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PS可發性聚苯乙烯元原材料采購(海外采購)
2010 年中東太陽能展 / 中東未來能源展 展會時間:2010年1月18-21日 展會地點:阿布扎比國家新展覽中心 組委會:勵展 展會周期:每年一屆 中國組團:中展寰穹商務咨詢(北京)有限公司 展會簡介:2006年4月阿布扎比政府正式啟動名為「MASDAR行動計劃」的新能源發展項目,加快了開發可替代能源的步伐,在大力推進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和推廣使用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步驟。阿布扎布政府宣布投入150億美元資金,發展太陽能、風力及水力發電、碳化物減排及管理、永續發展方案、教育、製造業及研究與發展項目,從而展開了一項歷來最進取的可持續性發展計劃。阿聯酋國際未來能源展暨未來能源峰會(WFES)正是誕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阿聯酋炎熱的夏季每年長達9-10個月,太陽直射的地表溫度在50攝氏度以上,空調耗能十分驚人,這同時也表明了阿聯酋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日本、德國等太陽能發達國家均已制定計劃投資阿聯酋開發太陽能電廠項目。我公司(中展寰穹)是展會主辦方指定的中國地區的全權推廣代理,負責此展會的國內招展工作。展位有限,請從速報名。 展品范圍:綠色建築材料;生物燃料;清潔交通;燃料電池;風能、太陽能;核能;燃料電池;環保技術;海洋能;地熱;垃圾能源化;碳處理 展會回顧:2009年的第三屆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展占據了阿布扎比會展中心的5個大廳,共計39,409平方米,來自44個國家的615家參展商與會,是上屆的兩倍還多。在3天的展出中,有來自全球84個國家的18,420名觀眾領略了這次新能源的盛事,比上屆增長了60%,其中97%的觀眾表示會繼續參觀2010年的展會。此外,還有734家媒體到展會采訪,報道此次盛世。 敬請關注我司其他展會 2009年9月21-24日歐洲太陽能光伏巡迴展覽會European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2009年10月27-29日美國加州太陽能展覽會Solar Power 2009 2009年10月11-14日南非國際太陽能展覽會 2009年10月22-25日第四屆希臘國際光伏及新能源展會PHOTOVOLTAIC 2009年11月5-8日 土耳其國際太陽能展覽會 2009年11月25-28日義大利米蘭國際太陽能及光伏展 2010年1月18-21日中東阿聯酋國際太陽能及未來能源展覽會(WFES) 2010年3月11-14日 土耳其國際太陽能展覽會gunesenerjisi 2010年3月3日-5日日本國際太陽能光伏展(PV EXPO) 2010年4月8 -10 日第六屆韓國大邱再生能源展覽會- GREEN ENERGY EXPO 2010年3月26-28日義大利太陽能光伏展(SOLAR EXPO 2010年3月18-21日 德國胡蘇姆國際新能源展覽會New Energy Husum 2010年4月19-23日 德國漢諾威國際新能源展覽會 2010年5月23-26日 美國達拉斯國際風能大會及展覽會WINDPOWER 2010年6月9-11日 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技術產品展(Inter Solar) 2010年7月13-15日 北美太陽能展覽會Inter Solar 2010年8月 印度國際新能源展覽會 2010年9月21-25日 德國胡蘇姆國際風能展覽會 Husum Windpower 北京中展寰穹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姓名:騰雲飛 手機:15810004722
② 簡述德國成為歐洲最大風力發電國的理由
1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德國在戰後承諾永遠放棄使用核能,這讓德國不得不尋找除了核電站之外的出路,必然向太陽能、風能發電等方面傾斜
2環境與能源問題如今被德國民眾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來關注,德國是產煤大國,理論上興建火力發電站是解決電力問題的捷徑,不過考慮到環境問題,火力發電在德國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自然電力問題的解決也就更加需要尋求環保、可持續的方式,風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太陽能發電與利用水的勢能修建的水電站有局限性,太陽能受制於天氣因素比較大,而且太陽能轉換率一直是世界難題,普通的太陽能電板轉換率在20%左右,航天上用的也僅僅是37%的轉換率。太陽能還有一個弊端是,它需要一定的陽光照射面積,以巴黎為例,若巴黎所有的電力來源全部以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來代替,需要三個巴黎面積的太陽能板來接受陽光照射產生。水能發電也是,德國不太可能興建太多的水電站來發電。
4德國政府對風力發電實施鼓勵政策,政府的資助對風力發電市場的發展和風力發電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一系列的舉措促成了德國風力發電的蓬勃良性發展
5德國是老牌的重工業強國,在大型的風力發電設備上,他們不僅有技術而且有經驗,相比較其他國家在設備上擁有巨大的優勢,這也是德國風力發電發達的原因之一。其良性的市場與風力發電的大型化規模化已經形成循環。
純手打,望採納
③ 德國展會有哪些
德國展會也很多啊,2017大概有以下這些,你看一下有沒有你需要的
