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二戰德國士兵,胸前掛塊,銀色的牌子
憲兵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標志應該算是脖子上的金屬掛牌〔Ringkragen〕了,這也是德軍官兵把他們稱為「鏈狗」的來由。每一個憲兵在值勤時規定都必須佩帶該掛牌,以表示自己「執法者」的特殊身份。掛牌由輕質金屬壓制而成,背部縫有一塊鐵灰色布料,以減少磨損,掛鏈由四十二塊金屬鏈構成,掛牌本身和掛鏈表面均鍍有暗色的馬特銀,兩段的圓釘和鷹徽塗有發光漆。下方的卷軸塗有暗灰色漆,「Feldgendarmerie」字樣則同樣塗有夜光漆。
⑵ 二戰德國憲兵有資格逮捕黨衛軍士兵,軍官嗎
一般情況下沒有
黨衛軍前線部隊有自己的憲兵部隊
而且在匯報層級上兩者是分開的,黨衛隊一般自恃是元首的精英部隊,多拒不服從陸軍憲兵的指揮和管轄
按照歷史記載,在二戰後期,集中營看守們也往往押解部分犯人,以執行國家任務為由,優先往後面跑,陸軍憲兵也拿他們沒辦法
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武裝黨衛隊士兵、軍官脫掉了軍服,試圖開小差,這種情況下,陸軍憲兵對他們可是一點也不客氣
⑶ 給我介紹一下二戰德軍憲兵的狗牌
那個是戰地憲兵的一個身份牌,證明自己的身份的。德國的憲兵或督戰隊都會在胸前配帶著這個代表憲兵身份的鐵牌。因為憲兵往往一絲不苟,為一些小問題上吹毛求漬,所以找到前線士兵的痛恨,得名"鏈狗"。上面刻著的應該是德語"憲兵。
但"狗牌"並非指憲兵身份牌,樓主又說是狗牌又說是憲兵估計是誤解了...狗牌制的是普通士兵的身份牌,上面刻著姓名及隸屬部隊,用來確定陣亡士兵的身份
⑷ 二戰時德國士兵胸前「牌牌」是幹啥的呢
德國戰地憲兵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當時德國國王腓特烈二世建立了“督戰馬”,後來改名為“督戰騎兵隊”。1937年德國政府舉行大閱兵時,有一支特別神奇的部隊, 這支部隊大約有四千人組成,而且每個人胸前配有一個金屬牌,配備的武器是德國最先進的沖鋒槍。這支神奇的部隊,就是希特勒的特別衛隊, 代號“德國憲兵”。
而且二戰時,德國為了培養更多的戰地憲兵人員,還在德國的波茨坦建立了第一座現代化的軍警學校,畢業後的戰地憲兵人員,被送往德軍的各個戰場。
由於戰地憲兵工作的特殊性,它註定是一個不招人喜歡的兵種。二戰後期的戰地憲兵逐漸被排擠和打壓。⑸ 二戰中的憲兵主要起什麼作用 感覺那些美國大兵一提到憲兵 就充滿了恐懼
憲兵某些國家在軍隊中設立的一個特殊的軍種,該部隊通常的任務不是與敵人作戰,而是檢查、約束、規范其他軍人的行為舉止。在很多國家,地方警方無權管轄軍人違法犯罪的事務,處理這些事務就是憲兵的職責。有時,對於平民的犯罪行為(通常是涉及政治或軍事的犯罪行為),也屬於憲兵的管理許可權。所以,總的來說,憲兵是具有軍事政治警察性質的特殊部隊。
⑹ 二戰中,為什麼德國軍人的素質普遍較高
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的軍人普遍會高於其它國家的士兵素質,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德國不同於其它國家的軍事培養。雖然說在一戰和二戰兩次戰爭中,德國的人口其實是比較少的,只有7000萬,但是這7000萬人就曾經和全世界對壘過兩次。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有良好的教育之外也向他們貫徹了傳統的騎士精神,所以這就導致了這些貴族的子弟在戰場上表現出很好的戰斗素養以及良好的個人品德。而這些貴族的子弟因為其優異的表現而脫穎而出成為德國的一些管理層甚至是指揮官。而這些高素質的軍官也將它們的軍事素質推廣到了德國的士兵身上。而且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德國對於軍官的素質就更加的重視。
