兩人的私下關系不錯,但是德國和俄羅斯之間還是存在許多矛盾的,德國是歐盟國家,也是北約國家,和俄羅斯在歷史上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就是如今在國際問題上仍然有許多不同的立場,但是他們做為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本國的利益,所以雖然他倆的私人關系不錯,但是涉及到國家利益的時候,還是會各為其主據理力爭的。
『玖』 默克爾贏得德國大選後內政外交會如何布局
9月24日,德國大選落下帷幕。初步結果顯示,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以32.9%的得票率位列第一。默克爾有望追平此前德國總理科爾的記錄,第四次當選德國聯邦總理並組閣。
有學者分析,默克爾需要一兩個政黨與其組建聯合政府,而這一過程可能需要100天的時間來進行協調、溝通、斡旋和討價還價。不過,目前德國的政黨政治日臻完善,預測這一次組閣不會出現「組閣危機」。
『拾』 如果默克爾她離任,對德國和歐洲而言是個壞消息嗎
絕對是壞消息,默克爾執政能力比較好,推動了很多對德國和歐盟有利的政策,現美國在川普的帶領下變的自私,歐盟有極好的機會達成自製擺脫美國,但正在進行時默離任,歐盟前途未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