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不是在德國人眼裡,日本人簡直就連蟲都不如啊相反,日本人卻把德國人當老大哥崇拜
要了解德國與日本的關系得先了解其歷史背景。
(1)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一直把中國作為自己的老師學習,1840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戰敗引起了日本的反思:連中國這樣強大都被打敗,這樣對手究竟是多麼厲害的對手啊!從此日本有了為自己找新的老師的想法。
(2)1868年,就是美國黑船敲開日本的國門的第十五個年頭,幕府統治被推翻明治天皇從新回到權力中心,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改革派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變革史稱「明治維新」。
(3)1871年規模龐大的岩倉出使團到西方各國游歷學習,當他們來到當時歐洲發展最快的後發國家德國時,他們為自己找到了新的老師,就是以強有力的國家調控發展本國經濟的德國模式。
所以,當時的日本人把德國人當老師崇拜才對。現在的德國也是技術發展最前沿的國家,日本與德國是既競爭又學習的關系。
另外,日本人說他們自己一直向強國學習的精神,實際上是奴性決定了誰能狠狠地揍他就認誰做爹,因為日本在二戰被美國狠狠地揍了一頓,現在日本人又把美國人當乾爹奉著呢。所以這小子就是2個字「欠揍」!
❷ 德國人對日本的觀感如何
德日交流非常頻繁,兩國之間不可或缺。其實西方列強都對日本非常有興趣,比如英國對日本非常贊揚。為什麼呢,因為日本的傳統其實維護得很好,西方看東方很多方面是看日本。日本的歷史和古代文化都不如我們悠久,但是它在西方受到的評價那麼高。就是因為它走出來了,它成功了。你現在成功了,人家才會重視你的過去。如果你現在什麼也不是,那麼你的過去就是一堆垃圾。就是你想發揚國粹、弘揚傳統,都沒機會。而且日本人在世界上的聲音非常好,(雖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說日本人對機械製造精益求精的堅持,對細節變態的追求很對德國人口味,日德代表了世界上製造業的最好標准。日本人也非常有素質,你應該懂的,日本在這方面在發達國家中都算得上做得非常好的。街道的干凈,上班族一般早上還要洗澡,精神文明需求等有共通之處,語言禮貌,不大聲喧嘩。
❸ 希特勒怎樣看待日本侵略中國
希特勒是人類的罪人,全世界人民都恨他。但如果你認真看過歷史,你就會說,所有國家的人都可以罵希特勒,唯有中國人應保持冷靜。因為二戰期間,希特勒罵所有國家都是劣等民族,唯有稱贊中華民族是優秀民族。
在對日本和中國的立場上,希特勒也曾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對日本極為鄙視,而對中國卻極為尊重。這裡面,既有國家歷史背景因素,也有希特勒個人因素。
希特勒早年在維也納闖盪時,生活窮困潦倒,沒有人願意幫他,而一個中國家庭卻無私地幫助他,這讓他終身難忘。這個中國家庭沒指望有什麼回報,但希特勒內心卻深深地感恩中國。
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之後,德國、英法、美國等大興種族歧視,有色人種被排斥到社會最底層。在提到中國人時,希特勒說:「中國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種,理應享受更多的權利。」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希特勒為中國代表團承擔了全部費用。
蔣緯國和他的德國班主任
希特勒最喜歡喝中國茶葉,他身邊的人都知道。為此英國情報機構曾策劃用劇毒放入極品中國茶葉中暗殺希特勒,但沒有成功。在給一些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希特勒曾提出了「二分天下」的設想。即以巴卡斯坦為界,西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領土,東方為中華民國領土,全世界由德國和中國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暴發後,希特勒迫於義大利的壓力,不情願地與日本結盟。但在他心裡,對日本是極為至鄙視的。他覺得,日本一個彈丸小國掀不起大浪,幾個小矮子更統一不了東亞。在美因茨軍事基地視察時,希特勒曾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漁。」
日本侵略中國,希特勒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日本的做法非常愚蠢,就像一條蛇攻擊大象,遲早會被大象踩死。因此,日本侵華後,希特勒三次調停,但日本不聽勸告,希特勒只好作罷。
在在整個二戰期間,希特勒基本上是站在中國一邊,從1937年到1941年,希特勒的德國政府曾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一直到1941年德蘇爆發大戰後才中斷。特別是日軍攻陷南京後,希特勒秘密支援國民黨政府軍一大批德制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和重型火炮。
孔祥熙和希特勒合影
而對於日本,希特勒則由當初鄙視升級為後來的痛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白熱化的時候,日本突然不自量力地偷襲美國珍珠港,更讓希特勒對日本鄙視上升為憤怒,他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最愚蠢的行為,大罵「日本是沒吃飽鐵笨牛」。希特勒最不希望美國參戰,而日本之舉正好打破了希特勒的美夢,使二戰加速結束,也使納粹德國加速了滅亡。而德國納粹德國滅亡後,日本也跟著完蛋了,這也是希特勒早已料到的。他是被日本送進了鬼門關,估計在地獄里還得和東條英機大戰呢!
❹ 德國戰敗前,希特勒是怎樣評價中國與日本
德國戰敗前,希特勒是怎樣評價中國與日本(希特勒對中國有好感的具體原因你自己找吧)
希特勒預言中國和伊斯蘭世界會挑戰西方嗎?