⑺ 二戰時為什麼有些德軍會掛著一個小牌子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有一個特別的兵種。這個兵種在執勤的時候,都會帶著一個月牙形的金屬牌來表明自己獨特的身份。這個兵種便是德軍中的軍事警察部隊,德國的戰地憲兵。二戰時期,德國的國防軍、黨衛軍、空軍中均存在著戰地憲兵。德國的戰地憲兵有著雙重職責,他們不僅是一隻組織嚴密的警察部隊,同時還是一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事組織。
在必要的時候,戰地憲兵也會作為一線士兵參加戰斗。在二戰末期,這些戰地憲兵表現出了比一般德國士兵更強的戰鬥力,給蘇聯人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因此蘇聯人俘虜德國戰地憲兵後,都是直接就地解決的。導致德國戰地憲兵在上戰場之前,會從本戰區內「戰地憲兵改造中心」得到一本假的士兵證和身份牌,上面標為普通士兵身份。
⑻ 二戰士兵
1.這不是敢不敢去的問題,而是必須去。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一項任務可能會要了他的命,但作為軍人,他必須去執行,否則他就不配做軍人,而且你知道,逃兵是要上軍事法庭的(在蘇聯就乾脆就地槍斃)。
2.希特勒個人有著天才的號召能力,一個德國膽小鬼聽了他的演講後就甘願為他的元首獻出一切,他的作戰理由是:我們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而別的國家想竭力遏制我們的發展,比如用《凡爾賽和約》,所以我們必須自強不息,消滅其他劣等民族。
3.納粹德國前期的攻勢很猛,以進攻波蘭為例,德軍不到一個月就打到了華沙,佔領波蘭的時候德軍僅陣亡115人,一個連都不到,這使德軍士氣大增,認為納粹「戰無不勝」(小人本侵華的時候也這樣嚎過),後來又閃擊佔領了比利時,丹麥等國家,甚至號稱擁有300萬陸軍的法國也被德國攻陷,此時僅剩英國在同歐洲的軸心國作戰。
4.當時德國國內有厭戰情緒,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後。到二戰後期,盟軍對德國本土狂轟濫炸,這是德國就有正當的戰爭理由了:保衛祖國。
5.德國和小日本一樣對內軍國主義,不斷培養好戰分子。
(to 蒙紙:小日本當時有400萬後備軍,但它還是覺得兵少。德國納粹有100後備軍,法國光陸軍正規部隊就300萬,所以希特勒光叫囂「100個師的後備軍」並無太大用處。我認為,德國先期的強大的原因之一在於經濟危機時期的希特勒新政挽救了德國, 希特勒通過此獲得了德國人民的尊重與信賴;其次是戰時希特勒的閃電戰大大鼓舞了士氣。另還有一些主觀因素,比如英法打的「靜坐的戰爭」,希特勒的個人才能,上面已介紹,不再重復。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足,支持斧正。)
(二to 蒙紙先生:一戰的本質就是非正義的,是當時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的一場為瓜分世界的戰爭,由奧匈帝國挑起,導火線為薩拉熱窩事件,而非德國發動。但我也承認德國一戰戰敗後備受凌辱,從凡爾賽和約里可以看出。)
⑼ 二戰,德國士兵沒有在佔領國俄羅斯法國殺平民嗎(除了黨衛軍)
有,而且在俄羅斯尤其明顯
在法國等區域,由於抵抗相對不強,且大家都是西歐種族,相對比較客氣
但在東線就不一樣了,希特勒的訓令是斯拉夫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奴隸,不需要進行人道主義對待
在戰爭的初始階段,德國士兵為黨衛隊的特別行動支隊提供幫助,主要是在他們屠殺猶太人時進行警戒、幫助屠殺
在戰爭中期,主要是殺游擊隊和拒絕提供物資的平民
戰爭後期,在退卻階段,按照命令,他們焚毀一切可資敵的物資,強迫俄羅斯老百姓跟他們一起走,違抗者一律槍斃
⑽ 二戰德國的 黨衛軍=憲兵=蓋世太保
憲兵屬於陸軍,是軍中的執法,哪個國家都有。
黨衛隊由希姆萊建立,願意是為了抗衡羅姆的沖鋒隊,更忠於希特勒,後由希特勒授意消滅了沖鋒隊,取而代之。
蓋世太保是德文秘密警察的音譯,後秘密警察與黨衛隊合並。主要職能是對內監視民眾。
此外還有武裝黨衛隊,共建立了四十餘個師,參加對外作戰。名義上屬於希姆萊統領,實際上直接配屬給前線陸軍將領指揮。
屠殺是德國人搞的,哪個方面的屁股都不幹凈。但是主要由黨衛隊來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