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36年德國奧運會怎麼了
第十一屆奧運會
時間:1936年8月1日~8月16日
地點:德國 柏林
1936年奧運會會址選在柏林,是個歷史錯誤,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的一場悲劇。
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運動會期間,從開幕日期至閉幕式止,在主體場燃燒奧林匹克聖火。並規定,火種必須來自奧林匹亞,採取火炬接力方式從奧林匹亞傳到主辦國。本屆奧運會前的7月20日,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隆重的火炬燃點儀式,12名身著希臘民族服裝的少女在樂曲伴奏聲中點燃了第一支火炬。國際奧委會前主席顧拜旦親臨會場,並發表了演說,隨後正式開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
柏林也曾被定為1916年奧運會的舉辦地,因為它成了戰爭的策源地,使那屆奧運會變為空白。戰後,德國軍國主義受到了懲罰,直到1928年方獲得參加奧運會的權利。
1924年德國的特奧多爾·萊瓦爾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7年1月29日,萊瓦爾德領導的德國奧委會致函國際奧委會,希望由德國主辦第十一屆奧運會,並提出柏林、科隆、紐倫堡和法蘭克福四地作為候選城市。與此同時,申請主辦這屆奧委會的還有埃及的亞歷山大、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愛爾蘭的都柏林、義大利的羅馬和芬蘭的赫爾辛基。
1932年國際奧委會將會址選在柏林。當時納粹尚未上台,但已蠢蠢欲動,氣焰十分囂張。納粹是十分仇視和反對奧運會的,他們認為這是"猶太人和和平主義者搞的花樣"。納粹分子還斥責德國運動員在1932年奧運會上與黑人一起比賽,有損日耳曼民族的尊嚴。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奪取了德國政權,德國政局發生了嚴重變化。鑒於當時的德國政治形勢,1934年國際奧委會討論了是否仍在柏林舉行奧運會的問題,並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前往德國實地調查。
納粹黨徒上台後,對奧運會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變,其目的是想利用奧運會,給法西斯德國蒙上一層和平的面紗。他們印了成噸宣傳德國「繁榮與昌盛」的材料,耗費了巨額資金,用花崗石、大理石等興建了一座能容10萬人的大型運動場,一個有兩萬座位的游泳池,以及體操館、 籃球場等,還修建了一個比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當國際奧委會要希特勒保證能讓猶太人參加奧運會時,希特勒也被迫同意了,並故作姿態,邀請了僑居美國的德國猶太女擊劍手、1928年奧運會金牌獲得者海琳·邁耶回國參賽。邁耶曾猶豫不決。但顧及到她留在德的母親和兩個兄弟的安全,毅然踏上了征途。後來她在擊劍賽中,得了1枚銀牌。但是,德國法西斯所玩弄的蒙騙手腕,仍被許多正直人士所識破。
1936年6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保衛奧林匹克思想大會」。與會的有法國、西班牙、美國、英國、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瑞典、 丹麥、荷蘭等國人士。大會號召人們反對在柏林舉行奧運會,積極爭取將會址改在巴塞羅那。 抗議浪潮席捲世界各地,紐約成立了一個斗爭委員會,歐洲一些國家明確表態,不參加柏林奧運會,並積極支持籌辦巴塞羅那奧運會。7月,法、英、美、瑞士、瑞典、希臘等20個國家的運動員,雲集巴塞羅那,准備參加7月18日舉行的運動會,可惜由於開幕前夕法西斯分子搗亂,運動會流產了。令人遺憾的是,這一切未能使國際奧委會改變初衷,運動會仍如期在柏林舉行。
正式比賽開始後,希特勒常出沒於體育場,希望通過在德國的奧運會,來證明諾爾曼人種的優越。然而,事與願違,本屆奧運出現了一位獨領風騷的田徑大王——美國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他在本屆田徑比賽中,共獲得了100米、200米、跳遠和4×100米接力4枚金牌,成為柏林街頭巷尾談論的中心人物。因此,新聞界把本屆運動會譽為「歐文斯運動會」。
中國共派出69名運動員(男67人,女2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拳擊、自行車、籃球和足球6個大項的比賽,除符保盧一人通過撐桿跳高及格賽(決賽中也被淘汰)外,其餘均在預賽中遭淘汰。另外還派了一個武術表演隊(男6人,女3人)和一個體育考察團(男35人,女2人)。這個考察團曾赴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考察。中國運動員盡管在正式競賽項目中戰績不佳,但武術表演令西方人看得發呆,特別是雙人對練深受觀眾歡迎。
大會於8月16日閉幕。東道主以主辦國的有利條件,獲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居各國之首。柏林奧運會是納粹一手炮製的奧運會。它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為德國法西斯粉飾和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會過去三年多,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即發動了侵略戰爭,給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不過這次奧運會還舉辦了展覽會、音樂演奏、戲劇、世界青少年營、學術座談會、舞會及接待會等文化活動。大會期間,還第一次使用電視作現場轉播,並同時向許多國家轉播實況,使奧運會新聞傳播步入新的階段。
② 德國體育制度
在長達二十年時間里,東德曾是與美蘇鼎足而立的體育競技大國,所奪奧運獎牌數量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蘇。其中最顯著的是女子游泳和田徑。但是,德國統一後這個東德神話破滅:自1996年開始,德國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就一屆不如一屆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3枚,08年截至目前為9枚。