希特勒的這個講話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先勝後敗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突出表現嚴重地挑戰甚至動搖了他原來的種族主義的世界觀。雖然他仍然是一個種族主義者,種族仍然是他觀察世界的一個基點,但他原來的那個種族主義世界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對於日本和中國的評論可以稱之為對原來的種族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正。世界上很多僵硬狹窄的意識形態和宗教教條都有類似的在現實面前不得不做出某種「修正主義」姿態的歷史,並出現變種。在這個簡短的「修正主義」版本中,至少德意志種族已不再獨霸最優秀種族的地位,一些原來被他認為第二流或者甚至不入流的民族現在可以和德意志平起平坐。
和這個「修正主義」種族觀的出現相聯系的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評論—「日本人、中國人和伊斯蘭民族將永遠比法國這樣的民族離我們更近,盡管我們和那個民族【指法國】血脈相連」。希特勒是說:法國也屬於雅利安人種,但現在看來,倒反而是和我們沒有種族血緣聯系的日本、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將來會離我們更近。這就是說,種族雲雲,可能並不是德國區分敵友的最重要標准。
那麼,區分敵友的標準是什麼呢?希特勒並沒有繼續發揮。但他這段話中始終有一個沒有出現的主角,這就是西方。德國、俄國、日本、中國、伊斯蘭世界,所有這些國家和文明都是在「西方」這個巨大陰影的籠罩下被希特勒評論的。所謂「離我們更近」,顯然差不多就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意思。那麼,「我們」站在一起去面對是哪個「他者」呢?除了西方,恐怕不會有別的對象了吧?
但是,「西方」—至少就英國和法國而言—和德國是同屬雅利安人種的。那麼,如果把種族因素排除出去,納粹理論中剩下的,就是對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和個人主義這些「西方意識形態」的憎惡了。當時的日本,也是把這些「主義」當作洪水猛獸來拒絕和清除的,這充分表現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前文部省向全國學校發行的軍國主義愛國手冊《臣民之道》中(見作者「《臣民之道》—日本軍國主義簡明讀本」一文)。所以,希特勒所謂的「離我們更近」的意思,在納粹意識形態的框架下,比較合理的假設,就是對這些西方意識形態的共同的態度了。
希特勒說這些話後幾個月,日本戰敗,接受了民主改造,雖然不如德國徹底,但也算是進入了民主國家和西方陣營的行列,恐怕談不上「離我們很近」了。吊詭的是,當今世界上,確實是中國和伊斯蘭世界最不買「西方價值觀」的帳。當亨廷頓在「文明沖突論」中把儒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列為當代世界和西方文明格格不入甚至相沖突的兩大陣營時,很少有人會想到,在一定意義上,這樣的看法,希特勒可能已經說過了。
❺ 納粹德國是怎麼對待日本人的
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一度到達勝利的邊緣,但最終失敗,導致這樣結局的原因實際是德國對日本友軍的態度過於惡劣所導致,首先在日軍北進的問題上,德國方面就有巨大責任。
日軍高層與海軍在戰爭爆發時不選擇北進主要北進無利可圖,當時還沒發現遠東大油田,只在北庫頁島有個小型油田,年開采量僅20萬噸,而日本的年需求是400萬噸,此外這一油田開採的石油,本來就是100%都低價銷售給日本,是戰爭時期日本唯一的穩定石油供應來源。這樣北進就讓日本高層與海軍覺得除了為德國白打工以外,沒什麼油水。但陸軍堅持北進主要是想報第23師團兵敗偌門坎之仇,日本國內關於爭吵的結果是誰也沒說服誰,雖然最後勉強達成南進協議,但日本陸軍卻沒有多少兵力投入南洋,而是把主力囤積在滿洲進行關特演,直到1944年才大規模抽調到南洋以及本土,並且由於海軍當時已經元氣大傷,並不能保證陸軍在南洋地區進行戰略機動,所以1944年日本陸軍大舉增兵南洋,並沒有對南洋戰局構成影響。美軍通過蛙跳戰術,把日軍130萬南洋軍給跳過去了,所以日軍太平洋戰爭最終迅速失敗。日軍實際是南進不南進,北進不北進,海軍扯陸軍的腿,陸軍扯海軍的腿,亂成了一團,如果海軍與陸軍雙方能夠一致行動的話,那麼即使南進未必是以敗局收場,至於北進那是肯定勝利。而日軍的決策會出現這樣大的混亂搖擺,很大原因就是受到了德國方面的干擾。
❻ 日本侵略中國,中國人一直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德國人侵佔過歐洲,那現在的歐洲人怎麼看待德國
德國人由於能正視歷史,反省歷史,對以前侵略過的國家和人民表示真誠道歉,並且以史為鑒,從不掩蓋德國的侵略史。得到了歐洲人的諒解並對德國的反省態度表示肯定,從而使德國融入了歐洲。
❼ 為什麼很多德國人鄙視日本人
因為日本犯下殺人罪不認罪,而德國人殺人認罪,這是很大的區別。
❽ 德國人如何看待二戰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這場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戰爭將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卷了進來。
德國人如何看待二戰日本?德國網友:「愚蠢到肉體對抗蘇軍坦克」
❾ 希特勒是怎樣評價日本人的
希特勒對於他們的定位是被利用者,在元首的世界觀之中,日耳曼人是最高等級的,而日本則是處於下一階級,屬於可以利用來為自己服務的次等民族。在他的書我的奮斗裡面就很清楚的表達了這個想法,日本是一個劣等民族,但是可以利用他們的執著為德國效力。
納粹對於精英層的婚姻有著嚴格的限制,如果他們想要和非雅利安人通婚,首先必須向希特勒提出申請。而德國和日本的混血兒也受到當時社會的嚴重歧視,比如德國科學家奧托·烏爾班,他是德國和日本的混血,也是因為種族歧視,他被開除了公職。
❿ 德國人和日本人
從根本上,德國人看不起日本或者說亞洲,但他們都會承認日本人他們很勤勞。
日本人很崇拜德國人,很佩服德國人的精神,這次三菱前任總裁的話里可以看出來。
附加一句,為什麼德國人看不起亞洲人,是因為他們覺得亞洲人很大多數很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