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看BBC的紀錄片
BBC的紀錄片可以在優酷、騰訊視頻等都有紀錄片專區觀看。
1、地球脈動第二季
豆瓣評分9.9,豆瓣評語是「續寫第一季的經典,進入動植物的生活中,感受地球的魅力!」第二季讓人更加震撼,在場面上,BBC把這部自然紀錄片,拍出了好萊塢大片的風格。
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式控制制拍攝技術。
在第一季中,《地球脈動》展現了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的難以數計的生物,以及它們極其絕美的身姿。
我們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
2、荒野間諜
豆瓣評分9.4分,豆瓣評語是「偷拍只服BBC,這部動物版《無間道》萌到炸裂!」
BBC團隊腦洞大開的各種拍攝「機器」拍攝動物——拍群居的猴子和體型小巧的松鼠,他們用了一個外形與之接近的智能攝像機混入其中;體型巨大的大象難以「模擬」,就把攝像機藏在大象自己的糞便里;
除了偽裝成同類、糞便,BBC還選了一個「天敵」的類目,用一條「間諜眼鏡蛇」去試探狐獴的反應。他們拍到了群猴哀悼「死去」假猴的感人場景;拍到了灰松鼠搶「模擬松鼠」堅果的「沒節操」行為;狐獴同伴間互相保護的「義薄雲天」。
3、人類星球
豆瓣評分9.8分,豆瓣評語是「展示自然界不同環境中的人類如何求生,譜寫人類贊歌。」
《人類星球》是BBC於2011年01月12日推出的關於人類生存的紀錄片,由Tom Hugh-Jones 、 Tuppence Stone 、Nicolas Brown 、Mark Flowers 執導,約翰·赫特擔任旁白。
該片主要講述了從偏遠沙漠到繁華都市、居住在世界各角落的人群的生存之道。每集都關注某一標志性的地理環境,揭示那裡的人們如何適應環境以及周邊動植物物種的變化與繁殖。
5、家園
豆瓣評分9.1分,這是一部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導演經過15年的籌備,全部由航拍畫面構成,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
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乞力馬扎羅山,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的工業城鎮。
如詩如畫的美景喚醒世人,樂觀地珍視我們仍然保有的50%雨林,而非只著眼那失去的一半,更重要是地球60億人類都應該醒覺,我們的責任所在。
⑵ bbc紀錄片在哪裡能看
bbc的紀錄片可以在優酷、騰訊視頻等都有紀錄片專區觀看。bbc紀錄片評分較高的有帝企鵝寶寶的生命輪回之旅、藝術的力量、消失的古文明、生命的奇跡。《帝企鵝寶寶的生命輪回之旅》帝企鵝的生命輪回之旅,震撼,不失溫暖:最嚴酷的寒冷,最危急的生存環境,最冷酷的骨肉分離,這是小企鵝的獨立生存之旅,也是大自然的偉大與神秘,令人唏噓。
藝術的力量
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瑪獨特而富有個性化的敘事下,這將是一次飽覽藝術大師們所創作的最偉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戲劇化的藝術重塑,壯闊華美的攝影畫面,八位藝術界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被刻畫得曲盡其妙,扼腕嘆息或拍手稱快,這便是藝術的力量。
⑶ 《大太平洋》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大太平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xGj3U4enc9pQESzU0jrVw
⑷ 想在線看奧林匹亞2:美的祭典哪位大神有,求免費分享
鏈接:https://pan..com/s/13Qb8NTMgbZ3Dc5Y-QI0w4w