與其說是德國體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說是德國體育的正常回歸。一直以來,西德的體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過分追求奧運會的金牌數,而讓國民的身體素質得到自由發展,所以每次奧運會 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滿足。反觀東德,為了在與西德的對比中顯示出所謂的「社會主義優越性」,採用舉國體制辦體育。所謂「舉國體制」,官方的解釋是「在國家綜合實力還比較弱的情況下,為了短時間內形成突破,從而採取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攻堅的一種組織制度」。換句話說,「舉國體制」就是調動全社會資源來協助操練少數精英運動員,盡最大努力在國際大型競賽中奪取最多的獎牌獎杯。這種體制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國家資源的使用嚴重顛倒輕重,每年花費巨額國民財富用於培養精英運動員,但輕視國民大眾的體育與趣愛好和強身健體的需求。
第二,選拔有運動天分的青少年進行封閉式集訓,但目的只是讓少數體育尖子去爭奪獎牌,結果犧牲了數十萬計運動員的青春,甚至給許多運動員造成終身傷害,毀了他們的一生。中國體育報說,80%的運動員退休後因為沒有文化,沒有一技之長,謀生艱難,其中很多人還因運動過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為殘廢。
第三個弊端是,形成了一個明星運動員、教練和體育官僚三位一體的龐大利益集團。金牌給運動員和教練帶來巨大名利,給體育官僚帶來官運亨通的政績,由此使舉國體製成為體壇腐敗的催化劑。
不僅如此。西方禁葯丑聞一般是運動員個人行為,但在舉國體制下則是一種官方行為。東德政府甚至敢於要求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東德當局曾長期系統地讓至少一萬名運動員服食各類禁葯,並對如何有效通過賽事葯檢進行系統研究和實施。禁葯使東德在奧運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運動員猝死和無數運動員終身傷殘,許多女運動員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兩德統一後,受害運動員把東德體育部長和醫學顧問霍普告上法庭,並要求賠償。
盡管東德曾獲得了舉世矚目的金牌戰績,最後也避免不了被西德吞並的下場;盡管獲得了100多枚金牌,但最後卻如曇花一樣地迅速衰敗。
但誰都不會否認今天的德國是個體育大國,德國不僅在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項目中(足球,籃球,田徑,游泳,賽車,網球等)具備不俗的甚至是頂尖實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國有著大量民間的體育協會。光在德國體育聯合總會中有8萬5千多個分會,注冊會員達到了2600萬人,體育協會的會員佔到總人口的32%,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有1200萬人,說德國是一個全民體育的國度一點也不為過。
③ 德國慕尼黑奧運會是什麼時候
德國慕尼黑奧運會是1972年舉辦的。
第二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在奧運會期間11名以色列奧運會代表團成員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史稱「慕尼黑慘案」,成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最大悲劇。
本屆奧運會的相關信息如下:
參賽國家及地區:121
參賽運動員:7,170
主辦國:聯邦德國
主體育場: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開幕: 1972年8月26日
閉幕: 1972年9月6日
大項:23
小項:195
④ 第一屆奧利匹克運動會何時召開,又是何時恢復開奧會的
第一屆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
第一屆冬季奧運會於1924年在法國沙莫尼舉行 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
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
臘南部的風景秀麗的小鎮。公元前776年在這里舉行第一屆奧運會
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他成為
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
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
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
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
運動會。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國庫蒂烏斯人在奧林匹克遺址發掘了
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為此,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
拜旦認為,恢復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
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與積極奔走下,1894年6月,在
巴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國際體育大會決定把世界性的綜合體
育運動會叫做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
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4年一次,輪流在各會員國舉行。到19
