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計算機科學的考試得分滿分是多少我朋友一共考三次,第二張和第三張的得分是1.3和1.7。分數高
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德國得成績評判標準是
1.0 sehrgut (相當於滿分)
1.3, 1.7(差不多就是90分以上,數字越小越接近100,以下同理)
2.0, 2.3,2.7 gut (78分以上的分割線)
3.0, 3.3, 3.7 befriedigend (60分到78分的樣子)
4.0 ausreichend (剛好及格)
5.0 mangelhaft (不及格)
6.0 ungenügend (非常差)
所以說,你盆友研究生能拿這個分鍾已經算很不錯的。但是有時候理科考試也根據考試的難易程度來劃分的。比方我有的朋友在漢諾威大學考試,全班平均分3.0左右,他考了1.7,在系裡和另外一個德國男生並列第一了。另外一個朋友在達姆,他們有一次考試。。平均差不多1.7.。。班上基本都是1.3,就一兩個2.幾的拉了平均分。。。所以沒辦法完全評價。但總而言之是看上去很舒服的成績
② 留學德國的最低分數是多少我是非211學校學生,畢業想走德國的研究生 謝謝!
申請TU9 難度確實大
申請中等和中等偏上的學校 還是I靠譜的
大一平均成績低是普遍現象 你專業課 及與專業相關的基礎課好就可以
你這分數 除了醫學 法律 心理學 其他都能有公立中等水平的學校上 心裡壓力不用太大
安啦 安啦
APS的話 75分 按巴伐利亞演算法算完後 是2.7-2.8 具體還會有浮動 哪有3.0那麼差~~~~
③ 德國的分制滿分是多少
1.0是最高分,不一定是滿分,但是是最高級別。滿分也是1.0.
一般分為
1.0, 1.3 ,1.7, 2.0 ,2.3, 2.7,3.0,3.3, 3.7 ,4.0 4.0以下是5.0或者4.3,均為不及格。
1.5以上是優秀,2.5以上是良好, 4.0以上是合格, 4.0以下全部是不及格。德語簡寫為n.b. 我們一般稱為牛逼,哈哈。其實是 nicht bestehen的縮寫,也就是沒通過的意思。
④ 關於德國留學APS的分數
那個分數是5分制的,越高越差。
是根據你大學成績,語言能力,以及你那天面試的表現等等給的一個總體分數。
一般低於2分是很好的。高於3分算比較糟糕了。
申請大學的話,越是好的學校當然希望你越高越好咯。
不過這個其實也不是主要的。
⑤ 德國學分績點2.0相當於國內GPA的多少是85么
德國分數= 1+3*(100 - 中國分數) / (100 - 60),德國5分制的,德國4分及格,5分不及格,1分最好。這樣可以算出來你每門課的平均分,差不多都在75到80分以上大概德國的2.5左右。
平均學分績點(Grade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准,實施多樣的教育規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
大學里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的考試,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要求後才能畢業。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課程與學分,還可以提前畢業。
學分制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彈性學制,為學生在校期間創造了更多的靈活性,包括在一段時間內申請休學、創業,鼓勵學有餘力的同學提前畢業以及輔修、攻讀其他專業和學位。
部分大學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最低要求學分數,每學期必須如此,如果達不到,會得到成績警告。
⑥ 德國留學成績演算法
德國一般是按照巴伐利亞演算法來換算外國學生的分數,基本不參考GPA演算法。1分最高,5分最低,4分等於及格。
一門課61對整體是有一定影響,但是只要之後好好學,把課程分數提高,平均下來影響不大,最終平均分能保持在80以上就好,當然越高對申請越有利,尤其是要申請名校。專業課程,專業相關的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都比較重要。
⑦ 德國小學數學滿分是多少
愛因斯坦考一分原來不是數學不好,而是非常好,我們一直被忽悠了。
⑧ 去德國的GPA到底怎麼算的
與美國大學所謂GPA類似的德國學分制,普遍採用5分制(可以叫做「等級分數」,Note)。一般的判分法是:1分最優,4分及格,5分不及格。各分數段再細分,一般以3、7為界,所以從最優到及格的各等級是:
1.0,1.3,1.7,2.0,2.3,2.7,3.0,3.3,3.7,4.0
4分以下即算不及格,所以通常4分與5分之間不再間隔。
在大學,具體某次考試的判定標準是各不相同的,通常由主持這門考試的教授或小組決定。具體試題中分數(Punkt)的制定可以很隨意,也就是總分不定。分數(Punkt)與等級分數(Note)間有對應關系,寫明這個對應關系的表格叫Notenspiegel,比如:
Gesamtpunkte: 60
Punktzahl Note
≥ 57 1.0
≥ 54 1.3
≥ 51 1.7
≥ 48 2.0
≥ 45 2.3
≥ 42 2.7
≥ 39 3.0
≥ 36 3.3
≥ 33 3.7
≥ 30 4.0
< 30 5.0
其他格式的Note也可能出現,比如1.8,3.5。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門課最終的Note是由多次考試/測試的Note加權平均後得出的。這個過程中,各次考試Note所佔的權重也由負責課程的教授和小組決定。
在計算畢業總成績,以及日後的考量中,總成績也是建立在各門課(或各模塊)的Note上。根據考察重點的不同,不同課程所佔權重可以在不同目的下有所不同。
統一成績標準的好處是隱去具體考試的情況,提高不同課程成績間橫向的可比性以及不同時段成績間縱向的可比性,同時簡化總成績計算,便於比較排名。之所以不及格也要有5分,則是為了統計考試成績的總體分布情況,為教學提供檔案和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