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教育有哪些

德國的教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5 03:28:34

❶ 德國的教育體系如何

風靡全球的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但留給了我們很深刻的思考,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德國教育的快樂天性教育。德國教育學家支持兒童學前教育。他們認為,兒童到7歲之前的教育極為重要。但是不同於中國的學前班,德國學前教育的重點在於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培養孩子能力。

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那麼到底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一位旅居德國的媽媽告訴我們,她兒子在幼兒園里受到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個是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使用暴力、不大聲說話等。另外一個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主要通過游戲的方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諸如傳話游戲、角色扮演之類的游戲卓有成效。

充滿趣味的情景藝術教室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寶寶無意識的心裡活動,以協調有意識的心裡活動,最大限度的發掘人的生理和心裡潛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空間。

為2-6歲的孩子量身定製情景劇場與混齡語言開發場景,BBunion獨家引入韓國PDM情景藝術課程將認知、品德、藝術與探索完美融合在課程體驗過程中,在游戲中鍛煉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對周邊事物的認知水平。在BBunion,孩子們永遠會在課程體驗中「發現」知識獲得知識,原本無聊的概念性學習變得令人充滿期待。下一堂課,又有什麼樣的驚喜在等著我呢?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BBunion汲取國際前沿幼兒教育實踐精髓,按照適齡發展原則,引進全球超39個國家1000多種品牌教具,源自德國、韓國、西班牙、英國、奧地利、荷蘭、法國、瑞士、美國等各地品牌教研團隊的成效,並結合BBunion專業課程體系,解鎖每個孩子的無限潛能。

BBunion全新概念店的設計理念完整的詮釋了我們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讓孩子出生後不能錯過的一堂課。諾貝爾獎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BBunion立志培養創造世界的人。

❷ 德國的教育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嗎

德國,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教養兒童寫進憲法的國家。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德國的教育確實值得推崇。

結語

贏在起跑線,真的就是勝利嗎?看起來並不是,多少早早被沉重課業壓垮了笑臉的孩子最後厭倦了學習?為什麼不嘗試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呢?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自己探索學習,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❸ 德國人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教育問題是他們最頭疼的。而令我國家長最頭疼的就是讓孩子適應我國的應試教育,能夠看到各種試卷時都能精準作答,並且在這種選拔方式中脫穎而出。

而在這種教育觀念當中,所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只是考試的工具,他們並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所以,我們才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很多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後,步入社會,卻什麼都不會,甚至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其實,我國父母的這種教育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歷史的文化所導致的。而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一方面強迫著父母這樣做,雖然這種教育觀念有很多弊端,但是他還是適用於我國社會發展的情況。只是我們要充分了解到我們固有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在注重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在其它方面的發展。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一味地只看孩子成績了,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父母的這種教育觀念,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❹ 近代德國教育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德國教育所有的特點有哪些?據德國教育部去年的統計,嚴謹的德國教育制度在中學畢業後能上大學的人群中,只有26%選擇上大學,盡管大學免費,並可以自由地選擇專業和學校,而58%以上的學生都選擇上德國的職業院校或者專科學校。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
特點一德國的職業教育在整個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核心特點就是「雙元制」教育。簡單來說,「雙元制」就是職業學校的學生既在學校學習,也在企業實踐。在企業的實踐時間大概佔70%,在學校學習時間大概佔30%。學習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也可以說是以實踐為導向的學習,通過大量的動手實踐,遇到了問題再到學校學習,上升到理論。有針對地學習,使得學生們很有目標。
第二個特點是,德國的企業積極地參與職業教育。德國的企業非常重視質量,要保證質量,人才是最重要的,德國的企業在他們的工作計劃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要求是人才的培養。有了企業的參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訓,基本上是訂單式的培訓。學生平常研究的就是企業提出的問題,學生畢業後就基本上可以「零過渡」地進入企業工作。
第三個特點,德國的企業有大量的雙師型人才。他們主要是一些工廠或者企業里的師傅,在專業領域有很強的技能和經驗,同時又是一個教育家,能夠擔負職業教育的教學。
第四個特點,德國的職業教育是由德國的工商會統一管理、安排、協調、命題、考試、頒發證書等等。工商會是企業的一個共同管理組織,由於它的參與,職業教育和企業的結合變得完美,工商會也能明確知道企業的需求,根據需求制定職業教育的課程,同時制定標准。
在德國,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社會人員都能去接受職業教育,它對學歷沒有任何要求,門檻基本是沒有的,在企業能夠提供相應崗位的情況下,人人都能去他想學的專業。另一方面說,只要他獲得了企業的崗位,周邊的學校就必須接受他成為學生。如果學校學位不夠,你可以跟政府申請,提供幫助或增加學習位置及相應的資助。
但是,德國的職業學校實行寬進嚴出,在通過企業和學校的考試,要獲得專業技能證書以後,才能說明你真正畢業了。德國專業技能證書由德國工商會IH
K統一頒發。