2017年德國紐倫堡國際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元件展覽 德國紐倫堡國際展覽中心;2017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外科及醫院 醫療用品貿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外科及醫院醫療用品貿易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漢諾威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科隆國際休閑、體育設施及泳池設備展 德國科隆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斯圖加特金屬板加工鏈接技術展 德國斯圖加特展覽中心;2017年24屆德國歐洲模具展覽會 慕尼黑會展中心;2017年德國世界過濾與分離技術設備工業展覽會 威斯巴登Rhein-Main-Hallen;2017年德國塑料工業展覽會 德國菲德烈港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工業安全用品及健康用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塑料工業展覽會 德國菲德烈港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科隆世界食品博覽會 (Anuga) 德國科隆國際博覽中心;2017德國國際康復、護理及疾病預防綜合展覽會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 D3 德國數字、設計與未來展覽會 7德國 Hamburg Messe Und Congress;2017年德國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 5德國 杜塞爾多夫會展中心 ;2018年德國漢堡風能展會 德國 漢堡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漢諾威國際機床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2017德國漢諾威機床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2017慕尼黑成衣展 德國慕尼黑MTC World of Fashion;2017年德國科隆國際體育用品、露營設備及園林生活博覽會 德國科隆國際展覽中心
——奧碩會展整理
④ 丹麥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原因是
丹麥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原因是包括自然原因、人為原因等。
1、丹麥自然資源較為匱乏,除石油和天然氣外,其他礦藏很少,所需煤炭,鐵等礦產全部靠進口。丹麥在北海大陸架的石油蘊藏量估計為2.9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2000億立方米。因此丹麥利用石油天然氣進行發電成本較高,動力不足。
2、丹麥三面環海,地勢低平,平均海拔約30米。經常受到大西洋吹來的西南風影響,廣闊的丘陵幾乎縱貫整個半島,東部沿岸夾灣和溝谷橫切其中,東海岸沒有直接受到強風浪的沖擊,這為風力發電提供了自然條件的基礎。
3、丹麥開展風力發電歷史悠久,技術成熟。丹麥風力發電的裝機總量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據丹麥風電協會2010年1月25日頒發的數據,風力發電。2009年丹麥的西門子風電公司和威斯塔斯風電體系公司簡直供給了歐洲海優勢電場裝機容量的90%.而人均風能具有量居世界首位。
4、風力發電具有較多優點:成本較低,環境效益好;風力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裝機規模靈活。
(4)德國胡蘇姆風能展怎麼樣擴展閱讀
丹麥是最早開始風力發電的國度之一。由於丹麥缺乏自然動力,早在1891年就先河風電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石油缺乏安慰了丹麥風電發展。至1918年,25%的鄉下發電站用的是風電,其時的風機功率多為20-35 kW。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石油再度危急,風電重又盛,丹麥的Lykkegtheirrd和Smidth兩家風電公司一時間著名遐邇。
二戰後,歐洲各國就未來歐洲的石油供給題目展開咨詢,促使丹麥進一步索求如何開發風電
1973、1979年的石油禁運、動力危機以及綠色環保認識的增強,推動了風電產業發展;加上丹麥是世界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國度之一,丹麥政府對環境掩護題目極端器重,近年來溫室效應的出現、環境的好轉更使丹麥看到風能在完成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作用。
⑤ 光電、風電發展歷程
先說世界太陽能光伏發展歷程吧:
1839年 法國科學家貝克萊爾發現「光生伏打效應」,即「光伏效應」。
1876年 亞當斯在金屬和硒片上發現固態光伏效應。
1883年 製成第一個「硒光電池」,用作敏感器件。
1930年 肖特基提出「光伏效應」理論。
1930年 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應」製造「太陽電池」,使太陽能變成電能。
1931年 布魯諾將銅化合物和硒銀電極浸入電解液,在陽光下啟動了一個電動機。
1932年 奧杜博特和斯托拉製成第一塊「硫化鎘」太陽電池。
1941年 奧爾在硅上發現光伏效應。