這是一部以1936年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辦的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內容的大型紀錄片。影片集中記錄了若干項重點賽事的決賽,特別是打破世界或奧運會記錄,與德國運動員奪冠摘金的項目。
⑸ 誰知道一部關於德國足球的電影
片 名: Das Wunder von Bern/The Miracle of Bern
中 文 名: 伯爾尼的奇跡/愛的12碼
年 代: 2003
國 家: 德國
類 別: 劇情/喜劇/體育
語 言: 德語/國語
字 幕: 英語/中文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視頻尺寸: 704*400
文件大小: 3CD 3 x 49 x 15MB
片 長: 118分鍾
導 演: 榮克·沃特曼(S?nke Wortmann)
主 演: Louis Klamroth .... Matthias Lubanski
Peter Lohmeyer .... Richard Lubanski
Johanna Gastdorf .... Christa Lubanski
Mirko Lang .... Bruno Lubanski
Birthe Wolter .... Ingrid Lubanski
Katha
◎簡 介
故事背景
1954年第5屆世界盃(瑞士)
戰後的德國民眾忙碌於戰後重建的日常工作之中。德國國家足球隊在瑞士打入了世界盃的決賽,將在瑞士城市伯爾尼迎戰當時世界公認最強的足球隊匈牙利國家足球隊,勝算近無。然而,德國國家足球隊不可思議地戰勝了匈牙利隊,第1次贏得了世界盃冠軍,這一難得的勝利被世人譽為「伯爾尼奇跡」。
故事主線
沃爾特曼的該部影片系根據德國入圍世界盃決賽的真實歷程,融合一個11歲小球迷的虛構情節做為故事的主線。講述這名男孩的父親--昔日的一位德國士兵,被當成戰俘在蘇聯關了10年後,於世界盃期間回到了這個魯爾谷(Ruhr Valley)煤礦城鎮埃森(Essen)的故事。
故事梗概
在德國南方慕尼黑。片中另一角色:保羅·阿克爾曼(《南德意志報》的體育記者)正與未婚妻籌備婚禮,突接到任務趕赴赴伯爾尼采訪,於是便將蜜月改道瑞士。此時此刻的埃森鎮上,人們都聚在魯班斯基(Lubanski)家的小酒館里,觀看電視機上的比賽。店主理查德·魯班斯基曾在蘇聯的戰俘營被關押了11年,常年的死亡恐懼改變了他的性格。別人在看球,魯班斯基(Richard Lubanski)的小兒子馬蒂亞斯(Matthias)如坐針氈。因為他的偶像德國球員赫爾穆特·昂(Helmut Rahn)在出發去瑞士前跟他說過,「只有你在,我才能贏得重要的比賽。」他明白,一定得去瑞士一趟。但是他父親不理解之,在發現了他的動向後,動手打他。母親挺身而出,歷數全家人迎接他歸來之後為使他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狀態所作的努力,魯班斯基終於心有所悟。
公元1954年7月4日,德國隊和匈牙利隊進行最後決賽之日,魯班斯基開著借來的汽車和兒子一起趕到伯爾尼…
比賽當天艷陽高照,臨到賽前卻奇跡般地下起了傾盆大雨。匈牙利人在八分鍾內連進兩球,比賽進行到第16分鍾的時候被德國人扳平。直到第86分鍾,赫爾穆特·昂踢進了決勝的一球。全場轟動,德國隊贏得了世界盃冠軍!
最後一幕中,載著歸來英雄的列車在夕陽駛向地平線,
克里斯蒂安·艾希勒在他的《足球神話網路全書》中如是雲:「伯爾尼的勝利是德國足球美德的誕生,是國家自信心的重生。」
伴隨著伯爾尼的奇跡,戰後德國的經濟奇跡也日漸開始….
相關資料和評價
《伯爾尼奇跡》(《Das Wunder von Bern》)同另外2部德國影片《別了,列寧》(《 Good Bye, Lenin!》)《玫瑰大街》(《Rosenstrasse》都入圍2003年歐洲電影獎評選。
《伯爾尼的奇跡》是一部感人的運動題材電影,見證了德國戰後重建的歷史,同時也是一出觸動人心的家庭戲,風趣幽默的對話給影片也帶來了幾分滑稽色彩。
當該片在瑞士城市洛迦諾上映時,受到的詆毀也不亞於所受到的贊譽。許多評論為:該片花了過多筆墨在片中那個兒童的家庭的聯繫上,而與歷史頗有背離和偏差。但在該地上映之後,還是獲得了「大眾獎」。另外,《Kino Kino(電影電影)》:評論道:《伯爾尼的奇跡》可能讓足球純粹主義者嗤之以鼻。但對眾多的觀眾來說,卻扣人心弦,激動人心!