92年,已經舉行了25屆奧運會。
⑤ 正在積極恢復訓練的德甲球隊是不是即將開賽了
3月25日的時候,根據羅馬體育新聞的可靠報道,歐足聯已經與歐洲俱樂部達成協議,五大聯盟將在7月15日前重新回答聯賽,其次因為歐冠杯和歐冠將開始淘汰賽,目前,意甲還剩12輪,如果一周內有兩場比賽,他們聯賽大概需要六周的時間,其次根據該協議,意甲必須在6月初開始,截止日期為45天,是否可以開始,需要取決六月疫情防控情況。
一、有一定的可能性截至4月13日的時候,該城市義大利關閉已經一個月了,新增的數量連續幾天在4000人左右,顯示出緩和的趨勢,然而,死亡人數和治癒人數正在增加,死亡人數正在逐一減少。這些都是好現象,從中國的經驗來看,城市關閉45天後將有逆轉的可能,疫情數據將在兩到兩個半月後顯著改善,就時間而言,基本上可以滿足開賽條件,六月初重新開始聯賽有一定的可能性。
關於正在積極恢復訓練的德甲球隊是不是即將開賽了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⑥ 體育運動員如果兩三年沒有系統訓練,要想恢復體能大概要多久時間
那也要看現在的身體狀況來,素質好的兩三個月,身體素質不好就難說了。所以體育鍛煉是不能停的,既然選擇了就要一直堅持鍛煉。
⑦ 德國老將丘索維金娜是什麼時候退役的(後來又復出)
丘索維金娜
開放分類: 體育、運動員、體操
(Chusovitina)
性別:女
國籍:德國 (原烏茲別克人)
生日:1975.6.19
身高:1.53米
體重:
項目:體操
戰績
7歲參加體操訓練,6次參加世錦賽贏得7枚獎牌:
1991年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子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跳馬銀牌;
1992、1993、2002年世錦賽跳馬銅牌;
2001年世錦賽跳馬銀牌;
2003年世錦賽跳馬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跳馬銀牌;
三次參加奧運會,1992年代表獨聯體奪得團體金牌;
三次參加亞運會,2002年代表烏茲別克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冠軍、平衡木亞軍,1994年獲得跳馬和平衡木第三名。
國際體操聯合會中有三個動作以其命名(兩個在高低杠,1個自由體操)。
丘索維金娜是當今女子體操項目上罕見的高齡選手,她之所以現在還拼搏在世界體壇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患有白血病的兒子掙得醫療費。
其他:她已經參加了四屆奧運會、正緊張的備戰著自己的第五次代表第三個國家的奧運之旅,她從獲得第一枚世錦賽金牌至今已經有17年,她是女子體操的「祖母級」的選手,她已經33歲,她是丘索維金娜--國際體操界唯一一個為兒子而戰的選手。她的故事,讓世人動容。
丘索維金娜出生於1975年6月,1991年16歲時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2000年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戰奧運;而今年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將代表德國出戰。這將是她第五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她也是奧運會歷史上唯一一個參加過四次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選手,她也必將是唯一一個五次參加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運動員。
而她堅持的動力,只有一個--贏得更多的獎金,為得白血病的兒子治病。丘索維金娜有兩個兒子,患病的是生於1999年的大兒子阿廖沙(Alisher)。為了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治療,丘索維金娜來到了德國科隆,並在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上以27歲的高齡復出參賽,並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的金牌,震驚世界。
自此之後,丘索維金娜一直戰斗在賽場上,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有點時候,她會在一場巡迴賽中參加全部女子項目的比賽,而不是專注於一兩項,目的,只是為了能夠贏得更多的獎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體重44公斤的女子,卻為了自己的兒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維金娜說:「對我來說,兒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還生病,我就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
她已經八次奪得世錦賽跳馬冠軍,4月的歐錦賽上,她再次奪得跳馬冠軍,成為奪得單項冠軍的年齡最大的女選手。這也是德國女隊時隔23年之後,再次摘得歐洲冠軍獎牌。丘索維金娜也非常感激德國隊對她的支持,並表示自己渴望以更好的表現來回報他們,回報所有幫助過並支持著他們的人。目前的她,操著一口流利的德語,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她說:「我想回報他們,他們為我付出了那麼多。」
今年6月19日,將是丘索維金娜33歲的生日。而她,將以33歲的高齡去征戰北京奧運會。此外,丘索維金娜還表示自己希望能夠一直比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
之前人們都說,女子體操運動員20歲之後就很難繼續,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姑娘們在20歲之後還在參加比賽。這是件好事。我已經參加這項運動25年了,我依然如此愛它。我喜歡訓練、喜歡參加比賽,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下去。目前,我的目標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33歲的丘索維金娜狀態驚人,不但在強項跳馬上獲得銀牌。她還出現在女子個人全能決賽場上,平衡木14.875、自由體操14.600、跳馬15.750、高低杠14.900,頑強的丘索維金娜排在了女子全能的第九位。