❺ 德國學前教育的特點

(1)以游戲為主的課程設置

德國以高度自治而聞名,學前教育的課程也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課程設置不僅沒有全國統一的標准,甚至州一級也沒有統一標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兒園為單位,由幼兒園舉辦者自行決定。德國的幼兒園課程內容多以游戲為主,多自由活動少集體活動。

幼兒園階段沒有讀、寫、算等基礎知識的教育。幼兒園的課程有八大方面分別是:體驗教育、生活教育、動作教育、語言教育、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圖像與勞作性教育、事實與環境教育、韻律與音樂教育。德國強調生活體驗,讓幼兒自主活動和學習,注重兒童獨立意識的培養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2)混齡編班

不按照年齡而強調異質分組,強調尊重不同年齡兒童的相似性和相異性。混齡編班具備按齡分班所不具備的優勢,一方面在兒童互動交往過程中,有利於培養年齡大的兒童的領導力,以及交流溝通能力,既鍛煉思維,也可以增強自信心。

另一方面,年齡較小兒童一般都喜歡跟年齡大的兒童玩耍,混齡編班不僅可以滿足對玩伴的需要,同時可以向年長兒童學習更多的東西,而且如何與年長兒童交流、怎麼融入都是年幼兒童需要克服的問題。混齡教育體現了自由發展和自我教育的特點,有助於引起3—6歲兒童對未來小學生活的憧憬,幼小銜接自然發生。

(3)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進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生活和學習,讓特殊兒童享有和正常兒童同樣的權利,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特點,也是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每個兒童都有發展的潛力。

我們應該激發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能力,讓殘障兒童也像正常兒童一樣,得到社會的關注與關愛,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將他們隔離開來,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殘障兒童接觸到不同的人,使他們學慣用不同的方式與人交往,提高交際能力,充分體驗世界的多樣性。

(5)德國的教育有哪些擴展閱讀

德國的學前教育機構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機構名目繁多,形式各異,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六種。

(1)傳統幼兒園:它們有的叫兒童活動場所,有的叫兒童之家。這類幼兒園相對獨立,也最為普及,是為3—6歲幼兒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機構。幼兒園又分為三種:公立幼兒園,接受政府補助;私立幼兒園,接受政府補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師資聘任不接受政府監控;獨立幼兒園,不接受政府補助,主要依靠家長繳費。

(2)幼兒俱樂部或游戲所、兒童店:幼兒俱樂部主要由教會和福利機構開辦,而兒童店則是20世紀60年代學生運動的產物,重視從小培養兒童的集體和社會觀念。這類幼兒教育機構的開辦者主要是大學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學校附設的幼兒園和學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經達到6周歲或將達到6周歲但未達到入學標準的兒童,為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准備。學校也有附設的學前班,大多都與小學連在一起。

(4)特殊幼兒園:招收對象主要為各種有殘障的幼兒,根據幼兒不同的情況分類,接受與之適應的教育,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會。