年輕時就喜愛足球的德國總理施羅德稱贊這部電影是德國電影中的一部好作品,非常感人,以至於他在觀看樣片時就淚流滿面了。
施羅德在青年時期曾是一位出色的足球選手,外號「耕田者」他表示:「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這是一部偉大的德國影片。」
德國,一個夏天的童話
德語名稱: Deutschland - Ein Sommermaerchen
【內容簡介】
本片是德國國家電視一台(ARD)在2006年10月首映式後獨家在免費電視領域播出的紀實性紀錄片,在這里獻給所有熱愛足球和熱愛世界盃的朋友們。
德國導演沃特曼在今年夏天全程跟拍了德國隊的整個世界盃經歷,製作成了紀錄片《德國:一個夏天的童話》。在克林斯曼的首肯下,沃特曼手持一架小型攝像機,出入德國隊的休息室、浴室、秘密宴會等「私密」場所,記錄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聞。
克洛澤的無名火
在世界盃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曾經多次前往國家隊營地,為德國隊將帥加油鼓勁。不過外人或許難以想像,這些會面中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火花。世界盃「金靴」得主、不萊梅前鋒克洛澤就曾向默克爾「控訴」道,某日有一個理發師讓他非常不快,因為自己去找他理發時,這人居然表示不認識他。默克爾好言安慰,說她認識克洛澤這個大明星,不僅如此,在觀看拜仁和不萊梅的比賽時,她能叫出場上每一個隊員的名字。
守候巴拉克
2006年世界盃決賽,由於誘導齊達內「驚天一撞」,義大利後衛馬特拉齊就此以「狡詐」出名。但或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就在那次事件5天之前,馬特拉齊還曾經做過一件極其「溫情」的事情。義大利半決賽淘汰德國之後,絕大多數義大利球員都載歌載舞地退場慶祝去了。只有馬特拉齊等在退場通道中,久久不願離去。他等待的人,是德國隊隊長巴拉克。在巴拉克出現後,馬特拉齊主動表示,自己在此等候良久,只為跟德國隊隊長換一件球衣。隨後,馬特拉齊擁抱了眼中還有淚光的巴拉克,親了後者的臉頰,安慰他好一會兒方才離去。
隊員「露點」惹爭議
在拍攝過程中,沃特曼被賦予了極大自由———他可以跟隊員一起進浴室,他可以扛著攝像機在休息室里隨便拍攝,他還可以參與球隊的一切活動……因此,影片中也充滿了許多有趣的球隊細節。比如,主教練克林斯曼一次跟助教比賽乒乓球,在慘敗而歸之後他大喊大叫、想盡一切辦法耍賴。又比如阿薩莫阿在將隊友推入泳池方面,是一把「好手」,常常能做得乾凈利落又不露痕跡。
不過,沃特曼在接受采訪時還是表示,影片中仍舊有些令他遺憾的部分。比如說,在拍攝球員在更衣室的鏡頭時,雖然沃特曼竭力避免拍到露點鏡頭———「因為那顯得很不職業」,但還是有一些場景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隊員裸露的臀部。「還有一些珍貴的鏡頭被我遺漏了。因為那些時候我太激動了,我就把攝像機往板凳上一扔,跟全隊盡情地歡呼、慶祝。」這個曾經的德國丙級聯賽球員還表示,通過這次拍攝,如今他已經成了克林斯曼的忠實擁躉。
⑹ 哪兒能看到德國紀錄片《輸家贏家》
找了好多地方
是不是被和X了 X廣電
上淘寶到可以買到
⑺ 誰有由德國電視二台(ZDF)拍攝的紀錄片《青島——德國在中國的印記》的字幕啊,要德語的!!
呵呵··我二外是德語···有機會的話我也想看·>_<
⑻ 各位鍾愛紀錄片的大神,請問有誰知道一部德國的紀錄片的片名(不是電影),曾於今年在上海紀實頻道放過。
還以為你要找德國關於舞蹈的紀錄片,搞錯了,我又幫你查了了一下,關於爵士樂的德國紀錄片布魯斯之魂 應該就是了,《樂滿夏灣拿》是古巴人拍攝的,但它的第二播映國就是德國,你看看對不對
布魯斯之魂 The Blues: The Soul of a Man (2003)
本片與《樂滿夏灣拿》一樣,都是文德斯對爵士樂的推崇而拍攝的關於爵士樂手生存狀態和爵士樂發展歷史的紀錄片。
巴爾干龐克 Super 8 Stories (2001)
搖滾名團「無煙地帶」,該樂團融合了吉普賽、爵士樂、搖滾與朋克(或譯龐克)的音樂元素,他們的音樂被稱為「巴爾干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