好在目前兒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丘索維金娜也可以更安心地在賽場拼搏,「比賽中,我努力讓自己出色順利地完成每個動作,我還想繼續參加比賽,希望能在周日的單項中有好的成績。」丘索維金娜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談到自己在賽場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動力時,丘索維金娜飽含感情地說,「我喜歡體操,喜歡從事它,它給我帶來那種難以說出來的喜悅。什麼時候會結束體操生涯,我自己也不知道。」
母愛能讓一個人走多遠?33歲的丘索維金娜會告訴你。
這位經歷了5屆奧運會,以北京奧運會最年長的體操運動員身份出征的德國運動員在17日的比賽中力克一幫小將,摘得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
6次參加世錦賽贏得7枚獎牌;5次參加奧運會1992年奪得團體金牌;3次參加亞運會2002年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冠軍、平衡木亞軍……這一切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奇跡背後,是一位偉大母親為愛無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為了得白血病的兒子。
男人一樣的短短頭發,線條有些剛硬的臉龐,丘索維金娜卻有顆最柔軟的母親的心。獲獎之後,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把這枚獎牌奉給我的兒子。」
這枚獎牌也許真的應該歸功於兒子,是他,讓丘索維金娜頑強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個屬於自己的輝煌:她的第一個奧運會獎牌。
生於1975年的丘索維金娜,16歲時就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加奧運會。
1996年,她功成身退組建家庭,3年後生下兒子阿廖沙。然而,2002年,3歲的兒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27歲的她為了賺取獎金支付兒子的醫葯費,不得不重返沙場,和年輕運動員同場競技。為了兒子,她不敢病,不敢傷,不敢退;為了兒子,她和丈夫還變賣了小公寓和汽車,移居到醫療條件相對較好的德國,並披上了德國隊的戰袍。
為了多賺取參賽獎金,她報名參加所有的比賽、能夠上場的所有項目。她就這樣從跳馬專項變成了動輒參加四個體操項目的全能型媽媽隊員。
不過,相比之前的比賽,這位母親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感覺並不那麼沉重:兒子病情已經大為好轉。除了為兒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熱愛的體操帶來的快樂。
「我無法形容我的快樂。我對體操的愛依舊,我每天都從中得到快樂,」她說。「我不覺得我有33歲了。我覺得我還是18歲。」
她對4年後的倫敦奧運會還有自己的夢想。「2012年我就要37歲了。如果可能,我還要參加我的第六屆奧運會。」「為了比賽每天訓練確實不容易。我告訴我自己為了贏得獎牌,我必須堅強,」這位無位畏的母親說。
誰能斷言,2012的倫敦,丘索維金娜不會給世界另一個奇跡。
⑧ 西方運動員大量運動之後用冰敷和泡冰恢復體能,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強烈運動後肌肉微細結構破壞,如果這時候選擇熱水浴的話,水溫太高會加速受傷肌肉的血液循環,從而使肌肉微細機構的破壞加重。
而冰敷或冷水浴收縮受損處肌肉的毛細血管,使訓練時造成的肌肉微細結構破壞不會繼續擴大,研究表明,運動後1天至4天內採用冷水浴,後期再選擇熱敷或熱水浴緩解肌肉酸痛問題效果更佳。
並且運動員在受傷後,冰是治療損傷的工具。其藉助縮小血管的直徑達到減少腫脹和灼熱感;低溫也使患處感覺麻木,從而降低疼痛感。
一旦將冰塊從患處移除,患處回溫後,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血液流入,就能幫助患處癒合。
(8)德國體育運動員什麼時候恢復擴展閱讀
運動後緩解肌肉酸痛的方法:
1、運動前後堅持拉伸
不止運動前要拉伸,運動完之後拉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採用靜態牽拉,牽拉的重點放在幾個大肌群:大腿、小腿、臀部、軀干、肩、頸,每個伸展動作最好維持20-30秒,最少做2個循環。
運動前拉伸可最大限度避免運動損傷,運動後拉伸可以增強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
2、飲食調節
突然運動或者經常運動的人突然增加運動強度的人在運動後出現肌肉酸痛是正常現象,這種症狀也可以通過飲食調節緩解,可以補充呈鹼性食物。
比如蔬菜、菌類;也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柑橘類水果,也可以適當補充富含鋅的食物,比如海產品、堅果類。
3、按摩放鬆
跑步後按摩是一種最有效的消除疲勞方法。但是不在運動後立即按摩,可選在運動當晚睡前進行。
按摩的時候力氣不能太大,從輕按開始,逐漸過渡到推拿、揉捏、按壓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動並且要注意從四肢開始。
⑨ 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下多長時間能恢復到最佳狀態
一般我們以前的恢復訓練在2周左右,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恢復到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因為如果很多天不游,水感會降低很多...一般恢復訓練主要是針對肌肉的爆發力和心肺的恢復訓練,採取路上器械和阻力訓練為主,再1小時左右的水上訓練,這樣的雙向結合才能穩步的恢復,切不容易造成肌肉一下負荷太大產生的肌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