1950年 前蘇聯設計完成一個塔式太陽能發電站,用裝在軌道上可移動的定日鏡跟蹤
太陽,設計功率為2.5×106千瓦。
1952年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東部建造了一座50千瓦的太陽爐。
1954年 恰賓和皮爾松在美貝爾實驗室,首次製成實用的單晶太陽電池,效率為6%。
1954年 韋克爾首次發現了砷化鎵具有光伏效應,並在玻璃上沉積硫化鎘薄膜,製成
了第一塊薄膜太陽電池。
1955年 吉尼和羅非斯基進行材料的光電轉換效率優化設計。
1955年 第一個光電航標燈問世。美國RCA研究砷化鎵太陽電池。
1957年 硅太陽電池效率達8%。
1958年 太陽電池首次在空間應用,裝備美國先鋒1號衛星電源。
1959年 第一個多晶硅太陽電池問世,效率達5%。
1960年 硅太陽電池首次實現並網運行。
1962年 砷化鎵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13%。
65~68 義大利先後建立了三套塔式太陽能試驗裝置。
1969年 薄膜硫化鎘太陽電池效率達8%。
1972年 羅非斯基研製出紫光電池,效率達16%。
1972年 美國宇航公司背場電池問世。
1973年 砷化鎵太陽電池效率達15%。
1973年 美國制定了政府的陽光發電計劃,太陽能研究經費大幅度增長,成立太陽能
開發銀行,促進太陽能產品的商業化。
1974年 日本政府制定了陽光計劃。世界上出現的開發利用太陽能熱潮。
1974年 COMSAT研究所提出無反射絨面電池,硅太陽電池效率達18%。
1975年 非晶硅太陽電池問世,帶硅電池效率達6%。
1976年 多晶硅太陽電池效率達10%。
1976年 美國航空航天局 (NASA) 劉易斯研究中心開始在全球安裝了 83 套光伏電力
系統,為疫苗冷藏、室內照明、診所照明、通訊、水泵、糧食加工和教室電
視提供電力。
1977年 全球光伏電力產量超過 500 千瓦。
1978年 美國建成100kWp太陽地面光伏電站。
1980年 單晶硅太陽電池效率達20%,砷化鎵電池達22.5%,多晶硅電池達14.5%,硫化
鎘電池達9.15%。
1982年 德國大眾汽車開始測試安裝在 Dasher 旅行車車頂的光伏陣列,該陣列可產
生 160 瓦電力用於汽車點火。
1983年 美國建成1MWp光伏電站;冶金硅電池效率達11.8%。
1983年 全球光伏電力產量超過 21.3 兆瓦。
1985年 新南威爾士大學突破了硅太陽能電池在單一太陽條件下轉換率(無法達到)
20% 的障礙。
1986年 美國建成6.5MWp光伏電站。
1990年 德國提出「2000個光伏屋頂計劃」,每個家庭的屋頂裝3~5kWp光伏電池。
1992年 第一套使用先進延展膜聚光器的 7.5 千瓦原型碟形系統投入使用。
1992年 聯合國在巴西召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會議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
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一系列重要
文件。這次會議以後,世界各國加強了清潔能源技術的開發,將利用太陽能
與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
1994年 第一套使用自由活塞斯特靈引擎(free-piston Stirling engine)的碟形太
陽能發電系統與已有電網並網。
1995年 高效聚光砷化鎵太陽電池效率達32%。
1996年 世界上最先進的、使用了 3000 片超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太陽能電力飛機——
ICare 號飛越德國。
1996年 聯合國在辛巴威召開世界太陽能高峰會議,發表了《哈拉雷太陽能與持續
發展宣言》,會議上討論了《世界太陽能10年行動計劃》(1996-2005),
《國際太陽能公約》,《世界太陽能戰略規劃》等重要文件,這次會議進一步
表明了聯合國和世界各國對開發太陽能的堅定決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動,廣
泛利用太陽能。
1997年 美國提出「柯林頓總統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在2010年以前為100萬戶,每
戶安裝3~5kWp光伏電池。有太陽時光伏屋頂向電網供電,電表反轉;無太陽
時電網向家庭供電,電表正轉。家庭只需交「凈電費」。
1997年 日本「新陽光計劃」提出到2010年生產43億Wp光伏電池。
1997年 歐洲聯盟計劃到2010年生產37億Wp光伏電池。
1998年 單晶硅光伏電池效率達25%。
1998年 荷蘭政府提出「荷蘭百萬個太陽光伏屋頂計劃」,到2020年完成。
1999年 全球光伏電力產量超過 200 兆瓦。
2000年 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構成了太空中最大的太陽能電
力陣列。
2002年 日本在全國安裝了 2.5 萬套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
2003年 全球每年在太陽能和風電領域的投資超過 200 億美元。
2006年 世界光伏電力產量超過 2500 兆瓦。 再說世界風電的發展和概況
自20世紀70年代初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以來,能源日趨緊張,各國相繼制定法律,以促進利用可再生能源來代替高污染的能源。從世界各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趨勢看,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展速度最快,產業前景也最好。
風力發電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中成本最接近於常規能源,因而成為產業化發展最快的清潔能源技術。