(5)托兒所:這是對雙職工子女開辦的全日制保教機構,主要是對3—6歲的幼兒實行保育。幼兒教師或保育員須經過培訓。

(6)白天的母親:主要是一些年輕婦女在照顧自己小孩的同時也幫忙照顧臨近的其他小孩,為那些工作忙而無暇照顧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過政府提供的經費佔比較少。

❻ 德國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德國的教育體制主要是從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起初,受教權只屬於貴族以及神職人員,隨後才逐漸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體系的發展興盛起來。

❼ 德國的新教教育有哪些

(1)路德的教育思想:

1555年,在「教隨國定」的原則下,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德國北部和中部的許多諸侯接受了路德新教。

在新教諸侯國的土地上,天主教的修道院被關閉,修道院學校、教區學校和與天主教會有關的其他學校也隨之消亡。一些與教會無關的讀寫學校和拉丁文學校也受到人們的冷落。1520年,愛爾福特大學有1527名學生,到了1527年僅有十四名了。在海德柏格,一教授和學生一樣多。維也那大學在1519年有661名學生,可到了1532年,僅剩十幾名學生了。

路德對學校教育的這種冷落狀況十分憂慮。他認為對任何社會,學校教育都是必需的,尤其是對一個正在兩種文化之間過渡的國家更是如此。他曾說過,如果他不是一個教士,他肯定會成為一個教師。他還堅信,人類的生活可以沒有天堂和地獄,但學校不能沒有。為此,他寫了《致德國公民的市長和市政官的呼籲書》,強烈要求他們創辦學校,以填補廢除天主教會所造成的空白。

路德在向世俗統治者大聲疾呼創辦新教教育的同時,還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指導新教教育。他提出了全國的兒童,不論貧富、男女,都應入學受教育。為了辦好教育,國家必須掌握教育大權,由國家強制推行普及和義務教育。當然,國家政權應通過教會來具體實施普及和義務教育。

路德關於小學教育的教學內容是讀、寫、算和宗教。此外,體育和音樂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路德特別重視中等和大學教育。這兩類教育是為統治階級子弟服務的,主要是培養教會的牧師、國家的官吏和學校的師資。為了更好培養這方面的人才,路德主張,一方面要改造天主教會遺留下來的大學和中學;另一方面要創辦新的大學和中學。

路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弟子們的協助下都得以貫徹和實施。

(2)斯圖謨的預科學校教育:

斯圖謨(1507—1587年)是路德的得意門生和助手。在路德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他於1537年創辦了具有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斯特拉堡預科學校。預科學校的學生是王公和國王的兒子,新興資產階級的子弟和各大學派來的人。

斯圖謨制定了十年級學校計劃,經市政當局的批准而實施。學校每一年級都有相應的教師。學生在五歲或六歲入學,十五歲或十六歲畢業。然後,在人文主義的學院或大學中繼續受五年以上的教育。

宗教、希臘文。拉丁文和邏輯是基礎學科。拉丁語是學習的核心。斯圖謨特別強調在學校中使用拉丁語來讀和說。

由於學校實行分級教學制度,所以每個年級都按固定的教科書進行教學。斯圖謨親自為每一個年級編寫祥細的教學大綱,對每天的教學內容和適應內容的方法都做了具體規定。他不允許教師違背大綱而自行決定。他還親自為一些年級編寫教科書。

學校的條例都圍繞著斯圖謨的思想和方法來制定,他的人文主義思想滲進了新教教育中。他創辦的這所預科學校影響很大,各國有志青年都踴躍前來學習。在校學生最多曾超過三千名。其中包括貴族、伯爵、男爵和王子。他所培養的學生在整個歐洲紛紛建立預科學校,並在國家和教會中取得顯赫的地位。德國的新教教育已越出德國邊界,在西歐新教國家開花結果。

(3)新教教育廣泛推行:

