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出口德國為什麼靠鹿特丹

出口德國為什麼靠鹿特丹

發布時間:2022-06-27 16:40:51

㈠ 鹿特丹成為世界級大港的社會經濟因素

1,荷蘭在17世紀成為世界上的海上強國,有海上馬車夫的稱號。。曾經控制了世界的主要海洋貿易。在這個背景下,鹿特丹作為一個港口城市發展起來。

2,鹿特丹本身處於萊茵河與馬斯河交匯處,又臨大海(北海),擁有深水良港,在交通上有天然優勢。且鐵路和運河的建設使得鹿特丹交通更加便利,並擁有了廣闊的腹地。特別是德國魯爾地區的支持作用不可小覷。

城市的擴展,港口運輸網路的建立,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河流和運河聯為一體,至20世紀初鹿特丹一躍而成為荷蘭第一大港,世界上設備最好的港口之一。

個人認為,鹿特丹成為世界超級港口主要是荷蘭海上強國的歷史,鹿特丹本身天然良港和便利交通的天然優勢,歐洲經濟繁榮的支持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

㈡ 荷蘭鹿特丹港發展的有利條件

1,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
2,地勢平坦,河道寬闊,河床深`適合泊船
3,經濟腹地廣闊,具有歐洲大陸經濟支持
4,歷史發展早,早期歐洲航海事業發達,經濟覆蓋廣.
5,沒有結冰期,全年可以通航.
6,水深港闊,可以避風躲雨.
7,陸上交通網密布,易於運輸.

㈢ 為什麼德國魯爾工業區靠近荷蘭鹿特丹

港口優勢,交通便利,鹿特丹不僅是海港還是亞歐大陸橋的起點

㈣ 為什麼鹿特丹港能發展成為歐洲第一港

荷蘭鹿特丹港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

鹿特丹港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系統、發展港口相關產業和運輸、壯大自己的歷史,也是一個不斷順應世界航運和貿易的發展趨勢從市區河畔沿河逐步向外發展、直至向大海要地、同時建設被置換出來的地塊的歷史。

19世紀,鹿特丹在轉口貿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於德國在1870年統一,在萊茵地區,特別是在魯爾地區實行工業化,使鹿特丹也相應地得到發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及蘇伊士運河的通航,特別是1877年鐵路接通南部市區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運河新河道,使其運輸條件大為改善。城市的擴展,港口運輸網路的建立,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河流和運河聯為一體,至20世紀初鹿特丹一躍而成為荷蘭第一大港,世界上設備最好的港口之一。

㈤ 鹿特丹港有什麼特點

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東溯萊茵河、多瑙河,可通至裏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總長42公里,吃水最深處達22 米,可停泊54.5萬噸的特大油輪。港區基礎設施歸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務管理由鹿特丹港務局負責,各類公司承租港區基礎設施發展業務。二戰後,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1.8億噸),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達3.2億噸,創最高記錄。鹿特丹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年運輸量達640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業人口7萬餘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貨運量佔全國的78%,總產值達120億荷盾,約占荷國民生產總值的2.5%。
鹿特丹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
鹿特丹港區是該市的主體,佔地100多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無閘,冬季不凍,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風浪侵襲,最大可泊54.4萬噸超級油輪。海輪碼頭總長56公里,河船碼頭總長33.6公里,實行雜貨、石油、煤炭、礦砂、糧食、化工、散裝、集裝箱專業化裝卸,同時可供600多艘千噸船和30多萬艘內河船舶,年吞吐貨物3億噸左右。港口貨物的運輸干線萊茵河、高速公路、港口鐵路與國內外交通網相連。進港原油除經萊匣河轉運外,還鋪設運輸油管道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德國、比利時。大宗過境貨運占貨運總量的85%,其中原油和石油製品佔70%,其餘為礦石、煤炭、糧食、化肥等。進出口主要對象國為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國家。從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斷加強泊位建設,更新設備,擁有許多提供特別服務。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早在1967年,一些碼頭裝卸公司敏銳地發現到集裝箱在世界上的發展潛力,並進行了巨大投資。鹿特丹港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它的裝卸過程完全用電腦控制,碼頭上各種集裝箱井井有條地堆放在一起。1982年它就可裝卸216萬標准箱,超過了紐約港的190萬箱。鹿特丹集裝箱裝卸量已超過320萬箱。

㈥ 荷蘭鹿特丹港口優勢是什麼

荷蘭鹿特丹港口優勢是:

  1. 地理優勢:
    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東溯萊茵河、多瑙河,可通至裏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總長42公里,吃水最深處達22 米,可停泊54.5萬噸的特大油輪。

  2. 政府支持:

    港區基礎設施歸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務管理由鹿特丹港務局負責,各類公司承租港區基礎設施發展業務。二戰後,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1.8億噸),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達3.2億噸,創最高記錄。鹿特丹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年運輸量達640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業人口7萬餘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貨運量佔全國的78%,總產值達120億荷盾,約占荷國民生產總值的2.5%。

    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荷蘭高度重視港口開發和海運業發展,並建成了現代化的海港和良好的物流服務網路。

  3. 服務優勢:
    鹿特丹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早在1967年,一些碼頭裝卸公司敏銳地發現到集裝箱在世界上的發展潛力,並進行了巨大投資。鹿特丹港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它的裝卸過程完全用電腦控制,碼頭上各種集裝箱井井有條地堆放在一起。1982年它就可裝卸216萬標准箱,超過了紐約港的190萬箱。鹿特丹集裝箱裝卸量已超過320萬箱。

    由於運價低等原因,鹿特丹駁船集裝箱運輸得到了迅速發展。幾乎每天都有駁船將集裝箱由鹿特丹運至萊茵河沿岸各集裝箱碼頭)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內陸集裝箱碼頭開始大量出現。在歐洲,尤其是菜茵河沿岸,已興建了32個集裝箱碼頭。90年代以來,鹿待丹開始實施新的擴能計劃,建造10~15萬噸級的第五、第六代集裝箱碼頭。到2010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將達600萬箱,以確保歐洲最大集裝箱運輸中心的地位。

    參考鏈接:

    鹿特丹_網路

    http://ke..com/link?url=#4_1

閱讀全文

與出口德國為什麼靠鹿特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