進入21世紀,全球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其中風能始終保持最快的增長態勢,並成為繼石油燃料、化工燃料之後的核心能源,目前世界風能發電廠以每年32%的增長速度在發展,截止2006年底,全球風力發電機容量達7422.1萬千瓦。由此可見,風電正在以超出預期的發展速度不斷增長。
如今在全球的風能發展中,歐洲風能發電的發展速度很快。歐洲風能利用協會將在歐洲的近海岸地區進行風能的開發利用,希望在2020年風能發電能夠滿足歐洲居民的全部用電需求。
在歐洲,德國的風電發展處於領先地位,其中風電設備製造業已經取代汽車製造業和造船業。
光是在2002年就安裝了3,200MW(相當於3座核電廠)。截至2005年年底,風力發電佔德國用電需求的6.5%。在近期德國制定的風電發展長遠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風電要實現占電力總用量的25%,到2050年實現占總用量的50%的目標。
另外丹麥的風能發電已經可以滿足18%的用電需求,風力發電產能佔全國用電量的21%;法國也在制定風能發電的長遠發展規劃。
同時亞洲的風電也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其中印度政府積極推動風能的發展,鼓勵大型企業進行投資發展風電,並實施優惠政策激勵風能製造基地,目前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5大風電生產國。
⑥ 風機的國內外發展
LOVEMUSIC我幫你找了些大概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朋友。世界風電的發展和概況自20世紀70年代初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以來,能源日趨緊張,各國相繼制定法律,以促進利用可再生能源來代替高污染的能源。從世界各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趨勢看,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展速度最快,產業前景也最好。
風力發電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中成本最接近於常規能源,因而成為產業化發展最快的清潔能源技術。
進入21世紀,全球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其中風能始終保持最快的增長態勢,並成為繼石油燃料、化工燃料之後的核心能源,目前世界風能發電廠以每年32%的增長速度在發展,截止2006年底,全球風力發電機容量達7422.1萬千瓦。由此可見,風電正在以超出預期的發展速度不斷增長。
如今在全球的風能發展中,歐洲風能發電的發展速度很快。歐洲風能利用協會將在歐洲的近海岸地區進行風能的開發利用,希望在2020年風能發電能夠滿足歐洲居民的全部用電需求。
在歐洲,德國的風電發展處於領先地位,其中風電設備製造業已經取代汽車製造業和造船業。
光是在2002年就安裝了3,200MW(相當於3座核電廠)。截至2005年年底,風力發電佔德國用電需求的6.5%。在近期德國制定的風電發展長遠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風電要實現占電力總用量的25%,到2050年實現占總用量的50%的目標。
另外丹麥的風能發電已經可以滿足18%的用電需求,風力發電產能佔全國用電量的21%;法國也在制定風能發電的長遠發展規劃。
同時亞洲的風電也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其中印度政府積極推動風能的發展,鼓勵大型企業進行投資發展風電,並實施優惠政策激勵風能製造基地,目前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5大風電生產國。 我國風力發電始於上世紀80年代,發展相對滯後,但是起點較高,主要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85年~1995年試驗階段 利用丹麥、德國、西班牙政府貸款,進行一些小項目的示範。歐洲風電大國利用本國貸款和贈款的條件,將他們的風機在中國市場進行試驗運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同時國家「七·五」「八·五」設立的國產風機攻關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二階段:1995~2003年 在第一階段取得的成果基礎上,中國各級政府相繼出台了各種優惠的鼓勵政策。科技部通過科技攻關和國家863高科技項目促進風電技術的發展,原經貿委、計委分別通過雙加工程、國債項目、乘風計劃等項目促進風電的持續發展。 第三階段:2003~至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過風電特許權經營,下放5萬千瓦以下風電項目審批權,要求國內風電項目國產化比例不小於70%等優惠政策,扶持和鼓勵國內風電製造業的發展,使國內風電市場的發展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中國2006年新增裝機134.7萬千瓦,比以前翻了一番還多,比2005年增加70%。中國目前風電累計裝機為260.4萬千瓦,是全世界第6大市場。
自從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能源法後,2006年中國市場穩步發展,這個發展勢頭將鞏固並加速發展。根據批復項目和在建項目的統計估計,2007年風電裝機將增加150萬千瓦。2010年中國風電發展的目標為500萬千瓦,這個目標預期可望實現並且提前完成。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