宗教改革使新教諸侯國和城市沒收了原屬天主教會的建築物和可觀的財富,並按照新教領導人路德的意見,把這些財富都提供給教育事業。新教學校都由國家控制,禁止私人辦學。國家除提供原教會財產之外,還在可能的范圍內對教育提供資助。學校對學生一般不收費用,只有很少一部分學校收取少量的學費。學校公辦,這是新教的一大功績,也是民族主義的直接結果。

因為新教改革的基礎是宗教,因此宗教成為學校中主要的科目。拉丁文或希臘文的《聖經》是新教學校課程的一部分。新教教育的宗教性質是十分明顯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有大學都具有人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特色,學術空氣十分濃厚。新教在國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些新大學。例如,1527年按照梅蘭克森的計劃建立了馬堡大學,到16世紀末,柯利格斯堡、耶拿和赫爾蒙特德等大學也相繼建立,並成為德國學術的中心。由於這些學校是新教所創辦的,因此,在它們的課程中宗教佔有很大比重。學校不收異教徒,因為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新教牧師和領導人。新教教育大大促進了新教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❽ 德國的教育有哪些值得深思

在德國,根本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教育公司和補習班招生的廣告,然而德國的教育水平卻是世界頂尖的,特別是它的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更是聞名世界。

另一部分學生則可能讀名校進一步深造。但是,能進入大學讀書,並不意味著誰都可以順利地拿到大學文憑,在德國混文憑是絕對不可以的,你只有老老實實並且勤奮努力才能畢業。曾經有從事出版的人想引進德國的大學課本,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德國的大學根本就沒有什麼統一的大學教材。

❾ 德國教育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

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專業,重視孩子的特質,承認孩子的不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定位相比。但實際上我們更多的還是按照社會上所謂的「成功」「成才」標准去培養孩子,什麼專業吃香掙錢多,就讓孩子學什麼,什麼特長可能會對升學有加分有幫助,就逼著孩子去學,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同國內的孩子相比,德國的孩子要輕松得多,快樂得多,這跟民族傳統和歷史背景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在德國他們比較注重順其自然,100個孩子中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就很滿足了。

如果孩子沒練好琴,家長就會直接告訴老師:"同孩子聊聊天就可以了,孩子這周沒練琴。"這樣家長很輕松,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可以說甚至有些是很懶惰的。

而國內的孩子就完全不同了,中國的孩子都很聰明,也很勤奮,家長也很配合老師,很重視孩子的一舉一動,自古到今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一直潛意識地存在著,為了給孩子的前程鋪路,有些家長就強制性地讓自己的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不管孩子的興趣怎樣,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樣家長和孩子的壓力都很大。所以讓孩子學鋼琴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讓他們覺得鋼琴是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樣孩子坐在琴邊就不會眼困,不會煩躁,就不會只盯著時鍾而是真正地樂在其中了。

可以說,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發掘孩子的創造力、發揮想像力,是德國鋼琴啟蒙教育最顯著突出的特點之一。

❿ 德國的教育

學前教育(幼稚園教育)
年滿3歲至6歲的兒童可入幼稚園就讀,但幼兒教育非屬國民義務教育,因此並非強迫性的。幼稚園大多由私人機構(如教會、工商業團體)設立。

德國的幼稚園並不分大、中、小班,不同年齡的兒童混成一班上課,每班至多不超過20個人。

基礎教育(小學教育)
基本上小學教育為時4年,1年級畢業後即升入中學。中學分Gymnasium、Realschule 和Hauptschule 三種。
Gymnasium
Gymnasium的教育期期限為9年(5至13年級),至10年級為止義務教育,其後為志願教育。在德國欲上大學一定必須讀完Gymnasium13年級,並通過Abitur考試。

Hauptschule
Hauptschule 在為將來的職業教育做准備。在Hauptschule讀完9年級即可升入為時3年的職業學校(Berufsschule)就讀。在職業學校里每周上課時間僅8至12小時,其餘時間則須至工廠或企業實習。

在Hauptschule 亦可讀至十年級,十年級結業其學歷與實科中學(Realschule)畢業相當。之後可轉學就讀或進入職業學校。

Realschule(實科中學)
實科中學的教育方向介Gvymnasium 和Hauptschule間.實科中學10年級結業即可進入職業專門學校(Berufsfachschule)就讀,亦可在實科中學中讀完12年級,通過畢業考試,然後申請進入專業高等學校(Fachhochschule)。

實科中學的學生若想進入大學,則須讀完12年級轉入。

Gymnasium讀完13年級,並通過Abitur。一般而言,欲從實科中學轉入Gymnasium,必須有較好的成績。

綜合中學(Gesamtschule)
1970年德國教育參議會建議將綜合中學納入中學教育體系,但直至1973年聯邦政府才同意。

綜合中學的宗旨是想把Gymnasium、實科中學和Hauptschule三種學校的教學方向融合在同一個學校內。課程分為兩種:一是基本課程(Grundkurs)一同年級的學生不問程度共同上課;二是Leistungskurs一依學生程度分別教學。

綜合中學的就讀年限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義務教育階段,由5至10年級或7至10年級9如果小學到六年級);二是志願教育階段,最高可到13年級。13年級畢業的學生其學歷同Gymnasium的畢業生。

專門學校(Fachschule)
此種學校招收受過職業學校教育和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學習期限約3年,畢業時須參加國家考試,通過便取得「師傅」(Meister)資格。

專業高等學校(Fachhochschule)
欲進入專業高等學校必須受過至少12年的學校教育。此類高等學校與大學的不同是:修業時間較短,而且原則上必須在規定期限內畢業;課程緊湊且選課自由較少;較注重實習和未來的就業需要。畢業所獲文憑為Diplom,但較大學頒的Diplom低一級,現為我國承認為同等學士學歷。

大學
大學的申請者必須讀完13年級並通過Abitur。原則上通過Abitur者均可申請到學校,但部分大學科系有名額限制(Numerus Clausus),申請者要有較好的成績才能進入。例如1991至92年冬季學期共有11種學科有全德國性的入學名額限制,分別是醫學、獸醫、牙醫、食品化學、葯學、心理學、建築學、商業學、生物學、家政及營養科學和森林學。欲就讀食品化學科系Abitur成績必須有一點一至二點一分;葯學系要求要有一點二至二點二分;心理系和建築系要有一點三至二點三分……醫學、獸醫和牙醫系的申請過程則更為復雜。

此外各邦乃至各大學都可自行規定哪些科系要有限額。申請者過多、畢業前景不好、科系成本高昂、師資、研究經費不夠等都有可能成為限額的原因。申請者若執意進入某一有限額的科系,但成績不夠,則可等待一、兩年,或許有機會如願以償。某些學校同意入學、其他學校拒絕了申請,更是申請者常遇到的事。

德國大學無學士學位 (這里我要更正,為了和國際接軌,有的專業現在也有學士了),第一個學位就是碩士學位。亦有部分科系不頒發碩士學位,學生須通過國家考試始得結業。碩士學位有兩種:Magister和Diplom。文、史、哲科系的碩士學位一定是Magister,其特色是必須修一個主系和兩個輔系(或者修兩個主系),並且必須通過拉丁文考試,方能畢業。理、工、醫、農、經濟和商業科系的碩士學位則一定是Diplom。政治、社會、教育等學科的碩士學位則可能是Magister亦可能是Diplom。辦法Diplom的學科大多有實驗或實習課。

醫學院、法律學院和欲畢業後至中、小學擔任教師的學生必須通過國家考試(Staatsexam)。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德國的師范教育。德國並無專門的師范大學或學院,但許多可惜的學生可選擇就讀「師范學門」。某科系(比如物理)就讀師范學門的學生與一般學生一起上課,教師亦是同一批人,但所學范圍有所不同,畢業前不必寫論文,但須參加國家考試。

國家考試有兩次,第一次國家考試通過就等於畢業,可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第一次國家考試通過後實習兩年,便可報考第二個國家考試,通過方取得醫師、律師或教師的資格。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教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